專利名稱: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海水養殖領域,是一種通過調控底質和水質環境來增加灘涂貝類苗種 成活率的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尤其適用于美洲簾蛤、毛蚶、文蛤、扇貝等灘涂貝類 苗種的中間暫養。
背景技術:
我國擁有漫長的海岸線,有大量適宜進行增養殖的灘涂和淺海地區可供開發,目 前在灘涂開發上主要以灘涂貝類大規模增養殖為主。灘涂貝類增養殖的產量占我國海水養 殖總產量的82%左右,主要品種為雜色蛤、文蛤、毛蚶等,引進開發的品種有扇貝、美洲簾蛤 等。為了滿足規模化養殖對苗種的需求,水產科技工作者們攻克了多種貝類育苗的技術難 關。然而苗種中間暫養環節一直以來沒有較好的解決,傳統的做法是在苗種殼高0. 8 2毫 米階段在池塘中掛袋暫養,殼高2毫米后移到海區掛袋,這樣可以使苗種較快的達到養殖 放苗要求規格殼高1厘米左右,但是成活率較低,一般只有10 20%,好的能夠達到30%。 所以每年都需要大量的親貝育苗,以龐大的基數來滿足需要,無形中造成了成本的增高。本發明立足于灘涂貝類的生態習性,結合公司現有技術,通過底播的方法,使用一 系列技術手段將成活率提高到了 70 80%。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了一種在池塘中底播灘涂貝 類苗種進行中間暫養的方法,利用本方法可以使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成活率達到70 80%。本發明通過下述技術方案予以實現選擇沙多泥少,含沙量在70%以上的池塘做 暫養池。徹底清池后,池底旋耕5 10厘米。5月中下旬進自然海水,并用60目袖網過濾, 防止魚蝦卵進入。6月初,底播殼高0.8 2.0毫米幼貝,放苗密度100 150萬粒/畝。 10 15天后結合潮汛補換水,每潮補換50%。平時水位保持在0.8 1.0米,高溫季節提 高水位至1.4 1.5米。調控水質,控制鹽度25 30,pH值8. 2 8. 8,應用公司“單胞藻 定向培育技術”控制透明度在30 50cm。越冬期間池水水位保持在1. 5m以上,下雪天及 時掃雪,應用公司“冰下生物增氧技術”控制池水溶氧不低于5mg/L。苗種長到殼高Icm左 右時起捕。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直接底播暫養,使苗種提前適應了底 質環境,降低了成貝養殖時的死亡率,成活率提高到70 80%。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美洲簾蛤苗種中間暫養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描述。選擇沙多泥少,含沙量在70%以上的池塘做美洲簾蛤苗種中間暫養池,最好選擇 進排水方便,天然生物餌料豐富,水質無污染,遠離進海河口的池塘,池塘大小以30 100畝為宜。進水前徹底清池后,池底旋耕5 10厘米。5月中下旬進自然海水,并用60目袖 網過濾,防止魚蝦卵進入。6月初,底播殼高0. 8 2. 0毫米美洲簾蛤幼貝,投放密度100 150萬粒/畝,苗種投放采用干法播苗,沿事先做好的標記均勻投放,苗種投放避開烈日、暴 雨等惡劣天氣。投放蛤苗10 15天后開始補換水,每潮補換50%左右,平時水位保持在 0. 8 1. 0米,高溫季節提高水位至1. 4 1. 5米。調控池水鹽度25 30,pH值8. 2 8. 8,應用公司“單胞藻定向培育技術”控制透明度在30 50cm以內。越冬期間池水水位保 持在1. 5m以上,下雪天及時掃雪,應用公司“冰下生物增氧”技術控制池水溶氧不低于5mg/ L。蛤苗長到Icm左右時起捕銷售。
權利要求
1.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包括選擇暫養池,徹底清池,旋耕池底,5月中下 旬進自然海水并用60目袖網過濾防止魚蝦卵進入,6月初投放幼貝暫養,放苗10 15天后 結合潮汛補換水,調控水質,越冬,苗種長到殼高Icm左右時起捕等步驟,其特征是幼貝投 放方式為底播,幼貝殼高0. 8 2. 0毫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暫養池池底含沙 量在70%以上。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池底旋耕深度為 5 10厘米。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放苗密度為 100 150萬粒/畝。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放苗10 15天 后結合潮汛補換水,每潮補換水量50%左右,平時水位保持在0. 8 1. 0米,高溫季節提高 水位至1. 4 1. 5米;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控制暫養池池水 鹽度25 30,pH值8. 2 8. 8,透明度30 50cm ;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應用“單胞藻定 向培育技術”控制透明度30 50cm。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其特征是越冬期間應用 “冰下生物增氧技術”控制池水溶解氧不低于5mg/L。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灘涂貝類苗種中間暫養方法,包括選擇沙多泥少池塘做暫養池,徹底清池后,池底旋耕5~10厘米。5月中下旬進自然海水,并用60目袖網過濾,防止魚蝦卵進入。6月初,底播殼高0.8~2.0毫米幼貝。10~15天后結合潮汛補換水,平時水位保持在0.8~1.0米,高溫季節提高水位至1.4~1.5米。調控水質,控制鹽度25~30,pH值8.2~8.8,透明度30~50cm。越冬期間池水水位保持在1.5m以上,控制池水溶氧不低于5mg/L。苗種長到殼高1cm左右時起捕。本發明特點在于直接底播暫養,使苗種提前適應了底質環境,降低了成貝養殖時的死亡率,可使苗種成活率提高到70~80%。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084832SQ201010139230
公開日2011年6月8日 申請日期2010年3月12日 優先權日2009年12月4日
發明者楊占權, 鄭巖 申請人:盤錦光合水產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