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
背景技術:
刺參具有高蛋白、低脂肪、低糖的特點,有很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由于人民 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刺參作為一種高級滋補品,其需求量不斷增加,而刺參的產量遠遠不 能滿足市場的需求,現有的網箱養殖方式成本較高,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刺參養殖行業的 發展。因此,探索一種成本低、產量高、易推廣的刺參養殖方法,成為刺參養殖待業亟待解決 的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具有成本低、產量高、易推廣的特點。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刺參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槽中孵化,孵化的 條件為水溫16°C 19°C,鹽度29%。 32%。,水體PH值為7. 8 8. 5,溶氧量為每升水體 5mg以上,孵化密度為20粒/毫升 50粒/毫升。待孵化產生小耳幼體后,在培育池中 進行刺參幼體培育,幼體培育的條件為水溫20°C 25°C,室溫26°C 29°C,鹽度27%0 33%。,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水體PH值為7. 8 8. 3,每日換水1 2次,每次換水量 為培育池整體水量的1/3 1/2,換水前后的水溫溫差小于3°C。餌料采用單胞藻,如鹽藻 或角毛藻,投放量為1萬細胞/毫升 2萬細胞/毫升。當刺參幼體的20% 30%發育 至樽形幼體時,投放附著基采集稚參,附著基采用聚乙烯波紋板或聚乙烯薄膜。換池進行稚 參培育,培育的條件為鹽度29%。 31%。,水溫20°C 26°C,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 水體PH值為7. 8 8. 5,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日投喂4次 6次,每次投喂量為20ppm 35ppm。當稚參生長至2cm 4cm時,進行篩選和出池,轉入池塘進行養殖。用于養殖刺參 的池塘面積為50 70公頃,池底為硬泥沙,水深為1. 7米 2米,進排水通暢,池塘內壩坡 用石塊和水泥進行加固處理,采用水泥管鋪設刺參人工礁,每畝池塘施尿素1. 5kg,磷酸二 氫鉀0. 25kg,硅酸鈉0. 025kg。放養稚參的時間為10月份至11月份,水溫降至7°C以下時 不應再投稚參。池塘的水質條件為鹽度28%。 34%。,水溫5°C 28°C,水色為淺黃褐色, 透明度為1. Om 1. 2m,水體PH值為7. 6 8. 5,溶氧量為每升水體6mg以上,日換水量為 池塘整體水量的20% 30%,每日用增氧機增氧2次 3次,每次3小時 5小時。水溫 為20°C 28°C時,池塘養殖刺參不用投喂,依靠換水帶來的天然基礎餌料生物,以單胞藻、 底棲硅藻為主;水溫為5°C 20°C時,在夜間補充投喂人工餌料,如鼠尾藻磨碎液。待刺參 生長至4頭/公斤 6頭/公斤時,采用人工潛水捕撈的方法收獲刺參。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刺參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槽中孵化,孵化的 條件為水溫16°C 19°C,鹽度29%。 32%。,水體PH值為7. 8 8. 5,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mg以上,孵化密度為20粒/毫升 50粒/毫升。待孵化產生小耳幼體后,在培育池中 進行刺參幼體培育,幼體培育的條件為水溫20°C 25°C,室溫26°C 29°C,鹽度27%0 33%。,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水體PH值為7. 8 8. 3,每日換水1 2次,每次換水量 為培育池整體水量的1/3 1/2,換水前后的水溫溫差小于3°C。餌料采用單胞藻,如鹽藻 或角毛藻,投放量為1萬細胞/毫升 2萬細胞/毫升。當刺參幼體的20% 30%發育 至樽形幼體時,投放附著基采集稚參,附著基采用聚乙烯波紋板或聚乙烯薄膜。換池進行稚 參培育,培育的條件為鹽度29%。 31%。,水溫20°C 26°C,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 水體PH值為7. 8 8. 5,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日投喂4次 6次,每次投喂量為20ppm 35ppm。當稚參生長至2cm 4cm時,進行篩選和出池,轉入池塘進行養殖。用于養殖刺參 的池塘面積為50 70公頃,池底為硬泥沙,水深為1. 7米 2米,進排水通暢,池塘內壩坡 用石塊和水泥進行加固處理,采用水泥管鋪設刺參人工礁,每畝池塘施尿素1. 5kg,磷酸二 氫鉀0. 25kg,硅酸鈉0. 025kg。放養稚參的時間為10月份至11月份,水溫降至7°C以下時 不應再投稚參。池塘的水質條件為鹽度28%。 34%。,水溫5°C 28°C,水色為淺黃褐色 , 透明度為1.0m 1.2m,水體PH值為7. 6 8. 5,溶氧量為每升水體6mg以上,日換水量為 池塘整體水量的20% 30%,每日用增氧機增氧2次 3次,每次3小時 5小時。水溫 為20°C 28°C時,池塘養殖刺參不用投喂,依靠換水帶來的天然基礎餌料生物,以單胞藻、 底棲硅藻為主;水溫為5°C 20°C時,在夜間補充投喂人工餌料,如鼠尾藻磨碎液。待刺參 生長至4頭/公斤 6頭/公斤時,采用人工潛水捕撈的方法收獲刺參。
權利要求
1. 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將刺參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槽中 孵化,孵化的條件為水溫16°c 19°C,鹽度29%。 32%。,水體PH值為7. 8 8. 5,溶氧量 為每升水體5mg以上,孵化密度為20粒/毫升 50粒/毫升;待孵化產生小耳幼體后,在 培育池中進行刺參幼體培育,幼體培育的條件為水溫20°C 25°C,室溫26°C 29°C,鹽度 27%。 33%。,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水體PH值為7. 8 8. 3,每日換水1 2次,每次 換水量為培育池整體水量的1/3 1/2,換水前后的水溫溫差小于3°C;餌料采用單胞藻,如 鹽藻或角毛藻,投放量為1萬細胞/毫升 2萬細胞/毫升;當刺參幼體的20% 30%發 育至樽形幼體時,投放附著基采集稚參,附著基采用聚乙烯波紋板或聚乙烯薄膜;換池進行 稚參培育,培育的條件為鹽度29%。 31%。,水溫20°C 26°C,溶氧量為每升水體5 7mg, 水體PH值為7. 8 8. 5,投喂鼠尾藻磨碎液,每日投喂4次 6次,每次投喂量為20ppm 35ppm ;當稚參生長至2cm 4cm時,進行篩選和出池,轉入池塘進行養殖;用于養殖刺參的 池塘面積為50 70公頃,池底為硬泥沙,水深為1. 7米 2米,進排水通暢,池塘內壩坡用 石塊和水泥進行加固處理,采用水泥管鋪設刺參人工礁,每畝池塘施尿素1. 5kg,磷酸二氫 鉀0. 25kg,硅酸鈉0. 025kg ;放養稚參的時間為10月份至11月份,水溫降至7°C以下時不 應再投稚參;池塘的水質條件為鹽度28%。 34%。,水溫5°C 28°C,水色為淺黃褐色,透 明度為1. Om 1. 2m,水體PH值為7. 6 8. 5,溶氧量為每升水體6mg以上,日換水量為池 塘整體水量的20% 30%,每日用增氧機增氧2次 3次,每次3小時 5小時;水溫為 20°C 28°C時,池塘養殖刺參不用投喂,依靠換水帶來的天然基礎餌料生物,以單胞藻、底 棲硅藻為主;水溫為5°C 20°C時,在夜間投喂鼠尾藻磨碎液;待刺參生長至4頭/公斤 6頭/公斤時,采用人工潛水捕撈的方法收獲刺參。
全文摘要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刺參的養殖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刺參的受精卵置于孵化槽中孵化,待孵化產生小耳幼體后,在培育池中進行刺參幼體培育。當刺參幼體的20%~30%發育至樽形幼體時,投放附著基采集稚參。當稚參生長至2cm~4cm時,進行篩選和出池,轉入池塘進行養殖。池塘養殖刺參不用投喂,依靠換水帶來的天然基礎餌料生物,以單胞藻、底棲硅藻為主。待刺參生長至4頭/公斤~6頭/公斤時,采用人工潛水捕撈的方法收獲刺參。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100195SQ20101059562
公開日2011年6月22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20日
發明者孫曉豐, 岳龍磊, 徐洪波, 趙磊 申請人:山東海益寶水產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