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高硒紫花苜蓿及其培育方法和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利用高硒紫花苜蓿,及該高硒紫花苜蓿的培育生產方法和應用方法,屬于農業施肥和飼料應用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硒是動物和人體必需的微量元素,缺硒會嚴重影響人的身體健康。硒能提高動物和人體的免疫力、清除自由基,保護視神經、心臟和肝臟等,而且能預防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肝病、白內障、關節炎、克山病、大骨節病等重大疾病。硒還是一種強大的抗氧化劑,與維生素E協同作用被稱為清除自由基抗氧化的“黃金搭檔”,硒被譽為“生命的火種”、“抗癌之王”。硒的形態常分為有機硒和無機硒。無機硒包括亞硒酸鹽、硒酸鹽、硒化物和元素硒,有機硒包括與各種生物有機分子結合的硒。無機硒很難被動物和人體直接吸收利用,而則可較為容易的進入人體循環和代謝系統。動物毒性試驗表明,無機硒如亞硒酸鈉,大鼠經口半致死量為7mg/kg,而有機硒,如蛋氨酸的半致死量為30-40mg/kg。由于無機硒有較大的毒性,且不易被吸收,不適合人和動物安全使用,日本等國政府已明令禁止在所有動物飼料中使用亞硒酸鈉等無機硒。全世界大約有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的人處于貧硒、低硒帶。我國有70%以上地區、 約七億人處于貧硒和低硒區。這些地區的居民日常膳食所攝入的硒的量,遠遠達不到每日需要量(50-250微克/天),這對人體健康不利。自然界無機態的硒很難直接為人所吸收利用,只有被植物或者動物轉化為有機態的硒才有應用價值,所以我們必須通過服用富硒食品才能強化自身的硒營養需要。1974年,美國食品與衛生管理局規定,為保證人能夠獲得足夠的硒,可食用動物的飼料中必須添加一定量的硒;此后1989年又兩次擴大和提高了硒的添加范圍和劑量,并將人的每日攝取量定為200微克。現在,合理開發利用硒資源、生產富硒農畜產品及天然富硒保健食品,已逐漸成為我國保健食品行業的一個新熱點。紫花苜蓿是多年生豆科牧草,由于其適應性廣、產量高、品質好等的優點,素有“牧草之王”之美稱。紫花苜蓿的畝產量一般在2000 4000千克,干草畝產500 800千克; 一般頭茬草占總產量的陽%,二茬占31%,三茬占14%左右。苜蓿的營養價值很高,粗蛋白質、維生素和含量很豐富,動物必需的氨基酸含量也很高。同時紫花苜蓿屬于硒的積累性植物,富硒能力較強,經過適當培育可富含有機硒。 利用這種紫花苜蓿做飼料或飼料添加劑,可有效提高飼料的含硒量,提高動物硒的攝入,且安全無殘留。飼喂含有該高硒紫花苜蓿的飼料,可提高禽畜機體的硒攝入水平,提高禽畜的免疫抗病能力,從而為人類提供能夠安全補硒的禽畜產品。而一般土壤和普通種植條件下紫花苜蓿硒含量在0. 5mg/kg以下,因此,需要對其進行針對性硒強化后,才能作為硒的添加劑材料。目前尚未有公開技術涉及高硒紫花苜蓿,以及高硒紫花苜蓿的培育生產方法。
發明內容
本發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硒紫花苜蓿,,解決了現有技術中紫花苜蓿硒含量不足而導致不能作為富硒飼料添加劑以及現有技術中紫花苜蓿難以進行富硒培育等問題。為了解決現有技術中的這些問題,本發明提供的技術方案是一種高硒紫花苜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1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 70%。優選的,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5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彡 70%。優選的,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5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彡 80%。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硒紫花苜蓿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在紫花苜蓿田地中施肥時施入包括亞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每畝紫花苜蓿田地亞硒酸鈉的用量在3-600克;或在紫花苜蓿每次刈割前2個月在紫花苜蓿田地中以追肥施入的方式施入包括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優選的,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16-32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二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9-18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三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4-800克范圍內。優選的,所述方法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方式,施肥后進行灌溉。優選的,所述方法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使用前與常用施肥肥料混勻,混勻后施用肥料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占總肥料總重量的10%以上。優選的,所述方法中包括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在紫花苜蓿田地中施肥時施入包括亞硒酸鈉的肥料,每畝紫花苜蓿田地亞硒酸鈉的用量在3-600克;且在紫花苜蓿每次刈割前2個月在紫花苜蓿田地中以追肥施入的方式施入硒酸鈉,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 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16-32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二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9-18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三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4-800克范圍內。本發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高硒紫花苜蓿作為飼料添加劑方面的應用。優選的,所述高硒飼料添加劑含硒100-2000mg/kg,其中有機硒含量> 70%。本發明提供一種高硒紫花苜蓿。該高硒紫花苜蓿含硒10-2000mg/kg,其中有機硒占總硒比例彡70%,即其有機硒含量在7-1400mg/kg之間。相對于普通牧草來說,該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提高了數十倍至數千倍,可用于動物飼料和飼料添加劑,可有效提高動物的硒攝入水平,而且其中有機硒占總硒比例> 70%,即其有機硒含量在7-1400mg/kg之間, 因此更加安全,吸收效果更好。本發明還提供該高硒紫花苜蓿的培育方法。該方法利用亞硒酸鈉和硒酸鈉在特定時間段以特定方式施入紫花苜蓿田地,結合一定的水肥管理,使得紫花苜蓿可以持久充分吸收其中的生物有效硒,并且大大降低了無機硒殘留。本發明提供的該高硒紫花苜蓿是通過以下方式進行培育的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3-60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包括有機肥、草木灰等)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16-32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包括有機肥、氮素化肥等)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9-18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4-8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此后歷次施肥方式和用量與此相同,如此對紫花苜蓿進行連續性施肥。上述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本發明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在施肥后每次刈割時取樣,直至紫花苜蓿收獲。本發明在紫花苜蓿刈割前2個月施用硒酸鈉混合追肥,克服了噴施技術中噴施后遭遇下雨天氣沖洗失效等缺陷,保證紫花苜蓿在生長過程中有足夠的時間充分利用根系吸收轉移的硒,從而保證紫花苜蓿莖葉中硒的積累和有機硒的比例。本發明硒酸鈉或亞硒酸鈉的施用方式為在紫花苜蓿兩行中間的開挖寬約10厘米,深10-25厘米的溝槽,將混合肥料均勻的撒施入其中,然后覆土填平,這樣可保證紫花苜蓿根部長期的吸收,從而維持紫花苜蓿中硒含量的穩定。本發明選擇施肥后少量淺層灌溉或下雨前施肥可以促進硒與土壤的相互作用,促進紫花苜蓿根系的吸收。元素硒雖可被植物吸收但有效性很小,亞硒酸鈉向地下遷移性不強,容易被地表物質吸附,而硒酸鈉遷移性較強;亞硒酸鈉在根里吸收快,能迅速轉化為有機硒,容易在根部積累,而硒酸鈉在根部吸收后很快運輸到莖和葉,并在葉中緩慢地積累轉化為有機硒。土壤的PH值也影響植物對硒的吸收,一般pH為7時植物吸收硒最多。本發明技術方案由于紫花苜蓿根系的吸收,莖的運輸以及在莖葉中的積累轉化, 紫花苜蓿中硒的最終濃度可達10-2000mg/kg,且硒在紫花苜蓿莖葉中以生物有機形態存在,有機硒的比例占總硒的70%以上。本發明還提供該高硒紫花苜蓿的應用方法利用上述技術方案得到的高硒紫花苜蓿,可以制備為飼料添加劑。該高硒飼料添加劑含硒100-2000mg/kg,其中有機硒占總硒比例彡70%,即其有機硒含量在70_1400mg/ kg之間。相對于普通飼料添加劑來說,該高硒飼料添加劑的硒含量提高了數十倍至數百倍,可提高動物的硒攝入水平,而且其中有機硒占總硒比例> 70%,即其有機硒含量在 70-1400mg/kg之間,因此更加安全。利用上述技術方案得到的高硒紫花苜蓿,經過混合脫水干燥,用粉碎機制成草粉, 再進行超微粉碎,粉碎后進一步用顆粒機壓制成顆粒,可降低營養成分尤其是蛋白質的損失,并且更利于保存。制備形成本發明提供的該高硒飼料添加劑可以按照如下步驟進行首先將刈割后的新鮮紫花苜蓿在田間晾曬一定時間(依天氣情況而定),待紫花苜蓿的含水量降至一定水平(一般在40 % 50 % ),將其直接送往加工廠進行后續干燥,干燥后的苜蓿含水率應低于14% ;其次選擇2毫米篩目飼料粉碎機將干燥的紫花苜蓿加工成草粉,具體操作見粉碎機說明。草粉加工后,放在干燥的地方備用。再次用超微粉碎機將草粉進行超微粉碎,使之粒度降低至10微米甚至更小;但由于加工成本問題,一般平均粒徑大于0. 5微米;最后,超微粉碎后進一步用顆粒機壓制成顆粒,進行標志、包裝、運輸、貯存, 并注意防水防污染。紫花苜蓿脫水干燥加工主要分為自然干燥脫水法、混合干燥脫水法和人工干燥脫水法。本發明使用了混合脫水干燥法,可大大減少了自然干燥法在搬運過程中造成的落葉損失,又避免了人工干燥法在高溫脫水過程中導致的蛋白質變性,盡可能減少了紫花苜蓿在加工過程中硒的損失。用干草粉碎機將紫花苜蓿加工成草粉后再進行超微粉碎,可使得產品的粒度在10微米甚至更小,這可大大提高動物對該飼料添加劑的吸收利用,從而提高硒的攝入水平。相對于現有技術中的方案,本發明的優點是本發明提供了一種高硒紫花苜蓿,其含硒量可達到10-2000mg/kg,其中有機硒含量占總硒的70%以上,能為動物提供安全有效的硒源飼料,從而為人類提供安全補硒的禽畜產品,提高了該牧草的附加值;本發明提供的生產高硒紫花苜蓿的方法可操作性強,能夠實現標準化生產,保證所生產的紫花苜蓿莖葉中硒含量的穩定。由于紫花苜蓿是多年生牧草,利用本發明提供的施肥方法可以多年連續培育高硒紫花苜蓿。將亞硒酸鈉和底肥(包括有機肥、草木灰等)混合,可以將亞硒酸鈉吸附在底肥, 減少硒的流失;同樣,將硒酸鈉混合追肥(包括有機肥、氮素化肥等),可以吸附硒酸根,使硒酸鈉的肥效持久充分地被紫花苜蓿吸收利用,減少硒的流失,實現緩效施肥。本發明將混合肥料以行間條施的方式施入紫花苜蓿田地,避免了無機硒溶液直接葉面噴施對紫花苜蓿造成的灼傷以及無機硒的大量殘留。結合灌溉,促進紫花苜蓿植株根系對肥料的吸收利用。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具體實施例對上述方案做進一步說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是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限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中采用的實施條件可以根據具體廠家的條件做進一步調整,未注明的實施條件通常為常規實驗中的條件。實施例1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3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16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9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4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6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1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0%以上。實施例2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3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16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9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 4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1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0%以上。實施例3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15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8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45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2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5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0%以上。實施例4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30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16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900 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4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
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10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5%以上。實施例5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45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MOO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 135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6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15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0%以上。實施例6 選擇二齡的紫花苜蓿,在其春季萌生前,將亞硒酸鈉以每畝600克的用量混合底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32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二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 18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在紫花苜蓿每三次刈割前2個月,將硒酸鈉以每畝800克的用量混合追肥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亞硒酸鈉混合底肥或硒酸鈉混合追肥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即先將上述用量的硒酸鈉或亞硒酸鈉與少量(如1千克)肥料均勻混合,再逐級放大混合均勻,混合肥料中硒肥的量占混合物比例大于10% ;然后在紫花苜蓿兩行的中間開一條寬約10厘米,深 10-25厘米的溝,將混合肥料均勻施入溝里,然后覆土填平。施入混合肥料后,進行灌溉,每畝用水量20-40立方米,以促進紫花苜蓿經過土壤溶液對土壤和肥料中硒的吸收利用。結合正常的水肥、除草及病蟲害防治進行管理,直至紫花苜蓿收獲。經過上述方法培育的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可以達到2000mg/kg左右,且其中有機硒所占總硒的比例在70%以上。詳細比較請見表1。表1實施例1 6種植得到的紫花苜蓿的結果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硒紫花苜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10-2000mg/kg之間, 且有機硒含量> 70%。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紫花苜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 5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 7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紫花苜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 5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 80 %。
4.一種高硒紫花苜蓿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在紫花苜蓿田地中施肥時施入包括亞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每畝紫花苜蓿田地亞硒酸鈉的用量在3-600克;或在紫花苜蓿每次刈割前2個月在紫花苜蓿田地中以追肥施入的方式施入包括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
5.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16-32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二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9-18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三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4-800克范圍內。
6.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的施用方式均為行間條施方式,施肥后進行灌溉。
7.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使用前與常用施肥肥料混勻,混勻后施用肥料中亞硒酸鈉或硒酸鈉占總肥料總重量的10%以上。
8.根據權利要求4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中包括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在紫花苜蓿田地中施肥時施入包括亞硒酸鈉的肥料,每畝紫花苜蓿田地亞硒酸鈉的用量在3-600 克;且在紫花苜蓿每次刈割前2個月在紫花苜蓿田地中以追肥施入的方式施入硒酸鈉,在紫花苜蓿第一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16-3200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二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9-1800 克范圍內;在紫花苜蓿第三次刈割前2個月施入到紫花苜蓿田地中的硒酸鈉用量在每畝 4-800克范圍內。
9.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高硒紫花苜蓿作為飼料添加劑方面的應用。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應用,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硒飼料添加劑含硒100-2000mg/ kg,其中有機硒含量彡7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硒紫花苜蓿及其培育方法和應用,所述高硒紫花苜蓿的硒含量在10-2000mg/kg之間,且有機硒含量≥70%。所述培育方法包括在紫花苜蓿春季萌生前在紫花苜蓿田地中施肥時施入包括亞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每畝紫花苜蓿田地亞硒酸鈉的用量在3-600克;或在紫花苜蓿每次刈割前2個月在紫花苜蓿田地中以追肥施入的方式施入包括硒酸鈉的肥料的步驟。該高硒紫花苜蓿硒含量穩定,可以作為富硒動物飼料,從而為人類提供安全補硒的禽畜產品;該方法可操作性強,能夠實現標準化生產,保證所生產的紫花苜蓿莖葉中硒含量的穩定。
文檔編號C05D9/02GK102172129SQ201010616729
公開日2011年9月7日 申請日期2010年12月31日 優先權日2010年12月31日
發明者朱晨光 申請人:蘇州硒谷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