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涉及苜蓿草加工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苜蓿干草儲存用干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背景技術:
苜蓿草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植物,羽狀3小葉,小葉小,有小齒,葉脈伸入齒端;托葉與葉柄合生;花小,組成腋生的短總狀花序或頭狀花序;萼齒近相等;花冠黃色或紫,旗瓣倒卵形或長圓形,基部漸狹,近無柄,龍骨瓣鈍,比翼瓣短,同時苜蓿草還是良好的牧草,它全株高50厘米至90厘米,牛、馬、羊、豬、雞都喜歡吃,且生長快,不用喂料,不生病,皮毛外觀光滑發亮,秋末割后曬干是冬天牲口越冬的上好飼料草,畝產達1500-2000公斤,苜蓿草收割后,會進行打包儲存,但是由于草本植物的特性,容易回潮,因此會進行晾曬,避免潮濕引起霉變,但是由于苜蓿草堆垛后,草垛本身較大,因此時間久后,還會出現潮濕,從而霉變,變質,影響品質。
技術實現要素:
: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在于提供一種配方合理,原料易得廉價,效果明顯的苜蓿干草儲存用干燥組合物及其制備方法。
一種苜蓿干草儲存用干燥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制成:
海泡石8-12份、氯化鈣8-10份、沸石粉10-20份、烷基磷酸酯3-5份、生石灰20-30份、木炭粉12-14份、硫酸鎂3-5份、氯化鎂3-5份、氯化鋅2-4份、氯化鋰2-4份、氯化鈣3-5份、防蛀劑5-7份、沉香提取物6-8份、檀香提取物8-10份、粘合劑30-40份。
各原料的優選分量為:海泡石10份、氯化鈣9份、沸石粉15份、烷基磷酸酯4份、生石灰25份、木炭粉13份、硫酸鎂4份、氯化鎂4份、氯化鋅3份、氯化鋰3份、氯化鈣4份、防蛀劑6份、沉香提取物7份、檀香提取物9份、粘合劑35份。
所述的防蛀劑為樟樹葉或樟樹上提取的樟腦油。
所述粘合劑為淀粉3-5份、植物膠6-8份、焦磷酸鈉6-8份、木質素磺酸鈉鹽3-5份;
制備方法為:將所有原料全部放入鍋中,攪拌并加入總量3倍的水,進行攪拌熬制2-3h后,取出即可。
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制備本發明中苜蓿干草儲存用干燥組合物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1)將原料中的海泡石、氯化鈣、沸石粉、烷基磷酸酯、生石灰、木炭粉、硫酸鎂、氯化鎂、氯化鋅、氯化鋰和氯化鈣全部放入球磨機中,開啟研磨,得到顆粒細度為1-2mm混合粉,備用;
2)將原料中的沉香提取物和檀香提取物研磨成粉后與原料中的防蛀劑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3)將原料中的粘合劑進行加熱之50-60攝氏度,然后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原料加入其中,然后進行攪拌均勻,造粒烘干即可。
用法用量:取透氣包裝袋,按照20-25g的規格,封閉包裝,然后直接放入苜蓿儲箱內,按照每100kg苜蓿放本品3-4包,均勻擺放即可。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提供的苜蓿干草儲存用干燥組合物具有原料選取準確,原料易得,有效成分含量高,無毒無害,對于苜蓿干草儲存有干燥防霉作用,避免了苜蓿草儲存中出現回潮,而引起霉變。
具體實施方式
為了使本發明實現的技術手段、創作特征、達成目的與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
實施例1
稱取海泡石8kg、氯化鈣8kg、沸石粉10kg、烷基磷酸酯3kg、生石灰20kg、木炭粉12kg、硫酸鎂3kg、氯化鎂3kg、氯化鋅2kg、氯化鋰2kg、氯化鈣3kg、防蛀劑5kg、沉香提取物6kg、檀香提取物8kg、粘合劑30kg;
1)將原料中的海泡石、氯化鈣、沸石粉、烷基磷酸酯、生石灰、木炭粉、硫酸鎂、氯化鎂、氯化鋅、氯化鋰和氯化鈣全部放入球磨機中,開啟研磨,得到顆粒細度為1-2mm混合粉,備用;
2)將原料中的沉香提取物和檀香提取物研磨成粉后與原料中的防蛀劑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3)將原料中的粘合劑進行加熱之50-60攝氏度,然后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原料加入其中,然后進行攪拌均勻,造粒烘干即可。
用法用量:取透氣包裝袋,按照20-25g的規格,封閉包裝,然后直接放入苜蓿儲箱內,按照每100kg苜蓿放本品3-4包,均勻擺放即可。
實施例2
稱取海泡石10kg、氯化鈣9kg、沸石粉15kg、烷基磷酸酯4kg、生石灰25kg、木炭粉13kg、硫酸鎂4kg、氯化鎂4kg、氯化鋅3kg、氯化鋰3kg、氯化鈣4kg、防蛀劑6kg、沉香提取物7kg、檀香提取物9kg、粘合劑35kg;
1)將原料中的海泡石、氯化鈣、沸石粉、烷基磷酸酯、生石灰、木炭粉、硫酸鎂、氯化鎂、氯化鋅、氯化鋰和氯化鈣全部放入球磨機中,開啟研磨,得到顆粒細度為1-2mm混合粉,備用;
2)將原料中的沉香提取物和檀香提取物研磨成粉后與原料中的防蛀劑混合攪拌均勻,備用;
3)將原料中的粘合劑進行加熱之50-60攝氏度,然后將步驟1和步驟2中的原料加入其中,然后進行攪拌均勻,造粒烘干即可。
用法用量:取透氣包裝袋,按照20-25g的規格,封閉包裝,然后直接放入苜蓿儲箱內,按照每100kg苜蓿放本品3-4包,均勻擺放即可。
以上顯示和描述了本發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發明的優點。本行業的技術人員應該了解,本發明不受上述實施例的限制,上述實施例和說明書中描述的只是說明本發明的原理,在不脫離本發明精神和范圍的前提下,本發明還會有各種變化和改進,這些變化和改進都落入要求保護的本發明范圍內。本發明要求保護范圍由所附的權利要求書及其等效物界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