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石磨磨粉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糧食加工機械,特別是涉及一種石磨磨粉機。二 .背景技術面制品是人們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目前,面粉大多為金屬 磨磨制即采用輥式磨粉機,磨輥采用離心澆鑄的金屬磨輥,磨粉機的運轉速度快,速度為 500 800轉/分鐘;溫度高,溫度在120攝氏度;輥間壓力大,研磨過于強烈,致使面粉中 的部分營養物質損失,麥胚中的自然香味失去較多,淀粉被損多,造成面粉的營養及食用價 值降低。并且有少量重金屬污染,對人們的身體健康有一定的潛在危害。隨著人民物質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者對食品的選擇已由“吃飽吃好”轉向了“吃 了健康,吃出健康”方面來,天然綠色食品必將成為人們飲食的選擇。最近市場上出現的石 磨小麥面粉正是適應回歸天然的飲食潮流,商家推出的天然健康面粉。傳統石磨則是由上下兩個磨盤組成,磨盤上設置有斜紋形磨齒。上下磨盤咬合且 固定在一個架座上。在動力作用下上磨盤作旋轉運動,其磨齒與下磨盤的磨齒相互間咬合 以及相錯,而形成很微小的升降運動,于是上下磨盤之間便出現了瞬息的齒隙,使加工的糧 食通過上磨盤的孔道不斷進入磨齒。石磨采用低速研磨、低溫加工,其營養成分不被損害, 另外,石磨和糧食作物自然摩擦,石磨含有的礦物質與糧食作物營養元素天然混合,融為一 體,純正原味,綠色天然,營養健康。但是這種方式仍然會產生一些熱量,其原因是上下磨 盤壓合在一起,上磨盤的重量使磨面粉時產生熱量,嚴重時會影響面粉的質量,另外上下磨 盤之間靠自重控制間隙,沒有合理的盤距調整控制機構,不能控制面粉的研磨粒度,不能滿 足不同人群的需求。三.實用新型的內容本實用新型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設計新穎獨 特、軋距調整精確且方便、軋距鎖緊方便且鎖緊效果好的石磨磨粉機。本實用新型的技術方案是一種石磨磨粉機,含有機架、動磨盤、靜磨盤、喂料機 構、動力機構和電氣控制機構,所述動磨盤通過轉軸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轉軸端部與安裝 在所述機架上的動力機構連接,并且,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處于豎直平面上;所述靜磨盤 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研磨端面與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相對應,并且,所述靜磨盤與所述 機架之間設置有軋距調整機構和軋距鎖緊機構;所述動磨盤和靜磨盤均由石材制成。所述軋距調整機構含有底座,所述底座下端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其上端設置有軸 殼,所述軸殼的軸孔中套裝有一個推拉桿,該推拉桿能夠在所述軸殼的軸孔中移動,所述推 拉桿里端與所述靜磨盤的固定板固定連接,所述軸殼的軸孔中還套裝有一個螺桿,該螺桿 里端部與所述推拉桿外端的內孔螺紋連接,所述螺桿外端部與一個端板的中心孔螺紋連 接,該端板設置在所述軸殼外端,所述螺桿外端頭上安裝有手輪。所述軋距鎖緊機構含有鎖緊螺栓,所述軸殼的體壁上設置有一條軸向切縫,該軸 向切縫處的上、下部軸殼體壁上設置有一個螺孔,所述鎖緊螺栓貫穿在所述螺孔中,其上端 與手柄連接,其下端與螺母連接,該螺母與所述軸殼之間設置有限位機構,或者,所述螺栓 下端與所述軸向切縫處的下軸殼部上的螺孔螺紋連接。所述喂料機構為絞龍式結構,其驅動電機為無級調速電機;所述動力機構為低速
3電機;所述靜磨盤上端設置有傾斜開口,便于物料落到研磨區域。本實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1.本實用新型磨盤采用立式設置,在低速運轉的過程,不產生高溫,避免了機械設 備研磨時的高溫,對原糧營養品質的破壞,保留了小麥原有的蛋白質、碳水化合物、鈣、磷、 鐵、維生素B1B2等多種營養成分,特別是維生素E的含量是普通面粉的18倍,并且含有適 量的麥麩和小麥胚芽油,原色原味不含任何添加劑。長期食用對高血脂、高血壓等“富貴病” 有一定食療作用,適應回歸自然的飲食浪潮流。2.本實用新型軋距調整機構采用雙螺紋結構,雙螺紋的螺距差即是軋距調整的最 小距離,因此,其調整精度高,能夠滿足不同面粉粒度的需求。3.本實用新型軋距鎖緊機構采用手柄、螺栓、螺紋或螺母的結構,結構簡單,操作 方便,能夠隨時進行鎖緊和松開,以適應于軋距的隨時調整。另外,通過縱向切縫使底座的 軸殼處于彈性變形,容易抱緊推拉桿,因而鎖緊效果好。4、本實用新型喂料機構采用無級調速電機,能夠隨時調整旋轉速度,以便控制喂 料速度,進而控制磨粉機的流量和研磨效果。5.本實用新型設計新穎獨特,其使用范圍廣,特別適合于生產高品質面粉,推廣后 具有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
圖1為石磨磨粉機的結構示意圖。圖2圖1所示石磨磨粉機的左視圖圖3為圖1所示扎距調整機構的結構示意圖;圖4為圖1所示扎距鎖緊機構的結構示意圖。
五.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參見圖1-圖4,圖中,1-進料筒,2-喂料機構,3-靜磨盤,4-動磨盤,5-軋 距鎖緊機構,6-軋距調整機構,7-出料斗,8-低速電機,9-小帶輪,10-三角帶,11-機架左 右封板,12-前封板,13-電氣控制機構,14-觀察窗,15-手輪,16-端板,17-手柄,18-推拉 桿,19-軸殼,20-螺桿,21-軸向切縫,22-螺栓。石磨磨粉機的動磨盤4通過轉軸安裝在機架上,其轉軸端部與安裝在機架上的動 力機構連接,動力機構可以采用低速電機8,也可以采用普通電機和減速器的組合,動磨盤 4的研磨端面處于豎直平面上;靜磨盤3安裝在機架上,其研磨端面與動磨盤4的研磨端面 相對應,靜磨盤3上端設置有傾斜開口,便于物料落到研磨區域。靜磨盤3與機架之間設置 有軋距調整機構6和軋距鎖緊機構5。動磨盤4和靜磨盤3均由石材制成。軋距調整機構6含有底座,底座下端固定在機架上,其上端設置有軸殼19,軸殼19 的軸孔中套裝有一個推拉桿18,該推拉桿18能夠在軸殼19的軸孔中移動,推拉桿18里端 與靜磨盤3的固定板固定連接,軸殼19的軸孔中還套裝有一個螺桿20,該螺桿20里端部與 推拉桿18外端的內孔螺紋連接,螺桿20外端部與一個端板16的中心孔螺紋連接,該端板 16設置在軸殼19的外端面上,可以直接固定,也可以通過一個壓板固定,方式很多,不一一 詳述,螺桿20外端頭上安裝有手輪15。
4[0024]軋距鎖緊機構5含有鎖緊螺栓22,軸殼19的體壁上設置有一條軸向切縫21,該軸 向切縫21處的上、下部軸殼體壁上設置有一個螺孔,鎖緊螺栓22貫穿在螺孔中,其上端與 手柄17連接,其下端與螺母連接,該螺母與軸殼19之間設置有限位機構(圖中未畫出),以 防止螺母轉動,也可以采用另一種方案螺栓22下端與軸向切縫處21的下軸殼部上的螺孔 螺紋連接。喂料機構2為絞龍式結構,其驅動電機為無級調速電機。靜磨盤3上端設置有傾 斜開口,便于物料落到研磨區域。研磨時,啟動低速電機8,使動磨盤4旋轉,喂料機構2將進料筒1中的物料喂入 到動磨盤4和靜磨盤3之間,經過研磨的物料由出料斗7排出。需要調整軋距時,轉動手柄 17,使軸向切縫21張開,便于推拉桿18在軸殼19的軸孔中移動,轉動手輪15,帶動螺桿20 轉動,由于螺桿20和端板之間為螺紋連接,螺桿20和推拉桿18之間也為螺紋連接,因而螺 桿20能夠帶動推拉桿18在軸孔內移動,從而使推拉桿20帶動靜磨盤3移動,以達到調整 軋距的目的。調整完畢,反向轉動手柄17,使軸向切縫21變小,使軸殼19抱緊推拉桿18, 達到鎖緊的目的。另外,螺桿20和端板之間為螺紋連接,螺桿20和推拉桿18之間也為螺紋連接,兩 處螺紋的螺距不相同,螺紋旋向相同,軋距的移動是以兩處螺紋的螺距差為單位的,這樣增 加了軋距調整的精確性。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較佳實施例而已,并非對本實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 的限制,凡是依據本實用新型的技術實質對以上實施例所作的任何簡單修改、等同變化與 修飾,均仍屬于本實用新型技術方案的范圍內。
權利要求一種石磨磨粉機,含有機架、動磨盤、靜磨盤、喂料機構、動力機構和電氣控制機構,其特征是所述動磨盤通過轉軸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轉軸端部與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動力機構連接,并且,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處于豎直平面上;所述靜磨盤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研磨端面與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相對應,并且,所述靜磨盤與所述機架之間設置有軋距調整機構和軋距鎖緊機構;所述動磨盤和靜磨盤均由石材制成。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石磨磨粉機,其特征是所述軋距調整機構含有底座,所述底 座下端固定在所述機架上,其上端設置有軸殼,所述軸殼的軸孔中套裝有一個推拉桿,該推 拉桿能夠在所述軸殼的軸孔中移動,所述推拉桿里端與所述靜磨盤的固定板固定連接,所 述軸殼的軸孔中還套裝有一個螺桿,該螺桿里端部與所述推拉桿外端的內孔螺紋連接,所 述螺桿外端部與一個端板的中心孔螺紋連接,該端板設置在所述軸殼外端,所述螺桿外端 頭上安裝有手輪。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石磨磨粉機,其特征是所述軋距鎖緊機構含有鎖緊螺栓,所 述軸殼的體壁上設置有一條軸向切縫,該軸向切縫處的上、下部軸殼體壁上設置有一個螺 孔,所述鎖緊螺栓貫穿在所述螺孔中,其上端與手柄連接,其下端與螺母連接,該螺母與所 述軸殼之間設置有限位機構,或者,所述螺栓下端與所述軸向切縫處的下軸殼部上的螺孔 螺紋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石磨磨粉機,其特征是所述喂料機構為絞龍式結 構,其驅動電機為無級調速電機;所述動力機構為低速電機;所述靜磨盤上端設置有傾斜 開口,便于物料落到研磨區域。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公開了一種石磨磨粉機,它含有機架、動磨盤、靜磨盤、喂料機構、動力機構和電氣控制機構,所述動磨盤通過轉軸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轉軸端部與安裝在所述機架上的動力機構連接,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處于豎直平面上;所述靜磨盤安裝在所述機架上,其研磨端面與所述動磨盤的研磨端面相對應,所述靜磨盤與所述機架之間設置有軋距調整機構和軋距鎖緊機構;所述動磨盤和靜磨盤均由石材制成。所述軋距調整機構含有底座、推拉桿、螺桿和端板。所述軋距鎖緊機構含有鎖緊螺栓和軸向切縫,所述鎖緊螺栓貫穿在所述螺孔中,其上端與手柄連接,其下端與螺母連接。本實用新型磨盤采用立式設置,其設計新穎獨特、軋距調整精確且方便、軋距鎖緊方便且鎖緊效果好。
文檔編號B02C7/14GK201744377SQ201020231490
公開日2011年2月16日 申請日期2010年6月22日 優先權日2010年6月22日
發明者劉樹仁, 卞科, 易文強, 李海元, 林江濤, 溫慶豪, 溫紀平, 王安東, 王宏玉, 王建印, 郭禎祥, 陳登峰, 高燚 申請人:河南工業大學;鄭州智信實業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