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尤其適用于蝗蟲的預報、預防和集中 誘殺,其可以廣泛應用于低碳經濟、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環境保護 和可持續發展之中。
背景技術:
目前,殺滅蝗蟲一般是利用各種農藥與蜂蜜、人畜尿、麩皮等混合成引誘性食物毒 殺(專利號03125364. 4),或者利用專門設備進行機械性捕殺(專利號200310113391. X ; 200410001199. 6 ;200710132673. 2)等。但上述這些方法容易造成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或 者因借助專門設備使得操作復雜,而且這些方法普遍效率不高,范圍有限,同時這些方法只 能是在出現大量蝗蟲之后的補救措施,并沒有良好的預報作用,難以預防蝗蟲。
當前,整個社會非常重視低碳經濟、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農業正向綠色且無公 害的有機農業和生態農業發展,急切需要簡便、綠色、生態、環保、無公害、能夠大范圍地有 效預防和殺滅蝗蟲的新辦法。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蝗蟲誘殺劑,該誘殺劑是利用種植的蘿蘑科 (Asclepiadaceae)植物或蘿蘑科植物提取物實現的,能夠有效地預報預防蝗蟲和高效地集 中誘殺蝗蟲,該方法操作簡便,成本低廉,并且生態、環保、綠色、無公害,可以大范圍地應用 于低碳經濟和可持續發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以下技術措施
(1)種植蘿蘑科(Ascl印iadaceae)植物。在蝗蟲的發生地區,在田間、地頭 或適當的土地空閑之處,采用播種或者育苗移栽的方式,成點、成斑、成條、成塊、成片地 種植具有一定數量和規模的蘿蘑科(Asclepiadaceae)植物,此蘿蘑科植物包括蘿蘑屬 (Metaplexis)的蘿蘑(Metaplexis japonica)禾口華蘿蘑(Metaplexis hemsleyan)、馬禾丨J 筋屬(Asckpias)的馬利筋(Asckpias curassavica)、牛角瓜屬(Calotropis)的牛角瓜 (Calotropis gigantea)、娃兒藤屬(Tylophora)的娃兒藤(Tylophora floribunda)等,可 以種植其中的一種或者幾種植物組合種植。種植的要求是,每年在蝗蟲出現之前,保證種植 的這些植物完整、新鮮、生活,長勢良好,枝繁葉茂,甚至繁花似錦,但必須有大量的幼嫩的 莖葉或花朵。
(2)噴灑蘿蘑科植物提取物。這一措施并不是必需的,但是可以應用在不能種植 這些蘿蘑科植物的地區,或者應用于種植區域不能覆蓋而又有蝗蟲出現的地點,作為種植 蘿蘑科植物之外的良好補充。蘿蘑科植物提取物的制備簡單,先在野外采收蘿蘑科植物或 收割種植的蘿蘑科植物,清洗后切碎,將其浸入含有水、甲醇、酒精、丙酮、乙酸乙酯等的萃 取溶液中,抽提0. 5-24小時后,過濾收集提取液,獲得蘿蘑科植物提取物。蘿蘑科植物提取 物,帶有蘿蘑科植物本身的對蝗蟲的誘集性和毒性,可以像使用普通農藥一樣使用或噴灑,具有與蘿蘑科植物一致的效果。但因蘿蘑科植物提取物的毒性,所以噴灑部位最好選擇在 蝗蟲喜食的非經濟植物上,或者在蝗蟲可能取食的任意部位上噴灑或添加之后注意要有充 足的殘留期。
(3)預報和預防蝗蟲發生。有些種類的蝗蟲,在正常情況下,僅取食單子葉植物或 僅取食雙子葉植物,如東亞飛蝗僅取食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而短額負蝗主要取食豆科、錦 葵科、旋花科、菊科、十字花科等多種雙子葉植物,一般不取食禾本科植物。但大多數蝗蟲 是廣食性害蟲,可以取食很多種植物,包括稻谷、小麥、高粱、玉米、蘆葦、茅草、油菜、白菜、 菊花等經濟作物和非經濟作物。盡管如此,廣食性蝗蟲對不同的植物具有不同程度的偏好 性。利用多種植物比較和觀察表明,蝗蟲在飛行或者遷移的過程中,可以停留在多種植物 上,但當周圍有成片的蘿蘑科植物時,蝗蟲偏好降落并停留在一些蘿蘑科植物上,尤其是成 片的馬利筋(Asclepias curassavica)和蘿蘑(Metaplexis japonica),明顯可以大量地 引誘蝗蟲,即并能夠在該植物上聚集成堆或成群,而且開花的馬利筋的誘集能力更強。因為 蝗蟲會優先選擇在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上聚集,這種誘集非常適用于實時監測蝗蟲發生的 時間、蝗蟲發生的動態、蝗蟲發生的數量和蝗蟲發生的高峰等,能夠實時預報蝗蟲的發生動 態。根據蝗蟲的發生和誘集情況,也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集中消滅蝗蟲,達到預防蝗蟲爆發 的目的。
(4)蝗蟲取食并毒殺蝗蟲。蝗蟲能夠被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所誘集并在該植物上 聚集成群,隨后蝗蟲就會大量地偏好性地取食該植物,而且蝗蟲表現得極為貪食,尤其是貪 食蘿蘑科植物的幼嫩的莖葉部分和花朵部分。由于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對蝗蟲具有很強的 毒性,取食過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的蝗蟲就會被蘿蘑科植物本身所帶有的毒性毒殺致死。 絕大多數的蝗蟲被蘿蘑科植物誘殺后,在10天以內,成堆的蝗蟲就死亡在馬利筋等蘿蘑科 植物的植株上及其附近,統計表明蝗蟲的致死率超過95%。在一些蝗蟲喜食的植物上噴灑 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提取物,同樣能夠致死蝗蟲,效果一致。
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較,具有明顯的效果和優點。首先該發明不運用機械,沒有 能源消耗和復雜操作;不使用農藥,沒有農藥殘留和環境污染;該蝗蟲誘殺劑完整利用一 些植物,具有生態、環保、綠色、無公害和美化環境等特點;該蝗蟲誘殺劑的重點是種植蝗蟲 偏好取食的有毒性的馬利筋等蘿蘑科植物,成本低廉,可以很好地預報和預防蝗蟲;種植馬 利筋等蘿蘑科植物誘殺蝗蟲,種植簡便,容易大范圍地實施,誘殺效果高,防治效果好。
具體實施方式
1、種植馬利筋預報蝗蟲發生
在溫度不低于20。C的地方,利用馬利筋種子進行育苗。1個月左右,開始移栽馬利 筋幼苗,種植在蝗蟲經常出現的區域內或附近,按照30cmX 30cm行間距密植馬利筋50株左 右,適當管理保證馬利筋長勢良好。當在馬利筋地里發現蝗蟲出現,則預報蝗蟲發生并可能 爆發,需要及時采取滅蝗措施預防。
2、種植馬利筋誘殺蝗蟲
在溫度不低于20。C的地方,利用馬利筋種子進行育苗。1個月左右,開始移栽馬利 筋幼苗,種植在農田附近,每畝農田附近按照30cmX 30cm行間距密植馬利筋100株左右,適 當管理保證馬利筋長勢良好。當有蝗蟲出現在馬利筋植物上,放任蝗蟲取食馬利筋,馬利筋會自然誘殺蝗蟲,蝗蟲死亡在馬利筋植物上及馬利筋附近。
3、蘿蘑提取物殺滅蝗蟲
野外采收蘿蘑的莖葉等,清洗后切碎,將其浸入含有水和酒精的萃取溶液中,抽提 24小時后,過濾收集提取液,稍微加熱濃縮,獲得蘿蘑提取物。利用蘿蘑提取物,兌些水分, 噴灑在蝗蟲喜食的非經濟植物上,蝗蟲取食噴灑有蘿蘑提取物的非經濟植物后,蝗蟲死亡 在植物上及植物附近。
權利要求
1.一種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其特征在于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是利用種植 的蘿蘑科植物或蘿蘑科植物提取物實現的。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其特征在于該植物性蝗蟲誘殺劑適用 于蝗蟲的預報、蝗蟲的預防、蝗蟲的集中和蝗蟲的誘殺。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其特征在于該植物性蝗蟲誘殺劑應用 于低碳經濟、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中。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種植的蘿蘑科植物,其特征在于種植的蘿蘑科植物是指在 土地上種植的、完整的、新鮮的、生活的,具有幼嫩的莖葉或花朵的蘿蘑科植物。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蘿蘑科植物,其特征在于蘿蘑科植物包括蘿蘑科 (Asclepiadaceae)的蘿蘑屬(Metaplexis)的蘿蘑(Metaplexis japonica)禾口 華蘿蘑 (Metaplexis hemsleyan)、馬禾Ij筋屬(Asclepias)的馬禾 1J筋(Asclepias curassavica)、牛 角瓜屬(Calotropis)的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娃兒藤屬(Tylophora)的娃兒藤 (Tylophora floribunda)等。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蘿蘑科植物提取物,其特征在于蘿蘑科植物提取物指在野 外采收蘿蘑科植物或收割種植的蘿蘑科植物,利用含有水、甲醇、酒精、丙酮、乙酸乙酯等的 萃取溶液抽提,過濾收集蘿蘑科植物提取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其特征是新型的植物性蝗蟲誘殺劑是利用種植的蘿藦科植物或蘿藦科植物提取物實現的。通過成片地種植蘿藦科(Asclepiadaceae)植物,如蘿藦屬(Metaplexis)的蘿藦(Metaplexis japonica)和華蘿藦(Metaplexis hemsleyan)、馬利筋屬(Asclepias)的馬利筋(Asclepiascurassavica)、牛角瓜屬(Calotropis)的牛角瓜(Calotropis gigantea)、娃兒藤屬(Tylophora)的娃兒藤(Tylophora floribunda)等,或制備蘿藦科植物提取物,利用蝗蟲的偏好性取食,可以用于蝗蟲的預報、蝗蟲的預防、蝗蟲的集中和蝗蟲的誘殺。本發明操作簡便,成本低廉,生態環保,綠色無公害,誘殺效果高,防治效果好,可以很好地應用于低碳經濟、現代農業、有機農業、生態農業、無公害農業、環境保護和可持續發展之中。
文檔編號A01P19/00GK102038008SQ20111000464
公開日2011年5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月1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月11日
發明者于玫, 侯東明, 姚成義, 方唯薇, 王芳, 蔡奇英, 賈鳳海, 鄧玲玲, 陳智平, 顏宏 申請人:姚成義, 陳智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