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及其安裝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作物支架栽培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及其安裝方法。
背景技術:
支架栽培采用立架條件下的人工基質,能避免地面對果實的污染,克服土壤病原菌對植株的侵染,從而保障優質綠色果品生產的實現。但一般的平面支架行距較大,栽培密度??;采用移動苗床不能滿足觀光采摘的需要;采用立體栽培易產生遮陰問題使產量減少,品質降低,且栽培架上較高、較低位置操作不方便。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本發明的目的還在于提供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的安裝方法。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栽培系統由立柱1、懸臂支架2、 轉軸3、卡槽4、固定栽培槽5、懸掛栽培槽6、鉸鏈7構成;懸臂支架2中點打孔,通過轉軸3 與立柱1連接;卡槽4卡住懸臂支架2上不同位置的螺絲;固定栽培槽5牢固焊接在立柱1 上;懸掛栽培槽6通過鉸鏈7懸掛在懸臂支架2上,高度與固定栽培槽5相平。固定栽培槽5距離地面的距離為1. ail ;固定栽培槽5與懸掛栽培槽6之間的間距為 15cm0所述固定栽培槽5和懸掛栽培槽6中填充基質,基質為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而成。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將立柱垂直于地面固定,懸臂支架中點打孔,通過轉軸連接在立柱上;b、將固定栽培槽對稱焊接在立柱上,至少一個以上懸掛栽培槽通過鉸鏈懸掛在懸臂支架上;C、以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制成基質,將基質裝填于固定栽培槽和懸掛栽培槽中。本發明的有益效果通過支架變形,較一般支架栽培節省了通道面積,利用了立體栽培的技術解決一般支架栽培溫室利用率低的問題,同時方便工人操作,提高觀光采摘的樂趣。
圖1為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側視圖;圖2為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俯視圖;圖中,1-立柱、2-懸臂支架、3-轉軸、4-卡槽、5-固定栽培槽、6-懸掛栽培槽、7-鉸鏈、8-固定栽培槽支架。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如圖1所示,該支架栽培系統由立柱1、懸臂支架2、轉軸3、卡槽4、固定栽培槽5、懸掛栽培槽6、鉸鏈7、固定栽培槽支架8構成;懸臂支架2中點打孔,通過轉軸3與立柱1連接;卡槽4卡住懸臂支架2上不同位置的螺絲;固定栽培槽5 牢固焊接在立柱1上;懸掛栽培槽6通過鉸鏈7懸掛在懸臂支架2上,高度與固定栽培槽5 相平;固定栽培槽5距離地面的距離為1. an ;固定栽培槽5與懸掛栽培槽6之間的間距為 15cm ;固定栽培槽5和懸掛栽培槽6中填充基質,基質為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而成。該支架栽培系統通過使懸臂支架2傾斜,相鄰兩架間通道加寬達到60cm,用卡槽4 固定,使人可以通過。該系統栽培槽總長度可根據實際需要確定,在懸臂支架2上增加橫桿將懸掛栽培槽6懸于橫桿上即可。該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將立柱垂直于地面固定,懸臂支架中點打孔,通過轉軸連接在立柱上;b、將固定栽培槽對稱焊接在立柱上,至少一個以上懸掛栽培槽通過鉸鏈懸掛在懸臂支架上;C、以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制成基質,將基質裝填于固定栽培槽和懸掛栽培槽中。
權利要求
1.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栽培系統由立柱(1)、懸臂支架 O)、轉軸(3)、卡槽G)、固定栽培槽(5)、懸掛栽培槽(6)、鉸鏈(7)構成;懸臂支架O)中點打孔,通過轉軸( 與立柱(1)連接;卡槽(4)卡住懸臂支架( 上不同位置的螺絲;固定栽培槽( 牢固焊接在立柱(1)上;懸掛栽培槽(6)通過鉸鏈(7)懸掛在懸臂支架(2) 上,高度與固定栽培槽( 相平。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其特征在于,固定栽培槽(5)距離地面的距離為1. 2m ;固定栽培槽(5)與懸掛栽培槽(6)之間的間距為15cm。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栽培槽(5)和懸掛栽培槽(6)中填充基質,基質為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而成。
4.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的安裝方法,其特征在于,按照如下步驟進行a、將立柱垂直于地面固定,懸臂支架中點打孔,通過轉軸連接在立柱上;b、將固定栽培槽對稱焊接在立柱上,至少一個以上懸掛栽培槽通過鉸鏈懸掛在懸臂支架上;C、以草炭土、蛭石與珍珠巖混合,制成基質,將基質裝填于固定栽培槽和懸掛栽培槽中。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作物支架栽培技術領域的一種懸掛式支架栽培系統及其安裝方法。該支架栽培系統由立柱、懸臂支架、轉軸、卡槽、固定栽培槽、懸掛栽培槽、鉸鏈構成。該支架栽培系統安裝過程簡單,首先將立柱垂直于地面固定,懸臂支架中點打孔,通過轉軸連接在立柱上,再將固定栽培槽焊接在立柱上,懸掛栽培槽通過鉸鏈懸掛在懸臂支架上,最后將基質裝填于固定栽培槽和懸掛栽培槽中。本發明的支架栽培系統通過支架變形,較一般支架栽培節省了通道面積,利用了立體栽培的技術解決一般支架栽培溫室利用率低的問題,同時方便工人操作,提高觀光采摘的樂趣。
文檔編號A01G31/06GK102257950SQ20111011718
公開日2011年1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1年5月6日 優先權日2011年5月6日
發明者李亙, 林曉, 汪佳易, 王紅清, 羅赟 申請人:中國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