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用于生產可被自動識別與定向的模塊的棉花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118430閱讀:281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用于生產可被自動識別與定向的模塊的棉花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總體涉及包裝的大包或模塊,尤其涉及棉花或類似農作物模塊的識別及所述模塊相對包裝上具體位置的定向。
背景技術
已知在收獲籽棉、玉米秸稈、干草或其它產物的過程中,使用諸如打包機的模塊形成設備來生產所述收獲產物的包裝的圓柱形模塊或大包。2001年7月24日授權的美國專利號6,263, 650公開了一種包括裝備有模塊包裝設備的模塊形成設備的棉花收獲機。期望能夠自動追蹤所述生產時帶有相關信息的所述收獲的產物,所述相關信息包括種植者姓名、田地編號、重量、模塊產生處平均產量、含水量、模塊直徑、種子品種及GPS 定位和相關聯(lián)的映射數(shù)據(jù)。另一個期望是組合的圓形模塊形成和包裝設備具有由包裝材料供給輥分離一預定長度的包裝材料,以施用期望數(shù)量的包裝至具有預選直徑的模塊的周圍。這將包括從所述供給輥分離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見2004年9月7日授權的美國專利號6,787,209 作為包括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的包裝材料供給輥),或者將包括限定在從所述供給輥切開所述預定長度的包裝材料的點。相關期望的特征是能夠知道每當大包被包裝時多少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保留在供給輥上。結合所述包裝設備,也期望確定在所述大包或模塊被排出所述大包或模塊形成設備之前已經被成功地包裝。每當所述大包或模塊被從所述大包或模塊形成設備排出之地面時,如果需要定位所述大包于相對包裝位置的具體方位,諸如所述大包上一具體包裝區(qū)域提供附加抗?jié)裎g防護,則需要可靠地確定所述大包的方位(2006年8月22日授權的美國專利號7,093,407公開了一種制造包裝大包的方法,以使它能夠稍后被正確定向以最大化防護地面濕氣)。當包裝的棉花大包或模塊到達軋棉機時,所述包裝必須在特定位置被切開,以防止松散的內側尾部的形成,它可能從所去除包裝的剩余中分離并可能進入軋棉機系統(tǒng)。進入所述收獲機或處理機上的大包室的第一長度的包裝材料典型地不與包裝的下一鄰接層很好地結合。在約六英尺0米)的包裝材料被應用至所述模塊或大包的周圍之后,所述包裝材料的一側的張力和粘性幫助結合所述內層至第二層。盡管已知提供用于在軋棉機上去除模塊中的包裝的設備(例如,見2007年1月23日授權的美國專利號7,165,擬8),但是有必要提供一種可靠的方法和設備來確定所述松散的內側尾部的位置并在偏離所述尾部的位置切開所述包裝,以避免軋棉機被塑料尾部材料污染。如果所述大包的尺寸不同,則所述定位過程變得更困難。
所述軋棉機的另一個需要是自動識別模塊向下通過所述軋棉機給料臺的次序。現(xiàn)在使用的識別系統(tǒng)要求工人物理地將識別標簽置于田地中的模塊上,并從一給定模塊去除所述標簽,并按用于生長物質量識別和付款目的的其它在先和在后標簽次序維持它。接著還需要自動地將一識別標記置于棉花大包或模塊上,以使從所述模塊離開所述大包或模塊形成與包裝布置時一直到其進入所述軋棉機時,所述模塊可以被識別和追
S示ο

發(fā)明內容
根據(jù)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用于聯(lián)合模塊形成設備和模塊包裝設備的控制布置。本發(fā)明的更廣泛目的是提供包括一包裝材料分離裝置的此類控制布置,所述包裝材料分離裝置用于在模塊或大包形成室內包裝模塊或大包的過程中,從材料供給輥自動分離預分割或預定長度的包裝材料。此目的通過借助包括射頻識別(RFID)發(fā)射機應答器的射頻識別(RFID)技術來實現(xiàn),所述發(fā)射機應答器通常指標簽和RFID標簽讀出器。如此處應用的,多個包括一射頻集成電路(RFIC)和一天線的低成本RFID標簽各被定位在一底層上,在所述大包室內所述包裝過程開始之前,所述底層如通過粘合劑粘附在每一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上的關鍵位置。在本發(fā)明的一個實施例中,標簽被關鍵性地置于每一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上的三個位置,以允許在不同條件或功能下RFID讀取性能。一具有與所述第一相同的識別號的副本標簽可以被放置在所述三個位置中的每一位置,以保證即時一個標簽讀取失敗時在這些位置有一個讀數(shù)。考慮當所述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被一應用于大包或模塊,第一 RFID標簽被設在所述長度的包裝材料的外側尾端并偏移至一側的用于被設置在所述模塊形成設備或者模塊包裝設備上第一 RFID標簽讀出器讀取的位置中。第二 RFID標簽被位于一內側尾部區(qū)域居中,用于被第二 RFID標簽讀出器讀取,所述第二 RFID標簽讀出器位于所述打包設備上靠近所述打包室入口,具有方位和功率級的所述第二讀出器使它將只在一個完整包裝的材料已經被應用于所述大包之后才檢測所述第二 RFID標簽。在所述包裝循環(huán)已開始之后此類讀數(shù)的缺失將指示在所述操作過程中一些事情出差錯,所述操作員通過一警告可以被通知此后事件,以使大包在被正確包裝之前不被排出。所述第二 RFID 標簽讀出器可以被提供在鄰接所述打包室的上部區(qū)域的備用的位置。第三RFID標簽被提供在與選擇的所述第一位置間隔一固定值的位置,以便沒有使應用于所述大包的三個RFID 標簽都被同時地面接觸的機會,從而一旦所述打包被卸至地面時,使至少一個所述的標簽不被手持或機載讀出器讀出。當所述模塊在過程中旋轉時,在所述軋棉機的輸入的RFID讀出器從所述標簽位置確定所述內側尾部位置。可以通過一裝載機進行此旋轉,以把所述模塊裝載在所述軋棉機入口傳送臺上,所述傳送臺具有能力支撐和繞其軸旋轉所述模塊,以使包裝位置從所述內側尾部偏移約180°,與所述切割裝置對準,所述裝載機被裝備有RFID標簽讀出器,其檢測包含在所述標簽上的數(shù)字和其它信息以及所述標簽的位置,并且所述模塊識別被輸入到連接至所述RFID標簽讀出器的機載計算機的電子數(shù)據(jù)庫。因此,應當理解,RFID技術的使用具有從模塊產生到皮棉產生的整個循環(huán)過程中棉花模塊的后勤和盤存控制幾個優(yōu)點。通過在圓形大包或模塊的實際產生之前預安裝RFID標簽在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中,所述圓形模塊形成機機載的RFID讀出器可以被用于確定模塊何時已經被產生。此外,RFID標簽可被用于有角度地定位地面上的圓形包裝的模塊,以利用重疊的包裝區(qū)域或專用非可滲透區(qū)域在所述包裝上以改善模塊保護。對于下降到給料臺的任何包裝方位和直徑的模塊,很容易確定對于所述標準的理想的切割位置。省去了去除物理標簽的手工操作。通過利用RFID技術,在保持跟蹤下降到所述給料臺的模塊的次序中人為誤差的機會顯著減少,而且現(xiàn)在所述模塊次序在可用于其它后處理的電子數(shù)據(jù)庫中。通過下面結合附圖的描述,本發(fā)明的這些目的及其它目的、特征和優(yōu)點將很明顯。


圖1是一籽棉收獲機的左視圖,所述籽棉收獲機包括一裝備有包裝設備的打包裝置,用于包裝在所述打包室形成的圓柱形棉花模塊;圖2是表示一部分包裝材料的俯視圖,其包括幾個互連的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三個RFID標簽組件被附加至每一包裝材料;圖3是表示所述控制部分的示意圖,其用于在所述模塊包裝操作過程中用在實現(xiàn)所述預定或預分割長度的包裝材料從所述包裝材料供給輥的分離中的模塊形成機和包裝設備;圖4是一包裝的棉花模塊的示意圖,表示包含在所述塑料包裝材料中所述的三個 RFID標簽組件的位置。
具體實施方案現(xiàn)在參考圖1,表示包括有主框架12的自力推進的棉花收獲機10,所述主框架12 由前驅動輪14與后部舵輪16支撐以運動。一操作員臺或駕駛室18被支撐在所述框架的抬高區(qū)域上的前部位置,以提供安裝至所述框架12的前端的棉花收獲頭20的清晰視界給操作員,所述棉花收獲頭除去植物的棉花并把所述除去的棉花直接導入包括有通風道布置 22的氣力輸送系統(tǒng)。具有上部進口結構32和計量臺34的立式的棉花積聚器布置30在所述駕駛室18 后面被支撐在所述框架12上,以接受來自所述通風道布置22的棉花。一選擇性地操作的棉花處理器,如所示,是一支撐在所述積聚器布置30的后部的大型圓柱模塊或大包形成設備或布置36。所述積聚器布置30按需儲存棉花,所述計量臺34均勻分配所述棉花通過室入口 40進入模塊形成室38。所述模塊形成室38大致類似于1999年11月09日授權的美國專利號5,979,141 中公開的大型圓形打包機的大包形成布置,其中它包括具有前部區(qū)域和后部區(qū)域的相對側,所述前部區(qū)域由一對固定的橫向間隔開的側壁42限定,其被連接至所述主框架12,所述后部區(qū)域由一對形成卸料門46的相對側的橫向間隔開的側壁44限定,其被安裝至所述固定側壁42的上部背面位置,以圍繞由樞軸組件48限定的一水平軸在一降低的模塊形成位置與一升高的模塊卸出位置之間垂直樞轉。所述模塊形成室38的周圍由模塊形成布置限定,所述模塊形成布置包括多個以并排關系跨越一支承輥布置支撐的環(huán)帶50,所述支承輥布置包括多個固定輥和多個活動輥。具體地,從所述室入口 40的上部邊界順時針方向進
5行,所述固定輥包括底部前輥51、下部前輥52、上部前輥討及頂部前輥56,其都具有可旋轉地安裝至所述固定側壁42的相對端并在所述相對端之間延伸。繼續(xù),所述固定輥還包括頂部前門輥58、上部后門輥60、底部后門輥62及底部前門輥64,其都具有可旋轉地安裝至所述門側壁44的相對端并在所述相對端之間延伸。一皮帶張緊臂布置66包括一對橫向間隔開的臂68,所述臂68具有連接至一橫管的前端,所述橫管在所述固定側壁42的中間前部區(qū)域間延伸并在樞軸布置70被可樞轉地安裝至該區(qū)域。所述多個活動輥包括三個輥72、 74和76,其具有分別可旋轉地安裝至所述張緊臂布置66的所述臂68上的相對端,并在所述相對端之間延伸。所述輥72位于所述臂68的后端,所述輥74位于與所述輥72鄰接的間隔關系的置,所述輥76被朝向所述樞軸布置70與所述輥74隔開。在所述底部前輥51開始,所述模塊形成環(huán)帶50在所述輥51下形成環(huán)并包括一與所述下部前輥52、上部前輥M、活動輥76、頂部輥56、頂部前門輥58、上部后門輥60、底部后門輥62及底部前門輥64串接的外側延伸。所述環(huán)帶50的內側延伸包括接合在底部后方固定輥78之上的環(huán),所述固定輥78在所述固定側壁42的上部后方區(qū)域之間延伸,所述環(huán)被定位在所述活動輥72與74之間。如所示,所述張緊臂布置66處于一初始的降低位置, 其對應所述模塊形成室38處于空閑狀態(tài),所述模塊形成環(huán)帶限定為通常三角形形狀,如從所述側面所示。所述張緊臂布置66通常包括諸如液壓氣缸和/或彈簧的張緊件(未示出, 但是眾所周知),其被安裝在所述固定壁42與所述臂68之間,以便當所述模塊形成室38填充滿棉花時可收縮地抵制它們向上運動。如所示,一個或多個固定輥被驅動,以使所述環(huán)帶 50被驅動,所述驅動方向使在所述棉花被作為螺旋層添加至所述增長的棉花模塊時所述引入的棉花逆時針方向行進。當所述模塊在所述室38內增長時,所述張緊臂布置66的所述臂68逆時針方向旋轉,直到一具有預定直徑的模塊已在所述室38內形成,此直徑由具有下文描繪的作用的一模塊尺寸傳感器68檢測。一模塊或大包包裝設備或布置80被安裝至所述卸料門46的背面壁上,并包括一蓋子82,所述蓋子82鉸接在其頂部并覆蓋由包裝材料86組成的活動的包裝材料供給輥 84。此處所用的包裝材料86最好由半滲透塑料薄膜形成,但這不是必須的。所述包裝材料 86的一端部分由所述供給輥84的前側向下延伸,并分別在上部和下部包裝材料進料輥88 和90之間進料。也參考圖3,可以理解,所述上部輥88具有其安裝的相對端以在支架91內旋轉,所述支架91被安裝以滑動并被彈性偏置,以使所述上部輥88被向下可收縮地偏置成與所述下部輥90接合。所述上部輥88被稍微定位至所述下部輥90的后方,以使在它們的接觸線的所述輥的公切線向上和向前延伸朝向所述模塊形成環(huán)帶50的垂直延。在一包裝循環(huán)開始時,建立一皮帶傳動(未示出),其包括連接所述底部后門輥和上部進料輥88的各自端的皮帶輪,并且所述長度的包裝材料被正對所述帶50的垂直延伸輸送并被攜帶至一在所述帶50下部延伸下方延伸的包裝材料導向結構92,所述環(huán)帶50動作以沿著所述導向結構92運送所述包裝材料86,隨后圍繞所述下部前門輥64并通過所述室入口 40進入所述模塊形成室38內,所述長度的包裝材料86隨后在所述模塊形成環(huán)帶50與完成的棉花模塊94之間被中斷。所述包裝材料86被所述環(huán)帶50移動及旋轉模塊94的速度大于其被所述進料輥88和90輸送的速度,導致所述包裝材料86繞所述模塊94包裝時被張緊和伸長。 一旦期望長度的所述包裝材料(例如1. 5-2個包)被圍繞所述棉花模塊94包裝,則對所述進料輥88的驅動被停止,則對所述進料輥88的驅動被停止,并且一下文詳細描述的切割機構被啟動,以從所述材料供給輥84分離繞所述模塊94包裝的材料。提供一包裝材料切斷或分離裝置130以選擇性地分離所述供給輥與一長度的包裝材料,所述長度的包裝材料被圍繞位于所述打包室38內的完全形成的模塊94包裝。所述切斷或分離裝置130包括一固定在所述下部后門輥62后面的直立的、水平橫向切割刀片 132,并具有正好設置在路經P下方的刀刃134,所述路經P延伸正切于所述下部進料輥90 的上部前方位置和所述門輥62的下部后方位置,并且在所述大包的包裝過程中緊隨所述包裝材料86。一對彎曲臂136和138具有各自的固定至橫軸140的右手和左手端區(qū)域的后端,所述橫軸140被安裝以圍繞位于所述進料輥88和90后面的水平的橫向軸樞轉。所述臂138和140各自的前端通過一水平橫向角形鐵砧144連接,所述鐵砧144被設置在所述路經P的相對側上,在所述刀片刀刃134之上。例如當一大包被包裝時,所述臂138和140的此位置保持所述鐵砧144在一占據(jù)的備用位置。一旦所述大包的包裝基本完成,所述鐵砧 144被向下推動,以接合位于沿著所述路經P的包裝材料,并把其導入與所述刀片刀刃134 接合,接著所述鐵砧144在一切割位置。通過一可伸展和可縮回的致動器選擇性地完成所述鐵砧144在其備用位置與切割位置之間的運動,此處描述的是一電動線性馬達146,其具有連接在所述右側壁44與所述右手臂136的上部后方位置之間的輸出端。因此,如圖3所示,所述線性馬達146的縮回將使所述臂136和138順時針方向樞轉。提供一皮帶驅動150以驅動所述上部進料輥88,并包括一連接至所述下部后門輥 62的左端的驅動滑輪152、一連接至所述進料輥88的左端的驅動滑輪154、一與所述驅動滑輪152、IM接合的傳動皮帶156以及一安裝至所述臂160的端部的張緊輥158,所述端部被可樞轉地安裝至所述右手臂138并被偏置,以便通過如一扭簧(未示出)在所述臂138與 160之間動作,當所述臂136和138被定位以保持所述鐵砧144在如圖3所示的其備用位置時,使所述張緊輥158被可彈回地偏置到與所述皮帶156的下部延伸接合。當通過所述線性馬達146的縮回使所述臂136和140順時針方向樞轉時,所述張緊輥158被推動離開所述皮帶156,以允許所述傳動皮帶156變得松弛,從而斷開所述門輥62與所述進料輥88之間的驅動。同時,通過一制動裝置施加一制動力給所述進料輥88,所述制動裝置包括一可調節(jié)的止檔162、一可樞轉的吊掛式制動臂164及制動襯塊166。具體地,所述止檔162被支撐在所述左手臂138的上部后方位置并位于接近鄰接所述制動臂164的背面,所述制動臂 164具有固定到其前面并被設置在所述滑輪IM后面的所述制動襯塊166。如圖3所示,當所述臂138順指針方向樞轉時,所述止檔162被定位以使所述臂164朝向所述滑輪IM樞轉并應用所述制動襯塊166靠著所述滑輪154。這導致在所述進料輥88、90與被包裝的所述大包94之間延伸的一長度的所述包裝材料86被張緊,這有助于切割作用。一刀操作傳感器168被用于提供信號給計算機170,所述計算機170形成用于模塊形成設備36和模塊包裝設備80的電子控制布置171的部分,所述計算機170位于所述收獲機10的駕駛室18內以啟動一對連接在所述固定側壁42與所述門側壁44之間的液壓門汽缸(未示出),正如眾所周知,導致所述卸料門46被樞轉至其升高的卸料位置以允許所述包裝的模塊94滾到模塊卸料布置100的搖架形框架96上。所述模塊卸料布置100的搖架形框架96被可樞轉地安裝至所述主框架12的后端區(qū)域,如在102,以在如所示的升高的模塊接收位置與降低的模塊堆積位置之間垂直擺動, 以允許所述模塊94滾動離開所述框架96到地面上。通過安裝在所述框架12與所述框架96之間的一對液壓致動器104在升高位置與降低位置之間推動所述框架96。通過在第二模塊94的形成和包裝過程中把第一包裝的模塊94留在所述框架96上,在所述框架96被定位并接著堆放所述第二包裝的模塊94之前不久,所述第一模塊94被堆放在地面上,所述模塊卸料布置100可以被操作以便兩個棉花模塊94被彼此相互緊靠地堆放在地面上以用于隨后的處理。為了產生成品率圖的數(shù)據(jù),當所述模塊擱在由所述框架96限定的所述搖架上時,一棉花模塊稱重裝置(未示出)可以與所述模塊卸料布置100相關聯(lián)以產生重量信號,所述稱重裝置連接至所述計算機170。同時,通過所述收獲機10裝載的包括有信號發(fā)射機(未示出)的全球定位系統(tǒng)確定所述稱重的模塊產在田地中的位置。為了在所述模塊94被堆放在地面之后幫助處理和識別所述模塊94,所述包裝材料86優(yōu)選被制造成包括有多個電子識別標簽,例如諸如射頻識別(RFID)標簽。具體而言, 參考圖2,,表示一長度的包裝材料86,其包括三個相同段106,每一段為預定長度足以提供期望數(shù)量圍繞具有預定直徑的模塊94周圍的包裝。因此,每一所述的包裝材料供給輥84 被制造成包裝給定數(shù)量的具有預定直徑的模塊。考慮到當圍繞所述模塊94包裝時,每一段 106包括內側尾部部分108和外側尾部部分110,所述部分108與所述尾部端110在被所述模塊包裝系統(tǒng)80的切斷或分離裝置130分離之前被連接在一起。因為在所述包裝作用過程中,所述包裝材料86如何進入所述模塊形成室的屬性,所述第一個六英尺左右的內側尾部部分108沒有很好地與下一個鄰接層的包裝材料86結合。在大約六英尺的包裝材料與所述模塊接合之后,所述包裝材料86 —側的包裝張力和粘性幫助結合所述內層的包裝材料至第二層。所述包裝材料86的鄰接段106可能會在通過粘合劑連接在一起的搭接結合在一起,當預定的張力被施用于所述搭接時允許所述搭接分離。美國專利6,787,209揭示了一種利用此類搭接的塑料包裝材料。當使用由多個搭接的首尾相連段組成包裝材料86時,不需要切割機構來分別分離所述段106。相反,所有需要的是施用一制動力給所述包裝材料進料輥88,諸如利用上述的制動臂164和制動襯塊166,利用所述模塊94和模塊形成帶50的包裝作用產生分離所述搭接所需的張力。所述搭接的分離暴露粘合劑在鄰接所述外側尾端 110的所述包裝材料段106的外側端區(qū)域,用來粘合所述外側端部分至所述包裝材料86的下層。在任何情況下,所述包裝材料86的每一相同的段106被裝備有三個RFID標簽組件112、114和116,其各包括一包含有兩個RFID標簽118的紙背襯,所述兩個標簽118的作用是在其中一個所述標簽損壞時提供一冗余。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2、114和116被關鍵地置于每一包裝材料段106上,以允許在不同條件或功能下RFID標簽讀出性能,如下文所述。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2在所述內側尾部區(qū)域108內的中心位置被固定至所述包裝材料86。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4在鄰接其中一側邊的位置被附在所述包裝材料86上,并與所述外側尾端110背向關系隔開, 當考慮包裝操作過程中所述包裝材料86行進的方向。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6在鄰接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4相對側的位置被附加在所述包裝材料86上,并與所述的RFID標簽組件114位置為先導關系。所述三個RFID標簽組件112、114和116的所述六個標簽中每一個的基礎標識號相同。為了區(qū)分所述標簽組件114與所述標簽組件112和116,不同的下標被用作所述編號模式的部分,利用它標注,RFID讀出器可以被制成篩選一定的下標位置。
再參考圖1,一 RFID標簽讀出器120被提供在所述車輛框架12的上部后方區(qū)域, 鄰接所述包裝材料導向結構92的后方下側區(qū)域。在包裝操作過程中,當所述讀出器120識別所述標簽組件114的存在時,發(fā)送一信號至所述機載計算機170,使所述切斷或分離裝置 130運行以分離所述先導包裝材料段106與所述鄰接的其后的段106。另一 RFID標簽讀出器122被提供在鄰接所述模塊形成室38的入口 40的位置。所述讀出器122被定位以使它可檢測所述標簽組件114,與形成的所述棉花模塊94直徑無關。所述RFID標簽讀出器122 的方位和功率級是這樣,在所述讀出器識別所述標簽組件114之前在所述包裝過程中必須完成至少一個包裝。在一信號已被發(fā)送至所述計算機170以啟動所述包裝操作之后,如果所述標簽組件114在一定時間內沒被識別,如通過計時器172確定的時間,則一連接至所述計算機170的報警裝置174被接通以提供一警告給所述操作員,以幫助所述操作員阻止所述模塊94在被包裝之前脫離所述機器10。一備用的RFID標簽讀出器IM被安裝至一支架上,所述支架在位于所述模塊形成帶50的上部水平延伸下方的所述固定側壁42的上部區(qū)域間延伸。所述標簽讀出器124也將被定向和裝有動力,以能夠確認所述標簽組件114已使它進入所述模塊形成室38內。根據(jù)大包尺寸傳感器69發(fā)出對應保存在所述計算機170的存儲器中的一預選尺寸的尺寸信號,通過連接至所述計算機170的輸入鍵178可以自動啟動包裝操作。所述計算機170隨后發(fā)送一開始進料信號給所述線性馬達146,使所述線性馬達146伸展,從而使所述張緊輥158與所述傳動皮帶156接合,以實現(xiàn)所述下部后門輥62與所述進料輥88之間的驅動連接。接著所述進料輥88和90逆向旋轉,以使所述包裝材料86的先導段106的前端進料緊靠所述帶50的垂直延伸,其向下運送所述包裝材料并在所述輥62下方,在那里它被沿著所述導向結構92推動并進入所述打包室38內。此時,所述完成的模塊94在旋轉且所述包裝材料86被沿著所述模塊94和帶50運送。當所述標簽讀出器120讀出所述RFID 標簽114發(fā)出的信號時,所述先導包裝材料段106被以上述的方式與鄰接的隨后段切斷或分離。通過利用用于RFID標簽識別的十六進制,所述包裝材料86的供給輥84可以被配置以便供給輥84的一給定部分可以被單獨識別,利用所述電路的遞減計數(shù)布置176跟蹤此信息。此信息的一個可能用處是例如通過顯示器178給操作員關于還有多少個包裝段106 仍留在所述供給輥84上的通知,以便操作員知道何時包裝材料86的新的供給輥84必須被裝載入所述包裝機構80。除了在所述包裝操作過程中提供關于所述包裝材料86的給定段106位置的信息以外,所述RFID標簽組件112、114和116可以被設置為利用其它信息與一給定包裝的模塊 94相關聯(lián),所述其它信息包括種植者姓名、種子品種、田地編號、模塊直徑、模塊重量、模塊含水量、模塊產生地的平均產量以及GPS位置和相關聯(lián)的映射數(shù)據(jù)。現(xiàn)在參考圖4,表示橫臥在地面上的包裝的棉花模塊94。所述被包裝材料段106 被排列在所述模塊94上,以使所述RFID標簽組件112位于緊靠所述棉花模塊的右手側正好在地平線之上的位置,所述RFID標簽組件114位于兩鄰接包裝的所述包裝材料段106之間鄰接所述模塊94的一端在大約2點鐘位置,所述RFID標簽組件116位于兩鄰接包裝的所述包裝材料之間鄰接所述模塊94的相對端并與所述RFID標簽組件114完全相反。可以看出當所述模塊94被擱在地面上時,其由圓柱形變得變形以便具有相對長的接觸區(qū)C。因此,在所述模塊94被所述收獲機10堆放在地面之后,所述RFID標簽組件112和114可能會都與地面接觸。選擇所述RFID標簽組件116相對于所述RFID標簽組件112和114的位置,以便確保所述RFID標簽組件112、114和116中的至少一個不與地面接觸,以允許它被利用手持或機載標簽讀出器讀出。 以優(yōu)選的實施例對本發(fā)明進行了描述,然而,應當理解的是,在不脫離所附權利要求限制的本發(fā)明范圍內可進行各種改變。
權利要求
1.一種形成農作物材料的模塊的方法,所述模塊具有應用在其上的識別標簽,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驟a.提供一包裝材料供給輥,所述包裝材料輥由多個首尾相連的段組成,每一段為一預定的長度以應用預定數(shù)量的包裝至一具有預定直徑的成形的模塊,每一段具有在一預選的位置附加在其上的一識別標簽;b.形成具有所述預定的直徑的一圓柱形模塊;及c.圍繞所述模塊的圓周包裝所述供給輥的一先導段,并切斷所述先導段與下一鄰接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中提及的所述預選的位置在所述段的前端區(qū)段內居中,由此一旦一模塊被包裝,一電子識別標簽讀出器可以被定位以讀出所述識別標簽,并且通知操作員所述段的所述前端區(qū)段的位置。
3.一種包裝材料供給輥,用于與一圓柱形模塊形成設備相關聯(lián)的一圓柱形模塊包裝設備,所述供給輥包括多個首尾相連的包裝材料段;每一所述的段具有一長度以利用一預選數(shù)量的包裝來包裝一具有預選直徑的模塊;及至少一個電子識別標簽被附加至每一包裝材料段。
4.如權利要求3所述的包裝材料供給輥,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至少一個電子識別標簽位于每一所述段的一前端區(qū)段內,所述前端區(qū)段相對于包裝一模塊時所述包裝材料的進料行進方向而定。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包裝材料供給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第二電子識別標簽被放置于鄰接每一所述包裝材料段的一尾部端。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包裝材料供給輥,其特征在于至少一第三電子識別標簽被放置于每一所述段的大約在所述前端區(qū)段與所述尾部端之間中間的位置。
全文摘要
用于生產可被自動識別與定向的模塊的棉花收獲機,預先安裝在大包包裝段上的RFID標簽提供大包包裝的特定區(qū)域的位置信息;位于棉花收獲機上的RFID標簽讀出器提供信號,以便被模塊包裝設備利用來在模塊已被包裝時啟動切斷或分離操作,及用于警告操作員在已接收到啟動包裝作用的信號之后包裝作用沒以規(guī)定方式進行的情形。包裝的模塊帶有預先安裝的RFID標簽,其可由田地中的模塊處理機和/或軋棉機的輸入帶有的RFID讀出器讀取,RFID讀出器識別所述模塊并建立一所述模塊可被自動定向的位置,以便易于計算一理想的模塊包裝切斷位置。田地中或軋棉機上帶有的所述RFID讀出器因此檢測所述標簽上的編號及所述的位置,所述模塊識別被輸入一電子數(shù)據(jù)庫。
文檔編號A01D39/00GK102415241SQ20111023555
公開日2012年4月18日 申請日期2008年10月28日 優(yōu)先權日2007年10月30日
發(fā)明者厄爾·富蘭克林·坎菲爾德, 唐納德·李·古德里奇, 杰爾·鮑勃·霍爾, 耶西·朱·黑科爾, 詹姆士·托馬斯·努南, 馬克·艾倫·柯拉科福特 申請人:迪爾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昌黎县| 阿克| 罗田县| 安图县| 遵义县| 儋州市| 靖西县| 三门峡市| 平谷区| 吉安县| 海盐县| 武清区| 屏边| 云梦县| 无为县| 乌兰县| 万州区| 贺州市| 平遥县| 荥阳市| 安西县| 台中县| 隆昌县| 滕州市| 平武县| 河源市| 大新县| 海兴县| 溧水县| 桂林市| 阳泉市| 罗源县| 攀枝花市| 霍州市| 乐陵市| 西昌市| 娄烦县| 双鸭山市| 西青区| 杂多县| 鞍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