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旋鏟式花生收獲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收獲機械,進一步是花生挖掘收獲機械,特別是旋鏟式花生收獲機。
背景技術:
農作物的收獲是勞動強度較大的工作,而花生等地下作物的收獲,特別是花生的收獲,更是令農民非常辛苦。由于花生收獲期短,提前收獲會影響花生果的產量和質量,延期收獲易造成落果現象;由于沒有合適的收獲機械,收獲費時費工。正因為如此,花生收獲機的研發,一直為廣大科技人員所重視。但是,至目前為止,市場上仍沒有較為成功的花生 收獲機出現。這是因為花生收獲機存在著結構復雜、易出現故障、動力不足等問題,特別是土秧分離、果秧分離仍存在較多問題。加上一些收獲機的運行穩定性較差,基本上不能進行收獲作業。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結構緊湊,配用動力小,收獲效率較聞。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方案實現的
用旋轉鏟將花生的根部切斷,同時將土疏松,再利用螺旋提升,撥桿在護欄的配合下,將花生秧逐漸向后輸送,同時將土中的花生移到地面,并最終整齊地排成一排。具體是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前部設置有分秧器和限高輪,在機架上設置有變速箱,動力通過變速箱向各個器件傳遞;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置有旋轉鏟,旋轉鏟同軸的上部設置前螺旋提升器,旋轉鏟的作用直徑大于螺旋提升器的直徑;前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本發明的目的是還可以通過以下方案實現
所述前螺旋提升器和秧苗輸送器間還連接后螺旋提升器,后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具體結構是分秧器俯視呈三角狀;分秧器后部連接護欄,前螺旋提升器上部設置撥桿,撥桿與護欄犬牙交錯,撥桿與護欄相配合,可將花生果秧向后撥推;后螺旋提升器接力前螺旋提升器,后螺旋提升器與前螺旋提升器的旋轉方向相反,承接前螺旋提升器撥桿轉來的花生果秧及連帶土,在護欄的配合下,設置于后螺旋提升器上部的撥桿,將花生果秧繼續后送;后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所述旋轉鏟、前螺旋提升器與后螺旋提升器及相應的裝置設置2套;即并列設置相應的分秧器,每個分秧器后部連接各自的護欄,在機架上并列設置2個前螺旋提升器,每個前螺旋提升器上設置各自的撥桿,撥桿與護欄配合,將花生果秧輸送至各自的后螺旋提升器的作用范圍,2個后螺旋提升器的護欄相通并與秧苗輸送器相通,從而使2個后螺旋提升器相關聯,最終將秧苗匯合至秧苗輸送器。所述旋轉鏟、前螺旋提升器與后螺旋提升器及相應的裝置設置3套;即并列設置相應的分秧器,每個分秧器后部連接各自的護欄,在機架上并列設置3個前螺旋提升器,每個前螺旋提升器上設置各自的撥桿,撥桿與護欄配合,將花生果秧輸送至各自的后螺旋提升器的作用范圍,3個后螺旋提升器的護欄相通并與秧苗輸送器相通,從而使3個后螺旋提升器相關聯,最終將秧苗匯合至秧苗輸 送器。所述旋轉鏟的結構為兩個如月芽狀的鏟軸對稱分布,固定于旋轉鏟軸上;旋轉鏟入土角度為銳角10 - 35度。該傾斜角,可采用旋轉鏟與旋轉鏟軸垂直,而旋轉鏟軸傾斜(銳角10 - 35度)設置于機架來實現。所述前、后螺旋提升器結構是中部為一豎軸,周圍固定螺旋狀上升的葉片。所述秧苗輸送器由兩個轉輪帶動一個皮帶;皮帶上固定若干彈性鋼板(或桿)。所述后螺旋提升器設置為漏孔結構,即其提升器的坡面上設置密布的小孔。所述撥桿可以設置為弧形或直桿,優選選擇弧形。所述小孔的大小以小于正常花生單果的最小顆粒為準,具體可以是小于或等于I厘米。所述小孔的大小以小于正常花生單果的最小顆粒為準,具體可以是小于或等于I厘米。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旋轉鏟只有很小一部分處于土中,所以阻力小;向后輸送傳遞時,通過牽引花生秧實現,總體配用動力小,效率高,一次可完成花生的挖掘、抖土和擺放。
圖I為本發明結構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旋轉鏟結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俯視結構示意圖。圖中1為機架,2為變速箱,3為旋轉鏟軸,4為后螺旋提升器軸,5為護欄,6為分秧器,7為限高輪,8為撥桿,9為旋轉伊,10為前螺旋提升器,11為后螺旋提升器,12為秧苗輸送器。
具體實施例方式為了使本技術領域的人員更好地理解本發明方案,并使本發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優點能夠更加明顯易懂,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實施例I :
如圖I所示,機架I前部設置有分秧器6,分秧器6俯視呈三角狀;分秧器6后部連接護欄5,在機架I前部設置有限高輪7,其可升降,從而達到控制深淺的作用;在機架I上還設置有旋轉鏟9,旋轉鏟9的結構為兩個如月芽狀的鏟軸對稱分布,固定于旋轉鏟軸3上;旋轉鏟9入土角度(即旋轉鏟9與地面的夾角)為銳角15 - 30度,該傾斜角,可采用旋轉鏟與旋轉鏟軸垂直,而旋轉鏟軸傾斜(銳角15 - 30度)設置于機架來實現。也可以通過其它途徑實現。旋轉鏟9用于將花生底部的根切斷,同時可使花生根部的土疏松,在旋轉鏟9上部同軸固定前螺旋提升器10,旋轉鏟9的直徑大于前螺旋提升器10的直徑,從而將相關的土全部掘松,便于前螺旋提升器10的作業;前螺旋提升器10將花生果秧及土向上旋起;前螺旋提升器10(后螺旋提升器11也可以采用同樣的結構)的結構是中部為一豎軸,周圍固定螺旋葉片(一般選擇一個螺距的螺旋);前螺旋提升器10負責將花生果秧及連帶土螺旋向上提升;在護欄5的配合下,通過與前螺旋提升器10同軸,設置于前螺旋提升器10上部的撥桿8,(撥桿8呈弧形與護欄5犬牙交錯,弧形撥桿8有利于順利撥花生果秧)將花生果秧向后撥推;前螺旋提升器10承接后螺旋提升器11,后螺旋提升器11負責承接前螺旋提升器10撥桿8轉來的花生果秧及連帶土,后螺旋提升器11與前螺旋提升器10的旋轉方向相反;當前螺旋提升器10旋起而沒能散開的土,就會落到后螺旋提升器11上再次旋轉,在離心力的作用下土和土中的花生就會被甩出,由于土和花生的密度不同,花生就會落到土的上面,完成部分抖土和處理土中花生的工作;同時,在護欄5的配合下,設置于后螺旋提升器11上部的撥桿,將花生果秧繼續后送;后螺旋提升器11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12,秧苗輸送器12由兩個帶輪帶動一個皮帶,皮帶上面固定上下兩排彈性鋼片(呈弧形),皮帶及皮帶輪豎放與護欄相對;由秧苗輸送器12負責抖去剩余的土并將花生果秧輸送至本機后部或側后部。秧苗輸送器12可設置為活動固定,其方向可調。 在機架I上設置有變速箱2,變速箱2連接拖拉機動力,動力通過變速箱2向各個 器件傳遞。工作時,前螺旋提升器10始終處于地面以下。由于旋轉鏟9的半徑大于螺旋的半徑,旋轉鏟首先會將花生果秧底部的根切斷并將土疏松,接著前螺旋提升器10會提起一部分土;由于前螺旋提升器10 —次提起的數量及高度有限,花生果并不會脫落,當前螺旋提升器超過花生棵中心線后,就會將花生果秧及連帶土托起;接著,通過護欄5與撥桿8的配合,將花生果秧及部分連帶土進入后螺旋提升器11,最終通過秧苗輸送器12輸送并整齊地排成一排。如圖3所示,為提高本機的使用效率,可設置三行收獲機,即并列設置相應的分秧器6(兩側各一個,中部兩個),每個分秧器6后部連接各自的護欄5,在機架I上并列設置三個前螺旋提升器10,每兩個分秧器6間對應一個前螺旋提升器10,每個前螺旋提升器10上設置各自的撥桿8,撥桿8與護欄5配合,將花生果秧輸送至后螺旋提升器11的作用范圍,于是后螺旋提升器11將其繼續向后輸送,經第二個和第三個的后螺旋提升器11,匯合至秧苗輸送器12。實施例2
作為實施例I的變形,在機架I上設置螺旋提升器C,螺旋提升器C的總高度與實施例I中的前螺旋提升器10加后螺旋提升器11大體相同,其余結構與實施例I相同,不再累述。前螺旋提升器10、后螺旋提升器11和螺旋提升器C可以設置為漏孔結構,即其提升器的坡面上設置密布的小孔,小孔的大小以小于正常花生單果的最小顆粒為準,具體可以是小于或等于I厘米。秧苗輸送器12也可設置為漏孔結構,即輸送帶上設置密布的小孔,小孔的大小以小于正常花生單果的最小顆粒為準,具體可以是小于或等于I厘米。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包括機架前部設置有分秧器和限高輪,在機架上設置有變速箱,動力通過變速箱向各個器件傳遞;其特征在于機架上設置有旋轉鏟,旋轉鏟同軸的上部設置前螺旋提升器,旋轉鏟的作用直徑大于前螺旋提升器的直徑;前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螺旋提升器和秧苗輸送器間還連接后螺旋提升器,后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具體結構是分秧器俯視呈三角狀;分秧器后部連接護欄,前螺旋提升器上部設置撥桿,撥桿與護欄犬牙交錯,撥桿與護欄相配合,可將花生果秧向后撥推;后螺旋提升器接力前螺旋提升器,后螺旋提升器與前螺旋提升器的旋轉方向相反,承接前螺旋提升器撥桿轉來的花生果秧及連帶土,在護欄的配合下,設置于后螺旋提升器上部的撥桿,將花生果秧繼續后送;后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鏟、前螺旋提升器與后螺旋提升器及相應的裝置設置2套;即并列設置相應的分秧器,每個分秧器后部連接各自的護欄,在機架上并列設置2個前螺旋提升器,每個前螺旋提升器上設置各自的 撥桿,撥桿與護欄配合,將花生果秧輸送至各自的后螺旋提升器的作用范圍,2個后螺旋提升器的護欄相通并與秧苗輸送器相通,從而使2個后螺旋提升器相關聯,最終將秧苗匯合至秧苗輸送器。
4.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鏟、前螺旋提升器與后螺旋提升器及相應的裝置設置3套;即并列設置相應的分秧器,每個分秧器后部連接各自的護欄,在機架上并列設置3個前螺旋提升器,每個前螺旋提升器上設置各自的撥桿,撥桿與護欄配合,將花生果秧輸送至各自的后螺旋提升器的作用范圍,3個后螺旋提升器的護欄相通并與秧苗輸送器相通,從而使3個后螺旋提升器相關聯,最終將秧苗匯合至秧苗輸送器。
5.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鏟的結構為兩個月芽狀的鏟軸對稱分布,固定于旋轉鏟軸上;旋轉鏟入土角度為銳角10 — 35度;所述旋轉鏟與旋轉鏟軸垂直,而旋轉鏟軸傾斜銳角10 - 35度設置于機架上。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轉鏟的結構為兩個月芽狀的鏟軸對稱分布,固定于旋轉鏟軸上;旋轉鏟入土角度為銳角10 — 35度;所述旋轉鏟與旋轉鏟軸垂直,而旋轉鏟軸傾斜銳角10 - 35度設置于機架上。
7.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后螺旋提升器結構是中部為一豎軸,周圍固定螺旋狀上升的葉片。
8.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秧苗輸送器由兩個轉輪帶動一個皮帶;皮帶上固定若干彈性鋼板。
9.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旋鏟式花生收獲機,其特征在于所述后螺旋提升器設置為漏孔結構,即其提升器的坡面上設置密布的小孔。
全文摘要
一種旋鏟式花生收獲機,涉及花生收獲機械,機架上設置有旋轉鏟,旋轉鏟同軸的上部設置前螺旋提升器,旋轉鏟的作用直徑大于前螺旋提升器的直徑;前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進一步所述前螺旋提升器和秧苗輸送器間還連接后螺旋提升器,后螺旋提升器的后部設置有秧苗輸送器。所述旋轉鏟的結構為兩個如月芽狀的鏟軸對稱分布,固定于旋轉鏟軸上;旋轉鏟入土角度為銳角10-35度。所述前后螺旋提升器結構是中部為一豎軸,周圍固定螺旋狀上升的葉片。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旋轉鏟只有很小一部分處于土中,所以阻力小;向后輸送傳遞時,通過牽引花生秧實現,總體配用動力小,效率高,一次可完成花生的挖掘、抖土和擺放。
文檔編號A01D33/00GK102972141SQ20111025865
公開日2013年3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9月4日 優先權日2011年9月4日
發明者徐紅權 申請人:徐紅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