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花生起耕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起耕土下果實的起耕機,尤其是起耕花生的起耕機。
目前公知的花生起耕機是由拖拉機牽引一個底部橫梁上裝有犁鏟(即犁鏟梁)的框架,在起耕時,犁鏟進到果實下面的土中,將其上下土壤分割并松動上面的土層,以便人工拔起花生莖桿,帶出花生果實。但這些花生起耕機均采用抬高或壓低整機的辦法來調節起耕深度,操作很費力且耕深不穩定。同時,由于莖桿較長又不易折斷,起耕機前進時,它們不斷掛纏在機架側板上,愈積愈多,裹夾著泥土被側板向前推移,不僅使果實損失率增大,而且行進不遠就因阻力過大而必須停機清除成堆的莖桿纏團。有的花生起耕機采用單犁型式,由于耕幅窄,相對切割作物的次數就多,使果實損失率較大。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花生起耕機,它不僅能避免經常停機清除纏堆莖桿的缺點,可以連續起耕,又具有起耕深度保持穩定的能力,避免了要不斷對整機施力以控制起耕深度但又很難保持穩定的缺點。
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在起耕機上設有與拖拉機動力輸出皮帶輪相連的第一級皮帶傳動及離合器和連至旋刀軸的第二級皮帶傳動,旋刀軸兩端設有旋刀片,從機架兩側板的下端處往上,分別貼裝引導板和定刀片,在犁鏟梁兩端設有俯角調節板,用螺栓與側板緊固。起耕時,拖拉機上動力輸出皮帶輪經過第一、二級皮帶傳動減速后,帶動旋刀片旋轉,它與定刀片之間構成剪口形式,當阻擋側板前進的莖桿沿引導板上升到剪口的高度時即被剪斷,不能累積成堆,可讓兩側板順利前進。在試耕時,按不同土質和耕深的要求,調定犁鏟的俯角,使之在起耕的過程中由犁鏟垂直方向所受土壤反力的平衡而保持較穩定的起耕深度。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進一步說明。
圖中1.6.三角皮帶 2.8.皮帶輪 3.與離合器連體的小皮帶輪 4.牽引桿 5.側板 7.旋刀軸 9.俯角調節板鎖緊螺栓 10.俯角調節板 11.犁鏟梁 12.引導板 13.犁鏟 14.定刀片 15.旋刀片 16.拖拉機動力輸出皮帶輪 17.拖拉機牽引座在圖中,由拖拉機動力輸出皮帶輪(16)接出皮帶(1)帶動皮帶輪(2),經離合器及其連體的小皮帶輪(3),皮帶輪(6)帶動旋刀軸(7)上的皮帶輪(8),使旋刀(15)按圖上反時針方向旋轉,和裝在側板(5)上的定刀片(14)構成一副剪口,另一側板上也同樣對稱設置。起耕時,側板前的伏倒莖桿沿引導板(12)上的斜邊上升到剪口高度即被剪斷。在犁鏟梁(11)的兩端與兩側板(5)的結合處,設有俯角調節板(10)與側板(5)的平面接觸,擰松鎖緊螺栓(9)可調節轉角,即調節了從犁鏟梁(11)上接出的犁鏟(13)的俯仰角,調節后將鎖緊螺栓(9)擰緊。為了使皮帶(1)能夠張緊,當牽引桿(4)的前端與拖拉機牽引座(17)連接并緊固后,機架可相對牽引桿(4)前后移動,在皮帶張緊后再將機架與牽引桿(5)連接緊固。
權利要求1.一種花生起耕機,通過牽引桿與拖拉機相連,在機架下橫梁前側設置一掛犁鏟,其特征是起耕機上設有與拖拉機動力輸出皮帶輪相連的第一級皮帶傳動、離合器和連至旋刀軸的第二級皮帶傳動,旋刀軸兩端設有旋刀片,從機架兩側板的下端處往上,分別貼裝引導板和定刀片,在犁鏟梁兩端設有俯角調節板,用螺栓與側板緊固。
專利摘要一種可連續起耕,不需停機清除纏掛莖桿并能保持起耕深度穩定的花生起耕機,它是由拖拉機輸出動力的皮帶輪上引出皮帶傳動,帶動起耕機兩側板處的旋刀旋轉,與裝在側板上的固定刀片構成剪口而剪斷纏掛在側板前的花生莖桿,讓起耕機順利前進。同時,犁鏟能調節俯角,利用土壤反力可保持起耕深度的穩定。
文檔編號A01D29/00GK2399913SQ992457
公開日2000年10月11日 申請日期1999年9月25日 優先權日1999年9月25日
發明者趙凱 申請人:趙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