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高寒地區因為溫度、氣候的原因,都是一年一季秋,大量的土地在一年的很長一段時間里都沒有合理利用;農民因為一年只秋收一次,收入不高。
發明內容
為了解決現有的高寒地區浪費土地資源等弊端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提供一種適用高寒地帶的玉米種植方法。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殊之處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地面起壟成“人”字形高壟;2]在壟底栽種甘藍,甘藍行距為0. 4-0. 6m,甘藍株距為0. 2-0. 4m ;3]壟底覆蓋地膜;4]在壟頂種植玉米,行距1. 0-1. 5m,株距0. 13-0. 15m。壟底到壟頂0. 2m-0. 25m。甘藍行距為0. 55m,甘藍株距為0. 3m ;玉米行距為1. lm,玉米株距為0. 15m。甘藍栽種采用苗床定植田間。玉米種植采用機械種植。還包括步驟5]在甘藍收獲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高效低毒殺蟲劑;給玉米追施復合肥并澆水。甘藍在4月20日日由苗床定植田間,玉米在5月13日-15日播種。給玉米每畝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本發明所具有的優點1、甘藍和玉米的種植密度與單作基本相同,玉米的生長發育也基本不受影響,這樣一作變兩作,比單作效益翻一番。畝可增加純收入1200多元,本發明所提供種植方法是高寒平)11高水肥地區農民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2、甘藍苗期管理與單作相同,就是在6月底收獲甘藍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高效氯氫菊酯(一種常用的高效低毒殺蟲劑),以防玉米病毒病(玉米矮花葉病、玉米粗縮病、玉米紅葉病等)的大面積發生,另外也防紅蜘蛛的大面積發生。3、在收獲甘藍后,給玉米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然后澆水,促進玉米拔節生長。
具體實施例方式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在地面起壟成“人”字形高壟;2]在壟底栽種甘藍,甘藍行距為0. 4-0. 6m,甘藍株距為0. 2-0. 4m ;0. 3m ;3]壟底覆蓋地膜;4]在壟頂種植玉米,行距1. 0-1. 5m,株距0. 13-0. 15m。壟底到壟頂0. 2m_0. 25m。5] 在甘藍收獲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殺蟲劑;給玉米追施復合肥并澆水。甘藍行距為0. 55m, 甘藍株距為0. 3m ;玉米行距為1. lm,玉米株距為0. 15m。甘藍栽種采用苗床定植田間。玉米種植采用機械種植。甘藍在4月20日-24日由苗床定植田間,玉米在5月13日-15日播種。 給玉米每畝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高寒地帶為有效積溫在沈00-2900 之間的地域。在玉米植株上噴灑氯氫菊酯。實施例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地面起壟成“人”字形高壟;2]在壟底栽種甘藍,甘藍行距0. 55m,株距0. 3m, 畝留苗4000株;3]壟底覆蓋地膜;4]在壟頂種植玉米,玉米是寬行密植,行距1. lm,株距 0. 13-0. 15m,畝留苗4000-4600株左右。甘藍栽種采用苗床定植田間。玉米種植采用手提式單粒點播機種植。還包括步驟5]在甘藍收貨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高效低毒殺蟲劑;給玉米追施復合肥并澆水。壟底到壟頂0. 2m-0. 25m。施肥的量限定標準是據土地的肥沃程度,如果是中等肥力的土壤一般畝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就夠了,如果肥力好可適當少點,肥力差的地可增至30公斤尿素15公斤硫酸鉀復合肥,也可分兩次施入 一次施15公斤尿素7. 5公斤硫酸鉀復合肥;過一個月再施15公斤尿素7. 5公斤硫酸鉀復合肥“玉米和甘藍”套種模式采用一行玉米和兩行甘藍種植模式,讓小日期甘藍充分利用玉米苗期土地這一空閑時間。在地膜覆蓋前起壟成“人”字形高壟,膜底栽甘藍,壟頂種植玉米,這樣在灌溉甘藍時不影響玉米苗,甘藍在4月20-24日由苗床定植田間,玉米在5月 13-15日播種,玉米播種采用手提式簡易單粒點播機,省工省力,甘藍一般在6月底收獲上市,玉米是寬行密植,畝留苗4500株左右。據小日期甘藍的早熟性,再加上運用地膜覆蓋。 趕在玉米拔節前甘藍采收上市,不影響玉米后期正常生長。甘藍行距0. 55m,株距0. : 畝留苗4000株,玉米是寬行密植,行距1. lm,株距0. 10m,畝留苗4500株左右。經測產,甘藍最高畝產MOO公斤,平均畝產4230公斤(單作平均畝產為4900公斤)。按目前當地甘藍價格每公斤0.4元計算,畝收入1692元。對玉米田進行實地測產最高畝產達913. 6公斤,平均畝產達871公斤(與單作玉米持平)。甘藍和玉米的種植密度與單作基本相同,玉米的生長發育也基本不受影響,這樣一作變兩作,比單作效益翻一番。畝可增加純收入1200多元, 是高寒平川高水肥地區農民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有一戶同一塊地分兩次播玉米,一次是 5月17日,一次是6月6日,晚播的明顯差,表現在株高低,穗子小,結實性差,空桿多。此套種技術應用于有效積溫(大于10°C )在沈00_2900之間的地域,甘藍苗期管理與單作相同,就是在6月底收獲甘藍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高效氯氫菊酯(一種常用的高效低毒殺蟲劑),以防玉米病毒病(玉米矮花葉病、玉米粗縮病、玉米紅葉病等)的大面積發生,另外也防甘藍蚜蟲轉移到玉米上。在收獲甘藍后,每畝給玉米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然后澆水, 促進玉米拔節生長。
權利要求
1.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地面起壟成“人”字形高壟;2]在壟底栽種甘藍,甘藍行距為0.4-0. 6m,甘藍株距為0. 2-0. 4m ;3]壟底覆蓋地膜;4]在壟頂種植玉米,行距1.0-1. 5m,株距0. 13-0. 15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壟底到壟頂 0. 2m-0. 25m。
3.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甘藍行距為0. 55m,甘藍株距為0. 3m ;玉米行距為1. lm,玉米株距為0. 15m。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甘藍栽種采用苗床定植田間。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玉米種植采用機械種植。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步驟5]在甘藍收獲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殺蟲劑;給玉米追施復合肥并澆水。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甘藍在4 月20日-24日由苗床定植田間,玉米在5月13日-15日播種。
8.根據權利要求書7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給玉米每畝追施20公斤尿素和10公斤硫酸鉀復合肥。
9.根據權利要求書8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高寒地帶為有效積溫在沈00-2900之間的地域。
10.根據權利要求書9所述的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植株上噴灑氯氫菊酯。
全文摘要
發明涉及一種適用高寒地帶的甘藍、玉米種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驟1]在地面起壟成“人”字形高壟;2]在壟底栽種甘藍,甘藍行距為0.4-0.6m,甘藍株距為0.2-0.4m;3]壟底覆蓋地膜;4]在壟頂種植玉米,行距1.0-1.5m,株距0.13-0.15m。本發明解決了現有的高寒地區浪費土地資源等弊端的技術問題,本發明所提供種植方法是高寒平川高水肥地區農民致富的一條有效途徑。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498849SQ20111031907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0月19日 優先權日2011年10月19日
發明者李洪 申請人:李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