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環保養殖設備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調水機,尤其涉及一種曝水式增養調水機。
背景技術:
中國是一個水產養殖大國,但是我國的水產養殖卻面臨著眾多的問題,比如水產養殖缺氧、水產品中有有害物質殘留、塘底容易產生腐壞等。目前,養殖業用戶一般使用1500W-2200W功率的葉輪式增氧設備來解決高密度養殖中的缺氧問題;而為了將養殖環境的死水變為活水,現有技術中通常采用1800-2200W的水車式增氧機來推動水流。但是這些設備對水的影響范圍都較小,只能在水面以下1米以內進行增氧或調水,無法影響更深的水,因而無法有效增氧,更無法解決塘底腐壞,水產品中殘留有害物質的問題。但目前,高密度養殖要求每小時的增氧量必須達到> 0.8kg以上才能滿足水生物的正常生長,因此現有技術的產品根本不能滿足現代養殖的要求.為此,需要提供一種改進的增氧調水機。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能耗低,環保,既能解決養殖過程中的缺氧問題又解決養殖中的水質腐敗現象,且其增氧量能達到0. 8kg以上,能滿足現代養殖的要求。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采用如下技術方案一種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系統和調水系統;所述增氧系統包括增氧驅動裝置、增氧曝水裝置以及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連接于所述增氧驅動裝置和所述增氧曝水裝置之間,將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傳送到所述增氧曝水裝置;所述調水系統包括調水驅動裝置、減速裝置和調水裝置,所述減速裝置連接于所述調水驅動裝置和所述調水裝置之間,將所述調水驅動裝置的輸出減速傳送到所述調水裝置;在所述增氧系統中,所述增氧曝水裝置為葉輪,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且連接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入軸,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葉輪,帶動其旋轉。
優選地,所述葉輪為螺旋式葉輪。優選地,所述葉輪整體呈倒錐形。優選地,在所述調水系統中,所述調水裝置包括浮力裝置和攪動裝置,所述浮力裝置垂直于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方向且隨其旋轉;所述攪動裝置連接于所述浮力裝置,且能隨所述浮力裝置一起旋轉,以深入水中進行攪水;所述調水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且連接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入軸,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也垂直向下并連接所述調水裝置, 帶動其旋轉。
優選地,所述調水系統的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為一中空軸,所述增氧系統的所述傳動裝置為傳動軸,所述增氧系統的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和/或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減速裝置的所述中空軸。優選地,所述浮力裝置為圓環形浮體,所述圓環形浮體包括兩段以上對稱設置的圓弧形分浮體,所述各段圓弧形分浮體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優選地,所述調水裝置包括兩根以上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連接板對應,且每根支撐桿均一端連接于所述連接板,另一端與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從而使得圓弧形浮體隨減速裝置的輸出軸一起轉動。優選地,所述攪動裝置包括兩根以上調水桿,所述調水桿與所述連接板對應且連接于所述連接板,在每條所述調水桿的遠離轉動軸的一端的底部均連接至少一塊調水板, 各個所述調水桿上的所述調水板的數目和位置均相互對應。優選地,每個所述調水板均成L形,且底部折彎朝向相同。優選地,所述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頂端還設置有防護帽,所述防護帽包括主體、頭部和頸部,在所述頸部設置有散氣孔。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發明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利用增氧系統部分將水旋螺打起、撒出,極大地增大了水和空氣的接觸面積,從而把更多的氧帶入水體中;而且通過調水系統部分將水從水底導上來,向周邊推開,形成涌升循環流;這樣,對水的影響深度較大, 而且增氧量能達到0. 8kg以上,滿足現代養殖的需要。再者,調水系統部分能將從水撒出時由空氣中帶入的氧氣均勻地調和于水體中,從而使整個水域的氧份充足,符合生態水質;另一方面,其引起的涌生循環流能加速水中有害物質的揮發、排放,且使水溫均勻,有利于水產品生長;此外,由于不斷帶動底泥部分物質運動,使其不易積沉發腐發臭,極大改善塘底質量,不僅利于水產品生長,還能對底泥再利用。這種曝水式增氧調水機既能滿足現代高密度養殖的要求,而且能耗低,結構緊湊,便于搬運、操作。
圖1為本發明一個實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主視圖;圖2為圖1所示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俯視圖;圖3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增氧系統的葉輪的俯視圖;圖4為圖3所示葉輪的正視圖;圖5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調水系統中浮力裝置的俯視圖;圖6為圖1所示實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局部示意圖,其中顯示了調水裝置和增氧曝水裝置;圖7為圖1所示實施例中電機總成的示意圖,其中顯示了調水系統和增氧系統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詳細介紹本發明的優選實施方式。如圖1、圖2所示,該實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包括增氧系統20和調水系統30。 下面分別介紹增氧系統20和調水系統30。
(1)增氧系統
增氧系統20包括增氧驅動裝置、增氧曝水裝置以及傳動裝置,傳動裝置連接于增氧驅動裝置和增氧曝水裝置之間,將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傳送到增氧曝水裝置。具體地,如圖1、圖6、圖7所示,此實施例中,增氧驅動裝置為電機M,其安裝在1號安裝板240上,其輸出端垂直向下。傳動裝置為傳動軸22,傳動軸22的一端連接通過上電機聯軸器Ml和下電機聯軸器242連接于減速電機M的輸出軸;傳動軸22的另一端通過葉輪法蘭23與葉輪 21的轉動軸212連接,傳動軸22和葉輪21的轉動軸212均與上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方向相同。當然,在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現有技術中其他合適的驅動裝置和傳動裝置也可以被用于此系統中。
優選地,如圖3,葉輪21為螺旋式葉輪,其包括葉片211。如圖4所示,葉輪21安裝好后,整體倒錐形。由于葉輪為螺旋式,且葉輪整體又為倒錐形,因而其能將水以螺旋狀漩出,然后大面積地揮灑向空中,使得水與空氣的接觸面積大、時間較長,而且被灑出的水量也大,從而大大增加增氧量。根據試驗,被撒出的水在空氣中停留的時間過長或者過短, 增氧量都會較小,必須要使水在空中停留適當的時間;因此要結合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功率等因素,適當地選擇上述螺旋角、葉輪夾角和葉片夾角。根據試驗結果,對于550W的增氧驅動裝置,葉輪的螺旋角A優選地為5至7度,葉輪夾角B優選地為25至35度之間,葉片夾角C優選地為30至40度之間,這樣增氧量可以達到0. mcg/h,滿足現代養殖的需要。
(2)調水系統
調水系統30包括調水驅動裝置34、減速裝置33和調水裝置32,減速裝置33連接于調水驅動裝置34和調水裝置32之間,將調水驅動裝置34的輸出減速傳送到調水裝置 32。
具體地,如圖1、圖6所示,在本實施例中,調水驅動裝置34為電機,其安裝于2號安裝板340上,其輸出端垂直向下。減速裝置33包括從調水驅動裝置34的輸出軸開始順次連接配合的第一同步輪331、同步帶332、第二同步輪333以及常規減速器334 ;常規減速器334進一步包括兩組齒輪,其按照需要選擇,具體在此不詳述。
上述同步輪331、333,以及同步帶332被保護在同步輪罩330中,同步輪罩330設置在支撐板3301上。從常規減速器334的輸出端輸出的功率由輸出軸335輸出;輸出軸 335垂直向下,與上述調水驅動裝置34的輸出端方向相同。輸出軸335通過聯軸器3350連接調水裝置32,使調水裝置32隨其旋轉。此外,聯軸器3350上設置有保護用的聯軸器蓋 3351。當然,在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上述減速裝置完全可以被其他的減速裝置替代,只要與上述結構一樣能滿足結構緊湊簡單、造價低、減速效果好等要求即可。
進一步地,如圖6所示,所述輸出軸335為中空軸,上述增氧系統20的傳動軸22 從該中空管中穿過,使得增氧系統20能與調水系統30緊湊地設置在一起,減小設備的整體占用空間。當然,當增氧系統20的增氧驅動裝置M的輸出軸較長,而傳動軸22較短時,也可能是增氧驅動裝置M的輸出軸穿過上述中空管狀的輸出軸35,或者增氧驅動裝置M的輸出軸與傳動軸22 —起穿過上述中空管狀的輸出軸35 ;這同樣能達到使結構緊湊的目的。
調水裝置32包括浮力裝置322和攪動裝置323。
其中,優選地,浮力裝置322垂直于上述輸出軸335方向(即增氧系統20中葉輪的轉動軸方向)且隨其旋轉。攪動裝置323連接于浮力裝置322,能隨浮力裝置322 —起旋轉,以深入水中進行攪水。
優選地,如圖5、圖6所示,浮力裝置322為圓環形浮體,圓環形浮體322包括三段上對稱設置的圓弧形分浮體3221,各段圓弧形分浮體3221之間通過連接板3222連接,該圓弧形分浮體優選地由浮力好、抗腐蝕的材料制成,本實施例中選用玻璃鋼。同時,調水裝置 32還包括三根支撐桿321,支撐桿321與連接板3222對應,且每根支撐桿321均一端連接于上述聯軸器3350,另一端連接于連接板3222 (見圖6),從而使得圓環形浮體322隨著支撐桿跟隨減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5 —起轉動。
由于圓環形浮體322隨著減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5轉動,而整臺機器又依賴該圓環形浮體322浮在水面上,因而整臺機器也在旋轉中,這就使得上述葉輪21以螺旋狀撒出的水在撒出后會再一次被“螺旋狀”揮灑,進一步加大了水與空氣的接觸,從而增大增氧量。 在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還可以特意設置調水裝置32的轉動軸,該轉動軸與上述減速裝置33的輸出軸335連接,上述支撐桿321連接于該轉動軸上。
相應地,攪動裝置323包括三根調水桿3231,調水桿3231與連接板3222對應且連接于連接板3222,在每條調水桿3231的遠離轉動軸的一端的底部均連接至少一塊調水板3232,各個調水桿3231上的調水板的數目和位置均相互對應,從而保證機器整體的穩定性。當然,在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調水桿、支撐桿還可以是2根以上的其他數目,只要相互對稱即可。
優選地,每個調水板3232均成L形,且底部折彎朝向相同。該調水板3232的設計, 可以將池底的水向上攪動起來,增大水的回流力,形成從下往上翻涌的大水花,并使受攪動的水面積增大。這樣一方面可以將池底的底泥帶動,防止底泥沉積腐壞,因而改善底泥質量,有利于水產品的生長并利于底泥的再利用;另一方面由于泛起的翻涌的大水花,更有利于水中有害物質的揮發和排放;再一方面,由于調水板的攪動,可以將上述增氧系統帶入水中的氧分均勻化,并使水溫均勻,形成有利于水產品生長的生態水環境。
此外,如圖1所示,該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頂端還設置有防護帽10,防護帽包括主體、頭部和頸部,在頸部設置有散氣孔。該防護帽蓋在調水驅動裝置和增氧驅動裝置的上方,并蓋住調水系統的兩個同步輪,起到保護和美觀的作用。該防護帽10最好用防腐蝕、耐用材料制成。
如圖2所示,為方便使用時該調水機的固定,該調水機還設置有固定桿40,在本實施例中,該固定桿分別固定連接于減速裝置的兩邊且兩段成一條直線,在兩個分段上設置有拉環,繩索穿過拉環固定在岸邊物體上;在本發明其他的實施例中,還可以采用固定支架等其他固定裝置。此外,在該兩分段的連接處還設置有加強裝置,如加強塊。
此外,本發明提供的增氧驅動裝置M和調水驅動裝置34均為改進過的大功率電機(當然也可以為其他的適合的驅動器),在該電機的頂端設置散熱片,而且該電機的兩端設置有密封圈,以免進水,保持干燥的環境進行工作。該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用550W的功率的減速電機M就可以實現曝水;經過測試顯示,其與普通的1500W的增氧機的溶氧增氧量相當,這樣就高效的利用了電機,達到了增氧效果,也就是解決了溶解速率問題。再者,葉輪的曝水作用,即將水以螺旋狀大面積撒出,能把充足的氧帶入水體,再通過調水板3232將含氧充足的水體向周邊推開,又由于水具有流動特性,在調水板3232把水向周邊推開的同時,底部的水就立即涌升上來,這樣就把底部缺氧的水體翻上來和空氣中灑下來含有充足氧分的水繼續融合,很好的實現了增氧與調水的目的。
下面將介紹本發明上述實施例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工作過程,這樣更利于對上述結構描述的理解。
首先,通過固定桿40將調水機固定在水中,機器通過圓環形浮體322浮在水面上。 然后,開啟增氧驅動裝置M和調水的驅動裝置34。其中,在增氧驅動裝置M帶動下,葉輪 21直接將水螺旋打灑入空中,極大地實現增氧效果;與此同時,調水驅動裝置34的輸出轉速經過一系列的減速,最終輸出給調水裝置32 —個較小的轉速,使調水桿3231和調水板 3232在較小的轉速下平穩旋轉,同時通過調水板3232將池底的水攪起,并形成大面積的由水底到水面的翻涌水花,極大地實現調水效果。該曝水式增氧調水機能同時對水進行調理、 攪動和對水進行增氧,且結構合理、緊湊且穩定,在實現多功能的同時,節約能源、節省材料和空間。
以上描述的僅僅是本發明的優選實施例而已,當然不能以此限制本發明的范圍, 任何對于上述技術方案的等同替換,均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附圖標記
增氧系統20調水系統30
增氧驅動裝置M調水驅動裝置34
1號安裝板2402號安裝板340
傳動軸22減速裝置33
上電機聯軸器Ml20齒同步輪331
下電機聯軸器M2同步帶332
葉輪法蘭2340齒同步輪333
葉輪21常規減速器334
葉輪轉動軸212輸出軸335
葉片211聯軸器3350
聯軸器蓋3351
固定桿40調水裝置32
防護帽10浮力裝置322
同步輪罩330分浮體3221
支撐板3301連接板3222
攪動裝置323
調水桿3231
調水板3232
支撐桿32權利要求
1.一種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包括增氧系統和調水系統;所述增氧系統包括增氧驅動裝置、增氧曝水裝置以及傳動裝置,所述傳動裝置連接于所述增氧驅動裝置和所述增氧曝水裝置之間,將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傳送到所述增氧曝水裝置;所述調水系統包括調水驅動裝置、減速裝置和調水裝置,所述減速裝置連接于所述調水驅動裝置和所述調水裝置之間,將所述調水驅動裝置的輸出減速傳送到所述調水裝置;在所述增氧系統中,所述增氧曝水裝置為葉輪,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且連接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入軸,所述傳動裝置的輸出軸連接所述葉輪,帶動其旋轉。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為螺旋式葉輪。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葉輪整體呈倒錐形。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調水系統中,所述調水裝置包括浮力裝置和攪動裝置,所述浮力裝置垂直于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方向且隨其旋轉;所述攪動裝置連接于所述浮力裝置,且能隨所述浮力裝置一起旋轉,以深入水中進行攪水;所述調水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且連接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入軸,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也垂直向下并連接所述調水裝置,帶動其旋轉。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優選地,所述調水系統的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軸為一中空軸,所述增氧系統的所述傳動裝置為傳動軸,所述增氧系統的所述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和/或所述傳動軸穿過所述減速裝置的所述中空軸。
6.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力裝置為圓環形浮體,所述圓環形浮體包括兩段以上對稱設置的圓弧形分浮體,所述各段圓弧形分浮體之間通過連接板連接。
7.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調水裝置包括兩根以上支撐桿,所述支撐桿與所述連接板對應,且每根支撐桿均一端連接于所述連接板,另一端與所述減速裝置的輸出端連接,從而使得圓弧形浮體隨減速裝置的輸出軸一起轉動。
8.如權利要求4或5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攪動裝置包括兩根以上調水桿,所述調水桿與所述連接板對應且連接于所述連接板,在每條所述調水桿的遠離轉動軸的一端的底部均連接至少一塊調水板,各個所述調水桿上的所述調水板的數目和位置均相互對應。
9.如權利要求8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每個所述調水板均成L形,且底部折彎朝向相同。
10.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曝水式增氧調水機,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的頂端還設置有防護帽,所述防護帽包括主體、頭部和頸部,在所述頸部設置有散氣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曝水式增氧調水機,用于改善水質,其包括增氧系統和調水系統;增氧系統包括增氧驅動裝置、增氧曝水裝置以及傳動裝置,傳動裝置連接于增氧驅動裝置和增氧曝水裝置之間,將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傳送到增氧曝水裝置;調水系統包括調水驅動裝置、減速裝置和調水裝置,減速裝置連接于調水驅動裝置和調水裝置之間,將調水驅動裝置的輸出減速傳送到調水裝置;在增氧系統中,增氧曝水裝置為葉輪,增氧驅動裝置的輸出軸垂直向下且連接傳動裝置的輸入軸,傳動裝置的輸出軸連接葉輪,帶動其旋轉。該新型的增氧調水機的增氧量較現有技術大大提高,能滿足現代養殖的需要,且其結構簡單緊湊,造價低。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2487875SQ20111036594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17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17日
發明者熊世希 申請人:熊世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