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及其純度、真假鑒定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育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及其純度、真假和代別鑒定方法。
背景技術:
用天然彩棉織成的布不需染色、無化學染料毒素,質地柔軟而富有彈性,制成的服裝耐穿耐磨、穿著舒適,有利人體健康。因不需要染色,所以可大大降低紡織成本,防止了普通棉織品對環境的污染。由于彩棉的這些突出優點,被譽為21世紀國際市場最具潛力的生態紡織品。我國于20世紀90年代初開展彩色棉的育種研究,起步較晚但發展迅速,已成功培育出一批通過審定的彩色棉新品種。1998 2007年中國彩色棉種植面積逐年擴大,種植面積從每年的70hm2擴大到1. 3khm2以上,皮棉產量從每年的800t增加到2萬t以上,我國已成為彩色棉研究規模和生產利用量最大的國家。經過近年的攻關,彩色棉育種取得了突破性進展。到2009年審定品種40個,其中新疆棕色棉11個,綠色棉6個。棕色棉品種纖維
2.5%跨長為25. 3 30. 7mm,比強度為20. 7 30. 7cN · tex、麥克隆值為2. 9 4. 9 ;綠色棉品種的纖維2. 5%跨長26 31. 2mm,比強度12. 7 26. 3cN · tex—1,麥克隆值2. 5
3.6。棕色棉、綠色棉品種的衣分分別為31. 3% 38. 9%和23. 3% 33. 4%,有的與白色棉品種相當。盡管彩棉生產和育種有一定的進展,仍存在衣分低、鈴小、抗逆性差、纖維短、強力差、麥克隆值低等一些突出缺點。為了在短時間克服以上缺點,多采用選育雜交種的方法, 利用雜種優勢提高彩棉的產量和品質,而目前審定的品種,由于缺乏明顯的標記性狀,在種子繁育、制種過程中,對種子的純度缺乏有效的鑒定和控制方法,一方面,雜種優勢得不到充分發揮和利用,另一方面,只有等棉花吐絮才能區分有無混雜,生產出的彩棉色澤一致性難以保證。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及其純度、真假鑒定方法,既具有雜交棉的優良性狀,又能直觀的提供該雜交棉的純度、真假鑒定方法。該雜交棉的二個親本均具有在苗期能夠識別的標記性狀,可從源頭控制雜交棉的純度,保證生產的彩棉色澤一致。本發明所述的一種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由以下制備方法得到(1)用陸地棉抗紅葉親本與深棕色纖維的彩棉種質系95-06雜交,在F2代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連續自交3 4代,育成紅葉彩棉系99-111 ;(2)用步驟⑴選出的紅葉彩棉系99-111與抗蟲棉GK_12_5雜交,首先對F2代群體進行抗蟲性鑒定,而后在抗蟲群體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連續自交 3 4代并進行抗蟲性鑒定,育成抗蟲的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 ;
(3)用抗蟲的核不育系ms-6與抗蟲的低酚棉品系7_7雜交,在F2代群體中,選可育的低酚棉植株對低酚棉不育株授粉進行保持,連續自交并進行抗蟲性鑒定,至第4代,育成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 ;(4)利用步驟(2)選出的抗蟲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做父本與步驟(3)選出的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做母本雜交制種,獲得F1代雜交種即為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其中,步驟(1) C3)中的自交過程中均優選對抗病性、產量性狀和品質性狀進行篩選,其中,抗病性在自然病圃中進行,選擇抗枯黃萎病好的單株或株行;產量性狀考察結鈴性,以每公頃4. 5萬株密度下,單株結鈴10個以上、單鈴重> 4. 5克、核不育系衣分38% 以上、彩棉系衣分32%以上為標準;品質性狀根據HVI900系列測試結果,核不育系選擇標準為2. 5%跨長彡29. 0mm、比強度彡28. OcN/tex、馬克隆值3. 5 5. 0,彩棉系選擇標準為 2. 5%跨長彡25. Omm、比強度彡20. OcN/tex、馬克隆值3. O 4. O。步驟( 和步驟(3)中的抗蟲性鑒定方法優選如下在棉花幼苗生長到1 3片真葉期,用4%的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在幼苗葉片上,七天后觀察涂抹葉片,將葉片變黃的幼苗拔出,保留正常生長的棉苗。本發明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純度鑒定方法,將步驟中生產的雜交種種植于大田或用培養箱培養,子葉平展后,根據子葉顏色進行鑒定,真雜交種的葉色是紅色的,假雜交種的葉色是綠色的。本發明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真假鑒定方法,收獲步驟中生產的雜交種的F1 代進行自交得到F2代,觀察F2代葉色、植株有無酚及育性分離比例,真雜交種的比例是,紅色綠色=3 1,有酚株無酚株=15 1,可育株不育株=3 1。本發明所述的陸地棉抗紅葉親本、深棕色纖維的彩棉種質系95-06、紅葉彩棉系 99-111、抗蟲棉GK-12-5、抗蟲的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抗蟲的核不育系ms_6、抗蟲的低酚棉品系7-7和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均購于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本發明的優點在于選育出的自交系親本具有綜合性好、配合力高的特點,用其篩選出的彩棉雜交種表現優良。該紅葉標記雜交棉可以根據紅葉標記性狀直接判斷雜交種的純度,去除雜株,100%保證雜種優勢的發揮,確保生產出的彩棉色澤一致,并且可以根據性狀的分離比例,判斷雜交種的真假。該雜交種的雙親均具有標記性狀,可根據標記性狀對制種親本進行去雜,實現彩色雜交棉色澤一致,同時提高雜交種的純度。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按照以下制備方法制備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1)第一年7月,用陸地棉抗紅葉親本與呈棕色纖維的彩棉種質系95-06雜交,冬天在海南種植F1代,第二年,在F2代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45個,第三年 第四年經南繁北育,連續自交4代,第五年,育成陸地棉紅葉彩棉系99-111。紅葉彩棉系99-111單株結鈴14. 6個,衣分34. 7%,鈴重4. 52克,2. 5%跨長25. Omm,比強度22. 50cN/ tex,馬克隆值3. 2。(2)第五年,用紅葉彩棉系99-111與抗蟲棉GK_12_5雜交,冬天在海南種植F1代,第六年,首先對F2代群體進行抗蟲性鑒定,而后在抗蟲群體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23個,第七年 第八年連續自交4代并進行抗蟲性鑒定,第九年,育成抗蟲的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抗蟲的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高抗棉鈴蟲,單株結鈴13. 8個,衣分34. 2%,鈴重4. 61克,2. 5%跨長25. 6mm,比強度23. 10cN/tex,馬克隆值3. 1。(3)第七年 第九年,用抗蟲的核不育系ms-6與抗蟲的低酚棉品系7_7雜交,在 F2代群體中,選可育的低酚棉植株對34個低酚棉不育株授粉進行保持,連續自交并觀察不育株率,至第4代,育成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 高抗棉鈴蟲,不育株率49. 8 %,植株及種子無酚,單株結鈴14. 8個,衣分43. 2 %,鈴重5. 24 克,2. 5%跨長29. 3mm,比強度31. 50cN/tex,馬克隆值4. 6。(4)第十年,利用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做父本與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 10-380A做母本雜交的雜交組合育成雜交種,在第十一年品比試驗,平均畝產籽棉、霜前籽棉、皮棉、霜前皮棉為228. 4公斤、211. 8公斤、92. 4公斤和86. 2公斤,分別比魯棉研觀號增產 2. 9%,5. 0%,-0. 8%和-5. ;纖維長度 30. 3mm,比強度 28. 7cN/tex,馬克隆值 4. 3。 該雜交種特性是,屬中早熟品種。出苗好,全生育期長勢穩健,葉片中等大小、紅色。生育期 125天,株高108厘米,植株塔形,第一果枝節位7. 2個,果枝數15. 1個,單株結鈴16. 2個, 鈴重5. 9克,鈴卵圓形。霜前衣分38.6%,籽指11.0克,霜前花率92.7%。抗枯萎病,耐黃萎病,高抗棉鈴蟲。其中,為了提高選育效果,步驟(1) (3)中的自交過程中均對抗病性、產量性狀和品質性狀進行篩選,其中,抗病性在自然病圃中進行,選擇抗枯黃萎病好的單株或株行; 產量性狀考察結鈴性,以每公頃4. 5萬株密度下,單株結鈴10個以上、單鈴重> 4. 5克、核不育系衣分38%以上、彩棉系衣分32%以上為標準;品質性狀根據HVI900系列測試結果, 核不育系選擇標準為2. 5%跨長彡29. 0mm、比強度彡28. OcN/tex、馬克隆值3. 5 5. 0,彩棉系選擇標準為2. 5%跨長彡25. 0mm、比強度彡20. OcN/tex、馬克隆值3. 0 4. 0。步驟⑵和步驟(3)中的抗蟲性鑒定方法如下在棉花幼苗生長到1 3片真葉期,用4%的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在幼苗葉片上,七天后觀察涂抹葉片,將葉片變黃的幼苗拔出,保留正常生長的棉苗。雜交種純度、真假、代別鑒定方法第十一年,按步驟中生產的雜交種,第十二年種植F1代,葉色全部為紅色,花部性狀與正常棉花相同未見分離。第十三年,種植F2代, 在大田連續觀察560株葉色和花部性狀分離比例,結果是,紅色綠色=422 138,育性正常植株不育株=425 135,分離比例符合3 1。有酚株無酚株=527 33,分離比例符合15 1。
權利要求
1.一種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制備方法得到(1)用陸地棉抗紅葉親本與深棕色纖維的彩棉種質系95-06雜交,在F2代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連續自交3 4代,育成紅葉彩棉系99-111 ;(2)用步驟(1)選出的紅葉彩棉系99-111與抗蟲棉GK-12-5雜交,首先對F2代群體進行抗蟲性鑒定,而后在抗蟲群體中選擇同時具有紅葉和深棕色纖維的植株,連續自交3 4 代并進行抗蟲性鑒定,育成抗蟲的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 ;(3)用抗蟲的核不育系ms-6與抗蟲的低酚棉品系7-7雜交,在F2代群體中,選可育的低酚棉植株對低酚棉不育株授粉進行保持,連續自交并進行抗蟲性鑒定,至第4代,育成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 ;(4)利用步驟(2)選出的抗蟲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做父本與步驟(3)選出的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做母本雜交制種,獲得F1代雜交種即為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其特征在于步驟⑴ (3)中的自交過程中均優選對抗病性、產量性狀和品質性狀進行篩選,其中,抗病性在自然病圃中進行,選擇抗枯黃萎病好的單株或株行;產量性狀考察結鈴性,以每公頃4. 5萬株密度下,單株結鈴10 個以上、單鈴重彡4. 5克、核不育系衣分38%以上、彩棉系衣分32%以上為標準;品質性狀根據HVI900系列測試結果,核不育系選擇標準為2. 5%跨長彡29. 0mm、比強度彡28. OcN/ tex、馬克隆值3. 5 5. 0,彩棉系選擇標準為2. 5%跨長彡25. 0mm、比強度彡20. OcN/tex、 馬克隆值3.0 4.0。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其特征在于步驟(2)和步驟(3)中的抗蟲性鑒定方法是在棉花幼苗生長到1 3片真葉期,用4%的硫酸卡那霉素溶液涂抹在幼苗葉片上,七天后觀察涂抹葉片,將葉片變黃的幼苗拔出,保留正常生長的棉苗。
4.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純度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將步驟中生產的雜交種種植于大田或用培養箱培養,子葉平展后,根據子葉顏色進行鑒定,真雜交種的葉色是紅色的,假雜交種的葉色是綠色的。
5.一種權利要求1所述的紅葉標記雜交棉真假鑒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收獲步驟中生產的雜交種F1代進行自交得到F2代,觀察F2代葉色、植株有無酚及育性分離比例,真雜交種的比例是,紅色綠色=3 1,有酚株無酚株=15 1,可育株不育株=3 1。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農業育種領域,具體涉及一種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及其純度、真假鑒定方法,利用抗蟲陸地棉紅葉彩棉系05-77做父本與抗蟲的低酚棉核不育系10-380A做母本雜交制種,獲得F1代雜交種即為紅葉標記彩色雜交棉。本發明的優點在于該紅葉標記雜交棉可以根據紅葉標記性狀直接判斷雜交種的純度,去除雜株,100%保證雜種優勢的發揮,確保生產出的彩棉色澤一致,并且可以根據性狀的分離比例,判斷雜交種的真假。該雜交種的雙親均具有標記性狀,可根據標記性狀對制種親本進行去雜,實現彩色雜交棉色澤一致,同時提高雜交種的純度,并且可以根據性狀的分離比例,判斷雜交種的真假。
文檔編號A01H1/02GK102499067SQ201110370618
公開日2012年6月20日 申請日期2011年11月21日 優先權日2011年11月21日
發明者王義平, 紀家華, 趙永民 申請人:山東農興種業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