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菌栽培技術,特別是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新方法)。(二)、背景技術
大杯香菇是一種食藥用真菌,菇體口感清香脆嫩,營養豐富,是一種良好的菌類蛋白源。目前在菇房或菇棚中生產栽培大杯香菇常用的培養料(即栽培料)配方是以木屑、棉籽殼、麥皮(麥麩)、鈣鹽等為主原料制成,其栽培方法與雙孢蘑菇或姬松茸的栽培方法大致相同,通常包括以下方法步驟一是菌種制作和備料,并將各原料即培養料堆積M小時; 二是選擇菇房,并對菇房按常規方法進行消毒后備用;三是將上述配比量制成的培養料裝袋并進行高壓滅菌;四是接種(即播種,將高壓滅菌結束后的栽培袋移到無菌箱或無菌室中接種;五是培養料菌絲培養及覆土管理即將栽培袋移到培養室進行培養,待菌絲走透后進行覆土管理和其他管理;六是采收成品菇。采用上述栽培方法存在的缺點包括
1、在大杯香菇的培養料菌絲培養及覆土管理即培養料接種后進行培養,待菌絲走透后進行覆土管理階段,所使用的覆土用原材料一般是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 (如用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糞粉和石灰粉進行堆慪制成),故容易產生雜菌感染,為了避免產生雜菌感染,在對覆土材料進行消毒的這個環節,所使用的消毒方法和手段目前還不夠科學,具體表現在通常都使用福爾馬林作為消毒材料,由于近年來,人們對食品農藥殘留的嚴格限制,福爾馬林的農殘問題(即農藥殘留)備受關注,另使用福爾馬林作為消毒材料還仍經常存在覆土后易出現霉菌和胡桃內狀菌等雜菌感染,從而會造成減產或絕收的弊端;
2、不僅覆土用原材料容易產生雜菌感染,還由于目前環境污染的嚴重性,所用的這些覆土用原材料中(如上所述一般是采用田底土、泥炭土或人造土,如用河泥、塘泥并加入牛糞粉和石灰粉進行堆慪制成)除了農藥殘留物含量大外,本身含有的重金屬如鎘、汞、 鉛和砷的含量也常常嚴重超標,而這些有害重金屬在栽培過程中又很容易被大杯香菇子實體所吸收,要想在長期實際生產過程中進一步降低大杯香菇子實體中重金屬的含量,以達到穩定改善大杯香菇品質的目的,是一項還需要本領域科研技術人員花大量時間精力去研究解決的科研任務。
3、此外,采用覆土方式進行管理本身還存在其他一些明顯的缺陷覆土用原材料的收集制作及消毒處理等存在工作量大、成本高,清污消毒處理難度大,且工藝復雜不易操作,使用覆土方式對周遭環境還容易造成二次污染和生產場所骯臟凌亂等弊端,另采用覆土方式在菇房或菇棚中生產栽培大杯香菇,因為菇房或菇棚結構的原因,其升溫保溫性能差,內部供食用菌適宜生長的溫度不容易控制(尤其是冬夏兩季),能源消耗大,難以一年四季大量生產,以上皆或多或少嚴重影響到大杯香菇食用菌生產企業和菇農的生產效益。(三)、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新方法),使得不僅具有工藝簡化、操控容易、有利減少成本,有利環保、避免農殘問題和雜菌感染問題,還有利提高大杯香菇子實體品質和實現周年大批量工廠化生產的要求。本發明是以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的,本發明的這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一是備料,包括原料準備和菌種制作等;二是原料處理,即將培養料堆積處理(堆積M-48小時);三是選擇車間作為菇房,并對車間按菇房的常規方法進行消毒后備用;四是將堆積M小時后的培養料(即栽培料)裝瓶或裝入栽培袋中,之后從瓶口處或栽培袋的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五是接種(即播種)培養,即將接好栽培種的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放置于作為菇房的車間床架上后按照常規管理方法進行培養(待菌絲走透)和其他管理即可發菌出菇了 ;六是采收成品菇即在原基形成(子實體形成)且孢子未彈射前采收成品菇,其中所述的玻璃栽培瓶為1000毫升左右規格的廣口瓶(廣口玻璃瓶),所述的栽培袋為可用于工廠化栽培用的塑料栽培袋,其選用規格,即直徑*高*(塑料薄膜)厚度為17*33*0. 05cm。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其上述技術特征可以進一步具體為一、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所述的采用1000毫升規格的廣口玻璃瓶作為栽培瓶時,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瓶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瓶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因為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為菌種培養基)本身的養份比栽培料的多,接入菌種后,菌絲會很快布滿整個瓶的上部,菌絲同時吃料(指培養料即栽培料)生長,易形成共生長優勢抑制雜菌的生長,使雜菌不易浸染培養料,污染率可降至3%以下。二、由于使用塑料栽培袋作為袋料栽培也存在污染率較高的問題,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采用所述的栽培袋(可用于工廠化栽培用的塑料栽培袋)時, 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袋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因為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為菌種培養基) 本身的養份比栽培料的多,接入菌種后,菌絲會很快布滿整個栽培袋的上部,菌絲同時吃料 (指培養料即栽培料)生長,同樣易形成共生長優勢抑制雜菌的生長,使雜菌不易浸染培養料,污染率亦可降至3%以下。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采用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方法),在工廠化栽培過程中, 利用工廠車間栽培使得升溫保溫性能良好,其內部供食用菌適宜生長的溫度容易控制(即使是冬夏兩季也比容易控制較),能源消耗少,可以一年四季大量生產,可很好克服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后的栽培管理過程中產生雜菌污染現象,總之,不僅具有工藝簡化、操控容易、有利減少成本、有利環保、避免農殘問題和雜菌感染問題,還有利提高大杯香菇子實體品質和實現周年大批量工廠化生產的要求。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是利用本發明技術方案的一種具體實施例,本發明的這種采用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新方法),其特征是該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一是備料,包括原料準備和菌種制作等; 二是原料處理,即將培養料堆積M-48個小時;三是選擇車間作為菇房,并對車間按菇房的常規方法進行消毒后備用;四是將堆積( 個小時)后的培養料(即栽培料)裝瓶或裝入栽培袋中,之后從瓶口處或栽培袋的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五是接種(即播種)培養,即將接好栽培種的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放置于作為菇房的車間床架上后按照常規管理方法進行培養(待菌絲走透)和其他管理即可發菌出菇了 ;六是采收成品菇即在原基形成(子實體形成)且孢子未彈射前采收成品菇,其中所述的玻璃栽培瓶為1000毫升左右規格的廣口瓶(廣口玻璃瓶),所述的栽培袋為可用于工廠化栽培用的塑料栽培袋,其選用規格,即直徑*高*(塑料薄膜) 厚度為 17*33*0. 05cm。本發明在具體實施時,其上述技術特征可以進一步具體為一、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所述的采用1000毫升規格的廣口瓶作為栽培瓶時,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瓶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瓶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因為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為菌種培養基)本身的養份比栽培料的多,接入菌種后菌絲會很快布滿整個瓶的上部, 菌絲同時吃料(指培養料即栽培料)生長,易形成共生長優勢抑制雜菌的生長,使雜菌不易浸染培養料,所以這種方法可很大程度降低污染率,污染率可降至3%以下。二、由于使用塑料栽培袋作為袋料栽培也存在污染率較高的問題,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采用所述的栽培袋(可用于工廠化栽培用的塑料栽培袋)時, 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袋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因為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為菌種培養基) 本身的養份比栽培料的多,接入菌種后菌絲會很快布滿整個栽培袋的上部,菌絲同時吃料 (指培養料即栽培料)生長,同樣易形成共生長優勢抑制雜菌的生長,使雜菌不易浸染培養料,所以這種方法亦可很大程度降低污染率,污染率亦可降至3%以下。
權利要求
1.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即為一種采用瓶栽或袋栽的大杯香菇無覆土工廠化生產新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以下工藝步驟一是備料,包括原料準備和菌種制作等;二是原料處理,即將培養料堆積M--48個小時;三是選擇車間作為菇房,并對車間按菇房的常規方法進行消毒后備用;四是將堆積后的培養料(即栽培料) 裝瓶或裝入栽培袋中,之后從瓶口處或栽培袋的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五是接種培養,即將接好栽培種的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放置于作為菇房的車間床架上,后按照常規管理方法進行培養和其他管理即可發菌出菇;六是采收成品菇即在原基和子實體形成且孢子未彈射前采收成品菇,其中所述的玻璃栽培瓶為1000毫升規格的廣口瓶,所述的栽培袋為可用于工廠化栽培用的塑料栽培袋,其選用規格,即直徑*高*厚度為17 * 33 * 0.05cm。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所述的采用1000毫升規格的廣口瓶作為栽培瓶時,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瓶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瓶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玻璃栽培瓶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為了使雜菌不易浸染作為培養料的栽培料,采用所述的栽培袋時,是在培養料(即栽培料)的上方離袋口處5cm左右,裝入l-2cm厚的用于生產大杯香菇菌種用的發酵料即大杯香菇菌種培養基,之后從袋口處再塞入棉花塞,并將栽培袋中的培養料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
全文摘要
一種無覆土工廠化生產瓶栽或袋栽大杯香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步驟包括備料;原料處理,即將培養料堆積24--48個小時;選擇車間作為菇房并消毒;將發酵好的培養料裝瓶或裝入栽培袋中,從瓶口處或栽培袋的袋口處塞入棉花塞,并采用常壓或高壓蒸汽滅菌;接種培養,即將接種后的玻璃栽培瓶或栽培袋放置于車間床架上進行培養和其他管理;六是采收成品菇,其中所述的玻璃栽培瓶為1000毫升規格的廣口瓶,所述的栽培袋為塑料栽培袋,選用規格直徑×高×厚度為17×33×0.05cm。本發明具有工藝簡化、操控容易、有利減少成本、能源消耗少,有利環保,避免農殘問題和雜菌感染問題,有利提高子實體品質和實現周年大批量工廠化生產的要求。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487723SQ201110405050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5日
發明者吳少風, 張輝, 江枝和, 王義祥, 王正榮, 翁伯琦, 肖淑霞, 范平, 鄭向華, 雷錦桂, 顏振蘭, 黃志龍 申請人:福建省農業科學院土壤肥料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