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菊苣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作物種植方法,尤其是一種菊苣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法國、荷蘭和比利時等國家,大多數根用型(菊粉加工型)菊苣都種植在海拔較低、降雨充沛的地區,栽培條件較好,種植比較粗放。近年來,種植品種從常規種向雜交種轉換,播種方式由撒播、條播向精量播種轉變,極少使用地膜種植。當地灌溉、排澇設施(措施)齊全,土壤有機質含量豐富,并強調增施有機肥,播種技術上強調土地平整、土壤精細, 種植密度趨向高密度,整套栽培技術比較成熟國內菊苣栽培主要以飼用型和菜用型(軟化栽培)為主,其栽培技術粗放。菊粉加工型菊苣種植,特別是外引菊苣雜交種種植,國內極少。目前,國內主要菊粉生產企業有 定西隴海乳品有限公司、天門海力菊糖科技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山西益生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張掖云鵬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中興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海威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尚未大規模引進該品種,外弓I (菊粉加工型)菊苣雜交種種植技術還屬空白。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避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外引菊苣雜交種栽培技術方法,該方法種植產量高,可增加當地農民收入和降低企業加工成本。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土地、冬灌水、施肥、起壟覆膜、澆透水、播種和覆土,具體步驟如下a、平整土地秋季作物收獲后,對地塊內的雜草、作物秸稈、廢舊地膜等雜物進行清理,將地面收拾干凈,為次年種植做準備;b、冬灌水冬季將田地灌滿水,經過冬季結凍和早春的消融,土壤耕層變得疏松, 透氣性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C、施肥春季解凍后進行耕地,深翻25_30cm,畝施農家肥2000_3000kg,二銨 30kg,尿素 30kg ;d、起壟覆膜耕后整平起壟覆膜,壟高15cm-30cm,隴面寬40cm,壟溝40cm,即壟溝 + 壟面=80cm ;e、澆透水將田地澆透,水須漫過壟面,防止起壟后土壤過于疏松;f、播種直播,陽歷四月下旬,澆透水后人能進地即開始播種,打孔破膜點種,孔深15-20mm,直徑15mm,每穴1-2粒種子,播種密度40cm膜面,一膜兩行,行距30cm,株距 25-30cm,每畝 5500-6500 株;g、覆土 在種子上覆土 3_5mm。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壟鋪膜覆膜壟高 15cm-30cm,隴面寬80cm,壟溝40cm,即壟溝+壟面=120cm ;所述播種為直播,陽歷四月下旬,澆透水后人能進地即開始播種,打孔破膜點種,孔深15-20mm,直徑15mm,每穴1_2粒種子,播種密度為80cm膜面,一膜三行,行距30cm,株距30-35cm,每畝5200-5500株。所述播種步驟還包括播種前曬種1天,增加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所述播種步驟為育苗移栽,具體方法為首先進行配置育苗土,配方比例為田土 6 份,腐熟有機肥4份,若土質過粘時加入適量的細沙或爐渣,田土和有機肥混勻過篩后再加入由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混合的速效肥料,其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2 1 1, 每立方米育苗土用速效肥Ikg ;其次對育苗土進行消毒,每立方米育苗土用40%福爾馬林 200-300ml,適量加水噴灑到土中,拌勻后堆放,蓋塑料薄膜密閉2_3天后,去掉覆蓋物散放福爾馬林,1-2周后待土中藥味完全散去時再使用;然后育苗,用育苗盤或苗床育苗,育苗環境溫度為15-20°C,每穴一粒種子,方便移栽,在育苗過程中,當幼苗出現缺肥癥狀時,進行追肥,用0. 尿素或0. 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出現3-5片葉時移栽,移栽時不可傷根,移栽前苗床或育苗盤澆透水一次,移栽時穴位也及時灌水,移栽完成后整塊地進行澆水。所述播種步驟為直播與育苗移栽相結合,在直播的同時進行育苗,以備補苗,保證出苗率。所述田土為3-4年內未種植過茄果類、馬鈴薯、瓜類的大田土。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1、采用“深播淺覆”播種法,出苗率高達97%,保苗率可達到95%以上,畝產可達 6噸左右,菊苣固形物含量達以上。2、最適宜輕壤土地種植,但不適宜沙地(壓沙、鋪砂地)種植。3、適宜海拔1600-1850米之間種植;黃河沿線海拔1370-1550米之間,因高溫高濕易誘發軟腐病,可慎重種植;海拔高于1850米,因無霜期短,菊苣生長時間短,產量不高,不提倡種植。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對本發明的原理和特征進行描述,所舉實例只用于解釋本發明,并非用于限定本發明的范圍。實施例1,種植地點甘肅省白銀市平川區共和鎮,種植面積21M畝,平均畝產 4802公斤,總產量1.02萬噸。一種菊苣種植方法,具體步驟如下a、平整土地秋季作物收獲后,對地塊內的雜草、作物秸稈、廢舊地膜等雜物進行清理,將地面收拾干凈,為次年種植做準備;b、冬灌水冬季將田地灌滿水,經過冬季結凍和早春的消融,土壤耕層變得疏松, 透氣性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C、施肥春季解凍后進行耕地,深翻25_30cm,畝施農家肥2000-3000kg,二銨 30kg,尿素 30kg ;d、起壟覆膜耕后整平起壟覆膜,壟高15-30cm,隴面寬40cm,壟溝40cm,即壟溝+ 壟面=80cm ;e、澆透水將田地澆透,水須漫過壟面,防止起壟后土壤過于疏松;f、播種直播,播種前曬種1天,增加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陽歷4月20日前后,澆透水后人能進地即開始播種,打孔破膜點種,孔深15-20mm,直徑15mm,每穴1_2粒種子, 播種密度40cm膜面,一膜兩行,行距40cm,株距15_30cm,每畝5500-6500株;g、覆土 在種子上覆土 3_5mm。出苗管理五天后發芽,15-20天出齊,發現缺苗及時補種,苗出齊后,對于一穴2 苗的,間去弱苗,間苗后澆定苗水,在此期間,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如金針蟲)傷害幼苗根部,在金針蟲活動盛期增加灌溉次數,抑制危害。幼苗期至蓮座期管理遵照“見干見濕”原則,不可缺水也不能有積水;在蓮座期前,第一次澆水時每畝沖施尿素IOkg;黑(褐)斑病防治方法用代森錳鋅或百菌清葉面噴施;及時進行人工鋤草。蓮座期管理注意排澇,土壤保濕;中耕培土時追施腐熟豆餅肥每畝50kg ;連續高溫天氣(預報最高溫度達到以上時),可能誘發軟腐病,防治方法為用農用硫酸鏈霉素兌水灌根(2. 5g農用硫酸鏈霉素兌水15kg),畝用量10-15g,根據病害嚴重程度決定用量; 及時進行人工鋤草;若有抽薹及時掐薹。蓮座后期管理可根據作物長勢葉面噴施5%的硫酸鉀溶液,此期間注意防治草害并及時進行人工鋤草。采收采收時間為10月中下旬,在土地完全結凍前采收完成。用阿貝折光儀檢測,菊苣固形物含量平均為觀.1%。實施例2,種植地點甘肅省白銀市靖遠縣北灘等鄉鎮,菊苣種植面積621畝,平均畝產4682公斤,總產量0. 29萬噸,經檢測,菊苣固形物含量平均為觀.6%。種植方法同實施例1,只是起壟覆膜為,壟高15-30cm,隴面寬80cm,壟溝40cm, 即壟溝+壟面=120cm ;播種密度為80cm膜面,一膜三行,行距30cm,株距30-35cm,每畝 5200-5500 株。實施例3,種植地點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紅水鎮,菊苣種植面積380畝,平均畝產 4211公斤,總產量0. 16萬噸,經檢測,菊苣固形物含量平均為觀.2%。種植方法同實施例1,只是播種步驟為育苗移栽,具體方法為首先進行配置育苗土,配方比例為田土 6份,腐熟有機肥4份,田土為3-4年內未種植過茄果類、馬鈴薯、瓜類的大田土,有機肥必須完全腐熟,若土質過粘時加入適量的細沙或爐渣,田土和有機肥混勻過篩后再加入由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混合的速效肥料,其中,氮五氧化二磷 氧化鉀=2 1 1,每立方米育苗土用速效肥Ikg;其次對育苗土進行消毒,每立方米育苗土用40%福爾馬林200-300ml,適量加水噴灑到土中,拌勻后堆放,蓋塑料薄膜密閉 2-3天后,去掉覆蓋物散放福爾馬林,1-2周后待土中藥味完全散去時再使用;然后育苗, 用育苗盤或苗床育苗,育苗環境溫度為15-20°C,每穴一粒種子,方便移栽,在育苗過程中,當幼苗出現缺肥癥狀時,進行追肥,用0. 尿素或0. 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 出現3-5片葉時移栽,移栽時不可傷根,,移栽前苗床或育苗盤澆透水一次,移栽時穴位也及時灌水,移栽完成后整塊地進行澆水。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
權利要求
1.一種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土地、冬灌水、施肥、起壟覆膜、澆透水、 播種和覆土,具體步驟如下a、平整土地秋季作物收獲后,對地塊內的雜草、作物秸稈、廢舊地膜等雜物進行清理, 將地面收拾干凈,為次年種植做準備;b、冬灌水冬季將田地灌滿水,經過冬季結凍和早春的消融,土壤耕層變得疏松,透氣性好,增加土壤團粒結構,改良土壤;c、施肥春季解凍后進行耕地,深翻25-30cm,畝施農家肥2000_3000kg,二銨30kg,尿素 30kg ;d、起壟覆膜耕后整平起壟覆膜,壟高15cm-30cm,隴面寬40cm,壟溝40cm,即壟溝+壟面=80cm ;e、澆透水將田地澆透,水須漫過壟面,防止起壟后土壤過于疏松;f、播種直播,陽歷四月下旬,澆透水后人能進地即開始播種,打孔破膜點種,孔深 15-20mm,直徑15mm,每穴1-2粒種子,播種密度40cm膜面,一膜兩行,行距30cm,株距 25-30cm,每畝 5500-6500 株;g、覆土在種子上覆土 3-5mm。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起壟鋪膜覆膜壟高 15cm-30cm,隴面寬80cm,壟溝40cm,即壟溝+壟面=120cm ;所述播種為直播,陽歷四月下旬,澆透水后人能進地即開始播種,打孔破膜點種,孔深15-20mm,直徑15mm,每穴1_2粒種子,播種密度為80cm膜面,一膜三行,行距30cm,株距30-35cm,每畝5200-5500株。
3.如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步驟還包括播種前曬種1天,增加種子活力,提高發芽率。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步驟為育苗移栽,具體方法為首先進行配置育苗土,配方比例為田土 6份,腐熟有機肥4份,若土質過粘時加入適量的細沙或爐渣,田土和有機肥混勻過篩后再加入由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混合的速效肥料,其中,氮五氧化二磷氧化鉀=2 1 1,每立方米育苗土用速效肥Ikg;其次對育苗土進行消毒,每立方米育苗土用40%福爾馬林200-300ml,適量加水噴灑到土中,拌勻后堆放,蓋塑料薄膜密閉2-3天后,去掉覆蓋物散放福爾馬林,1-2周后待土中藥味完全散去時再使用;然后育苗,用育苗盤或苗床育苗,育苗環境溫度為15-20°C,每穴一粒種子,方便移栽,在育苗過程中,當幼苗出現缺肥癥狀時,進行追肥,用0. 尿素或0. 磷酸二氫鉀進行葉面噴施,出現3-5片葉時移栽,移栽時不可傷根,移栽前苗床或育苗盤澆透水一次, 移栽時穴位也及時灌水,移栽完成后整塊地進行澆水。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播種步驟為直播與育苗移栽相結合,在直播的同時進行育苗,以備補苗,保證出苗率。
6.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田土為3-4年內未種植過茄果類、馬鈴薯、瓜類的大田土。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菊苣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平整土地、冬灌水、施肥、起壟覆膜、澆透水、播種和覆土。該方法采用“深播淺覆”播種法,出苗率高達97%,保苗率可達到95%以上,畝產可達6噸左右,菊苣固形物含量達28%以上。最適宜輕壤土地種植,但不適宜沙地(壓沙、鋪砂地)種植。
文檔編號C05G1/00GK102487700SQ20111041927
公開日2012年6月13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5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5日
發明者姚學平, 楊春憲, 楊虎慶 申請人:白銀熙瑞生物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