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桃樹防病害技術領域,尤其是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
背景技術:
桃瘡痂病又稱黑星病,是桃樹常見病害之一,其病原為嗜果枝孢菌,該菌以菌絲在一年生枝的病斑上越冬,翌年春天當氣溫在10度以上時就產生孢子,孢子通過雨水、霧滴、 露水傳播,孢子形成最適溫度為20-28度,空氣濕度80%以上,多雨潮濕是該病流行的主要因素,五月份(早春)降雨多利于此病害的發生。
據研究該病具有染病早、發病晚、潛伏期長的特點,果實從染病到發病的潛育期為 20 40天,早熟品種一般在五月中旬染病,六月上旬就可發病,中晚熟品種以7 8月份發病率最高。
桃樹瘡痂病危害桃樹時,會使桃果在采收時果面產生很多黑色斑點,甚至果面木栓化并龜裂,給果實外觀品質帶來極大影響,嚴重影響果實價格及產品銷售,嚴重時,染病率達到80%,大批的果實均被丟棄,給種植戶帶來了重大的經濟損失。
傳統較常采用在芽萌動期噴灑靚果安,在落花后噴灑多菌靈的方法,雖然有一定的防治作用,但隨著病害的耐藥性增強,防治效果越來越差。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之處,提供操作簡便,的一種低熱量營養果漿飲料。
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
(I)在每年春季萌芽前,根灌一次NEB菌根;
(2)在萌芽前全書噴灑一次天達2116和氟硅唑;
(3)在桃樹謝花后半個月開始,每個15天,連續噴灑藥液,奇數次為天達2116、氟硅唑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偶數次為天達2116、輪紋一號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噴灑后即完成桃樹瘡痂病的防治。
而且,所述步驟(I)NEB菌根的根灌過程是
(I)在距樹干50厘米外的底面挖出環狀溝;
(2)將每袋NEB菌根加30公斤水澆灌在3株盛果期桃樹旁邊挖出的環狀溝內;
(3)用土將環狀溝覆蓋。
而且,所述步驟⑵噴灑30 50倍稀釋的天達2116和3000倍稀釋的40%氟硅唑。
而且,所述步驟(3)中連續噴灑的次數為四次,第一、三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 2116,8000倍稀釋的40%氟硅唑和3000被稀釋的有機硅,第二、四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2116、500被稀釋的輪紋一號和3000倍稀釋的有機硅。
本發明的優點和積極效果是
本發明中,先期使用NEB菌根隨水一同澆灌,使桃樹的根系延伸、提高桃樹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時凈化桃樹周邊土壤,在萌芽期前進行全樹的滅菌,在謝花后噴灑藥物防治病害,通過以上處理,有效的避免了桃樹瘡痂病的面積爆發,將使用本方法前的80%的病害發生率降低為不足I%,由此可知,整體的防治效果好,保護了種植戶。
具體實施例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下述實施例是說明性的,不是限定性的, 不能以下述實施例來限定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I.在每年春季萌芽前,根灌一次NEB菌根;
NEB菌根的根灌過程是
(I)在距樹干50厘米外的底面挖出環狀溝;
(2)將每袋NEB菌根加30公斤水澆灌在3株盛果期桃樹旁邊挖出的環狀溝內;
(3)用土將環狀溝覆蓋。
2.在萌芽前全書噴灑一次30 50倍稀釋的天達2116和3000倍稀釋的40%氟硅唑;
3.在桃樹謝花后半個月開始,每個15天,連續噴灑藥液,奇數次為天達2116、氟硅唑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偶數次為天達2116、輪紋一號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噴灑后即完成桃樹瘡痂病的防治。
連續噴灑的次數為四次,第一、三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2116、8000倍稀釋的 40%氟硅唑和3000被稀釋的有機硅,第二、四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2116、500被稀釋的輪紋一號和3000倍稀釋的有機娃。
試驗場地薊縣盤山山腳
環境條件無霜期180天,沙壤土,光照充足
選取200畝地,其中100畝使用本發明的方法,另100畝采用傳統的方法
經過連續3年的栽種,試驗結果如下
使用傳統方法的果園發病率75%,估算損失40%
使用本發明的果園發病率0.9%,損失率可以忽略。
本發明中,先期使用NEB菌根隨水一同澆灌,使桃樹的根系延伸、提高桃樹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時凈化桃樹周邊土壤,在萌芽期前進行全樹的滅菌,在謝花后噴灑藥物防治病害,通過以上處理,有效的避免了桃樹瘡痂病的面積爆發,將使用本方法前的80%的病害發生率降低為不足I%,由此可知,整體的防治效果好,保護了種植戶。
權利要求
1.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每年春季萌芽前,根灌一次NEB菌根;(2)在萌芽前全書噴灑一次天達2116和氟硅唑;(3)在桃樹謝花后半個月開始,每個15天,連續噴灑藥液,奇數次為天達2116、氟硅唑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偶數次為天達2116、輪紋一號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噴灑后即完成桃樹瘡痂病的防治。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NEB 菌根的根灌過程是(1)在距樹干50厘米外的底面挖出環狀溝;(2)將每袋NEB菌根加30公斤水澆灌在3株盛果期桃樹旁邊挖出的環狀溝內;(3)用土將環狀溝覆蓋。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噴灑30 50倍稀釋的天達2116和3000倍稀釋的40%氟硅唑。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低熱量營養果漿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3)中連續噴灑的次數為四次,第一、三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2116、8000倍稀釋的40%氟硅唑和3000被稀釋的有機硅,第二、四次使用1000倍稀釋的天達2116、500被稀釋的輪紋一號和3000倍稀釋的有機硅。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防治桃樹瘡痂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在每年春季萌芽前,根灌一次NEB菌根;(2)在萌芽前全書噴灑一次天達2116和氟硅唑;(3)在桃樹謝花后半個月開始,每個15天,連續噴灑藥液,奇數次為天達2116、氟硅唑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偶數次為天達2116、輪紋一號和有機硅的混合物,噴灑后即完成桃樹瘡痂病的防治。本發明中,先期使用NEB菌根隨水一同澆灌,使桃樹的根系延伸、提高桃樹自身的抗病能力,同時凈化桃樹周邊土壤,在萌芽期前進行全樹的滅菌,在謝花后噴灑藥物防治病害,有效的避免了桃樹瘡痂病的面積爆發,將使用本方法前的80%的病害發生率降低為不足1%,整體的防治效果好,保護了種植戶。
文檔編號A01G13/00GK102523957SQ20111042519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1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1年12月14日
發明者丁普營, 李曉軍 申請人:天津市山旮旯紅果種植專業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