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青蟹的養殖方法,尤其是涉及一種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
技術背景
擬穴青蟹(Scylla paramamosain)是我國南方各省的主要海水養殖蟹類。近年來,青蟹養殖蓬勃發展,我國的養殖面積達3. 1萬公頃,年產量為11. 6萬噸(中國漁業統計年鑒,2010年),已經發展成為我國重要的海水養殖產業。青蟹養殖對豐富我國海水養殖品種,促進區域海水養殖結構調整,改善養殖環境生態條件等均有較大的意義。
研究表明,擬穴青蟹生活史中的胚胎發育和蚤狀幼體發育2個階段需要較高的海水鹽度(27%。 30%。),變態為大眼幼體后開始洄游至河口區并在低鹽度咸淡水域生長棲息。目前,擬穴青蟹大規模人工培育技術已經獲得成功,有力地推動了產業的發展。但擬穴青蟹養殖產業存在一個問題苗種培育在高鹽度地區(鹽度27%。以上)進行,而養成過程主要在河口低鹽度地區(10%。)進行。如果人工苗種不經過低鹽度過渡(苗種淡化培育), 就難以適應低鹽度環境,導致存活率低下,嚴重影響養殖效益。因此,亟需對高鹽度的人工苗種進行低鹽度適應,培育淡化苗種,以滿足廣大低鹽度青蟹養殖區的需要。
在河蟹養殖過程中,大眼幼體被廣泛接受為蟹苗進行放養。但是在青蟹養殖過程中,養殖戶尚未接受青蟹大眼幼體為蟹苗,目前放養的蟹苗都是指仔蟹,而且以第一期仔蟹為主。因此在青蟹苗種培育過程,需要提供大量經過淡化處理的第一期仔蟹作為苗種(淡化苗種)。青蟹第一期仔蟹由大眼幼體變態發育而來,而且大眼幼體對鹽度適應性較強,因此大眼幼體階段(持續7天時間)是進行淡化適應的關鍵期。傳統的青蟹苗種淡化技術,通常是對仔蟹進行淡化,而不是對大眼幼體進行淡化;采用了鹽度漸變的方法,需要連續多次的鹽度下降和較長的適應時間;而且是在大面積的養殖池塘進行,淡化過程費時費力,不易操作(周鑫,徐仁義,王進波.一種鋸緣青蟹淡水養殖的苗種淡化與放養方法.中國發明專利ZL 200810019584. 1)。最近,擬穴青蟹大眼幼體鹽度(培育鹽度為30%。 32%。)突變試驗表明,經過1次鹽度突降,鹽度6. 4%。處理組的大眼幼體在24h內全部死亡;鹽度12. 8%。、 19. 2%。、25. 6%。和32. 0%。處理組大眼幼體的存活率無顯著差異。當發育至第一期仔蟹時,鹽度12. 8%。處理組體重平均增量顯著低于鹽度19. 2%。、25. 6%。和32. 0%。處理組(亓磊,蔣科技,顧孝連,李志斐,喬振國.鹽度突降對擬穴青蟹大眼幼體生長發育和NaVT-ATPase活性的影響.海洋漁業,2011,33 O) :201-206)。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種可增強青蟹苗種對低鹽度養殖區的適應性,提高養殖存活率,操作簡易,易于推廣應用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
本發明包括以下步驟
1)選擇大眼幼體;
2)對大眼幼體進行鹽度突變。
在步驟1)中,所述大眼幼體可為第2 5日齡的大眼幼體。
在步驟2、中,所述鹽度突變的具體方法可為將培育池的水體濾掉,再添加淡水; 所述培育池的鹽度可為25%。 30%。;所述淡水為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所述鹽度突變中, 每次鹽度突變的降幅不超過15%。;所述鹽度突變的次數最好為1次或2次;所述鹽度突變后的淡化苗種的最低適應鹽度可為4%。 10%。。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擬穴青蟹苗種的快速淡化方法,經過1 2次鹽度突變,將大眼幼體培育至第一期仔蟹時,可以成功地適應4%。 10%。的低鹽環境。本發明在淡化過程不影響苗種的存活率,操作簡易,易于推廣應用。
具體實施方式
實施例1
選擇第2日齡的大眼幼體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30%。。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3,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為20%。;3天之后,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2,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到10%。。
實施例2
選擇第3日齡的大眼幼體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30%。。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3,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為20%。;2天之后,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2,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到8%。。
實施例3
選擇第4日齡的大眼幼體期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30%。,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2,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為15%。;2天之后,將培育池水體濾掉2/3,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到5%。。
實施例4
選擇第4日齡的大眼幼體期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25%。,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2,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為12%。;2天之后,將培育池水體濾掉2/3,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到4%。。
實施例5
選擇第5日齡的大眼幼體期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25%。,將培育池水體濾掉3/5,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突變到10%。。
實施例6
選擇第5日齡的大眼幼體期進行鹽度突變,此時大眼幼體的培育鹽度為觀%。,將培育池水體濾掉1/2,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為15%。;第2天將培育池水體濾掉2/3,然后添加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將鹽度降到5%。。
權利要求
1.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驟1)選擇大眼幼體;2)對大眼幼體進行鹽度突變。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1)中,所述大眼幼體為第2 5日齡的大眼幼體。
3.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鹽度突變的具體方法為將培育池的水體濾掉,再添加淡水。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培育池的鹽度為25%。 30%0。
5.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淡水為符合漁業標準的淡水。
6.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鹽度突變中,每次鹽度突變的降幅不超過15%。。
7.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鹽度突變的次數為1次或2次。
8.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幻中,所述鹽度突變后的淡化苗種的最低適應鹽度為4%。 10%。。
全文摘要
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涉及青蟹的養殖方法。提供一種可增強青蟹苗種對低鹽度養殖區的適應性,提高養殖存活率,操作簡易,易于推廣應用的擬穴青蟹苗種的淡化方法。選擇大眼幼體;對大眼幼體進行鹽度突變。經過1~2次鹽度突變,將大眼幼體培育至第一期仔蟹時,可以成功地適應4‰~10‰的低鹽環境。在淡化過程不影響苗種的存活率,操作簡易,易于推廣應用。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511427SQ201210002270
公開日2012年6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5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5日
發明者葉海輝, 鞏杰, 李少菁, 王桂忠, 陶永 申請人:廈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