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培苗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組織培養領域,具體地說是一種培苗方法。
背景技術:
作物繁殖常采用種子繁殖,繁殖時間長,繁殖系數低,而且受品種基因型的限制,芽的分化率相對較低,而污染率比較高,并且出現外植體褐化問題,在后期的利用愈傷組織進行細胞培養過程中,細胞生物量不太高,這些對于利用南瓜組織進行細胞培養,生產次生代謝物等均有局限性。苗木是具有根系和苗干的樹苗。凡在苗圃中培育的樹苗不論年齡大小,在未出圃之前,都稱苗木。苗圃是集苗木花卉生產、園林設計、生態及城市景觀工程為一體的企業。近年來,先后引進培育適合北方各省氣候條件的生態、經濟、和行道、園林苗木。其中生態類苗木有云杉、側柏、檜柏、刺槐、新疆楊、柳樹、榆樹、檸條;經濟類苗木有紅富士蘋果、旱酥梨、皇冠梨、大接杏、李子、葡萄、桃、山定子、杜梨、山杏、山毛桃;城市行道、園林工程類苗木花卉有雪松、國槐、龍爪槐、紅花槐、香花槐、紅葉小檗、金葉女貞、大(小)葉黃楊、連翹、丁香等20多個品種。由于實生苗生長速度慢,且移栽苗木“假活”現象較為多見,地上部發葉抽梢,可地下部不長根,最終葉梢死亡,乃至整株死亡。主要原因是:苗木細弱,質量差;定植時穴土尚未踩緊,根與土接合不緊密,根系被“架空”,由于空隙大,穴土中水分蒸發以致于干燥;秋植過早或春植過晚;定植過淺或過深;牲畜踐踏等。因此需要一種苗木培育方法,解決上述問題。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培苗方法,通過本發明技術,使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苗木假活現象發生率降低,從而使人工大面積栽培苗木得以實現。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述一種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通過如下方式完成的:1.制作培苗基料,采用鋸末、麩皮、砂、珍珠巖、風化巖、泥炭、煤渣等一種或幾種混合后成為苗木快速克隆培苗基料,培苗基料裝在容器中;2.制作培育穗,從苗木母本上剪取藤本,摘除殘葉或全部葉片,按苗木莖藤對葉一節或多節,長度3 100cm,剪取培育穗;3.配制營養液,營養液配方:abt生根粉I %,復合維生素B I 10%,甲硝唑2 20 %,全素營養液0.5 5 %,紅糖0.6 6 %,水20 100 % ;配制營養液時,先用開水溶解糖,冷卻后加入其他組份攪拌均勻;4.種植培育穗,將苗木培育穗的基部浸入營養液后,插入裝在容器的培苗基料中,并壓實靠近培育穗基部的培苗基料;5.育苗,將種植苗木培育穗的容器移入溫室內育苗20 50天;6.出苗,苗木培育穗在溫室內育苗20 50天后,移出溫室,并從培育容器中取出苗木苗,苗木苗根部蘸營養液后,包扎好根部即可運至林地栽植。本發明所述一種培苗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用本發明培育苗木苗,為大面積推廣種植苗木解決了苗木的最大的需求;使用方便、投資少、成本低、安全性好;營養充分對苗木生理化學反應的相互促進、配合、調節起著積極的作用;調節了作物生理機能,加快根部對氨基酸多肽植物激素的合成,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能力,加快細胞分裂,形成伸長、增厚,而防病害。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實施例為本發明作進一步出闡述。實施例11.制作培苗基料,采用鋸末、麩皮、砂、珍珠巖、風化巖、泥炭、煤渣等一種或幾種混合后成為苗木快速克隆培苗基料,培苗基料裝在容器中;2.制作培育穗,從苗木母本上剪取藤本,摘除殘葉或全部葉片,按苗木莖藤對葉一節或多節,長度3 100cm,剪取培育穗;3.配制營養液,營養液配方:abt生根粉I %,復合維生素B I 10%,甲硝唑2 20 %,全素營養液0.5 5 %,紅糖0.6 6 %,水20 100 % ;配制營養液時,先用開水溶解糖,冷卻后加入其他組份攪拌均勻;4.種植培 育穗,將優質苗木培育穗的基部浸入營養液后,插入裝在容器的培苗基料中,由于根系不受損傷,移栽后成活率高;選擇最佳時期栽植,取苗時盡量少傷根系;栽時要特別注意“提苗踏土”,穴土要踏緊,確保根系與土壤緊密接合;栽植不過深,也不過淺;栽好后要澆透定根水,覆蓋地膜,經常保持土壤濕潤;將種植苗木培育穗的容器移入溫室內育苗20 50天;移出溫室,并從培育容器中取出苗木苗,苗木苗根部蘸營養液后,包扎好根部即可運至林地栽植,低洼易積水的果園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
權利要求
1.一種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營養液,營養液配方:abt生根粉I %,復合維生素B I 10%,甲硝唑2 20%,全素營養液0.5 5%,紅糖0.6 6%,水20 100%。
2.如權利要求1所述一種培苗方法,其特征在于:配制營養液時,先用開水溶解糖,冷卻后加入其他組 份攪拌均勻。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一種培苗方法,屬于組織培養領域。通過本發明技術,使苗木的產量和質量得到大幅度提升,苗木假活現象發生率降低,從而使人工大面積栽培苗木得以實現。本發明特征在于利用含有abt生根粉1%,復合維生素B 1~10%,甲硝唑2~20%,全素營養液0.5~5%,紅糖0.6~6%,水20~100%的營養液。其有益效果在于用本發明培育苗木苗,為大面積推廣種植苗木解決了苗木的最大的需求;營養充分對苗木生理化學反應的相互促進、配合、調節起著積極的作用;調節了作物生理機能。
文檔編號A01H4/00GK103190341SQ20121000647
公開日2013年7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0日
發明者馬春萍 申請人:馬春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