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水培育苗系統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培育苗系統。該水培育苗系統包括水培盤和供液裝置,水培盤和供液裝置之間連接有供液管和回液管,箱體內的營養液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供液管輸送至水培盤中,供植物生長所需,由于水培盤通過回液管與箱體回液口連接,可使營養液返回箱體,形成營養液的循環流動,這樣可以及時往水培盤中輸送新的營養液,補充植物生長所需養料,其中,通過在箱體中設置臭氧發生器,可以向營養液中充入臭氧,殺死營養液中的病菌,防止植物傳染性病害的發生,通過集成控制開關,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泵和臭氧發生器的工作。
【專利說明】一種水培育苗系統
【技術領域】
[0001]本實用新型涉及植物水培【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水培育苗系統。
【背景技術】
[0002]目前,立體栽培裝置微型化得到推廣,使得蔬菜、花卉等的栽培脫離了土壤限制,又充分利用了狹小空間,提高種植樂趣和效率。在植物栽培中,育苗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現有的立體栽培裝置,多適合基質培,不能進行水培,而在實際生產中,水培育苗具有管理方便育苗效率高等特點。然而,現有的水培裝置多以墻式和管狀栽培為主,占地空間大,且其中的營養液易生病菌,營養液循環容易造成植物傳染性病害。
[0003]因此,針對以上不足,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培育苗系統。
實用新型內容
[0004](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
[0005]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種水培育苗系統以解決因營養液易生病菌造成植物傳染性病害的問題。
[0006](二)技術方案
[0007]為了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實用新型提供了一種水培育苗系統,其包括水培盤和供液裝置,水培盤和供液裝置之間連接有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供液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外側的集成控制開關及設置在箱體內的水泵和臭氧發生器,供液管和水泵連接,回液管與箱體上的回液口連接,水泵、臭氧發生器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0008]其中,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溫度控制器,該溫度控制器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0009]其中,所述溫度控制器包括加熱制冷元件、高溫探頭和低溫探頭,加熱制冷元件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高溫探頭、低溫探頭均與加熱制冷元件連接。
[0010]其中,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空氣泵,該空氣泵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0011]其中,還包括水平設置在箱體內的水平多孔隔板,水平多孔隔板位于箱體的下部,所述水泵、臭氧發生器、溫度控制器和空氣泵設置在水平多孔隔板的下方。
[0012]其中,所述水泵、臭氧發生器分別位于箱體內的兩端,箱體上的回液口設置在靠近臭氧發生器的位置,所述水泵和臭氧發生器之間設置有垂直折流隔板。
[0013]其中,所述水培盤包括相連接的底盤和上蓋,上蓋上設置有定植孔,定植孔中設有定植杯,定植杯內設有用于固定幼苗的海綿。
[0014]其中,所述水培盤的進液口處設置有進水接頭,進水接頭與供液管連接;水培盤的出液口位于遠離進液口的一端,該水培盤的出液口設置有出水接頭,出水接頭與回液管連接。
[0015]其中,還包括栽培架,所述栽培架包括兩個前支撐腿、兩個后支撐腿以及托架,兩個前支撐腿分別與兩個后支撐腿活動連接,托架設置在兩個前支撐腿之間,且與前支撐腿活動連接,前支撐腿上靠近其與后支撐腿活動連接處設置有擋塊,以限定前支撐腿與后支撐腿張開的幅度,各后支撐腿上設置有支撐塊,以支撐托架,水培盤放置在托架上。
[0016]其中,所述托架為多個,各托架通過與前支撐腿平行的連桿活動連接;前支撐腿為管狀,供液管和回液管分別通過兩個前支撐腿與水培盤連接。
[0017](三)有益效果
[0018]本實用新型的上述技術方案具有如下優點: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水培育苗系統中,箱體內的營養液在水泵的作用下通過供液管輸送至水培盤中,供植物生長所需,由于水培盤通過回液管與箱體回液口連接,可使營養液返回箱體,形成營養液的循環流動,這樣可以及時往水培盤中輸送新的營養液,補充植物生長所需養料,其中,通過在箱體中設置臭氧發生器,可以向營養液中充入臭氧,殺死營養液中的病菌,防止植物傳染性病害的發生,通過集成控制開關,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泵和臭氧發生器的工作。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9]圖1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培育苗系統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0]圖2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培育苗系統中水培盤的底盤的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1]圖3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培育苗系統中水培盤的上蓋的立體示意圖;
[0022]圖4是本實用新型實施例水培育苗系統設置栽培架后立體結構示意圖。
[0023]圖中,1:水培盤;2:供液管;3:回液管;4:箱體;5:集成控制開關;6:水栗;7:臭氧發生器;8:溫度控制器;9:空氣泵;10:水平多孔隔板;11:垂直折流隔板;12:回液口 ;13:底盤;14:上蓋;15:定植杯;16:折流板;17:進水接頭;18:出水接頭;19:前支撐腿;20:后支撐腿;21:托架;22:連桿。
【具體實施方式】
[0024]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以下實施例用于說明本實用新型,但不用來限制本實用新型的范圍。
[0025]如圖1所示,本實用新型提供的水培育苗系統,其包括水培盤I和供液裝置,水培盤I和供液裝置之間連接有供液管2和回液管3,供液裝置包括箱體4、設置在箱體4的外側的集成控制開關5及設置在箱體4內的水泵6和臭氧發生器7,供液管2和水泵6連接,回液管3與箱體4上的回液口 12連接,水泵6、臭氧發生器7與集成控制開關5連接。箱體4內的營養液在水泵6的作用下通過供液管2輸送至水培盤I中,供植物生長所需,由于水培盤I通過回液管3與箱體4進液孔連接,可使營養液返回箱體4,形成營養液的循環流動,這樣可以及時往水培盤I中輸送新的營養液,補充植物生長所需養料,其中,通過在箱體4中設置臭氧發生器7,可以向營養液中充入臭氧,殺死營養液中的病菌,防止植物傳染性病害的發生,通過集成控制開關5,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泵6和臭氧發生器7的工作。
[0026]進一步地,所述箱體4內還設置有溫度控制器8,該溫度控制器8包括加熱制冷元件、高溫探頭和低溫探頭,加熱制冷元件與集成控制開關5連接,高溫探頭、低溫探頭均與加熱制冷元件連接,該溫度控制器8與集成控制開關5連接。通過高溫探頭、低溫探頭可以測量出營養液的溫度,從而將溫度信息反饋給加熱制冷元件,進行加熱或不加熱,通過設置溫度控制器8,可以將營養液的溫度控制在適于植物生長的范圍內,利于植物的生長。
[0027]為了及時補充植物生長所消耗的氧氣,在箱體4內還設置有空氣泵9,該空氣泵9與集成控制開關5連接,通過集成控制開關5控制空氣泵9,可以向營養液中輸入氧氣,從而實現了營養液的溫度、供氧、臭氧殺菌一體化功能。另外,該空氣泵還可以起到對營養液的攪拌作用,使營養液溫度、供氧、臭氧殺菌比較均勻。
[0028]優選地,在箱體4內水平設置水平多孔隔板10,水平多孔隔板10位于箱體4的下部,水泵6、臭氧發生器7、溫度控制器8和空氣泵9設置在水平多孔隔板10的下方。通過水平多孔隔板10,可以阻擋營養液中產生的苔蘚等雜物進入水平多孔隔板10下方的水泵
6、臭氧發生器7、溫度控制器8和空氣泵9,影響水泵6、臭氧發生器7、溫度控制器8和空氣泵9的正常工作。
[0029]其中,水泵6、臭氧發生器7分別位于箱體4內的兩端,箱體4上的回液口 12設置在靠近臭氧發生器7的位置,所述水泵6和臭氧發生器7之間設置有垂直折流隔板11。這樣,在空氣泵對營養液攪拌作用的基礎上,回流的營養液進入箱體4中至通過水泵6輸出的過程中,通過設置垂直折流隔板11可以使營養液按照一定的線路流動,延長了營養液從臭氧發生器7到水泵6之間的流動距離,利于臭氧的均勻擴散,一方面使營養液溫度、供氧、臭氧殺菌更加均勻,另一方面也避免過多臭氧對栽培植物的危害。
[0030]如圖2和圖3所示,所述水培盤I包括相連接的底盤13和上蓋14,上蓋14上設置有定植孔,定植孔中設有定植杯15,定植杯15內設有用于固定幼苗的海綿。
[0031]所述水培盤I的進液口處設置有進水接頭17,進水接頭17與供液管2連接;水培盤I的出液口位于遠離進液口的一端,該水培盤I的出液口設置有出水接頭18,出水接頭18與回液管3連接;水培盤I的底盤13中設置有多個折流板16,使營養液在水培盤I中呈一定的路線繞動,使養分均勻擴散,避免局部缺少養分。
[0032]一般地,如圖4所示,水培盤I設置在栽培架上,所述栽培架包括兩個前支撐腿19、兩個后支撐腿20以及三個托架21,兩個前支撐腿19分別與兩個后支撐腿20活動連接,且在前支撐腿19上與后支撐腿20的活動連接處設置有擋塊,以限定前支撐腿19與后支撐腿20張開的幅度,三個托架21設置在兩個前支撐腿19之間,且分別與前支撐腿19活動連接,各托架21通過與前支撐腿19平行的連桿22活動連接,各后支撐腿20上設置有支撐塊,以支撐托架21,每個托架21均可放置水培盤1,供液管2和回液管3可以分別分出三個分支,三個分支分別于三個托架21上的水培盤I連接。該栽培架的各托架21通過與前支撐腿19平行的連桿22活動連接,各托架21與前支撐臂也活動連接,在栽培架不使用的時候可以將托架21折疊起來,減少占地空間,同樣地,后支撐腿20和前支撐腿19也可合起來,減少占地空間。
[0033]優選地,前支撐腿19為管狀,供液管2和回液管3分別通過兩個前支撐腿19與水培盤I連接,這樣可以免去將供液管2和回液管3可以分別分出三個分支的麻煩,減少管線過多纏繞引起的不便。
[0034]綜上所述,本實用新型提供的一種水培育苗系統中,通過設置供液裝置可以及時往水培盤中輸送新的營養液,補充植物生長所需養料,其中,通過在箱體中設置臭氧發生器,可以向營養液中充入臭氧,殺死營養液中的病菌,防止植物傳染性病害的發生;通過集成控制開關,可以方便地控制水泵和臭氧發生器的工作;通過設置栽培架,可以節約占地空間,便于操作。
[0035]以上所述僅是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方式,應當指出,對于本【技術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來說,在不脫離本實用新型技術原理的前提下,還可以做出若干改進和變型,這些改進和變型也應視為本實用新型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水培盤和供液裝置,水培盤和供液裝置之間連接有供液管和回液管,所述供液裝置包括箱體、設置在箱體外側的集成控制開關及設置在箱體內的水泵和臭氧發生器,供液管和水泵連接,回液管與箱體上的回液口連接,水泵、臭氧發生器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溫度控制器,該溫度控制器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溫度控制器包括加熱制冷元件、高溫探頭和低溫探頭,加熱制冷元件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高溫探頭、低溫探頭均與加熱制冷元件連接。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體內還設置有空氣泵,該空氣泵與集成控制開關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水平設置在箱體內的水平多孔隔板,水平多孔隔板位于箱體的下部,所述水泵、臭氧發生器、溫度控制器和空氣泵設置在水平多孔隔板的下方。
6.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泵、臭氧發生器分別位于箱體內的兩端,箱體上的回液口設置在靠近臭氧發生器的位置,所述水泵和臭氧發生器之間設置有垂直折流隔板。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盤包括相連接的底盤和上蓋,上蓋上設置有定植孔,定植孔中設有定植杯,定植杯內設有用于固定幼苗的海綿。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培盤的進液口處設置有進水接頭,進水接頭與供液管連接;水培盤的出液口位于遠離進液口的一端,該水培盤的出液口設置有出水接頭,出水接頭與回液管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1-8任一項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栽培架,所述栽培架包括兩個前支撐腿、兩個后支撐腿以及托架,兩個前支撐腿分別與兩個后支撐腿活動連接,前支撐腿上靠近其與后支撐腿活動連接處設置有擋塊,以限定前支撐腿與后支撐腿張開的幅度,托架設置在兩個前支撐腿之間,且與前支撐腿活動連接,各后支撐腿上設置有支撐塊,以支撐托架,水培盤放置在托架上。
10.根據權利要求9所述的水培育苗系統,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為多個,各托架通過與前支撐腿平行的連桿活動連接;前支撐腿為管狀,供液管和回液管分別通過兩個前支撐腿與水培盤連接。
【文檔編號】A01G31/02GK203748373SQ201320855145
【公開日】2014年8月6日 申請日期:2013年12月23日 優先權日:2013年12月23日
【發明者】周明, 許勇, 李常保, 劉明池, 鄭淑芳, 武占會, 姜立剛, 張麗英 申請人:北京市農林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