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

文檔序號:163257閱讀:1025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參種植技術,S卩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
技術背景
在現有技術中,人參(Panax ginseng C. A. Mey.)為五加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人參的干燥根,通常3年開花,5 6年結果。喜陰涼、濕潤的氣候,多生長于晝夜溫差小的海拔 500 1100米山地緩坡或斜坡地的針闊混交林或雜木林中,是名貴中藥材。性味甘、微苦。 具有微溫、補氣、生灃安神、益氣等功能。我國人工栽種人參歷史悠久,傳統的人工種植的人參一般稱為“園參”,多在我國吉林省一帶上坡上栽種,采取仿生態的伐林栽植。但由于傳統的毀林栽參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嚴重的破壞,嚴重影響了生態和社會健康、有序、高效、和諧的可持續發展。
非林地人參種植是一種改變傳統人參種植模式的新型種植模式,將人參種植由林下山地轉移至非林平地,主要以前茬作物為玉米或大豆的農田為主,從土地選擇、土壤檢測、土壤改良到改良土壤所用肥料的選擇施用,再到各生產環節關鍵技術的應用,直至人參作貨等,都嚴格按照中藥材GAP生產質量管理規范及標準的生產操作規程進行,通過建立標準操作規程和跟蹤記錄,每個步驟做到量化考核,追蹤溯源,嚴控各環節,確保非林地人參的生產質量安全。現在國家非常重視中藥產業發展,積極推進中藥產業化,現代化建設, 為振興吉林省人參這一特色產業的可持續發展,發展非林地人參種植,提供優質好參是迫在眉睫,如何改進農田種植人參非常有必要。
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與傳統人參種植所用土壤相比較,非林地土壤的有機質少,肥力差,理化性狀差,易板結,含水蓄水、蓄肥、通氣、透水等性能差,對溫度變化及旱澇的緩沖能力低,這是非林地土壤不利于人參生長發育的主要問題。因此,要實行非林地人參種植,首先應因地制宜,注意選地并加強土壤改良,為人參種植夯實基礎。然而,至今沒有沒有一套系統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綠色休閑土壤改良方法,對土壤的翻耕深度不夠,有機質含量達不到要求,青稞品種的選擇不夠科學,土壤消毒所用藥劑不夠規范,達不到理想效^ ο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種適合規范化種植、土壤改良效果更好、 提高土壤有機質含量,有利于人參種植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黑色休閑改良方法。
本發明的技術解決方案是綠色休閑,為土壤休閑的一種方式,為一年或二年休閑,第一年進行青稞、綠肥種植,并且進行青稞還田,翻耕;第二年進行翻耕、使用有機肥、土壤消毒。即主要是在休閑過程中,種植綠肥或對土壤有改良效果的植物,并在未結籽之前將其施入土壤中的一種休閑方式。
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步驟如下
(1)青稞或綠肥作物種植
a、作物選擇禾本科、莧科、菊科、豆科或十字花科作物;
b、栽種時間在人參種植前一年(兩年休閑)或當年(一年休閑)的4月上旬;
⑵施用方法
a、壓青種植綠肥作物當年的6-7月間,在綠肥的種子尚未成熟時,將其收割、壓段,基施入土;
b、施用量將地上及地下植株全部翻壓至土壤中;
(3)翻耕施入綠肥作物后,對土地進行翻耕,每次翻地深度要達到15-60cm,優選 40-50cm,臨近兩次翻耕的方向要形成一定的角度;
(4)旋耕在施用有機肥,使用土壤消毒劑之前進行1-2次旋耕,以對翻耕的地塊進行平整;
(5)施用有機肥
a、選用有機質含量高、含氮量較少的有機肥;即含有木屑、雞糞的有機肥(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公開有售,有機質含量在45%以上);
b、施肥時間一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8 月中下旬施用;或兩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第二年 7月上旬施用;并繼續對土壤進行翻耕。
還包括將土壤酸堿度pH值調節為5. 0-7. 0,或適宜范圍為5. 5-6. 0 ;加入石灰或腐植酸類物質;石灰是在施入有機肥并翻耕1-3次之后,再施入土壤中,并繼續翻耕;腐植酸類物質可以與有機肥一同施入土壤中。
還包括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方法是以藥劑消毒為主,紫外線消毒為輔,并采用深層噴施藥劑結合深層翻耕的方法進行。
還包括生物菌劑施用;在人參種植后,第二年春季,噴施生物菌劑;生物菌劑的噴施要在使用土壤消毒劑后進行;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菌劑、EM菌劑(原液)、哈茨木霉或菌根真菌。(枯草芽孢桿菌劑本公司公開出售,EM菌劑通化萬贏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產,哈茨木霉上海源碩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有售)
所述的綠肥作物為玉米、大豆、紫蘇或三葉草;種植播種量為玉米34kg/畝、大豆 6-7kg/畝、紫蘇Hkg/畝或三葉草24kg/畝。種植密度為;
玉米點播方式栽種,密度為15cm-25cmX 15cm_25cm,每穴2-4粒種子;
或大豆條播方式栽種,行距為30cm,每條10_20粒種子;
或紫蘇、三葉草撒播方式栽種,漫撒均勻。
在上述步驟中,一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5噸/畝; 兩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8噸/畝。
在上述步驟(3)中,一年休閑需要每隔2-3日翻耕一次,翻耕次數要達到8-15次; 或兩年休閑需要在第二年繼續對其進行翻耕,直至做床前,才停止翻耕。
在上述步驟(3)中,有機肥的使用量是根據土壤有機質含量及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進行確定;若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均為45%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三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2-3噸/畝;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四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4噸/畝;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五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5-6噸/畝;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六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7-8噸/畝。
優選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是栽參前一年適時種植玉米、大豆、紫蘇或三葉草綠肥作物,7月上旬壓青并施入綠肥作物3-4噸/畝,開始翻耕;第二年初春繼續翻耕,于8月上旬旋耕1-2次后,施入有機肥,并繼續翻耕,每隔10天左右耕翻一次, 翻耕次數要達到4次以上,使綠肥充分腐熟;9月中下旬進行1-2次旋耕后,進行土壤消毒, 并繼續翻耕至做床。
本發明的優點是1、通過加入青稞或綠肥作物種植、翻耕、旋耕、施用有機肥,科學地進行了青稞品種的選擇,更好的利用了休閑期對土壤進行改良,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 形成類似于林下的土壤環境,實現綠色土壤改良,滿足人參生長所需養分,為非林地人參種植提供了土壤保障,有利于人參非林地生產。2、能夠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有力地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而且可以解決傳統人參種植過程中的農殘、重金屬含量超標問題,保證人參原藥材產品質量。
下面將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作進一步詳細描述。
具體實施方式
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
1休閑時間的選定
在選地、整地前期工作完成之后,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等級在3-4級、土壤容重在 0. 90-1. 50g/cm3之間、最大貯水量在20-55%之間的非林地土壤,可進行一年休閑改良(黑色休閑);對土壤有機質含量等級在4級以下、土壤容重在1. 25g/cm3以上;最大貯水量在 22%以下或60%以上的非林地土壤,要對其進行二至多年休閑(綠色休閑)。本方法采取的休閑方法一般為二年休閑改良。土壤有機質含量分級見附表1。
2具體實施步驟
2. 1綠肥的選擇及栽種
2. 1.1綠肥選擇
對于綠肥作物的選擇,一定要根據土壤的理化性狀進行決定。具體依據如下
地上綠色體還田量高低順序是禾本科>莧科>菊科>豆科>十字花科;
肥料價值高低順序是豆科>莧科>禾本科>菊科>十字花科。
非林地人參種植一般選用玉米、大豆、紫蘇、三葉草等為綠肥作物。
2. 1.2栽種時間
綠肥的栽種時間一般在人參種植前一年的4月上旬。
2. 1. 3 種植量
玉米34kg/畝、大豆61kg/畝、紫蘇Hkg/畝、三葉草24kg/畝。
其他綠肥作物要根據種子的千粒重及地上植株產量來確定種植量。
2. 1.4種植密度
玉米點播方式栽種,密度為(15cm-25cm) X (15cm-25cm),每穴2-4粒種子。
大豆條播方式栽種,行距為30cm,每條10_20粒種子。
紫蘇、三葉草撒播方式栽種,注意要漫撒均勻,不得有遺漏或起堆現象。
其他綠肥,要根據其大田播種情況進行播種,播種綠肥要根據對其地上植株的預計產肥量來進行種植。(例如玉米、大豆的產肥量高,則選擇點播或條播的方法種植。)并且根據其單株所占空間大小,株距要進行適當的調整(例如玉米和大豆的種植密度的確定)。
2. 2綠肥種植期間的田間管理
2. 2. 1在綠肥種植期間要進行除草及病蟲害防治。
2. 2. 2除草要定期進行,一般每3-10天徹底除草一次,嚴禁使用除草劑。
2. 2. 3病蟲害的防治,使用的藥品一定要選用高效、低毒的藥品。具體使用藥品要依據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進行確定。藥品的選擇依據為《生產A級綠色食品禁止使用農藥》,見附表2。
2. 3施用方法
2. 3.1 壓青
種植綠肥當年的6月末至7月初,在綠肥的種子尚未成熟時,將其收害I]、壓段,基施入土。一定要施撒均勻、不起堆。
2. 3. 2 施用量
將地上及地下植株全部翻壓至土壤中。
使用量切忌過大。一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5噸/畝;兩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8噸/畝。因為青稞、綠肥在腐熟分解過程之中會產生硫化氫( 等有毒物質,若翻壓數量過多,會影響人參的正常生長,從而降低產量人參產量及品質。
2. 4 翻耕
2. 4. 1 目的
由于非林地土壤的有效土層較林地土壤淺,且差距很大。對土壤進行深翻,既可以對土壤進行紫外線消毒,使土壤熟化,更會增加非林地土壤的有效土層深度。
2. 4. 2 方法
施入綠肥之后,對土地進行翻耕,每次翻地深度要達到15-60cm,臨近兩次翻耕的方向要形成一定的角度。一年休閑需要每隔2-3日翻耕一次,翻耕次數要達到8-15次;兩年休閑需要在第二年繼續對其進行翻耕,直至做床前,才停止翻耕。
2. 4. 3注意a.在日照強的月份要盡可能的增加翻耕次數;
b.每次翻地不得遺留死角。
c.進行土壤翻耕的地塊應干爽,不泥濘。
2. 5 旋耕
2. 5. 1 目的
旋耕是為了對翻耕的地塊進行平整。
2. 5. 2 方法
—般在施用有機肥,使用土壤消毒劑之前進行1-2次旋耕。這樣有利于有機肥、土壤消毒劑的均勻、適量地施撒。
2. 5. 3注意a.進行土壤旋耕的地塊應干爽,不泥濘。
b.每次旋耕不得遺留死角。
2. 6施用有機肥7
2. 6. 1 目的
施用有機肥可以增加土壤中的有效營養成分,而且有機肥具有緩釋性。可以提高土壤中的有機質含量、腐殖質含量,增加土壤孔隙度,調節土壤PH值和微環境等益處。
2. 6. 2有機肥的選擇
對有機肥品種的選擇一定要嚴格,要選用有機質含量高、含氮量較少的有機肥。含有木屑、雞糞的有機肥是最好的選擇。此類有機肥市面上有售。
2. 6. 3施肥方法
有機肥采用撒肥車撒施,要保證撒施均勻。
2. 6. 4施肥時間
一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8月中下旬施用。
兩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第二年7月上旬施用。
2. 6. 4施用量確定
有機肥的使用量根據土壤有機質含量及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進行確定。如若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均為45%,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三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2-3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四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4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五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5-6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六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7-8噸/畝。
2. 6. 5施用后管理
施入有機肥后,要繼續對土壤進行翻耕,要求同2. 4。
2. 7酸堿度(pH值)調節
2. 7. 1 目的
人參能正常生長的土壤環境的pH值范圍為5. 0-7. 0,適宜范圍為5. 5-6. 0。現在非林地土壤大多數都屬于嚴重酸性土壤,PH值在4. 0-5. 4之間。為了營造適合人參生長的土壤環境,在種植之前要對土壤的酸堿度進行調節。
2. 7. 2調節劑的選擇
根據土壤具體的pH值,適量的加入石灰、腐植酸類物質。
2. 7. 3施用時間
石灰是在施入有機肥并翻耕1-3次之后,再施入土壤中,并繼續翻耕;腐植酸類物質可以與有機肥一同施入土壤中。
2. 8 土壤消毒
2. 8.1 途徑
采用的土壤消毒方法是以藥劑消毒為主,紫外線消毒為輔。兩種消毒方式結合翻耕進行。
2.8. 2藥劑的選擇
選用的藥劑一定要為高效、低毒的殺菌劑。或具有防治植物病害的微生物代謝產物,主要是農用抗生素。具體使用藥品要依據NY/T393《綠色食品農藥使用準則》進行確定。 藥品的選擇依據為《生產A級綠色食品禁止使用農藥》,見附表2。
例常用的土壤消毒劑為96%惡霉靈0. 8-1克/m2+多菌靈10克/m2+春雷霉素15g/m2 ;或惡霉靈500-800倍液每平方米用藥液0. 3-0. 5公斤;或96%惡霉靈300倍液與米達樂300倍液。
如前茬作物使用過除草劑,在土壤休閑期間進行土壤翻耕時可使用“沃土安”對農藥殘留進行降解,每畝用量為700-800g/畝,兌水500-1000倍噴施。沃土安通化市廣田經濟技術開發有限公司有售。
2. 8. 3 土壤消毒的方法
采用深層噴施藥劑結合深層翻耕的方法進行。
(熏蒸方法雖然有效,但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熏蒸藥品一般毒性都很大,若處理不妥當會造成操作人員中毒。)
2. 9菌劑施用
2.9. 1菌劑的選擇
試驗結果表明,對植物土傳病害具有防治潛力的細菌主要是芽孢桿菌、假單胞菌、 放射土壤桿菌和歐氏桿菌等;真菌主要是木霉菌和非致病鐮刀菌。此外,放線菌(土壤放線菌)、植物根表共生菌和菌根真菌對植物土傳病害也有較好的防治潛力。其中,枯草芽孢桿菌、哈茨木霉和菌根真菌等已被制成生物防護制劑進行商業化生產,并得到廣泛的實際應用。
2. 9. 2使用時間
在人參種植后的第二年春季,噴施生物菌劑。生物菌劑的噴施要在使用土壤消毒劑2-3個月后進行。如提早施用,則會降低微生物菌劑的存活菌數。
2. 9. 3 施用量
按照微生物菌劑說明書施用。
例枯草芽孢桿菌菌劑,濃度為IO5-IO8CfuAil的微生物菌劑按0. 5-3kg/m2的量施入5-30cm或15-20cm深的土壤中。
EM菌劑,原液+營養液24kg/畝,稀釋500-3000倍灌根施用。
附表1全國土壤有機質含量分級
權利要求
1.一種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1)青稞或綠肥作物種植a、作物選擇禾本科、莧科、菊科、豆科或十字花科作物;b、栽種時間在人參種植前一年或當年的4月上旬;(2)施用方法a、壓青種植綠肥作物當年的6-7月間,在綠肥的種子尚未成熟時,將其收割、壓段,基施入土;b、施用量將地上及地下植株全部翻壓至土壤中;(3)翻耕施入綠肥作物后,對土地進行翻耕,每次翻地深度要達到15-60cm或 45-50cm,臨近兩次翻耕的方向要形成一定的角度;(4)旋耕在施用有機肥,使用土壤消毒劑之前進行1-2次旋耕,以對翻耕的地塊進行平整;(5)施用有機肥a、選用有機質含量高、含氮量較少的有機肥;即含有木屑、秸稈或雞糞的有機肥;b、施肥時間一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8月中下旬施用;或兩年休閑改良的土壤施用有機肥的時間為青稞、綠肥翻耕之后,第二年7月上旬施用;并繼續對土壤進行翻耕。
2.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綠肥作物為玉米、大豆、紫蘇或三葉草;種植播種量為玉米34kg/畝、大豆61kg/畝、紫蘇 l-2kg/畝或三葉草24kg/畝。
3.按照權利要求2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種植密度為;玉米點播方式栽種,密度為15cm-25cmX 15cm-25cm,每穴2_4粒種子;或大豆條播方式栽種,行距為30cm,每條10-20粒種子;或紫蘇、三葉草撒播方式栽種,漫撒均勻。
4.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中,一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5噸/畝;兩年綠色休閑的改良方法,最大使用量不得超過18噸/畝。
5.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3)中,一年休閑需要每隔2-3日翻耕一次,翻耕次數要達到8-15次;或兩年休閑需要在第二年繼續對其進行翻耕,直至做床前,才停止翻耕。
6.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 (3)中,有機肥的使用量是根據土壤有機質含量及有機肥有機質含量進行確定;若有機肥有機質含量均為45% 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三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2-3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四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4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五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5-6噸/畝;當土壤有機質含量達到六級時,有機肥施用量為7-8噸/畝。
7.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將土壤酸堿度PH值調節為5. 0-7. 0,或適宜范圍為5. 5-6. 0 ;加入石灰或腐植酸類物質;石灰是在施入有機肥并翻耕1-3次之后,再施入土壤中,并繼續翻耕;腐植酸類物質可以與有機肥一同施入土壤中。
8.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土壤消毒,土壤消毒方法是以藥劑消毒為主,紫外線消毒為輔,并采用深層噴施藥劑結合深層翻耕的方法進行。
9.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黑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生物菌劑施用;在人參種植后,第二年春季,噴施生物菌劑;生物菌劑的噴施要在使用土壤消毒劑后進行;菌劑為枯草芽孢桿菌、EM菌劑、哈茨木霉或菌根真菌。
10.按照權利要求1所述的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其特征在于栽參前一年適時種植玉米、大豆、紫蘇或三葉草綠肥作物,7月上旬壓青并施入綠肥作物3-4 噸/畝,開始翻耕;第二年初春繼續翻耕,于8月上旬旋耕1-2次后,施入有機肥,并繼續翻耕,每隔10天左右耕翻一次,翻耕次數要達到4次以上,使綠肥充分腐熟;9月中下旬進行 1-2次旋耕后,進行土壤消毒,并繼續翻耕至做床。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人參種植技術,即非林地人參種植的土壤綠色休閑改良方法。綠色休閑,為土壤休閑的一種方式,為一年或二年休閑,第一年進行青稞、綠肥種植,并且進行青稞還田,翻耕;第二年進行翻耕、使用有機肥、土壤消毒。即主要是在休閑過程中,種植綠肥或對土壤有改良效果的植物,并在未結籽之前將其施入土壤中的一種休閑方式。通過科學地進行了青稞品種的選擇,更好的利用了休閑期對土壤進行改良,增加了土壤有機質含量,形成類似于林下的土壤環境,實現綠色土壤改良,滿足人參生長所需養分,為非林地人參種植提供了土壤保障,有利于人參非林地生產。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523879SQ20121001293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1月16日 優先權日2012年1月16日
發明者劉大亮, 劉子湫, 李國君 申請人:吉林省集安益盛藥業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武宁县| 平和县| 忻城县| 松滋市| 济南市| 廉江市| 新蔡县| 遂昌县| 松江区| 肥城市| 北流市| 家居| 东台市| 天气| 山丹县| 金坛市| 沛县| 通许县| 南阳市| 阿城市| 和林格尔县| 科技| 团风县| 张家界市| 静宁县| 武胜县| 朝阳市| 卢龙县| 平利县| 栾川县| 宜宾市| 乐都县| 清水河县| 博客| 新和县| 甘肃省| 都安| 厦门市| 新宾| 栖霞市| 南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