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食用菌培育技術領域,尤其是指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
技術背景
食用具有菌營養豐富、高蛋白質、低脂肪、味道鮮美等優點已經成為人們喜食的保健食品之一,食用菌的市場需求量越來越大,食用菌工廠化已經成為最具有現代農業特征的產業化生產方式,其采用工業化技術手段,在環境可控的設施條件下,組織高效率的機械化、自動化、流水化作業。實現食用菌工廠化生產的規模化、集約化、標準化和周年化生產是我國食用菌產業發展的方向,近幾年來,我國食用菌工廠化生產企業與科研單位加強了技術研究,生產技術有了較大的創新與提高,但是,如何降低原材料成本,進一步加快菌包成熟時間,縮短生產周期以及提高食用菌的生物轉化率是各生產企業始終所需解決的技術問題,以此節能降耗,降低成本來提高市場競爭力。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生物轉化率高、菌絲生長速度快、生長周期短、出菇率高的食用菌培育方法。
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所提供的技術方案為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它包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驟將食用菌培養基原料切選并進行預處理; 第二步驟將預處理完成后的原料用水淋透并發霉25 30天; 第三步驟按一定配比將培養基原料混合、攪拌; 第四步驟通過提升機將攪拌后的培養基裝袋; 第五步驟在培養袋內插入打孔棒并扎緊袋口 ;第六步驟通過滅菌車將完成第五步驟的培養袋推入高壓滅菌爐內進行滅菌; 第七步驟將滅菌后的培養袋放入強制制冷設備內進行冷卻; 第八步驟采用三點式接種方式將菌種植入培養袋的培養基內; 第九步驟將接種完成的培養袋推入內設有通風、換氣系統的培育室進行為期2(Γ24 天的培育;培育室的溫度保持在2(T25°C,空間濕度為6(Γ70% ;第十步驟將布滿白色菌絲的菌包移入出菇室進行為期2(Γ22天的培養; 第十一步驟最后進行采菇、檢驗、包裝、入庫;第十二步驟出菇結束后的廢菌包作為有機肥的培養基料,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所述第一步驟的食用菌培養基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麥麩、豆栢、玉米粉按一定配比混合。
所述第三步驟攪拌分為兩次,第一次采用人工攪拌,第二次采用提升機進行混合攪拌。
所述第六步驟高壓滅菌爐的溫度為120°C,時間為30分鐘。
所述第七步驟的冷卻為二級冷卻,第一級為8(T30°C,第二級為3(T20°C。
所述第八步驟的三點式接種方式為通過打孔棒將菌種分種植入培養基的上、中、 下三個部位。
所述第九步驟的通風、換氣系統包括有由間板分隔成的培養間和換氣間,換氣間有通向室外的進氣口,進氣口處設置濾網,對進入換氣間的空氣過濾雜菌,隔板上設置通氣孔,為換氣間的空氣進入培養間提供通道,培養間的底部設置回風管,回風管吸入空氣,并經連接管將空氣送入換氣間內的熱交換器入口,熱交換器的出口連接抽風機,抽風機將空氣抽出室外。
所述第十步驟的出菇室溫度保持在1(T25°C。
采用本方法培育出的食用菌成本比傳統降低30%以上,且出菇周期只需4(Γ45天, 大大縮短出菇周期,且本方案的培養基抗雜菌侵染性強,其生物轉化率可以達70%,菌種產量高、感觀好、味道更鮮美。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為本實施例所述的培育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驟第一步驟將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麥麩、豆栢、玉米粉等食用菌培養基原料切選并進行預處理;第二步驟將預處理完成后的原料用水淋透并發霉25 30天; 第三步驟按一定配比將培養基原料混合、攪拌;攪拌分為兩次,第一次采用人工攪拌,第二次采用提升機進行混合攪拌。
第四步驟通過提升機將攪拌后的培養基裝袋;第五步驟在培養袋內插入打孔棒并扎緊袋口 ;插入打孔棒時,打孔棒底部離培養基底部1CM。如此一來,可以使菌種深入培養基底部。
第六步驟將12個一組的培養袋排放滅菌框內,再在每個滅菌車上放置23框,最后通過滅菌車將培養袋推入高壓滅菌爐內進行滅菌;高壓滅菌爐的溫度為120°C,時間為 30分鐘。
第七步驟將滅菌后的培養袋放入強制制冷設備內進行冷卻;冷卻設置為二級冷卻,第一級為8(T30°C,第二級為3(T20°C。
第八步驟采用三點式接種方式將菌種植入培養袋的培養基內;所述的三點式接種方式是通過打孔棒將菌種分種植入培養基的上、中、下三個部位,植入菌種后將打孔棒取出,采用采用三點式接種方式后,既可以減少接種量,降低成本,且菌種萌發后的菌絲能從培養基上、中、下三個點開始吃料,加速了菌絲的生長過程,使菌種營養平衡、菌齡一致,大大縮短菌絲生長周期,有利于出菇整齊。
第九步驟將接種完成的培養袋推入內設有通風、換氣系統的培育室進行為期 2014天的培育;所述的通風、換氣系統包括有由間板分隔成的培養間和換氣間,換氣間有通向室外的進氣口,進氣口處設置濾網,對進入換氣間的空氣過濾雜菌,隔板上設置通氣孔,為換氣間的空氣進入培養間提供通道,培養間的底部設置回風管,回風管吸入空氣,并經連接管將空氣送入換氣間內的熱交換器入口,熱交換器的出口連接抽風機,抽風機將空氣抽出室外。工作時,抽風機將室外新鮮空氣由進氣口吸入,并經過濾,隨即通過熱交換器進行熱交換,外部流動的新鮮空氣向內部流動的排出空氣溫度靠攏,以減少能量損失, 且新鮮空氣隨后通過隔板上的通氣孔進入培養間,并向下均勻擴散流動,培養間原有空氣由底部回風管吸入,經連接管送入換氣間的熱交換器內部,與流經熱交換器外部的新鮮空氣進行熱交換后再由抽風機送至室外。使培育室的溫度保持在2(T25°C左右,空間濕度為 60 70%左右。
第十步驟將布滿白色菌絲的菌包移入出菇室進行為期2(Γ22天的培養;出菇室溫度保持在1(T25°C。
第十一步驟最后進行采菇、檢驗、包裝、入庫;第十二步驟出菇結束后的廢菌包作為有機肥的培養基料,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既環保又大大降低成本。
本發明的培養基原料采用的是生活過程中產生的廢料,即環保,且成本比傳統降低30%以上,其抗雜菌侵染性強,其生物轉化率可以達70%。采用三點式接種既能使菌絲在生長過程中營養平衡,且菌絲生長速度快、生長后的菌絲健壯,菌種產量高、感觀好、味道更鮮美。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只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并非以此限制本發明的實施范圍, 故凡依本發明之形狀、原理所作的變化,均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內。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有以下步驟 第一步驟將食用菌培養基原料切選并進行預處理;第二步驟將預處理完成后的原料用水淋透并發霉25 30天; 第三步驟按一定配比將培養基原料混合、攪拌; 第四步驟通過提升機將攪拌后的培養基裝袋; 第五步驟在培養袋內插入打孔棒并扎緊袋口 ;第六步驟通過滅菌車將完成第五步驟的培養袋推入高壓滅菌爐內進行滅菌; 第七步驟將滅菌后的培養袋放入強制制冷設備內進行冷卻; 第八步驟采用三點式接種方式將菌種植入培養袋的培養基內; 第九步驟將接種完成的培養袋推入內設有通風、換氣系統的培育室進行為期2(Γ24 天的培育;培育室的溫度保持在2(T25°C,空間濕度為6(Γ70% ;第十步驟將布滿白色菌絲的菌包移入出菇室進行為期2(Γ22天的培養; 第十一步驟最后進行采菇、檢驗、包裝、入庫;第十二步驟出菇結束后的廢菌包作為有機肥的培養基料,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步驟的食用菌培養基原料為木屑、玉米芯、甘蔗渣、麥麩、豆栢、玉米粉按一定配比混合。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三步驟攪拌分為兩次,第一次采用人工攪拌,第二次采用提升機進行混合攪拌。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六步驟高壓滅菌爐的溫度為120°C,時間為30分鐘。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七步驟的冷卻為二級冷卻,第一級為8(T30°C,第二級為3(T20°C。
6.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步驟的三點式接種方式為通過打孔棒將菌種分種植入培養基的上、中、下三個部位。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九步驟的通風、換氣系統包括有由間板分隔成的培養間和換氣間,換氣間有通向室外的進氣口,進氣口處設置濾網,對進入換氣間的空氣過濾雜菌,隔板上設置通氣孔,為換氣間的空氣進入培養間提供通道,培養間的底部設置回風管,回風管吸入空氣,并經連接管將空氣送入換氣間內的熱交換器入口,熱交換器的出口連接抽風機,抽風機將空氣抽出室外。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十步驟的出菇室溫度保持在1(T25°C。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一種食用菌的培育方法,首先,將食用菌培養基原料切選并進行預處理并發霉25~30天;按一定配比將培養基原料混合、攪拌;將攪拌后的培養基裝袋;在培養袋內插入打孔棒并扎緊袋口;通過滅菌車將培養袋推入高壓滅菌爐內進行滅菌;將滅菌后的培養袋放入強制制冷設備內進行冷卻;采用三點式接種方式將菌種植入培養袋的培養基內;將接種完成的培養袋推入內設有通風、換氣系統的培育室進行為期20~24天的培育;培育室的溫度保持在20~25℃,空間濕度為60~70%;將布滿白色菌絲的菌包移入出菇室進行為期20~22天的培養;最后進行采菇、檢驗、包裝、入庫出菇結束后的廢菌包作為有機肥的培養基料,實現原材料的循環利用。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550295SQ20121002794
公開日2012年7月11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9日
發明者李劍偉 申請人:湖南省和盛農業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