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屬于蛋白轉化技術領域,具體來說是指一種利用黃酒糟獲取蠅蛆動物蛋白的方法。
背景技術:
紹興是中國黃酒的發源地,隨著黃酒生產和制作工藝水平的迅速提高,紹興黃酒業正加快向集約化、規模化的經營方式轉化。同時因為規模的擴大,制作黃酒產生的黃酒糟(主要成分有蛋白質、氨基酸、淀粉、灰分、水分、醇、酯、軟脂酸等),絕大部分都沒得到有效利用,這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廢棄后還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為了保證紹興黃酒業的可持續發展,如何從根本上解決由生產黃酒帶來的這一難題,已是當前生態環境保護和資源循環利用的重要課題。家蠅(ifesca domestical 屬昆蟲綱(/flsecia)雙翅 U(Miptera)環裂亞目 Wyclorrhaphaimm^PdMuscoidea),是我國大部分地區最常見、數量最多的一種。家蠅由于其生命周期短、繁殖能力強,家蠅蠅蛆含有豐富的蛋白質、脂肪酸、氨基酸、幾丁質、多種維生素、礦物元素以及抗菌活性物質,是一種極其豐富而寶貴的蛋白資源。目前,已廣泛應用于提取蛋白質,及各種高級營養品等。目前,家蠅的養殖主要分為無菌養殖和普通養殖,在專利號為200910040108. 2的中國發明專利中,提供了一種家蠅的常規養殖方法,通過設置飼養籠,并配置合理的食物液,從而獲得家蠅蠅蛆或家蠅蛹。目前,制約家蠅養殖一直不能在農村等有條件地區大規模推廣的主要因素是,上述的養殖方法中,對養殖條件和家蠅的食物液具有較高要求,如采用牛奶、鮮雞蛋或紅糖與水進行混合等。本發明旨在探尋一種能將黃酒糟廢物利用于養殖無菌蠅蛆,從而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環保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根據本方法,可以適于大規模推廣并獲得具有高蛋白含量的家蠅蠅蛆或家蠅蛹等產品。本發明采取的技術方案如下,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水量85%的黃酒糟為培養料進行蠅蛆培養,培養溫度為20 35°C。進一步的設置在于
當黃酒糟含水量為85%,培養溫度為30°C時,蠅蛆的蛋白轉化率為17. 58 %。所述的培養料中還添加有麥麩,黃酒糟與麥麩按重量比9 1配比。用于蠅蛆培養的飼養室為8 10m2,高2. 5m ;墻壁和屋頂采用保溫材料,室溫保持 30士5°C,相對濕度為50% 70%,在飼養室內用木條搭制成若干個方形框架,每個框架單元長度50cm,寬度50cm,高度50cm,框架的四周用白色蚊帳布包覆成飼養籠,在飼養籠的一側開一直徑為20 cm的圓口,飼養籠內放置若干個飼養盤。所述的蠅蛆培養包括挑選與培養無菌種蠅種蛆發育成蛹后,從中挑選健壯飽滿的蛹體,清洗干凈后包裝于紗布袋內,投入質量濃度為0. 1 %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分鐘,取出濾干,置于飼養籠內,當蛹期到了 3 5天時即開始羽化,羽化后即為新一代無菌種蠅。種蠅羽化時,將一塊海綿吸滿水放入籠內,每天更換一次,同時放入營養料,營養料包括紅糖和奶粉。每個飼養籠的養殖密度為種蠅5千只.
種蠅產卵時,在每個飼養籠內放置飼養盤,飼養盤以不透明為好,每個飼養盤內裝培養料7 8cm厚,培養料為含水量為85%的黃酒糟,在培養料表面滴若干滴質量濃度為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三的氯化銨,每天更換一次飼養盤。蠅蛆幼蟲生長時,培養料每1 2天翻動一次,溫度控制在30°C。幼蟲在飼養盤內生長到第7天,從培養料中爬出到培養料的表面化蛹,化蛹時,控制飼養盤內溫度20 25 °C、濕度低于5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采用黃酒糟作為主要原料,黃酒糟中主要成分含有蛋白質、氨基酸、淀粉、灰分、水分、醇、酯、軟脂酸等,現有的黃酒糟作為生產黃酒后的廢料,絕大部分都沒得到有效利用, 這不僅是資源的極大浪費,廢棄后還對環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本文通過微生物發酵技術,將黃酒糟進行生物轉化,再利用轉化物中豐富的有機質養殖家蠅蠅蛆來獲取蛋白質, 一方面有效實現了黃酒糟的再利用;另一方面,經實踐證明,采用黃酒糟養殖的家蠅蠅蛆或蛹,具有蛋白質含量高等優點。2、通過研究家蠅的生活習性和繁殖規律,從而確定最佳的養殖方法,通過對家蠅生產和繁殖的環境如溫度、濕度,以及食物等影響,確定黃酒糟轉化為蠅蛆蛋白的最佳工藝為當黃酒糟含水量為85%,培養溫度為30°C時,蠅蛆的蛋白轉化率為17.58 %。從而為黃酒糟轉化蠅蛆蛋白的大規模工業化應用提供了實際操作方法。以下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
具體實施例方式
1、飼養環境與設備
1.1、飼養環境
飼養室一般為8 10m2,高2. 5m ;墻壁和屋頂采用保溫材料。室溫保持30士5°C,相對濕度達到50 % 70 %。保溫方法lkw加熱電爐,一個溫控儀;保濕方法室內常置一盆水,并放置濕度計。1. 2、飼養設備
(1)、飼養籠在飼養室內用木條搭制成若干個方形框架,每個框架單元長度50cm,寬度50cm,高度50cm,框架的四周用白色蚊帳布包覆成飼養籠,在飼養籠的一側開一直徑為 20 cm的圓口,以便放蠅及更換培養料,每個飼養籠的養殖密度為種蠅5千只。飼養籠內放置若干個飼養盤,每個飼養盤內裝培養料7 8 cm厚,培養料采用含水量為85%的黃酒糟。2、飼養與繁殖
2.1、挑選與培養無菌種蠅
種蛆發育成蛹后,從中挑選健壯飽滿的蛹體,清洗干凈后包裝于紗布袋內,投入質量濃度為0. 1 %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分鐘,取出濾干,置于飼養籠內,當蛹期到了 3 5 天時即開始羽化,羽化后即為新一代無菌種蠅。種蠅羽化時,將一塊海綿吸滿水放入籠內,每天更換一次,因為清潔水對成蟲的生存很重要,同時放入滿足成蠅生長發育所需要的營養料,營養料包括紅糖和奶粉。2. 2、產卵
在每個飼養籠內放置飼養盤,飼養盤以不透明為好,每個飼養盤內裝培養料7 8 cm 厚,培養料采用含水量為85%的黃酒糟,在培養料表面滴幾滴質量濃度為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三的氯化銨,用它來吸引雌蠅產卵。每天更換一次飼養盤。2. 3、幼蟲及其培養料
飼養盤是雌蠅產卵的地方,也是幼蟲生長、生活的地方,飼養盤堆放的培養料可供幼蟲采食和棲息;幼蟲可以吸食培養料中的多種有機物發酵而繁殖的酵母菌。因此培養料發酵的程度和幼蟲生長發育有著密切關系。培養料中存在著霉菌、細菌、酵母菌3大類數十種微生物,營養齊全。培養料每1 2天翻動一次,以確保培養料發酵完全,溫度控制在30°C,以有效促進幼蟲的生長發育。2. 4、蛹期
幼蟲在飼養盤內生長到第7天,就從培養料中爬出到培養料的表面化蛹。此時無須翻動培養料,化蛹時,控制飼養盤內溫度20 25 °C、濕度低于50 %。幼蟲化蛹時,蛹的外殼逐漸由軟變硬,蟲體藏在殼的內腔中二4小時內逐漸變為黃色一淺棕色一深棕色一黑色,蛹期一般為3 5天。蛹就羽化成蠅。3、統計分析 3. 1、方法
每天專人觀察記錄環境溫度、濕度、培養料對家蠅產卵、蟲卵孵化、蠅蛆養殖、化蛹、羽化等過程的影響,養殖結束后統計分析。由于種蠅和蠅蛆的飼養全部在室內進行。分別記錄6:00、14:00、22:00的溫度和濕度,取3次的平均值作當日的溫度和濕度;每天及時收集蠅卵放入蠅蛆飼養盤中(不同批次的分別放入不同的盤中,并做好標記),觀察記錄卵孵化所需時間;在蠅卵孵化后,觀察記錄蠅蛆生長發育所需要的時間(同一批卵由孵出至蠅蛆化蛹);將蠅蛹及時收集后用容器盛裝放入種蠅籠內,觀察并記錄蠅蛹羽化所需時間。3. 2、溫度對家蠅生長的影響
統計不同時期、不同溫度下家蠅生長發育的數據,總結溫度對蠅蛆生長發育的影響,結果如表1所示。
表K溫度對家蠅各生態期生長速度的影響。_
SS 14—16 17—19 20—23 V 24 29 V 30—35 " "MW.-StS=-HH--Μ -m^-SE-sW--
_取ItS 取rai 政IIS 取rsi 取臨取ra 取I広取ra 取肪取ra
_期 &)3445 2632 18E 1020 I W~
幼蟲期(d)1327 1114 811 79 56
化蛹期(d)1722 1216 1012 69 3 5
卵至蠅(d)4151 2432 1823 1318 8 11 平均由卵
至成蟲(d)46.6_28.2_21.8_16,3_10·1 °由表1可以看出
3. 2. 1、溫度對家蠅成長時間的影響溫度在17°C以下時,家蠅各個生態時期均較長,由卵至蠅需41 51天,平均為46.6 天;溫度達30 0C以上時則成長時間較短,由卵至蠅只需8 11天,平均為10. 1天。3. 2. 2、溫度對蠅繁殖及蠅蛆生產的影響
在日均溫度30 35°C時,成蠅表現活躍,交配活動頻繁,產卵數量多,世代間隔短;當日均溫度在17 時,成蠅活動明顯減少,交配活動和產卵數量均較少;日均溫度在 14 17°C時,大部分成蠅進入冬眠狀態,少食少動或不食不動,停止繁殖,只有極少數的成蠅在天氣晴好時繁殖產卵。當蠅蛆飼養室的溫度在20 35°C時,蠅卵的孵化及蠅蛆的發育較適宜,且隨著溫度的升高,蠅蛆的生長發育加快,變成的蛹也越大;溫度控制在30°C為最佳,但當室溫超過 35 °C時,蠅蛆產量下降。3. 3、培養料對家蠅生長的影響 3. 3.1、黃酒糟的成分分析
本實驗黃酒糟采用浙江古越龍山紹興酒股份有限公司出產的黃酒糟。分析方法水份測定采用干燥箱烘干法;灰分測定采用在馬福爐內550°C 660°C 燒至恒重;淀粉測定采用碘一淀粉比色法;粗蛋白測定采用凱氏定氮法。成分分析結果如表2所示。
權利要求
1.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含水量85%的黃酒糟為培養料進行蠅蛆培養,培養溫度為20 35°C。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當黃酒糟含水量為85%,培養溫度為30°C時,蠅蛆的蛋白轉化率為17. 58 %。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培養料中還添加有麥麩,黃酒糟與麥麩按重量比9 1配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蠅蛆培養的飼養室為8 10m2,高2. 5m ;墻壁和屋頂采用保溫材料,室溫保持30士5°C,相對濕度為50% 70 %,在飼養室內用木條搭制成若干個方形框架,每個框架單元長度50cm,寬度 50cm,高度50cm,框架的四周用白色蚊帳布包覆成飼養籠,在飼養籠的一側開一直徑為20 cm的圓口,飼養籠內放置若干個飼養盤。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蠅蛆培養包括挑選與培養無菌種蠅種蛆發育成蛹后,從中挑選健壯飽滿的蛹體,清洗干凈后包裝于紗布袋內,投入質量濃度為0. 1 %的高錳酸鉀溶液中浸泡2-3分鐘,取出濾干,置于飼養籠內,當蛹期到了 3 5天時即開始羽化,羽化后即為新一代無菌種蠅。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種蠅羽化時, 將一塊海綿吸滿水放入籠內,每天更換一次,同時放入營養料,營養料包括紅糖和奶粉。
7.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每個飼養籠的養殖密度為種蠅5千只。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種蠅產卵時, 在每個飼養籠內放置飼養盤,飼養盤以不透明為好,每個飼養盤內裝培養料7 8cm厚,培養料為含水量為85%的黃酒糟,在培養料表面滴若干滴質量濃度為萬分之一至萬分之三的氯化銨,每天更換一次飼養盤。
9.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蠅蛆幼蟲生長時,培養料每1 2天翻動一次,溫度控制在30°C。
10.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幼蟲在飼養盤內生長到第7天,從培養料中爬出到培養料的表面化蛹,化蛹時,控制飼養盤內溫度20 25 °C、濕度低于50%。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黃酒糟轉化動物蛋白的方法,屬于蛋白轉化技術領域,本發明采用黃酒糟培養家蠅蠅蛆,在黃酒糟含水量為85%,培養溫度為30℃時,蠅蛆的蛋白轉化率可以達到17.58%。本發明通過將黃酒糟廢物利用于蠅蛆養殖,一方面保證了黃酒業的可持續發展,從根本上解決了黃酒糟帶來的生態和環境問題,另一方面,通過蠅蛆的蛋白質轉化,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K67/033GK102524190SQ20121002790
公開日2012年7月4日 申請日期2012年2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2月9日
發明者羅文 申請人:紹興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