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發明屬精細化工領域,涉及一種具有生物殺傷作用的組合物,其能同時提供快速殺菌與持久防腐的功效,且殺菌譜更廣,不易產生抗性,可在金屬加工液、涂料、膠黏劑以及造紙等領域用作工業殺菌劑。
背景技術:
均三嗪(BK,1,3,5-三(2-羥乙基)-1,3,5-六氫三嗪),其分子結構為:均三嗪純品為透明、無色至淺黃色粘稠狀液體,易溶于水、醇和多種油。相對密度(25℃)1.15~1.17。沸點100℃,閃點大于55℃。0.2%的蒸餾水溶液pH值為9.0~11。室溫下穩定性較好(12個月穩定)。對金屬無腐蝕性。均三嗪屬低毒化合物。其大白鼠經口LD50為910mg/kg,小白鼠經口LD50為925mg/kg。直接接觸本品對皮膚和眼睛有輕度刺激作用,300mg/kg的水溶液對皮膚直接接觸沒有任何刺激性。均三嗪屬于堿性持久性防腐劑,對各種革蘭氏陽性或陰性菌、霉菌和酵母都有較強的抑殺力,尤其對嗜鐵菌有特效。在金屬加工液、造紙、涂料膠黏、油田等領域大量使用。但其殺菌譜并不廣,且難以達到快速殺菌的效果??ㄋ?Kathon,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和2-甲基-4-異噻唑啉-3-酮(CIT/MIT)),其分子結構為:商品為淡黃或淡綠色透明液體,其活性物含量≥1.50%,其中含5-氯-2-甲基-4-異噻唑啉-3-酮1.15%,2-甲基-4-異噻唑啉-3-酮0.35%,其他組分有鎂鹽、水。pH值為3.5~5.0,pH大于8時穩定性下降,pH適用范圍為1~9。本品可與陰離子、陽離子、非離子和各種離子型乳化劑、蛋白質配伍,胺類、硫醇、硫化物、強還原劑(如亞硫酸鈉和漂白劑)以及高pH均會使本品失活。不宜在高于40℃的環境中長期存放。卡松屬低毒化合物??ㄋ?有效物含量為1.5%)大白鼠急性經口LD50為3350mg/kg,小白鼠急性經口LD50雄性為3480mg/kg,雌性為3160mg/kg。卡松能有效地抑制各種細菌、霉菌、酵母,對藻類也有很強的抑制作用,還可殺滅軟體動物及浮游生物。它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高效、廣譜的殺菌防腐劑,是目前國際上使用量最大的工業防腐劑,也是性價比很高的工業防腐劑。然而,卡松屬于酸性快速殺菌劑,在50℃以上或者在pH8.5以上很容易分解失效。并且由于在使用時不注意造成濫用,會導致抗性的快速產生,致使卡松的使用領域不斷受到壓縮。
技術實現要素:
本發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種能同時提供快速殺菌與持久防腐的功效,且殺菌譜更廣,不易產生抗性的具有生物殺傷作用的組合物。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一種具有生物殺傷作用的組合物,包含質量分數為50~70%的均三嗪和1~8%的卡松,其余為水。進一步地,所述組合物還包含質量分數為1~5%的表面活性劑。更進一步地,所述組合物還包含偏重亞硫酸鈉或十二醇硫酸鈉以及穩定劑。本發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上述組合物用作工業殺菌劑的用途。為達到上述發明目的,本發明采取了如下技術方案:將技術方案一中的組合物作為工業殺菌劑的用途。進一步地,該組合物作為工業殺菌劑在金屬加工液、涂料、膠黏劑以及造紙領域的用途。更近一步地,所述組合物在待殺菌液體中的添加量為按體積比計的萬分之二~萬分之五。根據上述技術方案實施的組合物將酸性防腐劑卡松和堿性防腐劑均三嗪搭配使用,從殺菌機制方面而言,將快速殺菌和持久防腐這兩種特性進行了完美結合,從而使得殺菌譜更廣譜,有效降低抗性產生的幾率。從使用領域而言,該組合物充分利用了卡松和均三嗪的優點,展示對酸堿的穩定性,以及溫度的穩定性,可極大延長卡松以及均三嗪的使用壽命和使用范圍??勺鳛楣I殺菌劑廣泛應用在金屬加工液、涂料、膠黏劑以及造紙等領域。由于采用了緩釋技術,卡松的釋放速率基本保持恒定,從而降低了卡松的使用濃度,并且在運輸和操作使用過程中有效地減低了卡松的腐蝕性,與傳統產品相比更為環保。具體實施方式均三嗪屬于堿性持久性防腐劑,對各種革蘭氏陽性或陰性菌、霉菌和酵母都有較強的抑殺力,尤其對嗜鐵菌有特效。其最低抑菌濃度見表1。表1:均三嗪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濃度(MIC):微生物名稱MIC(mg/L)微生物名稱MIC(mg/L)黑曲霉500串珠狀鐮刀霉菌700桔青霉250大腸桿菌1500木霉800普通變形桿菌1600球毛殼霉50銅綠假單胞菌1800蠟葉芽枝霉400卡松能有效地抑制各種細菌、霉菌、酵母及藻類的生長,還可殺滅軟體動物及浮游生物。它是目前常用的一種高效、廣譜的殺菌防腐劑??ㄋ蓪ξ⑸锏淖畹鸵种茲舛葦祿姳?。表2:卡松(含有效物含量為1.5%)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濃度(MIC)在本發明中,將均三嗪和卡松混合搭配使用,能明顯降低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濃度(其效果見表3),具有較好的抑制細菌生長之功效,因此可廣泛應用于金屬加工液、涂料、膠黏劑以及造紙等領域。表3:均三嗪和卡松混合物對微生物的最低抑制濃度(MIC)以下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做進一步地詳細闡述。除另有標明,所有組分以重量計。(1)、殺菌劑組合物的配置:A、將卡松、水和表面活性劑在45℃-55℃下高速分散,形成CMIT/MIT乳化劑體;B、在乳化劑體中加入pH調節劑,如有機胺化合物或其衍生物0.01-0.05%(質量分數),形成穩定的乳化體系;此乳化體系為乳白色水懸浮體,pH=7.5-9.5;C、在均三嗪原液中加入pH調節劑,形成均三嗪復合體;D、將調節好的乳化體系與均三嗪復合體混合,按50%均三嗪和5%卡松的比例進行復合配制,形成穩定的CMIT/MIT/均三嗪混合液,即所需的殺菌劑組合物。E、在殺菌劑組合物中還可添加少量偏重亞硫酸鈉或十二醇硫酸鈉,對其抑菌力有增效作用。(2)、馬鈴薯浸汁瓊脂培養基的配制:土豆浸液20%,葡萄糖2%,瓊脂2%,水補足,調節pH5左右,制備瓊脂配方。試驗用培養基在高壓滅菌器內,于121℃加熱滅菌20分鐘。(3)、試驗菌的孢子懸浮液的制備:(1)使用下列5種試驗菌:試驗菌分別培養于馬鈴薯浸汁瓊脂培養基斜面,保存于3-10℃。(2)向5種試驗菌培養用的試管中分別注入無菌水,然后用接種針,于火焰旁,將試驗菌孢子接種到溶液中。(3)將5種孢子的懸浮液以等量混合,做成混合孢子懸浮液。(4)、實施例1:金屬加工液的濃縮液和去離子水按1∶15比例稀釋后,按萬分之三體積比添加配置好的殺菌劑組合物,同時加入上述制備的孢子懸浮液,隨后在抗菌防霉實驗室進行抗菌防霉測試。檢測依據參考ASTMD4783-2001在容器內被細菌侵染的膠粘劑制備物耐受性的標準試驗方法進行。對照組中未添加殺菌劑組合物。檢測結果見表4。表4:實施例1的抗菌防霉測試結果(5)、實施例2:在紗漿中按萬分之三體積比添加該復配防腐劑,同時加入上述制備的孢子懸浮液。隨后在抗菌防霉實驗室進行抗菌防霉測試。檢測依據參考ASTMD4783-2001在容器內被細菌侵染的膠粘劑制備物耐受性的標準試驗方法進行。對照組中未添加殺菌劑組合物。檢測結果見表5。表5:實施例2的抗菌防霉測試結果從實施例1和實施例2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添加了殺菌劑組合物的金屬加工液、紗漿在3~14天內均能穩定持久的殺菌,且對5種不同菌種的殺菌效率同樣好,其殺菌譜很廣,不易產生抗性。因此,該組合物能夠作為工業殺蟲劑,在金屬加工液、涂料、膠黏劑以及造紙等領域獲得廣泛的應用。(6)、實施例3:將殺菌劑在54℃恒溫箱中儲存2周。然后以無菌水為載體,按萬分之三的體積比添加該復配防腐劑,同時加入上述制備的孢子懸浮液。隨后在抗菌防霉實驗室進行抗菌防霉測試。檢測依據參考ASTMD4783-2001在容器內被細菌侵染的膠粘劑制備物耐受性的標準試驗方法進行。檢測結果見表6。表6:實施例3的抗菌防霉測試結果從實施例3的測試結果可以看出,該殺菌劑即使在較高的溫度下長期貯存,依然能保持較好好的殺菌效果,證明了其穩定性。且在常溫與高溫下的殺菌效果差別不大,具有良好的溫度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