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植物栽培的一種容器一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尤其是能夠通過規則的層疊、排列架構成空間任意形狀造型的栽培容器組合體。
背景技術:
目前,眾所周知的栽培容器是粘土燒結、瓷、陶、塑料及聚合物等材質的園臺、圓柱或棱臺、棱柱外觀形狀的容器,僅適合于二維平面上的排列擺放,三維空間擺放時必須依賴支架,但卻存在著遮光、通風不暢、管理不便、浪費材料等諸多缺陷,不能實現任意空間形 式、任意空間形狀的立體栽培。
發明內容
為突破平面擺放的粗放模式,本發明提出一種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承載栽培基質和栽培植物,在三維空間按規則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架構任意空間幾何形狀、全方位的組合栽培設施,實現真正意義的空間立體栽培。立體種植可以實現單位面積的效益最大化和極限利用效率;可以在墻體、護坡、高架橋構造柱等建筑構筑物上垂直植被綠化,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甚至,水泥電線桿、鋼管路燈桿、路街隔離柵欄都可以栽花種草美化、綠化、凈化環境。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是若干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規格、一定的強度和厚度且開口(不完全封閉)的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的集成體。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可以是多面體外形形狀(多面體實體的并集、差集、交集)的殼體容器,且一面/處(一面/處以上)開口不封閉;也可以是旋轉體外形形狀(旋轉體實體的并集、差集、交集)的殼體容器,且一面/處(一面/處以上)開口不封閉;還可以是多面體和旋轉體外形形狀(多面體和旋轉體實體的并集、差集、交集)的組合殼體容器,且一面/處(一面/處以上)開口不封閉。所述的面/處是指整個面(平面、曲面)或平面、曲面上的一部分。開口的大小依據植物的生物屬性及栽培基質確定以滿足植物的生存需要。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的規格屬性要與栽培植物的生物特性相適應。層疊結構栽培容器遵循植物生存需要光照、空氣、水分、養分的自然規律 第一,要滿足殼體容器構件承載植物及其所需的水分、養分(栽培基質)需求一盛載功能;第二,要滿足殼體容器構件的開口方向接受光線且開口處不被密閉一通風、受光為規則。若干開口的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遵循自然規律,按規則在三維空間以一定的開口方向(相對于水平面和朝向)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或交錯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一定的幾何形狀、任意空間幾何尺寸的組合立體栽培表面。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的外形形狀決定了栽培表面可以是直/斜或平/弧立面的立體栽培表面;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既是植物及其所需的水分、養分的盛載體,又是一種結構構件;栽培容器的材質特性和殼體厚度決定了栽培集成體的結構屬性,它能以自身強度形成穹隆結構的立體植物栽培面,也可以依附(包裹)墻(柱)體外表形成植物栽培面,還可以縱橫鏈接成直(斜)立面懸(披)掛栽培表面。
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可以是單體,也可以是單體的并合體;并合體可以相互分隔,也可以相互連(貫)通;幾何體栽培容器還可以是可拆分、組合的單體等分體。 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的材質屬性依環境要求可以是石材、木材、陶土、玻璃、水泥制品、塑料、合成樹脂、金屬或其它人工材質。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縱橫/交錯并合/間隔層疊、排列可以依據材質屬性及環境要求采用粘接、鉚接、焊接、編結、卡扣、緊固件及其它方式連接。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可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_的孔洞溢流或透氣。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節約土地,極大地提高單位面積的種植、綠化密度;可以任意場合、任何空間立體全覆蓋、全方位的綠化,改善人居環境,提高環境質量并且化解了建筑占地與植被用地的千古矛盾;充分利用生活垃圾、路街落葉、雜草等生物質廢棄物及塵土作為栽培基質,緩解垃圾對城市環境的壓力。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的直觀投影圖及主視、俯視、右視圖。I是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10是溢流或透氣孔洞。圖2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一個實施例中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按規則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的直(斜)單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3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一個實施例中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按規則縱橫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的直(斜)單立面間隔立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4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一個實施例中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按規則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的單曲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5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的直觀投影圖及主視、俯視、左視、右視圖。2是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10是溢流或透氣孔洞。圖6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二個實施例中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按規則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的直(斜)雙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的兩面直觀投影圖。圖7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棱臺(棱臺與棱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10是溢流或透氣孔洞。圖8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棱臺(棱臺與棱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注等分體的份數是不為O的自然數。圖9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三個實施例中棱臺(棱臺與棱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層疊排列成棱柱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10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棱臺(棱臺與棱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
圖11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棱臺(棱臺與圓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圖12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四個實施例中棱臺(棱臺與圓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層疊排列成棱柱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13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園臺(園臺與園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圖14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園臺(園臺與園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注等分體的份數是不為O的自然數。圖15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五個實施例中園臺(園臺與園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層疊排列成園柱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圖16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園臺(園臺與園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的主、俯視圖和軸測圖。圖17是本發明層疊結構栽培容器第六個實施例中園臺(園臺與園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層疊排列成園柱體栽培表面的軸測圖。上述附2、圖3、圖4中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1,圖6中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圖9中棱臺(棱臺與棱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圖8中棱臺(棱臺與棱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圖10中棱臺(棱臺與棱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圖11、圖12中棱臺(棱臺與圓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圖13、圖15中園臺(園臺與園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圖14中園臺(園臺與園臺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圖16、圖17中園臺(園臺與園柱實體的組合編輯體)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以及其它形式的殼體栽培容器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mm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 (如圖I、圖5、圖7中的10所示)。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
圖I所示,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1,是正方體和直三棱柱的并集組合成多面體外形形狀的單面開口殼體容器,也可以是其它任意形狀的幾何體外形且一面/處是開口不封閉的殼體容器。圖I中的主視圖所示,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的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也可以是大于0°、小于90°的任意角度。殼體容器底角是依據開口方向水平角和殼體容器I處在栽培集成體中形成的底面角度來確定。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可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求,選 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mm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 (如圖I中的10所示)。圖I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右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都平行且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處置時,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圖2所示的直(斜)單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同等前提下,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縱橫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圖3所示的直(斜)單立面間隔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圖I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不平行,右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平行且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處置時,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圖4所示的單曲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同等前提下,也可以組合成單曲立面間隔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圖I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右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都不平行時,開口方向水平角隨空間位置發生改變,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球殼外形穹隆結構的并合(間隔)弧立面立體栽培集成體。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的外形形狀決定了立體栽培表面可以是縱向直/斜或平/弧立面單面栽培效果的立體栽培表面,可以是墻(柱)體的外 表面,也可以是穹隆結構的球表面;可以是單面的立體栽培面,也可以是單面的立體栽培面平行(傾斜)相對組合成雙面的立體栽培面;還可以縱橫鏈接成直(斜)立面懸(披)掛栽培表面。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I可如圖2、圖3、圖4所示縱橫(交錯)依規則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單立面立體栽培集成體,亦可縱(橫)集成并合為縱(橫)集成體再橫向并合(縱向層疊);還可以按圖2、圖3、圖4所示原理依規格要求的面幅整體集成。實施例二
圖5所示,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是兩個正方體外形形狀的單面開口殼體栽培容器單體,通過并合集成兩個開口方向不同的殼體栽培容器集成體,也可以是兩個其它任意形狀的幾何體單體并合集成體。集成體可由相同形狀、相同大小的單體集成,也可以是形狀、大小不同的單體集成。圖5所示,兩個單體的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也可以是大于0°、小于90°的任意角度;開口方向水平角在同一平面內可以互相垂直,也可以相互不垂直。構成集成體的兩個單體并合面可以是相互分隔、相對獨立的,也可以是相互連通、整體的形式構成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 可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mm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如圖5中的10所示)。圖5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右視圖(左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都平行且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處置時,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縱橫并合層疊、排列組合成圖6所示的直(斜)雙立面并合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同等前提下,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縱橫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圖3所示相同原理的直(斜)雙立面間隔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圖5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不平行,右視圖(左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平行且開口方向水平角是45°處置時,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圖4所示相同原理的雙曲立面并合(間隔)立體栽培表面集成體;圖5中,俯視圖的上下兩邊投影線,右視圖(左視圖)的左右兩邊投影線都不平行時,開口方向水平角隨空間位置發生改變,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球殼外形穹隆結構的并合(間隔)雙弧立面立體栽培集成體。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的外形形狀決定了立體栽培表面可以是縱向直/斜或平/弧立面雙面栽培效果的立體栽培表面,可以是墻(柱)體的外表面,也可以是穹隆結構的球表面。兩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2可如圖2、圖3、圖4、圖6所示縱橫(交錯)依規則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的雙立面立體栽培集成體,亦可縱向(橫向)集成并合為縱(橫)集成體再橫向并合(縱向層疊);還可以按圖2、圖3、圖4、圖6所示原理依規格要求的面幅整體集成。實施例三
圖7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是由六棱臺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所得組合編輯體,也可以是由若干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并合連通體一第一實施例圖 4示例所述原理中的單體并合體,還可以是圖8所示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的形式。圖7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圖8中的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可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mm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 (圖7中的10所示)。圖7中主視圖所示的兩個等腰梯形相對應同一側的腰,是相對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傾斜處置且可以互相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兩個等腰梯形相對應的腰間距離和腰的長度決定了栽培容器容積大小。圖8同理。圖7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圖8中的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可以是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棱數的棱臺。圖8中的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可以是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等分數的單體并合體,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數的并合體。圖9是圖7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棱柱體外形形狀栽培表面。圖8中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同理可以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圖9所示的棱柱體外形形狀栽培表面。圖9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3層疊排列架構成棱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不僅可以平面層疊架構,而且,可以圖8中的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包裹、懸掛在柱形構筑物表面。實施例四
圖10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是由棱臺、棱柱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所得組合編輯體,也可以是如圖11所示由棱臺、園柱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所得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上述圖10中的5、圖11中的6還可以是圖8所示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4的形式。圖10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圖11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都可以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mm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 (圖7中的10所示原理)。圖10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圖11中的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可以是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棱數的棱臺外形形狀。圖10、圖11中主視圖所示等腰梯形的腰,是相對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傾斜處置。圖10中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圖11中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可以按照圖8所示原理形成以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份數的單體并合體,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數的并合體。
圖12是圖11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棱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同理,圖10中的殼體栽培容器5同樣可以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圖12所示的棱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圖12所示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層疊排列架構成棱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不僅可以平面層疊架構,而且,圖10中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5、圖11中棱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6可以等分體單體并合體的形式包裹、懸掛在柱形構筑物表面。實施例五
圖13所示,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是園臺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所得組合編輯體,也可以是由若干單面開口的殼體栽培容器并合連通體一第一實施例圖4示 例所述原理中的單體并合體,還可以是圖14所示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的形式。圖13中的殼體栽培容器7、圖14中的殼體栽培容器8、都可以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_的孔洞10 (如圖7中的10所示原理)溢流或透氣。圖13中主視圖所示的兩個等腰梯形相對應同一側的腰,是相對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傾斜處置且可以互相平行,也可以不平行。兩個等腰梯形相對應的腰間距離和腰的長度決定了栽培容器的容積大小。圖14同理。圖13中,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可以是單體,也可以是圖14所示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的形式。等分體單體可以是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份數的單體并合體,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數的并合體。圖15是圖13所示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園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同理,圖14中的殼體栽培容器8同樣可以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圖15所示園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圖15所示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7層疊排列架構成園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不僅可以平面層疊架構,而且,可以圖14中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包裹、懸掛在柱形構筑物表面。實施例六
圖16所示,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是由園臺、園柱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所得組合編輯體,也可以是由園臺與其他形狀的幾何體實體的并集、交集、差集編輯得到園臺其它形式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還可以是圖14所示可拆分、組合的等分體單體殼體栽培容器8相同原理的形式。圖16中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可以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需要,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_的溢流或透氣孔洞10 (圖7中的10所示原理)。圖16中主視圖所示等腰梯形的腰,是相對于水平面大于0°而小于180°傾斜處置。圖16中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可以按照圖14所示原理以不為O的任意自然數為份數的等分體單體并合體,也可以是不等分任意份數的并合體。
圖17是圖16所示的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依次縱向層疊排列架構成園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圖17所示園臺外形形狀的單體殼體栽培容器9層疊排列架構成園柱體外形形狀的栽培表面不僅可以平面層疊架構,而且,可以單體并合體的形式包裹、懸掛在柱形構筑物表面。權利要求
1.層疊結構栽培容器,是若干具有一定的幾何形狀和規格、一定的強度和厚度且開口的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的集成體;其特征是若干幾何體殼體容器遵循自然規律,規則的在三維空間以一定的開口方向角(相對與水平面和朝向)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或交錯并合(間隔)層疊、排列組合成另外的一定幾何形狀、任意空間幾何尺寸的組合立體栽培表面。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層疊結構的栽培容器可以是任意外形形狀的幾何體殼體容器;幾何體的外形形狀決定了可以是直/斜或平/弧立面的立體栽培表面。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的規格屬性與栽培植物的生物特性相適應。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既是植物及其所需的水分、養分的盛載體,又是一種結構構件;栽培容器的材質特性和殼體厚度決定了立體栽培集成體的結構屬性,它能以自身強度架構穹隆結構的立體植物栽培面,也可以依附(包裹)墻(柱)體外表形成植物栽培面,還可以縱橫鏈接成直(斜)立面懸(披)掛栽培表面。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有一面/處(一面/處以上)是開口不封閉的;所述的面/處是指整個面(平面、曲面)或平面、曲面上的一部分,開口的大小依據植物的生物屬性及栽培基質確定以滿足植物的生存需要。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可以是單體,也可以是單體的并合連通體或單體相互分隔的并合體,還可以是可拆分、組合的單體等分體。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可依栽培基質(有土栽培或無土栽培)的不同,選擇性的在開口的側面或底面設置一個或幾個3 — 30_的孔洞溢流或透氣。
8.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殼體容器的材質屬性依環境要求可以是石材、木材、陶土、玻璃、水泥制品、塑料、合成樹脂、金屬或其它材質。
9.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層疊結構栽培容器,其特征是幾何體容器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或交錯并合(間隔)層疊、排列可以依據材質屬性及環境要求采用粘接、鉚接、焊接、編結、卡扣、緊固件及其它方式連接。
全文摘要
一種層疊結構的栽培容器,徹底顛覆了栽培容器的傳統功能與平面擺放的種植模式,既是盛載植物及栽培基質的栽培容器,又是結構構件。是若干開口的幾何體殼體容器構件遵循自然規律,按規則在三維空間以一定的開口方向(相對與水平面和朝向)縱橫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或交錯并合(間隔)層疊、排列架構成另外的一定幾何形狀、任意空間幾何尺寸的組合立體栽培表面。它能以自體強度架構空間任意造型穹隆結構的立體綠化面,也可以依附(包裹)墻(柱)體、護坡外表形成栽培面,還可以縱橫鏈接成直(斜)立面懸(披)掛栽培表面美化路街柵欄,甚至,電線桿、路燈桿上也能搭建設施栽花種草。充分的、立體的綠化、美化、凈化環境。
文檔編號A01G9/02GK102630516SQ20121011167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7日
發明者于堃, 侯榮琦, 侯靜文, 劉安慶, 劉雯嬌, 周婷婷, 王太華, 王釗 申請人:侯榮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