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自動進紙機構、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碎紙機技術領域,特別是涉及一種自動進紙機構、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
背景技術:
碎紙機可以迅速、安全地將需要保密的文件銷毀,碎紙機設置有碎紙機構,碎紙機構的上方設置有進紙口,碎紙機構包括一對平行設置且相對旋轉的刀軸,刀軸上設有若干刀片,兩個刀軸上的刀片交錯設置,刀軸由電機驅動,刀軸旋轉時帶動刀片旋轉,將通過進紙口進入到刀軸處的紙張切碎。碎紙機常常使用自動進紙裝置將待碎的紙張送至碎紙機構,降低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專利號為200920134472.0的中國實用新型專利公開了一種帶自動進給裝置的碎紙機,該裝置包括儲紙機構、導向進給機構,儲紙機構包括托紙板、擋紙板,導向進給機構包括導向板、搓紙輪,工作時將待碎紙張放置在托紙板上,搓紙輪轉動通過摩擦力牽引紙張沿導向板移動,該自動進紙裝置具有以下缺陷1、對于第一張紙,搓紙板對第一張紙的摩擦牽引力大于第二張紙對第一張紙的摩擦阻力,第一張紙可以向前移動,而第一張紙對第二張紙的摩擦牽引力小于或等于第三張紙對第二張紙的摩擦阻力,因此,每次只能輸送最上面的一張紙,碎紙效率低;2、托紙板與搓紙輪之間的間隙有限,托紙板上只能放置頁數較少的紙垛,當托紙板上的紙垛被粉碎后,需要及時補充;3、當紙張前端折皺或彎曲時,折皺或彎曲部分容易卡死在進紙口或搓紙輪位置;4、為了便于將紙張送入碎紙機構,自動進紙機構應設置于碎紙機構的側上方,而不能設置于碎紙機構的正上方,使得碎紙機的整體體積較大。為提高送紙動作可靠性和進紙效率,申請號為201110268321. 6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公開了一種碎紙機的自動送紙結構,該自動送紙機構將搓紙輪替換為6-10個分紙針座,分紙針座套接在旋轉軸上,每個分紙針座設置有一個分紙針,分紙針的高度依次降低,分紙針的方向與托紙板平行,將紙垛放入托紙板時,分紙針將紙垛分成大致相同的多份,分紙針座依次轉動,從而依次將一份紙張彎曲至碎紙機構。對于該自動送紙機構,紙張是依靠自身重量和分紙針座的引導使紙張的下端進入到入紙口,易出現無法進紙或卡紙的現象,自動進紙動作不穩定。另,受碎紙機的最大碎紙量的限制,一次放入的紙張的數量受到限制,在碎紙工作量較大的情況下,需要分批放入紙張,使用有所不便,工作效率不高。專利號為200810110842. 7,專利名稱為“自動碎紙機的自動送紙裝置及其自動進紙碎紙機”的中國發明專利公開了另一種結構的自動進紙裝置,該自動送紙裝置包括托紙板、加壓部、供紙輥子,供紙板位于碎紙機構上方,托紙板中部設置有進紙口,進紙口兩側對稱設置有供紙輥子,進紙口上方的加壓部將紙垛壓緊在托紙板上,兩個供紙輥子相對轉動,紙垛最下方的紙張以進紙口為分界線,左右兩部分在供紙輥子的作用下向分界線移動,從而使該紙張拱起并被卷入兩個供紙輥子之間,進而輸送至碎紙機構。對于該自動進紙裝置,從托紙板下方進紙,因此托紙板上可以放置較多的紙張,能夠連續碎紙。加壓部是壓在紙垛的最上面,加壓部對整個紙垛施加一個壓力,供紙輥子通過摩擦力牽引紙張,每次只能輸送ー張紙,碎紙效率低。另外,將紙垛放在托紙板上時需要將加壓部抬起,操作麻煩。為解決上述缺陷,申請號為201120028933. 3的中國發明專利申請提出了ー種電動碎紙機,該電動碎紙機的托紙板包括長度不相同的第一托紙板、第二托紙板,碎紙ロ設置于第一托紙板與第二托紙板之間,第一托紙板和第二托紙板分別設置有進紙輥子,尤其是在較長的第二托紙板上設置兩個進紙輥子,工作時,下面的第一張紙被進紙輥子牽引前迸,當第二張紙與進紙輥子接觸時,進紙輥子牽引第二張紙前進,而此時第一張紙尚在碎紙過程中,因此增加了單次的碎紙數量,提高了碎紙效率,但是其通過將前后兩張紙部分重疊,實現連續進紙,具有如下缺陷I、吸紙不穩定;2、容易卡紙、堵紙;3、無法調節吸入紙張張數;4、在碎紙機處于最大碎紙負載時,同時碎紙紙數數量依然較少,理論值最多為7張。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ー種自動進紙機構、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該自動進紙機構可以自動、連續送紙,單次送紙數量多,通過該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該自動進紙和碎紙方法,碎紙效率高,避免卡紙。本發明的目的在于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而提供ー種自動進紙機構、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可以調整送紙數量。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ー種自動進紙機構,包括用于放置待撕碎紙垛的托紙平臺,托紙平臺設置有進紙ロ,進紙口下方設置有卷紙裝置,卷紙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相對轉動的卷紙輥,兩個卷紙輥的輥面相互壓合或間隙配合,還包括用于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若干紙張、并將其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之間的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ロ的上方或旁側;
一往復運動機構,用于驅動分紙機構往復運動,往復運動機構連接分紙機構。所述分紙機構包括一用于分拆紙張及壓紙的分紙桿,分紙桿與進紙ロ平行,分紙桿尾部連接往復運動機構,初始狀態吋,分紙桿位于托紙平臺外側,往復運動機構驅動分紙桿向前運動時,分紙桿從紙垛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之中而將紙垛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并對折壓入到兩個卷紙輥之間。所述分紙桿的前端為帶斜面的分紙部,后端為折紙部,分紙部從前端至折紙部的截面面積逐漸變大,折紙部靠近進紙ロ的一側設置有便于折彎紙張的凸起部。 所述折紙部靠近進紙ロ的一側設置有凸起部。所述托紙平臺包括兩個托紙板,托紙板的頂面是ー用于放置紙張的處于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的臺面,所述進紙ロ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所述分紙機構為兩個,兩個分紙機構位于托紙平臺的兩側,兩個分紙機構分別臨近進紙ロ兩端位置,分紙機構設置有用于調節每次進紙數量的高度調節機構,分紙機構通過該高度調節機構與碎紙機的機架或托紙平臺的側面連接。所述往復運動機構包括連接座、電機、偏心輪、連桿,電機與連接座固定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偏心輪的旋轉軸樞接,所述連桿一端與偏心輪鉸接,另一端與分紙機構尾部鉸接,連接座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所述往復運動機構包括連接座、電機、凸輪、彈簧,電機與連接座固定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凸輪的旋轉軸樞接,凸輪與分紙機構尾部抵觸連接,彈簧與分紙機構套接,彈簧ー端抵觸分紙機構尾部,另一端抵觸連接座,連接座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所述往復運動機構包括連接座、電機、齒輪,電機與連接座固定連接,電機的輸出軸與齒輪的旋轉軸樞接,分紙機構尾部設置有直齒條,直齒條與齒輪嚙合,連接座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ー種使用所述自動進紙機構的自動進紙碎紙機,包括機架、進紙ロ、碎紙機構以及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碎紙機構設置于機架的頂部,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設置于碎紙機構上方,進紙ロ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兩個卷紙輥分別位于進紙ロ的兩偵牝還包括所述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ロ的上方或旁側位置,分紙機構與機架或托 紙平臺的側面連接。自動進紙碎紙機還包括一用于壓紙的側開單蓋式結構或對開雙蓋式結構的壓蓋,壓蓋連接于機架,壓蓋壓紙時覆蓋于托紙平臺的上方,壓蓋與托紙平臺之間留有放置紙垛的空間。所述壓蓋的底部設置有壓紙板,壓紙板的底面對應于卷紙輥的位置設置有卷紙軸,所述壓紙板蓋在托紙平臺的上方,壓紙板與托紙平臺之間留有放置紙垛的空間。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其步驟包括
放紙在碎紙機頂部設置一托紙平臺,在托紙平臺中部或臨近中部的位置設置ー進紙ロ,將紙垛平放于托紙平臺;
分紙通過設置于進紙口上方或旁側的分紙機構分紙,通過分紙機構間歇的往復運動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來若干紙張,并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壓入進紙ロ ;
進紙通過兩個卷紙輥對紙張的夾壓カ以及兩個卷紙輥旋轉時對紙張產生的吸卷カ將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全部卷入到進紙口下方;
碎紙通過設置在進紙口下方的碎紙機構粉碎紙張;
分紙機構重復往復運動實現自動連續進紙。其中,分紙的步驟包括
分紙機構先從紙垛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之中而將紙垛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
通過分紙機構向下推擠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全部對折;
通過分紙機構向下推擠,將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之間的壓合處。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
1、分紙桿每次從紙垛的底層每次分出一定數量的紙張,一次性自動送入多張紙,效率高,避免紙張在進紙ロ、卷紙輥等位置發生卡紙;
2、毎次進紙數量基本相同,碎紙機能夠穩定碎紙,進紙動作穩定可靠;
3、通過高度調節機構可以調節分紙機構的高度,從而調節單次進紙的數量;
4、托紙平臺可以放置較多數量的紙張,其數量在理論上沒有限制,可以方便地將待粉碎的紙垛放在托紙平臺上方,操作簡便;
5、可以將自動進紙機構設置在碎紙機構的正上方,使自動進紙機構不需要設置在碎紙機構的側上方,減小了碎紙機的體積;6、從紙張的中部開始碎紙,導致單次碎紙的時間為其他碎紙機的一半,提升了碎紙效
率;
7、使用本發明的自動進紙機構的碎紙機,碎紙效率高,避免卡紙。
圖I是本發明的碎紙機自動 進紙機構的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中的碎紙機自動進紙機構的分紙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3是圖2中的A-A截面處的剖視圖。圖4是本發明的分紙桿的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5是圖4的左視圖。圖6是本發明的分紙桿的第二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7是圖6的左視圖。圖8是本發明的分紙桿的第三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9是圖8的左視圖。圖10是本發明的分紙桿的第四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1是圖10的左視圖。圖12是本發明的碎紙機自動進紙機構的另一種實施方式的結構示意圖。圖13是本發明的往復運動機構的另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4是圖13中往復運動機構的分紙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15是本發明的往復運動機構的又一種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16是圖15中往復運動機構的分紙狀態的結構示意圖。圖I至圖16中的附圖標記說明
I—托紙平臺11—進紙口
2-碎紙機構3-卷紙棍
4—分紙桿41—分紙部
42—折紙部5—往復運動機構
51——連接座52——電機
53——偏心輪54——連桿
55——凸輪56——彈簧
57——齒輪6——壓紙板
7—紙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和具體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詳細的說明,并不是把本發明的實施范圍限制于此。實施例一。如圖I至圖5所示,一種自動進紙機構,包括用于放置待撕碎紙垛I的托紙平臺1,紙垛7為多張紙張堆疊而成,托紙平臺I中部設置有進紙口 11,進紙口 11的長度大于紙張的寬度,紙張較長一邊的中線與進紙口 11對齊,進紙口 11下方設置有用于牽引、吸卷和夾送紙張的卷紙裝置,卷紙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相對轉動的卷紙輥3,兩個卷紙輥3的輥面相互壓合或間隙配合,進紙口 11的上方或旁側設置有分紙機構,分紙機構用于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若干紙張、并將其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3之間,兩個卷紙輥3吸卷和夾送分拆出來的紙張,將其一同卷入進紙口 11并送入到下方的碎紙機構2,碎紙機構2將其粉碎。自動進紙機構還設置有往復運動機構5,用于驅動分紙機構,往復運動機構5連接分紙機構進紙口 11亦可以設置在托紙平臺I的一側,進紙口 11偏離托紙平臺I的中心位置。如圖I、圖2所示,分紙機構包括分紙桿4,分紙桿4用于分拆紙張及將紙張壓入兩個卷紙輥3之間,分紙桿4與進紙口 11平行,分紙桿4相對于托紙平臺I的高度決定分紙桿4每次分紙的數量,每次分紙的數量是可以調節的,每次分紙的數量為I張 碎紙機每次最大碎紙數量X0. 5張,例如,對于每次最大碎紙數量為20張的碎紙機,分紙機構每次分紙的數量范圍是I 10張,使用者調節分紙機構的高度至上限值位置,分紙機構每次分紙時則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10張紙。分紙桿4尾部連接往復運動機構5,初始狀態時,分紙桿4位于托紙平臺I外側,分紙桿4與紙垛7分離,往復運動機構5驅動分紙桿4向前運動時,分紙桿4從紙垛7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7之中而將紙垛7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同時分紙桿4將被分拆出來的紙張對折壓入到兩個卷紙輥3之間,卷紙輥3牽引多張被壓入的紙張同時向下運動,實現同時粉碎限定數量的紙張,提高了碎紙效率。進一步的,如11所示,分紙桿4的前端為帶斜面的分紙部41,后端為折紙部42,分紙部41從前端至折紙部42的截面面積逐漸變大,便于分紙桿4沿紙垛7之間的間隙伸入紙垛7中。折紙部42靠近進紙口 11的一側設置有凸起部,該凸起部便于紙張被折彎,分紙桿4的形狀可以為三棱臺狀、三棱柱狀、圓錐臺狀、圓柱狀、半圓柱狀或類似的形狀。如圖4、圖5所示,對于本實施例,折紙部42較佳的實施方式為三棱柱狀,該三棱柱狀的折紙部42的一條棱朝向進紙口 11,紙張沿該朝向進紙口 11的棱被折彎,折彎效果好。折紙部42的形狀也可以為如圖6、圖7所示的圓柱狀。圖8、圖9中折紙部42的形狀為圓柱與三棱柱的組合,圖10、圖11中折紙部42的形狀為五棱柱。進一步的,托紙平臺I包括兩個托紙板,托紙板的頂面是一用于放置紙張的處于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的臺面,進紙口 11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如圖12所示,分紙機構可以為兩個,兩個分紙機構位于托紙平臺I的兩側,兩個分紙機構分別臨近進紙口 11兩端位置,分紙機構設置有高度調節機構,分紙機構通過該高度調節機構與碎紙機的機架或托紙平臺I的側面連接,該高度調節機構可以為螺桿調節,或者,凸出的定位點與若干不同高度的凹穴的定位配合,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調節,通過調節分紙機構的高度,可以調整每次分拆紙張的數量,從而調整了每次撕碎的紙張的數量。進一步的,如圖I所示,本實施例的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偏心輪53、連桿54,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偏心輪53的旋轉軸樞接,所述連桿54 —端與偏心輪53鉸接,另一端與分紙桿4尾部鉸接,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桿4與導向槽滑動連接,當電機52驅動偏心輪53轉動時,分紙桿4沿導向槽前后往復運動。
對于本發明,通過分紙機構可以從紙垛7底層每次分出一定數量的紙張,其數量受分紙機構的限制,因而既可以單次輸送多張紙,提高進紙效率,又避免了紙張過多而在進紙ロ 11、卷紙輥3、碎紙機構2等位置發生卡紙;另外,可以方便地將待撕碎的紙垛7放在托紙平臺I上方,操作簡便,并且可以放置大量紙張而不影響分紙;可以將自動進紙機構設置在碎紙機構2的正上方,使自動進紙機構不需要設置在碎紙機構2的側上方,減小了碎紙機的體積;使用本發明的碎紙機自動進紙機構的碎紙機,操作簡便,碎紙效率高。實施例ニ。如圖13、圖14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提供了另ー種結構的往復運動機構5,本實施例的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凸輪55、彈簧56,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凸輪55的旋轉軸樞接,凸輪55與分紙 桿4尾部抵觸連接,分紙桿4套接有彈簧56,彈簧56 —端抵觸分紙桿4尾部,另一端抵觸連接座51,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桿4與導向槽滑動連接,本實施例利用凸輪結構帶動分紙桿4往復運動進行分紙。本實施例的其他技術特征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實施例三。如圖15、圖16所示,本實施例與實施例一的區別在于本實施例提供了另ー種結構的往復運動機構5,本實施例的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齒輪57,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齒輪57的旋轉軸樞接,分紙桿4尾部設置有直齒條,直齒條與齒輪57嚙合,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桿4與導向槽滑動連接。本實施例利用齒輪齒條結構驅動分紙桿4往復運動進行分紙。本實施例的其他技術特征與實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贅述。實施例四。本實施例提供ー種使用實施例一的自動進紙機構的自動進紙碎紙機,該自動進紙碎紙機還包括機架、進紙ロ 11、碎紙機構2以及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1,碎紙機構2設置于機架的頂部,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I設置于碎紙機構2上方,進紙ロ 11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兩個卷紙輥3分別位于進紙ロ 11的兩側,還包括實施例一的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ロ 11的上方或旁側位置,分紙機構與機架或托紙平臺I的側面連接,分紙機構將紙垛7底層的若干張紙張分拆出來,井折彎壓入兩個卷紙輥3之間,兩個卷紙輥3將紙張牽引至碎紙機構2。通過自動進紙機構,本實施例的自動進紙碎紙機可以實現自動連續進紙,操作簡便,避免卡紙,碎紙效率高,并且可以將自動進紙機構設置在碎紙機構2的正上方,使自動進紙機構不需要設置在碎紙機構2的側上方,結構緊湊,減小了碎紙機的體積。進ー步的,該自動進紙碎紙機還包括一用于壓紙的側開單蓋式結構或對開雙蓋式結構的壓蓋,壓蓋連接于機架,壓蓋壓紙時覆蓋于托紙平臺I的上方,壓蓋與托紙平臺I之間留有放置紙垛7的空間,進一歩的,壓蓋的底部設置有壓紙板6,壓紙板的底面對應于卷紙輥3的位置設置有卷紙軸,所述壓紙板6蓋在托紙平臺I的上方,壓紙板6與托紙平臺I之間留有放置紙垛7的空間。當然,本實施例的碎紙機也可以不設置壓蓋而不影響碎紙機功能的實現,當不設置壓蓋時,該碎紙機可以簡化結構,降低成本。
在實施例一中,分紙機構通過單獨的往復運動機構5驅動,而對于本實施例,另一種較佳的實施方式為碎紙機構2設置有傳動機構,該傳動機構驅動連接往復運動機構5,這樣可以節省電機52等裝置,降低成本。實施例五。本實施例提供一種使用實施例的自動進紙機構的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其步驟包括
放紙在碎紙機頂部設置一托紙平臺1,在托紙平臺I中部或臨近中部的位置設置一進紙口 11,將紙垛7平放于托紙平臺I ;
分紙通過設置于進紙口 11上方或旁側的分紙機構分紙,通過分紙機構間歇的往復運動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若干紙張,并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壓入進紙口 ;
進紙通過兩個卷紙輥3對紙張的夾壓力以及兩個卷紙輥3旋轉時對紙張產生的吸卷力將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全部卷入到進紙口下方;
碎紙通過設置在進紙口 11下方的碎紙機構粉碎紙張;
分紙機構重復往復運動實現自動連續進紙。進一步的,分紙的步驟包括
分紙機構先從紙垛7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7之中而將紙垛7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
通過分紙機構向下推擠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全部對折;
通過分紙機構進一步向下推擠,將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3之間的壓合處。分紙機構向下推擠的動作可以通過分紙機構向下的分位移實現,也可以通過分紙機構的截面尺寸逐漸變大,從而縮小了分紙機構與進紙口 11之間的間隙,將紙張的對折部下壓紙兩個卷紙輥3之間的壓合處。完成上述分紙步驟后,通過兩個卷紙輥3對紙張的夾壓力以及兩個卷紙輥3旋轉時對紙張產生的吸卷力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全部卷入到進紙口。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實 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盡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作了詳細地說明,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自動進紙機構,包括用于放置待撕碎紙垛(7)的托紙平臺(I ),托紙平臺(I)設置有進紙口( 11),進紙口( 11)下方設置有卷紙裝置,卷紙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相對轉動的卷紙輥(3),兩個卷紙輥(3)的輥面相互壓合或間隙配合,其特征在于還包括用于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若干紙張、并將其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3)之間的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口(11)的上方或旁側; 一往復運動機構(5 ),用于驅動分紙機構往復運動,往復運動機構(5 )連接分紙機構。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紙機構包括一用于分拆紙張及壓紙的分紙桿(4),分紙桿(4)與進紙口( 11)平行,分紙桿(4)尾部連接往復運動機構(5),初始狀態時,分紙桿(4)位于托紙平臺(I)外側,往復運動機構(5)驅動分紙桿(4)向前運動時,分紙桿(4)從紙垛(7)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7)之中而將紙垛(7)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并對折壓入到兩個卷紙輥(3)之間。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紙桿(4)的前端為帶斜面的分紙部(41),后端為折紙部(42),分紙部(41)從前端至折紙部(42)的截面面積逐漸變大,折紙部(42)靠近進紙口(41)的一側設置有便于折彎紙張的凸起部。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托紙平臺(I)包括兩個托紙板,托紙板的頂面是一用于放置紙張的處于水平面或接近于水平面的臺面,所述進紙口(11)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所述分紙機構為兩個,兩個分紙機構位于托紙平臺(I)的兩側,兩個分紙機構分別臨近進紙口(11)兩端位置,分紙機構設置有用于調節每次進紙數量的高度調節機構,分紙機構通過該高度調節機構與碎紙機的機架或托紙平臺(I)的側面連接。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偏心輪(53)、連桿(54),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偏心輪(53)的旋轉軸樞接,所述連桿(54) —端與偏心輪(53)鉸接,另一端與分紙機構尾部鉸接,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凸輪(55)、彈簧(56),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凸輪(55)的旋轉軸樞接,凸輪(55)與分紙機構尾部抵觸連接,彈簧(56)與分紙機構套接,彈簧(56) —端抵觸分紙機構尾部,另一端抵觸連接座(51),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自動進紙機構,其特征在于所述往復運動機構(5)包括連接座(51)、電機(52)、齒輪(57),電機(52)與連接座(51)固定連接,電機(52)的輸出軸與齒輪(57)的旋轉軸樞接,分紙機構尾部設置有直齒條,直齒條與齒輪(57)嚙合,連接座(51)設置有導向槽,分紙機構與導向槽滑動連接。
8.一種使用權利要求廣7任意一項所述自動進紙機構的自動進紙碎紙機,包括機架、進紙口(11)、碎紙機構(2)以及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1),碎紙機構(2)設置于機架的頂部,由兩個托紙板構成的托紙平臺(I)設置于碎紙機構(2)上方,進紙口(11)設置于兩個托紙板之間,兩個卷紙輥(3)分別位于進紙口(11)的兩側,其特征在于還包括權利要求廣7任意一項所述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口(11)的上方或旁側位置,分紙機構與機架或托紙平臺(I)的側面連接。
9.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自動進紙碎紙機,其特征在于自動進紙碎紙機還包括一用于壓紙的壓蓋,壓蓋連接于機架,壓蓋的底部設置有壓紙板(6),壓紙板的底面對應于卷紙輥(3)的位置設置有卷紙軸,所述壓紙板(6)蓋在托紙平臺(I)的上方,壓紙板(6)與托紙平臺(I)之間留有放置紙垛(7 )的空間。
10.一種使用權利要求f 7任意一項所述自動進紙機構的自動進紙碎紙機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放紙在碎紙機頂部設置一托紙平臺(1),在托紙平臺(I)中部或臨近中部的位置設置一進紙口( 11),將紙垛(7 )平放于托紙平臺(I); 分紙通過設置于進紙口(11)上方或旁側的分紙機構分紙,通過分紙機構間歇的往復運動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若干紙張,并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壓入進紙口 ; 進紙通過兩個卷紙輥(3)對紙張的夾壓力以及兩個卷紙輥(3)旋轉時對紙張產生的吸卷力將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一次性全部卷入到進紙口下方; 碎紙通過設置在進紙口(11)下方的碎紙機構粉碎紙張; 分紙機構重復往復運動實現自動連續進紙。
11.根據權利要求10所述的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分紙的步驟包括 分紙機構先從紙垛(7)的中下部位置橫向插入到紙垛(7)之中而將紙垛(7)底層的若干紙張分拆出來; 通過分紙機構向下推擠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將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全部對折; 通過分紙機構向下推擠,將從紙垛(7)的底層分拆出來的若干紙張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3)之間的壓合處。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碎紙機技術領域,尤其涉及自動進紙機構、自動進紙碎紙機及自動進紙和碎紙的方法,本發明的自動進紙機構包括用于放置待撕碎紙垛的托紙平臺,托紙平臺設置有進紙口,進紙口下方設置有卷紙裝置,卷紙裝置包括兩個平行設置的相對轉動的卷紙輥,兩個卷紙輥的輥面相互壓合或間隙配合,還包括用于從紙垛的底層分拆出若干紙張、并將其對折后形成的對折部下壓至兩個卷紙輥之間的分紙機構,分紙機構設置在進紙口的上方或旁側;一往復運動機構,用于驅動分紙機構往復運動,往復運動機構連接分紙機構,本發明可以對多張紙進行碎紙,提升了碎紙效率,并且限定了送紙數量,避免同時粉碎的紙張過多,導致卡紙或損壞設備。
文檔編號B02C18/22GK102631972SQ20121011603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王興杰 申請人:東莞市邦澤電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