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花期控制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
背景技術:
杜胃$花(Rhododendron simsii Planch.),另丨」名映山紅、山胃$、滿山紅,杜胃$花科,杜鵑花屬,是中國十大名花之一。杜鵑花分布于歐、亞及北美洲,其中我國約占全世界總數的59%,原種集中分布于云南、西藏和四川海拔1000 3000m的高山上,故形成喜疏蔭環境、忌陽光曝曬,要求夏季涼爽而濕潤的氣候條件。在烈日下嫩葉易灼傷,根部亦易遭干熱傷害。其耐寒力因原產地不同差別很大,多數抗寒性較弱。要求肥沃、疏松透氣的酸性土壤, 忌含石灰質的堿土和排水不良的粘性土,忌濃肥。杜鵑花全世界約有900余種,在不同的自然環境中形成不同的形態特征,既有常綠喬木、小喬木、灌木,也有落葉灌木。其基本形態是常綠或落葉灌木,分枝多,枝細而直;葉互生,長橢圓狀卵形,先端尖,表面深綠色,疏生硬毛。總狀花序,花頂生、腋生或單生,漏斗狀,花色豐富多彩,品種繁多。我國目前廣泛栽培的園藝品種約有300種,根據其形態、性狀、親本和來源,將其分為東鵑、毛鵑、西鵑、夏鵑4個類型。2005年3月以比利時杜鵑花丹頂為母本,收集比利時杜鵑漢堡2號花粉,進行人工授粉,套袋,以防花粉其它污染;2006年7月收集Fl代種子,8月播種于塑料大棚內。2009年3月始見其花為紅色,明顯不同于父、母本的花色,花色紅艷,適合于盆栽,具重要商業開發價值,取名為丹粉杜鵑(國家林業局新品種受理號20110023)。本品種屬常綠杜鵑花,灌木狀。花冠半重瓣兩套筒,呈喇叭狀,花瓣2-3輪,連生,深裂。花冠3-4cm,略重疊花冠裂片玫紅色;花冠裂片內飾形態為紫紅色斑點,斑線長1-1. 5cm ;花柱玫紅色,下部淺綠,子房綠色被銀白色茸毛。雄蕊5-6枚,部分或完全退化成花瓣,短于花柱。在寧波的盛花期為3月上旬。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該方法實現了丹粉杜鵑各個季節均可開花,使得丹粉杜鵑順應了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本發明的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包括(I)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6個月進行摘芯,萌發新枝2_3cm后,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溶液進行噴霧處理,2個月后形成花蕊;(2)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30天,在1_5°C下冷藏6-7天,冷藏期間保持濕潤和每天12小時的光照;再移至溫室內培養,15-25°C下放置25-30天,控制空氣濕度80%,相對光強為50% -65%,即可在預定花期開放。所述步驟(I)中的多效唑溶液進行噴霧處理具體工藝為用0. 15wt%的多效唑溶液噴霧,每周I次,共處理2次或用0. 25wt%的多效唑溶液噴霧,處理I次。所述步驟(2)中的開放時間為35-40天。_2] 有益.效果本發明實現了丹粉杜鵑各個季節均可開花,使得丹粉杜鵑順應了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例,進一步闡述本發明。應理解,這些實施例僅用于說明本發明而不用于限制本發明的范圍。此外應理解,在閱讀了本發明講授的內容之后,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對本發明作各種改動或修改,這些等價形式同樣落于本申請所附權利要求書所限定的范圍。實施例I
(I)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6個月進行摘芯,萌發新枝2cm后,用0. 25wt %的多效唑溶液噴霧,處理I次,2個月后形成花蕊;(2)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30天,在1°C下冷藏6天,冷藏期間保持濕潤和每天12小時的光照;再移至溫室內培養,15°C下放置25天,控制空氣濕度80%,相對光強為50%,即可在預定花期開放,開放時間為35天。實施例2(I)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6個月進行摘芯,萌發新枝3cm后,用0. 15wt%的多效唑溶液噴霧,每周I次,共處理2次,2個月后形成花蕊;(2)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30天,在5°C下冷藏7天,冷藏期間保持濕潤和每天12小時的光照;再移至溫室內培養,25°C下放置30天,控制空氣濕度80%,相對光強為65%,即可在預定花期開放,開放時間為40天。
權利要求
1.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包括 (1)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6個月進行摘芯,萌發新枝2-3cm后,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溶液進行噴霧處理,2個月后形成花蕊; (2)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30天,在1-5°C下冷藏6-7天,冷藏期間保持濕潤和每天12小時的光照;再移至溫室內培養,15-25°C下放置25-30天,控制空氣濕度80%,相對光強為50% -65%,即可在預定花期開放。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I)中的多效唑溶液進行噴霧處理具體工藝為用0. 15wt%的多效唑溶液噴霧,每周I次,共處理2次或用0. 25wt%的多效唑溶液噴霧,處理I次。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2)中的開放時間為35-40天。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丹粉杜鵑花期控制方法,包括(1)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6個月進行摘芯,萌發新枝2-3cm后,用植物生長調節劑多效唑溶液進行噴霧處理,2個月后形成花蕊;(2)在丹粉杜鵑需求開花期之前30天,在1-5℃下冷藏6-7天,冷藏期間保持濕潤和每天12小時的光照;再移至溫室內培養,15-25℃下放置25-30天,控制空氣濕度80%,相對光強為50%-65%,即可在預定花期開放。本發明實現了丹粉杜鵑各個季節均可開花,使得丹粉杜鵑順應了市場需求,具有良好的應用前景。
文檔編號A01G7/06GK102640669SQ20121011624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19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19日
發明者沃綿康 申請人:沃綿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