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及方法

文檔序號:183227閱讀:393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及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及方法。
背景技術
靈芝為我國傳統名貴中藥,也是我國目前研究和開發較多的藥用菌。《神農本草經》指出赤芝(即靈芝)“苦,平,無毒”,主治“胸中結、益心氣,補中、增智慧、不忘”,“久食輕身不老,延年神仙”?!侗静菥V目》記載靈芝有“滋補強壯、延年益壽、利關節、治耳聾”等神奇功效,將其列為藥中上品。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靈芝具有扶正固本,防治呼吸道疾病,調節血脂,保護心腦血管,調節血糖,減輕、延緩糖尿病并發癥,提高免疫力,輔助治療腫瘤等功效。枇杷一身是良藥。目前對枇杷果實、花和葉的研究、利用較多,而對枝條的利用較 少。從枇杷葉中分離的有效成分主要有揮發油、三萜酸類、倍半萜類、黃酮類、多酚類、有機酸類等,這些成分具有抗炎止咳、降血糖、抗病毒和抗腫瘤等藥理活性;據泉州師范學院教授蔡建秀發表的名為“枇杷葉、枝條及果實總黃酮含量比較及抗氧化分析”文獻中試驗結果表明“枇杷各器官皆含有黃酮類化合物,莖的總黃酮含量相對較高”,這一結論體現了對枇杷枝條的利用具有重要的意義。每年枇杷種植地區修剪果樹會產生大量的枇杷樹枝和葉荒廢在果園,十分可惜。而且在靈芝栽培中,至今沒有人利用枇杷枝葉制作培養基進行栽培。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及方法。本發明的目的通過如下技術方案實現—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包括靈芝栽培培養基;所述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方為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O 50份、糖I份、石膏O I份、石灰O. 5 I份、過磷酸鈣O O. 5份,以上各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具體步驟如下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將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O 50份、糖I份、石膏O I份、石灰O. 5 I份、過磷酸鈣O O. 5份按上述重量份數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為I : I. 2 I : I. 5 ;B、裝袋滅菌將步驟A配制好的靈芝栽培培養基進行裝袋操作,并用套環、棉花塞或用橡皮筋或繩子對完成裝袋操作的菌袋封口,其后對菌袋進行滅菌操作;C、接種走菌經步驟B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溫后,按常規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D、出芝管理將經步驟C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進行室內出芝栽培或室外覆土栽培。
較之現有技術而言,本發明的優點在于(1)枇杷枝、葉是枇杷種植時修枝所產生的廢棄物,枇杷枝、葉代料栽培靈芝是變廢為寶的途徑;(2)枇杷枝、葉在枇杷種植地的數量巨大,作為栽培靈芝的原料,有利于降低靈芝栽培成本;(3)枇杷枝、葉代料栽培靈芝技術簡單實用,容易與枇杷園進行套種,從而提高枇杷生產的整體經濟效益,有利于延伸枇杷產業的良性循環;(4)枇杷枝、葉可替代部分森林原木栽培靈芝,具有保護森林資源的意義;(5)枇杷枝、葉代料栽培的靈芝,枇杷枝葉中豐富的營養物質能夠提高靈芝的品質和藥用功效。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方案和實施例對本發明內容進行詳細說明方案一 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包括靈芝栽培培養基;所述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方為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O 50份、糖I份、石膏O I份、石灰O. 5 I份、過磷酸鈣O O. 5份,以上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所述培養基還包括栽培種培養基;所述栽培種培養基的配方為棉籽殼58 68份、批杷枝葉10 20份、鉄皮10 20份、糖O. 5 I份、石灰O. 5 I份、石骨O. 5 I份、過磷酸鈣O. 5 I份,以上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具體步驟如下A、栽培種的制備①栽培種培養基的配制將棉籽殼58 68份、枇杷枝葉10 20份、麩皮10 20份、糖O. 5 I份、石灰O. 5 I份、石骨O. 5 I份、過磷酸I丐O. 5 I份按上述重量份數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即物料與水的重量份數比)為I : I. 2 I : I. 5,pH值自然;所述糖可以是紅糖;所述枇杷枝葉、麩皮以及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等可以是經曬干的干料,在進行配制時枇杷枝葉需經粉碎(粉碎程度以適合培養基配制為宜);所述農作物下腳料可以是玉米芯、黃豆桿、甘蔗渣(甘蔗經過榨糖后的殘渣)、谷殼等;所述菌草可以是象草、巨菌草、蘆葦、類蘆等;所述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為由農作物下腳料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或者由菌草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或者由農作物下腳料的一種或幾種以及菌草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所述水可以采用自來水或井水或河水等;所述枇杷枝葉可以是枇杷樹修剪下來的枇杷枝條及其上所帶有的枇杷葉,也可以是其他途徑收集的枇杷枝條或枇杷葉(如落葉等);②將配置好的栽培種培養基按常規方法進行裝袋(可采用折徑15厘米X28厘米X0. 05厘米聚丙烯塑料袋作為栽培容器)、滅菌(可采用高壓滅菌壓力O. 12Mpa,滅菌2.5小時,自然冷卻),進行接種(料溫25°C以下按常規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接種)、培養(培養溫度20 25°C,暗光培養,菌絲25 30天可基本布滿菌袋即可作為栽培種待用)制成栽培種;B、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首先進行枇杷枝葉預處理,將枇杷枝葉粉碎(粉碎程度以適合培養基配制為宜);然后將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O 50份、糖I份、石骨O I份、石灰O. 5 I份、過磷酸I丐O O. 5份按上述重量份數與水混合均勻,其料水比I : 1.2 I : I. 5,pH值自然;所述料水比為物料與水的重量份數比;所述糖可以是紅糖;所述枇杷枝葉、麩皮以及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等可以是經曬干的干料;所述農作物下腳料可以是玉米芯、黃豆桿、甘蔗渣(甘蔗經過榨糖后的殘渣)、谷殼等;所述菌草可以是象草、巨菌草、蘆葦、類蘆等;所述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為由農作物下腳料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或者由菌草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或者由農作物下腳料的一種或幾種以及菌草的一種或幾種按任意配比組成;所述水可以采用自來水或井水或河水等;C、裝袋滅菌將步驟B配制好的靈芝栽培培養基進行裝袋操作,并用套環、棉花塞或用橡皮筋或繩子對完成裝袋操作的菌袋封口,其后對菌袋進行滅菌操作;所述滅菌操作采用常壓滅菌法或高壓滅菌法;所述常壓滅菌法為將菌袋放入滅菌室內,在3小時內將滅菌室的溫度升至100°C,并保持12 14小時,其后?;馉F2 3小時,最后自然冷卻;所述高壓滅菌法為在O. 12 O. 15MPa壓力下對菌袋進行2 3小時的 滅菌處理;D、接種走菌經步驟C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至25°C以下后,按常規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走菌管理的具體步驟如下①溫度控制在19 21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②菌絲封面后,溫度保持在22 25°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黑暗條件下培養;③菌絲生長后期(菌絲即將滿袋前),溫度保持在22 25°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每天適時通風一次,每次10 60分鐘,以保證充足的氧氣促進菌絲生長;④菌絲基本滿袋后,再經過3 5天,使菌絲充分吸收營養利于后續栽培,隨后進入下一步驟;E、出芝管理將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進行室內出芝栽培或室外覆土出芝栽培;室內出芝栽培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采用立式或墻式排放在培養室內;所述立式為將菌袋豎立排放在層架上,袋與袋之間留3 5cm ;所述墻式為將菌包分層碼放,袋口朝外,每排放5 6層;室內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O. 1%以下;每天通風I 2次,每次25 35分鐘,以保證充足的氧氣;根據情況適時讓散射光進入培養室內或者開啟培養室內的照明,以保證有充足的散射光;濕度可通過向地板、墻壁灑水來控制,但不宜向幼蕾噴水;4 7天原基形成,原基經4 7天開始分化,再經過15 20天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而后經過15 25天進行靈芝采收;采收后停止向菌袋噴水,采收后經過10 15天原基再次形成,此時重復上述管理;在原基分化至孢子彈射前的這個時期里,可直接向菌袋噴霧狀水,在提高室內濕度的同時,增加菌袋的含水量;室外覆土出芝栽培采用拱形大棚,遮陽網覆蓋棚頂,遮陽網的遮光率為65 %,使棚內能形成較強的散射光;棚內分畦,畦面寬I. 5米,畦邊留有排水溝;大棚寬4. O米,棚頂離畦面2. 8米高;將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的塑料袋脫去,取出菌棒,然后將菌棒以3 5厘米左右的間距豎放或橫臥埋入畦面,最后全面覆土,厚度為2 3厘米,連續2天用水淋透泥土 ;優先采用橫臥埋入畦面;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溫度低時將大棚密閉,溫度低但有太陽光時可將遮陽網揭開;溫度高時將塑料膜揭開,必要時遮蓋遮陽網或草簾,或在棚頂微噴灑水;根據溫度、濕度揭開塑料膜、遮陽網,以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均勻的散射光條件;經過15 20天后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再后經過15 20天可進行靈芝采收。優選采用室外覆土出芝栽培,即仿野生栽培。出菇期只給水,不使用任何添加劑,不使用農藥,病蟲害完全采取綜合防治,以環境的預處理和衛生維護為主。孢子粉收集可采用套紙套法收集。采收的靈芝及時烘干,烘干溫度為40°C 50°C,烘干至恒重。所述菌袋可選用(15 24)厘米X (34 55)厘米X (O. 03 O. 05)厘米的聚乙烯或聚丙烯塑料袋。所述菌袋視滅菌方法而定,常壓滅菌法可選用聚乙烯塑料袋,高壓滅菌法可選用聚丙烯塑料袋。方案二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的具體步驟如下A、栽培種的制備①栽培種培養基的配制將棉籽殼58 68份、枇杷枝葉10 20份、麩皮10 20份、糖O. 5 I份、石灰O. 5 I份、石骨O. 5 I份、過磷酸I丐O. 5 I份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即物料與水的重量份數比)為I : 1.2 I : 1.5,pH值自然;②將配置好的栽培種培養基按常規方法進行裝袋、滅菌后,進行接種、培養制成栽培種;B、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首先進行枇杷枝葉預處理,將枇杷枝葉截成12 15厘米的小段;然后將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O 50份、糖I份、石膏O I份、石灰O. 5 I份、過磷酸鈣O O. 5份按上述重量份數配比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I : I. 2 I : I. 5,pH值自然;所述料水比為物料與水的重量份數比;C、裝袋滅菌將步驟B配制好的靈芝栽培培養基進行裝袋操作,將截段的枇杷枝葉捆綁后裝入菌袋內,其后用靈芝栽培培養基的其它物料填充枇杷枝葉的間隙,并用套環、棉花塞或用橡皮筋或繩子對完成裝袋操作的菌袋封口,其后對菌袋進行滅菌操作;所述滅菌操作采用常壓滅菌法或高壓滅菌法;所述常壓滅菌法為將菌袋放入滅菌室內,在3小時內將滅菌室的溫度升至100°C,并保持12 14小時,其后?;馉F2 3小時,最后自然冷卻;所述高壓滅菌法為在O. 12 O. 15MPa壓力下對菌袋進行2 3小時的滅菌處理;
D、接種走菌經步驟C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至25°C以下后,按常規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走菌管理的具體步驟如下①溫度控制在19 21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②菌絲封面后,溫度保持在22 25°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黑暗條件下培養;③菌絲生長后期(菌絲即將滿袋前),溫度保持在22 25°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每天適時通風一次,每次10 60分鐘,以保證充足的氧氣促進菌絲生長;④菌絲基本滿袋后,再經過15 20天,使菌絲充分吸收營養利于后續栽培,進入下一步驟; E、出芝管理將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進行室內出芝栽培或室外覆土出芝栽培;室內出芝栽培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采用立式或墻式排放在培養室內;所述立式為將菌袋豎立排放在層架上,袋與袋之間留3 5cm ;所述墻式為將菌包分層碼放,袋口朝外,每排放5 6層;室內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O. 1%以下;每天通風I 2次,每次25 35分鐘,以保證充足的氧氣;根據情況適時讓散射光進入培養室內或者開啟培養室內的照明,以保證有充足的散射光;濕度可通過向地板、墻壁灑水 來控制,但不宜向幼蕾噴水;4 7天原基形成,原基經4 7天開始分化,再經過15 20天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而后經過15 25天進行靈芝采收;采收后停止向菌袋噴水,采收后經過10 15天原基再次形成,此時重復上述管理;在原基分化至孢子彈射前的這個時期里,可直接向菌袋噴霧狀水,在提高室內濕度的同時,增加菌袋的含水量;室外覆土出芝栽培采用拱形大棚,遮陽網覆蓋棚頂,遮陽網的遮光率為65 %,使棚內能形成較強的散射光;棚內分畦,畦面寬I. 5米,畦邊留有排水溝;大棚寬4. O米,棚頂離畦面2. 8米高;將經步驟D接種走菌后的菌袋的塑料袋脫去,取出菌棒,然后將菌棒以3 5厘米左右的間距豎放或橫臥埋入畦面,最后全面覆土,厚度為2 3厘米,連續2天用水淋透泥土 ;優先采用橫臥埋入畦面;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 ;根據溫度、濕度揭開塑料膜、遮陽網,以保持良好的通風和均勻的散射光條件;經過15 20天后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再后經過15 20天可進行靈芝采收。
權利要求
1.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包括靈芝栽培培養基;所述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方為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0 50份、糖I份、石膏0 I份、石灰0. 5 I份、過磷酸鈣0 0. 5份,以上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還包括栽培種培養基;所述栽培種培養基的配方為棉籽殼58 68份、枇杷枝葉10 20份、麩皮10 20份、糖0. 5 I份、石灰0. 5 I份、石骨0. 5 I份、過憐酸I丐0. 5 I份,以上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
3.一種利用I或2所述的培養基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具體步驟如下 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將枇杷枝葉20 80份、麩皮20 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0 50份、糖I份、石骨0 I份、石灰0. 5 I份、過磷酸I丐0 0. 5份按上述重量份數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為I : I. 2 I : I. 5 ; B、裝袋滅菌將步驟A配制好的靈芝栽培培養基進行裝袋操作,并用套環、棉花塞或用橡皮筋或繩子對完成裝袋操作的菌袋封口,其后對菌袋進行滅菌操作; C、接種走菌經步驟B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溫后,按常規無菌操作規程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 D、出芝管理將經步驟C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進行室內出芝栽培或室外覆土栽培。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還包括枇杷枝葉預處理;所述枇杷枝葉預處理為將枇杷枝葉粉碎。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的接種走菌的具體操作為經步驟B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至25°C以下后,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走菌管理的具體步驟如下①溫度控制在19 21°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 ;②菌絲封面后,溫度保持在22 25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黑暗條件下培養菌絲生長后期,溫度保持在22 25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每天通風一次;④菌絲基本滿袋后,再經過3 5天進入步驟D出芝管理。
6.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還包括枇杷枝葉預處理;所述枇杷枝葉預處理為將枇杷枝葉截成12 15厘米的小段;所述步驟B裝袋走菌中的裝袋操作為將截段的枇杷枝葉捆綁后裝入菌袋內,其后用靈芝栽培培養基的其它物料填充枇杷枝葉的間隙。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C的接種走菌的具體操作為經步驟B裝袋滅菌處理的菌袋,待其料溫降至25°C以下后,進行接種操作;接種后的菌袋,排放在培養室內的層架上,進行走菌管理;走菌管理的具體步驟如下①溫度控制在19 21°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 ;②菌絲封面后,溫度保持在22 25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黑暗條件下培養菌絲生長后期,溫度保持在22 25 °C,相對濕度控制在60 65%,每天通風一次;④菌絲基本滿袋后,再經過15 20天進入步驟D出芝管理。
8.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B裝袋滅菌中的滅菌操作采用常壓滅菌法或高壓滅菌法;所述常壓滅菌法為將菌袋放入滅菌室內,在3小時內將滅菌室的溫度升至100°C,并保持12 14小時,其后?;馉F2 3小時,最后自然冷卻;所述高壓滅菌法為在0. 12 0. 15MPa壓力下對菌袋進行2 3小時的滅菌處理。
9.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驟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前還進行栽培種的制備;所述栽培種的制備 ①栽培種培養基的配制將棉籽殼58 68份、枇杷枝葉10 20份、麩皮10 20份、糖0. 5 I份、石灰0. 5 I份、石骨0. 5 I份、過磷酸I丐0. 5 I份按上述重量份數與水混合配制,其料水比為I : I. 2 I : I. 5 ; ②將配置好的栽培種培養基進行裝袋、滅菌后,進行接種、培養制成栽培種。
10.根據權利要求3-9任意一項所述的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芝管理采用室內出芝栽培或室外覆土出芝栽培; 室內出芝栽培 經步驟C接種走菌后的菌袋采用立式或墻式排放在培養室內;所述立式為將菌袋豎立排放在層架上,袋與袋之間留3 5cm ;所述墻式為將菌包分層碼放,袋口朝外,每排放5 6層; 室內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二氧化碳含量控制在0. I %以下;每天通風I 2次,每次25 35分鐘; 4 7天原基形成,原基經4 7天開始分化,再經過15 20天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而后經過15 25天進行靈芝采收;采收后經過10 15天原基再次形成,此時重復上述管理; 室外覆土出芝栽培 采用拱形大棚,遮陽網覆蓋棚頂;棚內分畦,畦邊留有排水溝; 將經步驟C接種走菌后的菌袋的塑料袋脫去,取出菌棒,然后將菌棒以3 5厘米左右的間距豎放或橫臥埋入畦面,最后全面覆土,厚度為2 3厘米,連續2天用水淋透泥土 ; 溫度控制在25 30°C,濕度控制在85 95%;經過15 20天后孢子開始彈射,進行孢子粉收集,再后經過15 20天進行靈芝采收。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其特征在于所述培養基包括靈芝栽培培養基;所述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方為枇杷枝葉20~80份、麩皮20~30份、農作物下腳料和/或菌草0~50份、糖1份、石膏0~1份、石灰0.5~1份、過磷酸鈣0~0.5份,以上各物料按上述重量份數進行配制。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體步驟如下A、靈芝栽培培養基的配制;B、裝袋滅菌;C、接種走菌;D、出芝管理。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枇杷枝葉栽培靈芝的培養基及方法,充分利用資源,有利于延伸枇杷產業的良性循環,有利于降低靈芝栽培成本,提高靈芝的品質和藥用功效。
文檔編號A01G1/04GK102633550SQ201210119348
公開日2012年8月15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0日
發明者張平, 謝娜, 賴騰強 申請人:張平, 福建農業職業技術學院, 賴騰強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确山县| 岫岩| 门头沟区| 澳门| 乌海市| 高阳县| 泊头市| 色达县| 兴化市| 龙陵县| 浦城县| 墨竹工卡县| 潞西市| 南江县| 滁州市| 宝坻区| 高青县| 德庆县| 乌什县| 鞍山市| 定陶县| 盈江县| 安塞县| 广灵县| 龙南县| 天水市| 凤城市| 莲花县| 隆回县| 亚东县| 应用必备| 通城县| 鸡西市| 宁国市| 巴南区| 托克逊县| 洪江市| 边坝县| 高青县| 左权县| 行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