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水產增養殖裝備與工程技術中的底棲性海產動物的養殖,尤其是一種具有避風浪和耐海流功能的、適于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的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
背景技術:
底棲性海產動物,包括海參、鮑魚、海膽等海珍品和大菱鲆、牙鲆、半滑舌鰨等鲆鰈魚類,以其味道鮮美、營養豐富而深受消費者喜愛。近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結構的改變,自然海產資源已很難滿足市場需求,因此,海珍品和名貴鲆鰈魚類的人工增養殖得以快速發展。然而,由于此類海產動物均屬底棲或礁棲性種類,在產業發展初期,主要以近海增養殖和陸基池養為主。近海增養殖主要有人工魚礁底播放流增殖、筏式吊籠養
殖和小型浮式網箱等方式。其中,造礁增殖存在投資成本高、回捕率低和采收困難等問題;筏式吊籠養殖和小型浮式網箱養殖只適合海平面上的養殖,其存在著養殖產量低、防風浪能力差、養殖風險高的嚴重不足。因此,亟需開發一種既能夠沉降于海底底部、又能上升至海平面進行生產操作,并且適于底棲性名貴海產動物的集約化養殖設施,以實現安全、高產、高效和健康養殖的現代漁業發展目標。
發明內容
為了克服現有技術的不足,本發明提供一種結構合理、升降穩定的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該養殖網箱既可沉降于海底底部,避風浪和耐海流,進行安全養殖,又可上浮至海面方便地進行生產操作。本發明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包括網箱框架和圍裹在網箱框架上的網衣,所述的網箱框架是由一環狀的內管、一環狀的外管、一環狀的頂管、連接在內管與外管之間的連接件和連接在內管與頂管之間的側立管組成,所述的網衣是由與頂管相匹配的蓋網、與內管相匹配的底網和圍設在側立管周邊上的圍網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與外管的下部設有配重底錨,在所述內管、外管上分別設有至少二個隔離艙,相鄰的隔離艙分別對應將內管、外管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若干封閉的管腔,在對應每一封閉管腔的內管、外管上分別設置一氣閥和一水閥。所述設置在內管與外管下部的配重底錨呈凸字形狀,在該配重底錨頂端部及兩側露出上端部兩兩對應設有固定扣,在配重底錨下端部設有至少一根支撐柱,配重底錨的凸出部分設置在內管與內管之間,并用固定件穿經固定扣將其與所述的內管、外管相連接固定。所述的氣閥設置在內管、外管的每一封閉管腔的一遠端管體上端部,所述的水閥對應設置在內管、外管的每一封閉管腔的另一遠端的管體下端部。所述的底網的下部橫豎交叉狀或/和同心圓狀設置有兩端封閉的防磨管。
所述的蓋網或/和圍網上設置有觀察窗。所述的蓋網上設置有投料窗。所述的蓋網的上表面橫豎交叉固定有若干網筋,在網筋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浮子。本發明由設置在內管、夕卜管上的隔尚艙對應將內管、夕卜管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若干封閉的管腔,在對應每一封閉管腔的內管、外管上分別設置一氣閥和一水閥,通過水閥向內管、外管上的每一封閉管腔內注入海水,則可使本發明沉降于海底底部躲避風浪,在內管與外管的下部設有的配重底錨,則將本發明固定于海底,耐海流沖擊移動;通過氣閥向內管、外管上的每一封閉管腔內注入氣體,則可使用本發明上浮至海面上,操作人員站立在外管上進行換網、放苗、捕撈及觀察海產動物生長情況。內管、外管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的若干封閉管腔則可保證網箱升降平穩。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升降平穩、養殖安全系數高的優點,特別適合于底棲性海產動物的集約化養殖。
·
下面結合附圖和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結構主視圖。圖2是本發明的網箱框架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蓋網結構示意圖;圖4是本發明的底網結構示意圖;圖5是本發明的配重底錨結構示意圖;圖6、圖7是本發明的氣閥設置示意圖;圖8、圖9是本發明的水閥設置示意圖;圖中10.網箱框架,11.外管,12.內管,13.連接件,14側立管,15.頂管;20.無結網,21.蓋網,22.浮子,23.投料孔,24.觀察窗,25.網筋,26.底網,27.防磨管,28.圍網;30.配重底錨,31.固定扣,32.支撐柱;40.氣閥,41.水閥,42.隔離艙。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I中,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包括網箱框架10和圍裹在網箱框架10上的網衣20。如圖I、圖2所示,網箱框架10是由一環狀的內管12、一環狀的外管11、一環狀的頂管15、連接在內管12與外管11之間的連接件13和連接在內管12與頂管15之間的側立管14組成。網箱框架10的構件材料均是采用高密度聚乙烯模制而成,其耐海水腐蝕,并且該種框架結構取得了最大的容積。在圖I中,網衣20是由與頂管15相匹配的蓋網(圖中不可見)、與內管相匹配的底網(圖中不可見)和圍設在側立管14周邊上的圍網28組成。上述的蓋網、底網和圍網均是以由繩索系結在網箱框架10的構件頂管、內管上及側立管的周邊上。蓋網21的結構如圖3所示蓋網21具有與頂管內徑相匹配的形狀,在蓋網21的中心部位設置有投料孔23,在邊緣部近頂管處設置有觀察窗24,在蓋網21的上表面用繩索固定有8條網筋25,該網筋25是橫向4條、豎向4條交叉設置。為了防止蓋網21下垂,在處于中間部位的每一網筋上均勻固定有3個浮子22。需說明的是,如圖I所示,為了方便出入網箱,觀察窗24也可以設置在圍網28上。底網26的結構如圖4所示底網26具有與內管內徑相匹配的形狀。為了防止底網26下垂與海底產生磨損,在底網26下部用繩索固定有兩端封閉的防磨管27。兩端封閉的防磨管27在底網26下部的設置,可以是橫豎交叉狀,也可以是同心圓狀,也可以是橫豎交叉和同心圓狀相結合設置。本實施例優先采用橫豎交叉和同心圓狀相結合設置,這樣兩端封閉的防磨管既可以防止底網26下垂,又可以防止底網26不被海底異物磨損。為適應底棲性海產動物在海底生長的習性,也為了規避風浪,海產動物在養殖期間,將網箱沉降在海底,如圖1、5所示,本發明在內管12與外管11的下部設有配重底錨30。
在圖5中,配重底錨30呈凸字形狀,是由抗海水腐蝕的混凝土材料預制而成。在配重底錨30的頂端部及兩側露出上端部兩兩對應設有固定扣31,在配重底錨30下端部預設有三根支撐柱,在截平面上呈三角形定點排列,以防止配重底錨30被海底污泥埋沒,并起固定作用,能有效防止海浪沖擊而造成網箱移動。如圖5所示,配重底錨30的凸出部分是設置在外管11與內管12之間,并用固定件如繩索或鋼線穿經固定扣將其與內管12、外管11相連接固定。在圖6、圖7、圖8、圖9中,為了使網箱沉降和上浮,本發明的外管11和內管12上設置了進排氣、水系統,該進排氣水系統包括在內管12、外管11上分別設有至少二個隔離艙42。相鄰的隔離艙42分別對應將內管12、外管11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若干封閉的管腔。如圖I、圖6、圖7、圖8、圖9所示,在對應每一封閉管腔的內管12、外管13上分別設置一氣閥40和一水閥41。隔離艙42設置的個數是依內管12、外管11的長度及養殖品種而定,本實施例優先采用的是在內管12、外管11上分別設有二個隔離艙42,該隔離艙42分別對應將內管12、夕卜管11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2個封閉的管腔。為了方便進排氣、水操作,氣閥40是設置在內管12、外管11的每一封閉管腔的一遠端管體上端部,水閥41是對應設置在內管12、外管11的每一封閉管腔的另一遠端的管體下端部。本發明通過水閥41向外管11、內管12的的每一封閉管腔內注入水,輸入海水時,在配重底錨30重力作用下,網箱沉降在海底;采收海產動物或進行生產操作(如換網、放苗及觀察海產動物生長情況)時,通過氣閥40外管11、內管12的每一封閉管腔內注入氣體,排出外管11和內管12的海水,浮力作用將使網箱浮出水面。
權利要求
1.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包括網箱框架和圍裹在網箱框架上的網衣,所述的網箱框架是由一環狀的內管、一環狀的外管、一環狀的頂管、連接在內管與外管之間的連接件和連接在內管與頂管之間的側立管組成,所述的網衣是由與頂管相匹配的蓋網、與內管相匹配的底網和圍設在側立管周邊上的圍網組成,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內管與外管的下部設有配重底錨,在所述內管、外管上分別設有至少二個隔離艙,相鄰的隔離艙分別對應將內管、外管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若干封閉的管腔,在對應每一封閉管腔的內管、外管上分別設置一氣閥和一水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設置在內管與外管下部的配重底錨呈凸字形狀,在該配重底錨頂端部及兩側露出上端部兩兩對應設有固定扣,在配重底錨下端部設有至少一根支撐柱,配重底錨的凸出部分設置在內管與內管之間,并用固定件穿經固定扣將其與所述的內管、外管相連接固定。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氣閥設置在內管、外管的每一封閉管腔的一遠端管體上端部,所述的水閥對應設置在內管、外管的每一封閉管腔的另一遠端的管體下端部。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網的下部橫豎交叉狀或/和同心圓狀設置有兩端封閉的防磨管。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網或/和圍網上設置有觀察窗。
6.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網上設置有投料窗。
7.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蓋網的上表面橫豎交叉固定有若干網筋,在網筋上固定有至少一個浮子。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升降式底棲性海產動物養殖網箱,包括網箱框架和圍裹在網箱框架上的網衣,其網箱框架是由一環狀的內管、一環狀的外管、一環狀的頂管、連接在內管與外管之間的連接件和連接在內管與頂管之間的側立管組成,其網衣是由與頂管相匹配的蓋網、與內管相匹配的底網和圍設在側立管周邊上的圍網組成,特點是在內管與外管的下部設有配重底錨,在內管、外管上分別設有至少二個隔離艙,相鄰的隔離艙分別對應將內管、外管的管體內部對稱分隔成若干封閉的管腔,在對應每一封閉管腔的內管、外管上分別設置一氣閥和一水閥。本發明具有結構簡單、操作簡便、升降平穩、養殖安全系數高的優點,特別適合于底棲性海產動物的集約化養殖。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792906SQ201210140359
公開日2012年11月28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3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3日
發明者關長濤, 姜澤明, 葉春和, 姜澤東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黃海水產研究所, 威海正明海洋科技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