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配方及馴食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養殖技術領域,涉及ー種魚類馴食的方法,尤其是ー種珍稀洄游性魚類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配方及馴食的方法。
背景技術:
刀資(CoiIia nasus ),隸屬鯡形目(Clupeiformes)、觸科(Engraulidae)、餅屬(Coilia),俗稱刀魚,其以豐胰肥滿,肉質細嫩鮮美而著稱,是享有“長江三鮮”美譽之ー的名貴洄游性魚類,具有廣闊的養殖發展前景。自然條件下,刀鱭食性廣泛,兼有選擇和隨機性,主要以水體中浮游動物的枝角類和橈足類、小魚、小蝦等為食,在進行人工養殖時,由于鮮活餌料供應困難,大規模的集約化養殖受到限制,而采用人工飼料進行投喂能很好地解決這ー問題,有效地提高了野生長江刀鱭魚種的冬春季節培育中的成活率。這就需要根據其營養需求配制專用飼料配方,井根據其攝食生態習性,配制專用緩沉飼料,制定專門的投喂策略;如果馴化方法不得當,不但魚種成活率不能保證,還會導致個體大小參差不齊,甚至誘發同類相殘的現象,直接影響到生產效益。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出ー種野生刀鱭的誘導馴化方法,該法通過人工緩沉飼料的配制及飼料配方的優化,建立野生刀鱭魚種的人工飼養技術,使得野生刀鱭轉為人工飼養從而為實現刀鱭的產業化開發提供新的思路。本發明為實現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術方案
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I、準備馴食專用池
建設鋼架保溫大棚,保持一定光照;在大棚內修建半掩地的圓形鋼化玻璃池,單池面積40-60平方米,池深I. 4-1. 8米,池底微凹呈鍋底狀,便于排污,設有微孔增氧裝置,進水口設在池邊,水流方向沿池壁切線方向,以便進水時池水能旋轉成微流水狀態,流速
0.1-0. 2m3/min,透明度 40_50cm,溶解氧 7-lOmg/L,氨氮< 0. lmg/L。2、選擇種苗規格
選擇秋末冬初季節即10-11月份從長江的靖江和常熟段捕撈野生刀鱭魚種,體長10-15cm,魚體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泳動活潑。所獲得魚種經水溫適應后放入馴養池,投放密度1-2尾/m3。3、馴食飼料配方及緩沉飼料的配制
(I)刀鱭人工配合飼料含有以下飼料成分魚粉40-45%,淀粉8-12%,魚油1-2%,蚯蚓干粉5-10%,脫脂奶粉2-4%,魚內臟干粉2-4%,小麥強筋粉3-6%,蝦粉10_20%,混合無機鹽1-3%,蠶蛹粉2-5%,混合礦物質3-6%,多種維生素2-3%,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所述混合無機鹽包括乳酸鈣、氯化鈉、磷酸氫ニ鉀、磷酸氫鈣、磷酸ニ氫鈉;所述混合礦物質包括硫酸鎂、硫酸鋅、檸檬酸鉀、檸檬酸鐵銨、碳酸銅、碳酸錳、氯化鋁、碘酸鉀、亞硒酸鈉、硫酸鉻鉀;
所述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維生素C、氯化膽堿、維生素E、維生素D。(2)按比例將上述物質倒入魚飼料攪拌機中攪拌60分鐘,經粉碎,取出后倒入魚顆粒機加熱生成緩沉顆粒飼料,然后用60網目過篩,每粒重量為0. 15克。 4、馴食過程
長江刀鱭魚種投入培育池后先停食7-10天,從第8-11天開始,每天升溫0. 2°C,直至最適水溫22°C,以提高刀鱭的新陳代謝。投喂飼料吋,緩慢地以少許逐漸投喂馴食,約30min,至80%的魚游走停止投飼;投喂時間為每天的6:00、12:00、17:00、22:00,共4次,定時定點攝食馴化并吸污,毎次投飼前可敲打養殖池壁,進行聲音刺激。持續投喂30天,刀鱭魚種可完全轉食人工配合飼料。本發明與已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I、飼料營養全面,適合刀鱭的營養需求,餌料系數低,顆粒水中穩定性好,緩沉速度為lcm/s,可直接觀察魚的攝食生長和健康狀況,保證了魚種的成活率和生長率。2、本發明的馴食過程操作簡便、強調生態型馴食,成功將野生長江刀鱭培育馴化成為適于池塘人工養殖、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的魚種,為與刀鱭食性和生理情況相同的其他名貴肉食性魚類的人工馴化提供理論數據和實踐經驗。
具體實施例方式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包括以下四個步驟
I、準備馴食專用池
建設500平米以上的鋼架保溫大棚,保持一定光照;在大棚內修建半掩地的圓形鋼化玻璃池,單池面積40-60平方米,池深I. 4-1. 8米,池底微凹呈鍋底狀,便于排污,設有微孔增氧裝置,進水口設在池邊,水流方向沿池壁切線方向,以便進水時池水能旋轉成微流水狀態,流速 0. 1-0. 2m3/min,透明度 40_50cm,溶解氧 7-lOmg/L,氨氮< 0. lmg/L。2、選擇種苗規格
選擇秋末冬初季節即10-11月份從長江的靖江和常熟段捕撈野生刀鱭魚種,體長10-15cm,魚體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泳動活潑。所獲得魚種經水溫適應后放入馴養池,投放密度1-2尾/m3。3、馴食飼料配方及緩沉飼料的配制
(I)刀鱭人工配合飼料含有以下飼料成分魚粉40-45%,淀粉8-12%,魚油1-2%,蚯蚓干粉5-10%,脫脂奶粉2-4%,魚內臟干粉2-4%,小麥強筋粉3-6%,蝦粉10_20%,混合無機鹽1-3%,蠶蛹粉2-5%,混合礦物質3-6%,多種維生素2-3%,所述的百分比為重量百分比;
所述混合無機鹽包括乳酸鈣、氯化鈉、磷酸氫ニ鉀、磷酸氫鈣、磷酸ニ氫鈉;
所述混合礦物質包括硫酸鎂、硫酸鋅、檸檬酸鉀、檸檬酸鐵銨、碳酸銅、碳酸錳、氯化鋁、碘酸鉀、亞硒酸鈉、硫酸鉻鉀;
所述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維生素C、氯化膽堿、維生素E、維生素D。
(2)按比例將上述物質倒入魚飼料攪拌機中攪拌60分鐘,經粉碎,取出后倒入魚顆粒機加熱生成緩沉顆粒飼料,然后用60網目過篩,每粒重量為0. 15克。4、馴食過程
長江刀鱭魚種投入培育池后先停食7-10天,從第8-11天開始,每天升溫0. 2°C,直至最適水溫22°C,以提高刀鱭的新陳代謝。投喂飼料吋,緩慢地以少許逐漸投喂馴食,約30min,至80%的魚游走停止投飼;投喂時間為每天的6:00、12:00、17:00、22:00,共4次,定時定點攝食馴化并吸污,毎次投飼前可敲打養殖池壁,進行聲音刺激。持續投喂30天,刀鱭魚種可完全轉食人工配合飼料。
權利要求
1.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配方,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食飼料配方的各組份重量百分比為魚粉40-45%,淀粉8-12%,魚油1-2%,蚯蚓干粉5-10%,脫脂奶粉2_4%,魚內臟干粉2-4%,小麥強筋粉3-6%,蝦粉10-20%,混合無機鹽1-3%,蠶蛹粉2_5%,混合礦物質3-6%,多種維生素2-3% ; 所述混合無機鹽包括乳酸鈣、氯化鈉、磷酸氫ニ鉀、磷酸氫鈣、磷酸ニ氫鈉; 所述混合礦物質包括硫酸鎂、硫酸鋅、檸檬酸鉀、檸檬酸鐵銨、碳酸銅、碳酸錳、氯化鋁、碘酸鉀、亞硒酸鈉、硫酸鉻鉀; 所述多種維生素包括維生素B1、維生素B6、生物素、葉酸、維生素C、氯化膽堿、維生素E、維生素D。
2.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以下技術步驟 (1)準備馴食池 a、在鋼架保溫大棚內修建半掩地的圓形鋼化玻璃池,面積40-60平方米,池深I.4-1. 8米; b、進水口設在池邊,水流方向沿池壁切線方向,以便進水時池水能旋轉成微流水狀態,流速 0. 1-0. 2m3/min,透明度 40_50cm,溶解氧 7-lOmg/L,氨氮< 0. lmg/L ; (2)選擇種苗規格 選擇秋末冬初季節即10-11月份捕撈野生刀鱭魚種,體長10-15cm,魚體規格整齊,體質健壯無病,泳動活潑,所獲得魚種經水溫適應后放入馴養池; (3)馴食飼料配方及緩沉飼料的配制 將飼料配方物質攪拌、粉碎后制成緩沉顆粒飼料; (4)馴食過程: 長江刀鱭魚種投入培育池后先停食7-10天,從第8-11天開始,每天升溫0. 2°C,投喂飼料吋,緩慢地以少許逐漸投喂馴食,約30min,至80%的魚游走停止投飼;定時定點攝食馴化并吸污,毎次投飼前敲打養殖池壁,進行聲音刺激;持續投喂30天,刀鱭魚種可完全轉食人エ配合飼料。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其特征在干所述馴食池池底微凹呈鍋底狀,便于排污,并設有微孔增氧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食池投放刀鱭魚種密度1-2尾/m3。
5.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食池水溫保持22°C。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ー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馴食投喂時間點為每天的6:00、12:00、17:00、22:00,共4次。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布了一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配方,包括魚粉40-45%,淀粉8-12%,魚油1-2%,蚯蚓干粉5-10%,脫脂奶粉2-4%,魚內臟干粉2-4%,小麥強筋粉3-6%,蝦粉10-20%,混合無機鹽1-3%,蠶蛹粉2-5%,混合礦物質3-6%,多種維生素2-3%。一種野生長江刀鱭魚種馴食人工飼料馴食的方法,包括準備馴食池、選擇種苗規格、馴食飼料配方及緩沉飼料的配制和馴食過程四個步驟。本發明飼料營養全面,適合刀鱭的營養需求,保證了魚種的成活率和生長率。本發明的馴食過程操作簡便、強調生態型馴食,成功將野生長江刀鱭培育馴化成為適于池塘人工養殖、抗病力強、生長速度快的魚種,為與刀鱭食性和生理情況相同的其他名貴肉食性魚類的人工馴化提供理論數據和實踐經驗。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640870SQ201210140779
公開日2012年8月22日 申請日期2012年5月9日 優先權日2012年5月9日
發明者徐跑, 徐鋼春, 楊根宏, 游華斌, 聶志娟, 顧若波 申請人: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淡水漁業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