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園林種植領域,主要是一種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目前,有大量的鹽堿地被人們所閑置,因鹽堿地的含鹽率較高,不利用植物的種植,一旦種植園林樹木,稍作不當,便會產生大量的園林樹木死亡,帶來經濟效益的損失,因此大量的鹽堿地變為荒地,可再生資源嚴重浪費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種處理過程簡單、環保、可再生資源充分利用的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如下技術方案來完成的,該種植方法的步驟為I)、在鹽堿地上清除雜灌草和非目的樹種,在清理的同時要保留天然目的樹種,并進行適當撫育;2)、在鹽堿地上挖種植穴,并在種植穴內填表土和礱糠混合物,種植穴內的表土和礱糠的重量配比是表土 80份、礱糠20份;3)、將園林植物的根部浸入配好的肥水泥漿中I 2小時;4)、將浸泡過得園林植物種植于鹽堿地上,并灌入大量的水,且及時松土 ;5 )、過15天后,再次澆水,并及時封堰,每過5天澆次水,封堰后的鹽堿地上施入有機肥。作為優選,所述的種植穴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且鹽分過重的地方引入脫鹽客土。作為優選,所述的園林植物的根部位于種植穴30公分處,在種植穴的底部至園林植物的根部處填入大量的表土和礱糠混合物,園林植物種植密度為2 5 Hl2 /株。作為優選,所述的肥水泥漿用粘土摻以少量淀粉并用淘米水調成稀糊狀膠體,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是粘土 20份,淀粉20份,淘米水60份。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本種植方法,園林植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且處理過程簡單、環保、可再生資源被充分利用的特點。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將對本發明做詳細的介紹該種植方法的步驟為I)、在鹽堿地上清除雜灌草和非目的樹種,在清理的同時要保留天然目的樹種,并進行適當撫育;2)、在鹽堿地上挖種植穴,并在種植穴內填表土和礱糠混合物,種植穴內的表土和礱糠的重量配比是表土 80份、礱糠20份;3)、將園林植物的根部浸入配好的肥水泥漿中I 2小時;所述的肥水泥漿用粘土摻以少量淀粉并用淘米水調成稀糊狀膠體,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是粘土 20份,淀粉20份,淘米水60份。4)、將浸泡過得園林植物種植于鹽堿地上,并灌入大量的水,且及時松土 ;5 )、過15天后,再次澆水,并及時封堰,每過5天澆次水,封堰后的鹽堿地上施入有機肥。所述的種植穴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且鹽分過重的地方引入脫鹽客土。所述的園林植物的根部位于種植穴30公分處,在種植穴的底部至園林植物的根部處填入大量的表土和少量礱糠等混合物,園林植物種植密度為2 5 Hl2 /株。一般造林季節為春季的2-4月(落葉樹種適當提前)和秋季的10月。鹽土造林,春、秋兩季皆可,但雨季栽種是鹽土綠化的最好時機。雨季雨量充沛,鹽分隨水而下滲,可使 土壤上層鹽分含量大大降低,而且雨水充沛,溫度高,有利于造林苗木根系的恢復和生長。本發明的選苗選用優質壯苗,一般要求規格喬木胸徑3厘米以上,保持樹冠完整,帶泥球造林。造林密度適當密植,盡快使幼林郁閉,覆蓋地面。喬灌混交種植,喬木定植密度為3X2米左右,灌木為3 X 1-1. 5米;喬木純林為2 X 2米,灌木純林I X 1-1. 5米。除上述實施例外,凡采用等同替換或等效變換形成的技術方案,均落在本發明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該種植方法的步驟為 1)、在鹽堿地上清除雜灌草和非目的樹種,在清理的同時要保留天然目的樹種; 2)、在鹽堿地上挖種植穴,并在種植穴內填表土和礱糠混合物,種植穴內的表土和礱糠的重量配比是表土 80份、礱糠20份; 3)、將園林植物的根部浸入配好的肥水泥漿中I 2小時; 4)、將浸泡過得園林植物種植于鹽堿地上,并灌入水且及時松土; 5)、過15天后,再次澆水,并及時封堰,每過5天澆次水,封堰后的鹽堿地上施入有機肥。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種植穴至少要下挖70公分以上,且鹽分過重的地方引入脫鹽客土。
3.根據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園林植物的根部位于種植穴30公分處,在種植穴的底部至園林植物的根部處填入表土和礱糠混合物,園林植物種植密度為2 5 m2 /株。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肥水泥漿用粘土摻以少量淀粉并用淘米水調成稀糊狀膠體,其中各原料的重量配比是粘土 20份,淀粉20份,淘米水60份。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鹽堿地園林種植方法,該種植方法的步驟為1)、在鹽堿地上清除雜灌草和非目的樹種,在清理的同時要保留天然目的樹種;2)、在鹽堿地上挖種植穴,并在穴內填表土和礱糠混合物;3)、將園林植物的根部浸入配好的肥水泥漿中1~2小時;4)、將浸泡過得園林植物種植于鹽堿地上,并灌入大量的水,且及時松土;5)、過15天后,再次澆水,并及時封堰,每過5天澆次水,封堰后的鹽堿地上施入有機肥。本發明的有益效果為通過本種植方法,園林植物的成活率大大提高,且處理過程簡單、環保、可再生資源被充分利用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G9/10GK102715008SQ201210236418
公開日2012年10月10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
發明者潘軍標 申請人:匯綠園林建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