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有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殺菌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藥組合物領域,具體地說是以苯醚雙唑和咯菌腈為有效成分的殺菌組合物,以及所述組合物在防治黃瓜灰霉病中的用途。
背景技術:
灰霉病(Cucurbit Gray Mould)是黃瓜作物生產中的重要病害,發生極其普遍。尤其是近年來,隨著日光溫室、塑料大棚、地膜覆蓋等保護措施的改進,黃瓜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加之茬次增多,為黃瓜灰霉病的滋生蔓延創造了條件,一般損失在30%以上。黃瓜灰霉病主要危害幼瓜,也侵染葉、莖。幼瓜發病,病菌多從開敗的雌花侵入,致使花瓣腐爛,進而向幼瓜擴展,致臍部呈水潰狀,幼花迅速變軟、萎縮、腐爛,表面密生灰色霉層,并擴展至整個瓜條。病瓜停止生長繼而腐爛或脫落。葉片一般由脫落的爛花或病卷須附著在葉面引起 發病,形成直徑2(T50mm大型病斑,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明顯,后干枯表面生灰霉。爛瓜或爛花附著在莖上時,能引起莖部腐爛,嚴重時下部的節腐爛致蔓折斷,植株枯死。灰霉病菌的有性態為富克爾核盤菌Sclerotinia fuckeliana(de Bary)Fuckel,屬子囊菌亞門核盤菌屬。無性態為灰葡萄孢Botrytis cinerea Pers. ex Fr.,屬半知菌亞門葡萄孢屬。灰霉菌為弱寄生菌,植株生長弱,病勢明顯加重。一般過于密植、氮肥施用過多或缺乏、灌水過多、通風透光不好均易使病害流行。苯醚雙唑(英文通用名Difenodiconazole),化學名稱2-[2_氯-4-(4-氯苯氧)苯基]-1,3-雙(1H-1, 2,4-三唑-I-基)-2-丙醇。申請號為200610140836. 7的中國專利申請中公開了苯醚雙唑的化學結構式、制備方法以及殺菌用途,在此將該專利申請全文引入作為參考。苯醚雙唑具有如下結構式
權利要求
1.一種農用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殺菌組合物中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重量比為1:100 100: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重量比為1:20 20:1。
3.一種農用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其中含有重量百分比0. 19^90%的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其余為農藥中可接受的載體和助劑。
4.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農用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59^80%的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其余為農藥中可接受的載體和助劑。
5.根據權利要求3所述的農用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含有重量百分比20%飛0%的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其余為農藥中可接受的載體和助劑。
6.根據權利要求3-5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農用殺菌劑,其特征在于其劑型為懸浮劑、水乳劑、微乳劑、可濕性粉劑或水分散粒劑。
7.權利要求I或2所述的農用殺菌組合物在防治瓜類作物灰霉病的用途。
8.權利要求3-6中任一項權利要求所述的農用殺菌劑在防治黃瓜類作物灰霉病的用途。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一種農用殺菌組合物,所述殺菌組合物中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重量比為1:100~100:1,優選地,所述苯醚雙唑與咯菌腈的重量比為1:20~20:1。本發明還涉及含有所述農用殺菌組合物的農用殺菌劑,以及它們在防治黃瓜類作物灰霉病的用途。本發明的組合物對病害有顯著的增效作用,提高了殺菌效果;減少用藥次數,減少環境污染和農藥殘留;作用位點增加。本發明的組合物對試驗作物均無明顯不良影響,安全性好,符合農藥制劑的安全性要求。
文檔編號A01N43/36GK102696626SQ201210236420
公開日2012年10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0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0日
發明者吳華龍, 徐黎婷 申請人:杭州宇龍化工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