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高產夏玉米栽培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高產夏玉米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玉米是我國的三大糧食作物之一,在人們食物結構的優化及畜牧業的養殖中有著廣闊的市場,而我國的人均耕地I. 38畝,傳統的夏玉米栽培畝產量在400 - 600公斤左右,玉米在我國華北地區的最高試驗產量為1400公斤左右,因而進行高產玉米的栽培技術的研究,對于保障糧食安全,促進養殖經濟的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國夏玉米種植產量低的主要原因在于玉米播種的行距與株距布置通光透氣性較差且種植密度較小,玉米生長期內的管理、肥料施放及水份的保持不合理。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玉米種植密度大,且通光透氣性良好,能夠高產的栽培方法。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本發明的高產夏玉米栽培方法,包括整理土地、選種、種子處理、播種、及生長期內的管理
(1)每畝土地施肥為土雜肥8立方米,磷酸二銨45kg,尿素25kg,硫酸鉀45kg,上述肥料混合均勻后翻入地下12cm ;
(2)選擇緊湊型高產玉米良種;
(3)播種前將種子在溫度為18- 25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4 - 7小時后通風涼干,然后用防腐殺菌劑、驅蟲劑進行拌種;
(4)6月上旬播種,播種時大小行間隔播種,大行的行距為40-50cm,小行的行距為20cm,行內株距為23 - 24cm,播種的深度為3_5cm,每個種穴內的種子數為2 — 3粒并相互之間留有2cm的間隙,大小行的種子交錯播種;
(5)在玉米出苗后,大部分苗為3—4葉時進行間苗,對缺苗處進行移栽補苗后定苗;
(6)后期的管理在玉米長至5- 8葉時,對玉米田進行5 - 8cm的中耕,中耕時每畝土地追施尿素8 - 10kg,在玉米苗長至8 — 9葉時,甩犁在大行間翻出10 - 12cm的溝,掩埋雜草并為玉米培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與大喇叭口期追施混合肥料。利用本方法進行大小行的玉米種子交錯播種,通過大小行間隔排布,且大小行的種子交錯播種,即可以提高玉米田的通光性與透氣性,玉米莖葉在地上的部分對空氣與陽光的利用與吸收作用增加;玉米的根部在地下也被疏散開,有利于根部的生長發育,增加抗倒伏能力及對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吸收,并提高了玉米的種植密度,每畝的株數可達7900-9500 棵;
(5)在玉米出苗后,大部分苗為4葉時進行間苗,對缺苗處進行移栽補苗,對玉米田進行5cm — 8cm的中耕,中耕時每畝土地追施尿素8kg — IOkg,在玉米苗長至8葉一 9葉時,甩犁在大行間翻出IOcm - 12cm的溝,掩埋雜草并為玉米培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與大喇叭口期追施混合肥料,苗期中耕的深度不易太深,能夠使土壤表面疏松,提高土壤的溫度,保持土壤的水分,同時能夠去除雜草;翻溝培土時的中耕深度比4葉時的幼苗要深一些,一是為了去除雜草,二是為了在玉米株的根莖處培土,防止生長后期玉米的倒伏,三是為了進一步提高玉米田間的透氣性與疏水性。通過上述的栽培方法,可有效提高玉米田的通光性與透氣性,增加玉米的種植密度,并充分利用土壤的水分與肥力,提高玉米的產量。作為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玉米苗期的土壤的持水量低于50%,每畝玉米田灌澆50立方米一 60立方米的水,在玉米孕穗到灌漿乳熟階段土壤的持水量低于70%,每畝玉米田灌澆60立方米一 80立方米的水,拔節到孕穗階段土壤的持水量低于60%,每畝玉米田灌澆55立方米一 65立方米的水,土壤水分低于下限,須及時灌水。由于夏播玉米區為華北大部及黃淮地區屬于南溫帶半溫潤氣候區,5-9月日平均氣溫多在20°C _27°C,全年降水量500mm-900mm,玉米生長季節雨量充沛,水熱條件基本能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在土壤過澇時應及時排出田中的降水,在干旱影響土壤的持水量低 于適合玉米的生長需要時,應給時灌澆,特別是玉米生長到大喇叭口期后,玉米喜濕不喜干,保持土壤的濕度有利于玉米的果實活棵成熟、提高玉米的粒重,從而增加玉米的產量。作為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追施質量比為2 3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45kg - 60kg,在大喇叭口期追施質量比為3 1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30kg — 50kg。玉米不同生育期對養分的吸收各異,苗期由于植株小、生長慢,對養分吸收數量少,小喇叭口期與大喇叭口期,營養生長與生殖生長齊頭并進,吸肥量明顯增多,進行追肥有利于莖桿健壯、玉米的豐產。作為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的進一步的改進,玉米雄穗露頭后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可分2次在晴天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進行,第一次拔除雄穗的1/2,在雌穗受粉完成后將雄穗全部去除并拔除玉米田內的空株、病株、劣株、弱株的玉米。玉米雄穗剛露頭尚未開花散粉時進行去雄最合適,此時植株尚矮,雄穗脆嫩,極易拔出。去雄時間晚,則易拔掉葉片和折斷莖桿,晴天上午9時至下午4時去雄效果較好,玉米傷口愈合最快。去雄方法,可采取隔行或隔株去雄,第一次拔除雄穗的1/2,在雌穗受粉完成后將雄穗全部去除并拔除玉米田內的空株、病株、劣株、弱株,以集中養分、空氣、陽光供給雌糖,進一步提聞粒重。采用本發明的技術方案,增加了玉米的種植密度,每畝種植密度為7900-9500株/畝,大小行間隔種植再加上相鄰行的交錯種植,提高了玉米田的通光性與透氣性,并充分利用了土壤的肥力與水分,增加了玉米的產量,其每畝產量比現有的種植方法種植玉米每畝能提高產量500公斤一 600公斤,增收明顯。
圖I是本發明的一種種植方式示意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作進一步的說明。
每畝土地施肥為土雜肥5 — 8立方米,磷酸二銨40 - 50千克,尿素20 — 25千克,硫酸鉀40 - 50千克,上述肥料混合均勻后翻入地下15 - 30cm。選擇緊湊型高產玉米良種,播種前將種子在溫度為18攝氏度一 25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4 一 7小時后通風涼干,然后用防腐殺菌劑、驅蟲劑進行拌種,6月上旬播種,播種時大小行間隔播種,大行的行距為40-50cm,小行的行距為20cm,行內株距為23 — 24cm,播種的深度為3-5cm,每個種穴內的種子數為2 - 3粒并相互之間留有2cm的間隙,大小行的種子交錯播種。種子交錯播種,可以提高玉米田的通光性與透氣性,玉米莖葉在地上的部分對空氣與陽光的利用與吸收作用增加;玉米的根部在地下也被疏散開,有利于根部的生長發育,增加抗倒伏能力及對土壤中營養元素的吸收,保障玉米增收。玉米苗期的土壤的持水量低于50%,每畝玉米田灌澆50立方米一 60立方米的水,在玉米孕穗到灌漿乳熟階段土壤的持水量低于70%,每畝玉米田灌澆60立方米一 80立方米的水,拔節到孕穗階段土壤的持水量低于60%,每畝玉米田灌澆55立方米一 65立方米的水,土壤水分低于下限,須及時灌水。在玉米出苗后,大部分苗為3— 4葉時進行間苗,對缺苗處進行移栽補苗后定苗。在玉米長至5 — 8葉時,對玉米田進行5 — 8cm的中耕,中耕時每畝土地追施尿素8 — IOkg,在玉米苗長至8 — 9葉時,甩犁在大行間翻出10 — 12cm的溝,掩埋雜草并為玉米培土,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與大喇叭口期追施混合肥料。在玉米小喇叭口期追施質量比為2 3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45kg - 60kg,在大喇叭口期追施質量比為3 1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 30kg — 50kg。 玉米雄穗露頭后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可分2次在晴天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進行,第一次拔除雄穗的1/2,在雌穗受粉完成后將雄穗全部去除并拔除玉米田內的空株病株、劣株、弱株的玉米。實施例I :地塊(El 19度56分602秒,N37度20分799秒)萊州采取該方法夏季直播玉米,無前茬,品種為登海3719,2006年6月6日播種,種植密度為9500株/畝,實收9050株/畝,面積為I. 11畝(長47. 55米,寬15. 75米),收獲面積為O. 2264畝,收獲果穗重583. I公斤,均穗取樣出籽率為77. 17%,籽粒含水率為28. 02%,折合畝產為1663. 5公斤;去邊行后的面積為O. 8836畝,收獲果穗重1636. 4公斤,均穗取樣出籽率為78. 12%,籽粒含水率為27. 0%,折合畝產為1228. 06公斤。全田(I. 11畝)平均產量為1316. 87公斤/畝。
權利要求
1.一種高產夏玉米栽培方法,包括整理土地、選種、種子處理、播種、及生長期內的管理,其特征在于 (1)每畝土地施肥為土雜肥8立方米,磷酸ニ銨45kg,尿素25kg,硫酸鉀45kg,上述肥料混合均勻后翻入地下12cm ; (2)選擇緊湊型高產玉米良種; (3)播種前將種子在溫度為18— 25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4 一 7小時后通風涼干,然后用防腐殺菌劑、驅蟲劑進行拌種; (4)6月上旬播種,播種時大小行間隔播種,大行的行距為40-50cm,小行的行距為20cm,行內株距為23 — 24cm,播種的深度為3_5cm,每個種穴內的種子數為2 — 3粒并相互之間留有2cm的間隙,大小行的種子交錯播種; (5)在玉米出苗后,大部分苗為3—4葉時進行間苗,對缺苗處進行移栽補苗后定苗; (6)后期的管理在玉米長至5— 8葉時,對玉米田進行5 — 8cm的中耕,中耕時每畝土地追施尿素8 — 10kg,在玉米苗長至8 — 9葉時,甩犁在大行間翻出10 — 12cm的溝,掩埋雜草并為玉米培土,在玉米小喇叭ロ期與大喇叭ロ期追施混合肥料。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夏玉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苗期的土壌的持水量低于50%,每畝玉米田灌澆50 — 60立方米的水,在玉米孕穗到灌漿乳熟階段土壌的持水量低于70%,每畝玉米田灌澆60 — 80立方米的水,拔節到孕穗階段土壌的持水量低于60%,每畝玉米田灌澆55 — 65立方米的水,土壌水分低于下限,須及時灌水。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夏玉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玉米小喇叭ロ期追施質量比為2 3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45 — 60kg,在大喇叭ロ期追施質量比為3 1的尿素與硫酸鉀混合肥料30 — 50kg。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夏玉米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雄穗露頭后隔行去雄或隔株去雄,去雄可分2次在睛天的上午9時至下午4時進行,第一次拔除雄穗的1/2,在雌穗受粉完成后將雄穗全部去除并拔除玉米田內的空株的玉米。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高產夏玉米栽培方法,每畝施土雜肥,磷酸二銨,尿素,硫酸鉀,混合均勻后翻入地下;選擇緊湊型高產玉米良種;播種前將種子在溫度為18-25攝氏度的溫水中浸泡4-7小時后通風涼干,然后用防腐殺菌劑、驅蟲劑進行拌種;播種時大小行間隔播種,大行的行距40-50cm,小行的行距20cm,株距為23-24cm,播種深度3-5cm,種穴內的種子數為2-3粒相互之間有2cm的間隙,大小行種子交錯播種;在玉米3—4葉時進行間苗、補苗后定苗;在玉米至5-8葉時,玉米中耕,每畝追施尿素8-10kg,8-9葉時,大行間翻出10-12cm的溝掩埋雜草為玉米培土。
文檔編號A01C21/00GK102763550SQ201210239610
公開日2012年11月7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2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2日
發明者劉少坤, 唐世偉, 李旭華, 李登海, 楊今勝, 柳京國, 賈春蘭 申請人: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