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公開了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主要包括粉碎機、料倉、分級機、引風機和除塵設備,經粉碎機加工后的物料在第一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收集器中,收集器溢出的粉塵被第一除塵設備捕集,收集器中的物料在第二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料倉,料倉溢出的粉塵由第二除塵器捕集,料倉中的物料進入分級機中進行分級,分級出的細粉在第三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第一旋風分離器中,分級機分級出的粗粉可以直接收集或者循環至粉碎機中進一步加工,因此本發明是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自動連續地加工出細粉,而且可以形成有閉路內循環將粗粉返回至粉碎機中進行加工,又且整條生產線可能產生的粉塵皆被除塵設備捕集,清潔、環保。
【專利說明】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
【背景技術】
[0002]隨著涂料、非金屬礦、功能型陶瓷材料、多元金屬、非金屬合金化、燃料、油墨、磁性材料、化妝品、粉末冶金、生物工程等高【技術領域】對產品要求的精細化,對粉碎研磨設備的要求也越來越高,但是設備將物料粉碎研磨得越細勢必導致設備成本和能耗越高,所以多年來業內一直圍繞著在盡可能低設備成本物、低能耗和環保的前提下將物料加工至所要求細度做了大量的研究。
【發明內容】
[0003]為了達到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了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本發明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能夠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自動連續地加工出細粉和粗粉以供不同需求,且還可形成閉路內循環將粗粉返回至粉碎機再加工,因此本發明具有連續生產、節能環保等優點。
[0004]本發明為了解決其技術問題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
[0005]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包括粉碎機和分級機,所述粉碎機具有進料口和溢出口,所述粉碎機的溢出口連通收集器的進料口,所述收集器上端設有第一除塵設備,所述第一除塵設備連接有第一引風機,所述收集器的出料口與料倉的進料口連通,所述料倉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所述第二除塵設備連接有第二引風機,所述料倉的出料口與分級機的進料口連通,所述分級機具有粗粉出口和細粉溢出口,所述分級機的細粉溢出口連通有第一旋風分離器,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具有細粉出口和溢出口,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連通有第三除塵設備,所述第三除塵設備連通有第三引風機。
[0006]本發明所采用的進一步技術方案是:
[0007]所述分級機的粗粉出口可以與所述粉碎機的進料口連通。
[0008]所述分級機的粗粉出口與所述粉碎機的進料口連通的結構是:設有第二旋風分離器,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具有進料口、出料口和溢出口,所述分級機的粗粉出口與所述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與所述粉碎機的進料口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連通有第四除塵設備,所述第四除塵設備連通有第四引風機。
[0009]所述收集器的出料口與料倉的進料口連通,所述料倉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的結構是:設有第三旋風分離器,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具有進料口、出料口和溢出口,所述收集器的出料口與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連通,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與所述料倉的進料口連接,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與所述第二除塵設備連接。
[0010]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本發明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主要包括粉碎機、料倉、分級機、引風機和除塵設備等,經粉碎機加工后的物料在第一引風機的作用下,從粉碎機的溢出口被抽吸至收集器中,收集器溢出的粉塵被第一除塵設備捕集,收集器中的物料在第二弓I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料倉中,料倉溢出的粉塵由第二除塵器捕集,料倉中的物料進入分級機中進行分級,分級出的細粉在第三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第一旋風分離器中,在第一旋風分離器的細粉出口處可以收集到細粉,分級機分級出的粗粉可以直接收集或者循環至粉碎機中進一步加工,第一旋風分離器溢出的粉塵由第三除塵設備捕集,因此,粉碎機無需對物料進行過渡加工,也無需增設球磨機等研磨設備,僅需通過分級機分級即可得到細粉和粗粉,細粉能夠滿足細度需求,分級出的粗粉既可直接使用也可返回至粉碎機中進一步加工,因此本發明是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自動連續地加工出細粉,而且可以形成有閉路內循環將粗粉返回至粉碎機中進行加工,又且整條生產線可能產生的粉塵皆被除塵設備捕集,清潔、環保。
【專利附圖】
【附圖說明】
[0011]圖1為本發明實施例所述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結構示意圖。
【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如圖1所示,包括粉碎機I和分級機2,所述粉碎機具有進料口 11和溢出口 12,所述粉碎機的溢出口 12連通收集器3的進料口 31,所述收集器3上端設有第一除塵設備41,所述第一除塵設備41連接有第一引風機61,所述收集器3的出料口 32與料倉7的進料口 71連通,所述料倉7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42,所述第二除塵設備42連接有第二引風機62,所述料倉7的出料口 72與分級機2的進料口 21連通,所述分級機2具有粗粉出口 22和細粉溢出口 23,所述分級機的細粉溢出口 23連通有第一旋風分離器81,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具有細粉出口 812和溢出口 813,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 813連通有第三除塵設備43,所述第三除塵設備43連通有第三引風機63。
[0013]所述收集器3的出料口 32與料倉7的進料口 71連通,所述料倉7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42的結構是:設有第三旋風分離器83,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83具有進料口831、出料口 832和溢出口 833,所述收集器的出料口 32與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831連通,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 832與所述料倉的進料口 71連接,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 833與所述第二除塵設備42連接。
[0014]本實施例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具有閉路內循環將粗粉返回至粉碎機再加工,如圖1所示,閉路內循環的具體結構如下:
[0015]設有第二旋風分離器82,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具有進料口 821、出料口 822和溢出口 823,所述分級機的粗粉出口 22與所述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 821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 822與所述粉碎機的進料口 11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 823連通有第四除塵設備44,所述第四除塵設備連通有第四引風機64。
[0016]上述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的工作過程及原理如下:經粉碎機加工后的物料在第一引風機的作用下,從粉碎機的溢出口被抽吸至收集器中,收集器溢出的粉塵被第一除塵設備捕集,收集器中的物料在第二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料倉中,料倉溢出的粉塵由第二除塵器捕集,料倉中的物料進入分級機中進行分級,分級出的細粉在第三引風機的作用下被抽吸至第一旋風分離器中,在第一旋風分離器的細粉出口處可以收集到細粉,分級機分級出的粗粉循環至粉碎機中進一步加工,第一旋風分離器溢出的粉塵由第三除塵設備捕集。
[0017]有上述過程和原理可知,粉碎機無需對物料進行過渡加工,也無需增設球磨機等研磨設備,僅需通過分級機分級即可得到細粉和粗粉,細粉能夠滿足細度需求,分級出的粗粉返回至粉碎機中進一步加工,因此本發明是在低能耗的條件下自動連續地加工出細粉,而且形成有閉路內循環將粗粉返回至粉碎機進行加工,又且整條生產線可能產生的粉塵皆被除塵設備捕集,清潔、環保。
[0018]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權利保護范圍,應如權利要求書所列。
【權利要求】
1.一種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其特征在于:包括粉碎機(I)和分級機(2),所述粉碎機具有進料口( 11)和溢出口( 12),所述粉碎機的溢出口( 12)連通收集器(3)的進料口(31),所述收集器(3)上端設有第一除塵設備(41),所述第一除塵設備(41)連接有第一引風機(61),所述收集器(3 )的出料口( 32 )與料倉(7 )的進料口( 71)連通,所述料倉(7 )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42),所述第二除塵設備(42)連接有第二引風機(62),所述料倉(7 )的出料口( 72 )與分級機(2 )的進料口( 21)連通,所述分級機(2 )具有粗粉出口( 22 )和細粉溢出口(23),所述分級機的細粉溢出口(23)連通有第一旋風分離器(81),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具有細粉出口(812)和溢出口(813),所述第一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813)連通有第三除塵設備(43 ),所述第三除塵設備(43 )連通有第三弓I風機(63 )。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級機(2)的粗粉出口( 22 )與所述粉碎機(I)的進料口( 11)連通。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級機(2)的粗粉出口(22)與所述粉碎機(I)的進料口(11)連通的結構是:設有第二旋風分離器(82),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具有進料口(821)、出料口(822)和溢出口(823),所述分級機的粗粉出口(22)與所述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821)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822)與所述粉碎機的進料口(11)連通,所述第二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823)連通有第四除塵設備(44 ),所述第四除塵設備連通有第四引風機(64 )。
4.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粉碎研磨分級環保生產線,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器(3)的出料口(32)與料倉(7)的進料口(71)連通,所述料倉(7)上端還連接有第二除塵設備(42)的結構是:設有第三旋風分離器(83),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83)具有進料口(831)、出料口(832 )和溢出口( 833 ),所述收集器的出料口( 32 )與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進料口( 831)連通,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出料口(832)與所述料倉的進料口(71)連接,所述第三旋風分離器的溢出口(833)與所述第二除塵設備(42)連接。
【文檔編號】B02C23/20GK103537354SQ201210243281
【公開日】2014年1月29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3日
【發明者】吳建明, 卜建明 申請人:昆山市密友粉體設備工程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