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屬于植物栽培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安徽省霍山縣漫水河鎮地處大別山腹地深山區,素有“百合之鄉”美譽。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實踐中創造出眾多的有地方特色的土特名優產品,名聞遐邇,漫水河百合又以其獨特的栽培環境,已形成同類產品之精品,2005年被省農委批準為綠色食品,成為大別山里一顆奇葩展現在世人面前,其產品色白、肉嫩、個大、純天然、無污染,內含豐富的蛋白質、淀粉、果膠、維生素和微量生物堿。具有潤肺止咳、清熱安神之功效,對咳嗽咯血、慢性支氣管炎、神經衰弱、睡眠不寧等癥有輔助療效。食用為清補保健之佳品。漫水河百合具有極高的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目前漫水河百合種植過程中使用的 防害蟲病害劑多為化學劑和肥料實施不合理以及種植技術不恰當,影響漫水河百合的品質,達不到實用功能,因此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成為種植者的追求目標。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針對現有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更為合理、可操作性強、可實現高產的食用漫水河百合種植技術。為達到以上目的,本發明通過下列技術方案實現
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1)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平坦,富含有機質、肥力充足的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 2. 5%,土壤pH=5. 4-6. 7 ;
(2)深翻和施肥
栽前要及時犁耕深翻,深度在25-30 cm,深翻土地后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6000 kg,全面鋪撤,犁翻人土 ;開春后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4000 kg,全面鋪撤;在栽植溝內施大糞等優質精肥250-300 kg并配合混施25 40 kg過磷酸韓、10-15 kg尿素、氯化鉀5_10 kg、硫酸亞鐵2-3 kg和硫酸鋅1-2 kg作種肥;
(3)種球選擇
選擇根繁茂未腐爛、鱗莖盤末受損傷的一、二級百合種球作母種;為保證大田及母種田各級種球栽植后出苗一致、長勢整齊,一塊田中栽植的種球母種盡量要求選擇一致;
(4)栽種
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地凍以前進行播種,秋季播種如遇秋旱、冬旱土壤墑情不足要及時補充土壤水分,防止百合種球在土壤中因干旱、鱗莖所含水分逆流,常引起腐爛缺苗;一級種球栽種行距為40-50 Cm,栽種株距為17-20 cm,二級種球栽種行距為35-40 cm,栽種株距為 15-16 cm ;
栽植方式可選下列之一(1)寬畦多行栽植一般畦寬I.2 I. 5米,畦間溝寬30 40厘米,溝深10 15厘米,畦上可栽種數十行百合;
(2)高畦壟作栽培采用先起壟后栽母種種球的作法,壟寬約60 80厘米,壟頂40 60厘米,溝底寬30厘米,壟高約20厘米,每一壟栽2 3行;
(3)壟作覆膜栽培采用先栽母種種球后起壟的方 式,先拉繩按株行距栽母種,后作壟高20-30 cm、壟寬70-80 cm、壟間距30-40 cm的壟,一壟栽2_3行百合,起壟后立即覆蓋聚乙烯強力長壽地膜,用土將壟膜四周壓蓋嚴實,以蓄熱保溫、提墑,壟上兩邊兩行母種頂部距地表8 cm,中間一行距地表I. 5 cm,后用鐵锨從一側鏟土覆于百合栽培行上,覆土厚度5-7 cm,使壟面呈扁平狀;栽種時將種球扶正,頂芽垂直朝上,不使其歪斜,以防莖桿傾斜伸出,延長出苗期,過多地消耗母種中貯存的養分,且影響鱗莖的膨大和生長發育,造成減產;
(5)田間管理
從出苗到顯花蕾,要及時查苗補苗,凡發現莖桿折損或母種腐爛的,要盡早重新補栽,以提高成苗率,保證每畝總株數和產量,田間操作時要小心謹慎,防止發育的芽苗受損,影響當年抽生新的莖桿;地膜壟栽百合,出苗期內升溫較快,尤其午間溫度過高易燒苗,因此要及時破膜放苗,以保證全苗;夏季高溫在膜上覆土 1-2 cm,以降低地溫;秋季降溫開始時,再除去膜上覆土,以增加光照,提高地溫;2月中下旬地全部解凍后,對百合田進行追月巴,每畝撤施牛羊糞3000-4000 kg、碳銨20-30 kg、酒糟1000-1500 kg、泡桐鋸末50-60 kg、硫酸鉀5-10 kg,施追肥后中耕除草I 2次,百合地在苗齊后,土壤墑情輕澆水一次,澆后等土壤稍干后,再中耕一次;
從顯現花蕾到花謝,在5月上、中旬時,當花蕾伸出頂端2 3厘米時摘花蕾最適時,因同一百合田里,各植株顯蕾先后不一,故摘蕾不可一次進行,應每天或最長2-3天在田間巡回檢查一遍,做到多次摘蕾,及時摘蕾,摘除花蕾的工作宜在晴天上午進行,以利傷口愈合;每次雨后或灌溉后土壤易板結,滋生雜草,要及時松土除草,對根際處的草要用手拔除,做到地凈無雜草;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中藥防病蟲害劑,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8-10份醉魚草、8-10份狼毒、10-12份甘松、8-10份百部、8-10份野菊花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
從花謝到地上部干枯,如果當年7-9月份高溫多雨時,可在百合地面鋪草或搭建棚架覆蓋遮陽網,覆蓋遮陽網一定要視當年天氣、土壤、陡坡地地勢等條件而定,凡在高溫暴曬時間長的砂質土壤地或陽坡地上使用時,黑色遮陽網應選適度遮光,遮光率12%-15% ;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中藥防病蟲害劑,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8-10份甘松、8-10份狼毒、10-12份百部、8-10份半截葉、8_10份大葉桉葉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期間若干旱高溫無雨,視土壤墑情對有灌溉條件的百合地可輕灌水1-2次;若遇多暴雨天氣,對低洼積水處要引出排水,及時整修被沖刷地段,扶正植株;另外,可選用O. 2-0. 5%磷酸二氫鉀、O. 3-0. 5%尿素、O. 1-0. 2%的鎂肥和
O.1-0. 2%鋅肥、O. 1-0. 2%硼肥進行葉面噴施,每隔一周噴施一次;
(6)米收
采收時間在8月底到11月中旬,采挖可選用鋤頭刨挖,要深及鱗莖的底部,以防損傷鱗莖;挖時一行一行由一端至另一端順次挖取,百合挖出后拔出枯萎莖葉,摘下小鱗莖種球,將成品百合泥土擦凈,抹去鱗莖外層黃色薄膜。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鎂肥為硫酸鎂或氯化鎂,鋅肥是硫酸鋅或氯化鋅,硼肥為硼酸或硼砂。本發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發明種植過程中施用中草藥防病蟲害劑,無公害,減少了環境污染,起到病蟲害的防治作用,預防與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
2.本發明基肥中施用的硫酸亞鐵、硫酸鋅,同時噴施鎂肥、鋅肥和硼肥,對食用漫水河百合有顯著的增產作用,同時食用漫水河百合的品質明顯增加。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
實施例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包括下列步驟
(1)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平坦,富含有機質、結構適宜、肥力充足的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3. 8%, 土壤 ρΗ=5· 5 ;
(2)深翻和施肥
栽前要及時犁耕深翻,深度在25 cm,深翻土地后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 kg,全面鋪撤,犁翻人土。開春后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 kg,全面鋪撤。在栽植溝內施大糞等優質精肥300 kg并配合混施30 kg過磷酸韓、15 kg尿素、氯化鉀10 kg、硫酸亞鐵3 kg和硫酸鋅2kg作種肥;
(3)種球選擇
選擇根繁茂未腐爛、鱗莖盤末受損傷的一、二級種球作母種。為保證大田及母種田各級種球栽植后出苗一致、長勢整齊,一塊田中栽植的種球母種盡量要求選擇一致;
種球分級標準
權利要求
1.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驟 地塊選擇 選擇土層深厚,平坦,富含有機質、肥力充足的沙壤土,土壤有機質含量> 2. 5%,土壤pH=5. 4-6. 7 ; 深翻和施肥 栽前要及時犁耕深翻,深度在25-30 cm,深翻土地后每畝施優質農家肥5000-6000 kg,全面鋪撤,犁翻人土 ;開春后畝施優質農家肥3000-4000 kg,全面鋪撤;在栽植溝內施大糞等優質精肥250-300 kg并配合混施25 40 kg過磷酸韓、10-15 kg尿素、氯化鉀5_10 kg、硫酸亞鐵2-3 kg和硫酸鋅1-2 kg作種肥; 種球選擇 選擇根繁茂未腐爛、鱗莖盤末受損傷的一、二級百合種球作母種;為保證大田及母種田各級種球栽植后出苗一致、長勢整齊,一塊田中栽植的種球母種盡量要求選擇一致; 栽種 在10月底至11月上旬地凍以前進行播種,秋季播種如遇秋旱、冬旱土壤墑情不足要及時補充土壤水分,防止百合種球在土壤中因干旱、鱗莖所含水分逆流,常引起腐爛缺苗;一級種球栽種行距為40-50 Cm,栽種株距為17-20 cm,二級種球栽種行距為35-40 cm,栽種株距為 15-16 cm ; 栽植方式可選下列之一 Cl)寬畦多行栽植一般畦寬I. 2 I. 5米,畦間溝寬30 40厘米,溝深10 15厘米,畦上可栽種數十行百合; (2)高畦壟作栽培采用先起壟后栽母種種球的作法,壟寬約60 80厘米,壟頂40 60厘米,溝底寬30厘米,壟高約20厘米,每一壟栽2 3行; (3)壟作覆膜栽培采用先栽母種種球后起壟的方式,先拉繩按株行距栽母種,后作壟高20-30 cm、壟寬70-80 cm、壟間距30-40 cm的壟,一壟栽2_3行百合,起壟后立即覆蓋聚乙烯強力長壽地膜,用土將壟膜四周壓蓋嚴實,以蓄熱保溫、提墑,壟上兩邊兩行母種頂部距地表8 cm,中間一行距地表I. 5 cm,后用鐵锨從一側鏟土覆于百合栽培行上,覆土厚度5-7 cm,使壟面呈扁平狀;栽種時將種球扶正,頂芽垂直朝上,不使其歪斜,以防莖桿傾斜伸出,延長出苗期,過多地消耗母種中貯存的養分,且影響鱗莖的膨大和生長發育,造成減產; 田間管理 從出苗到顯花蕾,要及時查苗補苗,凡發現莖桿折損或母種腐爛的,要盡早重新補栽,以提高成苗率,保證每畝總株數和產量,田間操作時要小心謹慎,防止發育的芽苗受損,影響當年抽生新的莖桿;地膜壟栽百合,出苗期內升溫較快,尤其午間溫度過高易燒苗,因此要及時破膜放苗,以保證全苗;夏季高溫在膜上覆土 1-2 cm,以降低地溫;秋季降溫開始時,再除去膜上覆土,以增加光照,提高地溫;2月中下旬地全部解凍后,對百合田進行追月巴,每畝撤施牛羊糞3000-4000 kg、碳銨20-30 kg、酒糟1000-1500 kg、泡桐鋸末50-60 kg、硫酸鉀5-10 kg,施追肥后中耕除草I 2次,百合地在苗齊后,土壤墑情輕澆水一次,澆后等土壤稍干后,再中耕一次; 從顯現花蕾到花謝,在5月上、中旬時,當花蕾伸出頂端2 3厘米時摘花蕾最適時,因同一百合田里,各植株顯蕾先后不一,故摘蕾不可一次進行,應每天或最長2-3天在田間巡回檢查一遍,做到多次摘蕾,及時摘蕾,摘除花蕾的工作宜在晴天上午進行,以利傷口愈合;每次雨后或灌溉后土壤易板結,滋生雜草,要及時松土除草,對根際處的草要用手拔除,做到地凈無雜草;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中藥防病蟲害劑,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8-10份醉魚草、8-10份狼毒、10-12份甘松、8-10份百部、8-10份野菊花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 從花謝到地上部干枯,如果當年7-9月份高溫多雨時,可在百合地面鋪草或搭建棚架覆蓋遮陽網,覆蓋遮陽網一定要視當年天氣、土壤、陡坡地地勢等條件而定,凡在高溫暴曬時間長的砂質土壤地或陽坡地上使用時,黑色遮陽網應選適度遮光,遮光率12%-15%;每隔1-2個月噴一遍兌300-400倍水的中藥防病蟲害劑,所述的中藥防病蟲害劑由下列重量份原料8-10份甘松、8-10份狼毒、10-12份百部、8-10份半截葉、8_10份大葉桉葉加入水煎煮、收集濾液濃縮成干燥粉末制成;期間若干旱高溫無雨,視土壤墑情對有灌溉條件的百合地可輕灌水1-2次;若遇多暴雨天氣,對低洼積水處要引出排水,及時整修被沖刷地段,扶正植株;另外,可選用O. 2-0. 5%磷酸二氫鉀、O. 3-0. 5%尿素、O. 1-0. 2%的鎂肥和 O.1-0. 2%鋅肥、O. 1-0. 2%硼肥進行葉面噴施,每隔一周噴施一次; (6)米收 采收時間在8月底到11月中旬,采挖可選用鋤頭刨挖,要深及鱗莖的底部,以防損傷鱗莖;挖時一行一行由一端至另一端順次挖取,百合挖出后拔出枯萎莖葉,摘下小鱗莖種球,將成品百合泥土擦凈,抹去鱗莖外層黃色薄膜。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其特征在于,步驟(5)所述的鎂肥為硫酸鎂或氯化鎂,鋅肥是硫酸鋅或氯化鋅,硼肥為硼酸或硼砂。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食用漫水河百合高產種植技術,種植過程由地塊選擇、深翻和施肥、種球選擇、栽種、田間管理和采收六個步驟組成。本發明種植過程中施用中草藥防病蟲害劑,無公害,減少了環境污染,起到病蟲害的防治作用,預防與減少了病蟲害的發生。基肥中施用的硫酸亞鐵、硫酸鋅,同時噴施葉面肥鎂肥、鋅肥和硼肥,對漫水河百合有顯著的增產作用,同時漫水河百合品質明顯增加。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2771278SQ20121024681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17日
發明者何聲斌, 何鵬飛, 周永勝, 唐煒, 李傳濤, 李琴, 沈熾煒, 王珊珊 申請人:安徽霍山鵬飛現代農業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