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立式圓盤排種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主要涉及一種機械類立式圓盤排種器。
背景技術:
立式圓盤排種器以其低廉的價格和良好的工藝性在精密排種器市場中占有較大的份額。但由于結構的限制,通常護種板與立式排種盤全部接觸,只有當種子完全進入到型孔內時才可以順利進入到護種區域,如果出現有部分種子未進入到型孔內,種子隨著立式排種盤的轉動就會與護種板接觸造成嗑種現象的發生,隨之嗑碎的種子落入種腔,嗑種時不僅排種器會產生振動,而且型孔內種子會被壓實,不易于排出,另外,由于型孔內碎種的存留,使得其它種子不能完全充入型孔,由此造成的嗑種現象將持續下去,并隨著工作時間的增長此種情況而愈加嚴重。工作一段時間后,必需要拆卸排種器,通過人工方式清除排種器內的碎種以解決由于嗑種造成的播種不良,這個問題是立式圓盤排種器的嚴重缺陷。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就是針對上述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設計提供一種新結構的立式圓盤排種器,達到有效避免和消除立式圓盤排種器嗑種現象的發生、提高和保證排種作業質量的目的。本發明的基本設計是,立式圓盤排種器包括立式排種盤及配裝在立式排種盤外側部的護種板,在立式排種盤圓周邊緣部位上均布設置型孔,在護種板與立式排種盤相對的內側壁面上設置圓弧形凹槽,所述的圓弧形凹槽位于立式排種盤圓周邊緣部位上的型孔外側相對部位處,與型孔相配合,且將部份的型孔覆蓋包容;圓弧形凹槽的橫截面凹槽形狀呈弧面狀;在護種板上、位于圓弧形凹槽的下部外側排種區域處開設排種豁口。本發明既實現了立式圓盤排種器的護種作業,又有效克服了立式排種器易嗑種的缺陷,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廉、防嗑種效果好、排種質量高、使用可靠的特點。
圖I是立式圓盤排種器結構示意 圖2是圖I中A— A向剖視 圖3是護種板結構示意 圖4是圖3的后向視圖。圖中件號說明
I、護種板、2、立式排種盤、3、型孔、4、圓弧形凹槽、5、排種豁口。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附圖對本發明最佳實施方案進行詳細描述。立式圓盤排種器包括立式排種盤2及配裝在立式排種盤2外側部的護種板I,在立式排種盤2圓周邊緣部位上均布設置型孔3,在護種板I與立式排種盤2相對的內側壁面上設置圓弧形凹槽4,所述的圓弧形凹槽4位于立式排種盤2圓周邊緣部位上的型孔3外側相對部位處,與型孔3相配合,且將部份的型孔3覆蓋包容;圓弧形凹槽4的橫截面凹槽形狀呈弧面狀;在護種板I上、位于圓弧形凹槽4的下部外側排種區域處開設排種豁口 5。作業使用時,將護種板I固裝在立式排種器殼體上,立式排種盤2隨排種軸轉動,依次完成充種、清種、護種、排種作業。作業中,當充有種子的型孔3即將進入到護種板I的圓弧形凹槽4部位處時,即使有部份種子未進入型孔3內,在圓弧形凹槽4弧面狀空間保護下,種子也可順利進入護種區域內,有效地減少和避免了立式排種盤2與護種板I之間的嗑 種現象發生,大大減少了對種子的傷害,提高了播種作業質量。
權利要求
1 . 一種立式圓盤排種器,包括立式排種盤(2)及配裝在立式排種盤(2)外側部的護種板(I),在立式排種盤(2 )圓周邊緣部位上均布設置型孔(3 ),其特征在于在護種板(I)與立式排種盤(2)相對的內側壁面上設置圓弧形凹槽(4),所述的圓弧形凹槽(4)位于立式排種盤(2)圓周邊緣部位上的型孔(3)外側相對部位處,與型孔(3)相配合,且將部份的型孔(3)覆蓋包容;圓弧形凹槽(4)的橫截面凹槽形狀呈弧面狀;在護種板(I)上、位于圓弧形凹槽(4)的下部外側排種區域處開設排種豁口(5)。
全文摘要
立式圓盤排種器屬于農業機械;在護種板與立式排種盤相對的內側壁面上設置圓弧形凹槽,所述的圓弧形凹槽位于立式排種盤圓周邊緣部位上的型孔外側相對部位處,與型孔相配合,且將部份型孔覆蓋包容,圓弧形凹槽的橫截面呈弧面狀,在護種板上、位于圓弧形凹槽的下部外側排種區域處開設排種豁口;本立式圓盤排種器有效克服了護種板嗑種缺陷,具有結構簡單、制造成本低廉、護種以及防嗑種效果好、排種質量高、使用可靠的特點。
文檔編號A01C7/20GK102771231SQ20121026203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27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27日
發明者劉宏新, 尚家杰, 鄭利雙, 郭麗峰 申請人:東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