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水產遺傳育種工藝,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
背景技術:
長牡販(Crassostrea gigas),原產于日本、中國及韓國地區,具有環境適應強、生長快、風味鮮美、營養豐富等優點,是世界上養殖范圍最廣、產量最高的經濟貝類,也是我國最重要的一種海水養殖種類。目前,我國長牡蠣產地主要集中在山東、遼寧、浙江、福建、廣東等沿海地區,年產量達到數百萬噸,取得了顯著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由于我國養殖的長牡蠣品質低、規格差,無法進入國際主流市場,因此,培育出品質好、生長快、抗逆性強的優質品種,是提高我國牡蠣產品質量的有效途徑。
發明內容
本發明要解決的工藝問題是提供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本發明可大大加快了育種進程,降低選育勞動成本,育種效果明顯,同時有效避免了近交衰退現象。同時本發明還可用于長牡蠣養殖新品種培育,解決長牡蠣生長慢的問題,可提高長牡蠣養殖的經濟效益。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引進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建立育種基礎群體,以殼高和總重為選種目標,以高選擇強度留取親貝,作為基礎親貝群;B、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從上一代親貝群中挑選一定數量的性腺成熟個體,組成繼代親貝群,采用解剖法進行人工授精;在成熟前期,以高的選擇強度留取殼高高、總重重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C、對步驟B中的繼代親貝群進行數量性狀的測定和遺傳參數估計;D、重復步驟B和C,通過繼代選親貝群與未經選育的貝群對照組進行生長性狀比較,同時運用分子標記方法對三代繼代選育系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進一步地說所述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選取殼高大于138cm,平均殼高為143cm的個體作為親貝,選擇強度為I. 7,并構成基礎親貝群。所述群體繼代選育方法,是從每一代備選親貝群中分別挑選80-100個性腺成熟個體,并且雌、雄各40-50個,解剖剪取性腺進行人工授精,同時以I. 7-1. 9的選擇強度,在每一代成熟前期留取殼高長,體重大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更進一步地說所述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與特定的對照組進行殼高和總重的比較,同時運用10個微衛星標記對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所述10個長牡販多態性高的微衛星標記,即ucdCg-129, ucdCg-130, ucdCg-134,ucdCg-138, ucdCg-148, ucdCg-149, ucdCg-151, ucdCg-160, ucdCg-198, ucdCg-200,并通過PCR反應體系,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更進一步地說所述PCR 反應體系為 10μ L 體系,包含 IOOng 模板 DNA、1XPCR buffer,O. 2mM dNTP混合液、lyM$*、l-2mM MgCl2和O. 25U Taq DNA聚合酶。PCR反應條件為94°C預變性3min ;35 個循環為 94°C lmin,退火 lmin,72° C lmin ;72° C 延伸 5min。由于采用了上述技術方案,與現有技術相比,本發明可大大加快了育種進程,降低選育勞動成本,育種效果明顯,解決長牡蠣生長慢的問題,可提高長牡蠣養殖的經濟效益。同時,本發明以遺傳變異豐富的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為群體選育的基本材料,有利于保留 其遺傳多樣性,為群體繼代選擇育種留有很大的空間。而且,在實施過程中留取的親貝個體數量多,雌雄比例平衡,有效避免了近交衰退現象。
具體實施例方式實施例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引進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建立育種基礎群體,以殼高和總重為選種目標,以高選擇強度留取親貝,作為基礎親貝群。B、從上一代親貝群中,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從上一代親貝群中挑選一定數量的性腺成熟個體,組成繼代親貝群,采用解剖法進行人工授精;在成熟前期,以高的選擇強度留取殼高高、總重重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C、對步驟B中的繼代親貝群進行數量性狀的測定和遺傳參數估計;D、重復步驟B和C,通過繼代選親貝群與未經選育的貝群對照組進行生長性狀比較,同時運用分子標記方法對三代繼代選育系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選取殼高大于138cm,平均殼高為143cm的個體作為親貝,選擇強度為I. 7,并組成一代親貝群。所述群體繼代選育方法,是從每一代備選親貝群中分別挑選80-100個性腺成熟個體,并且雌、雄各40-50個,解剖剪取性腺進行人工授精,同時以I. 7-1. 9的選擇強度,在每一代成熟前期留取殼高長,體重大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另外,在本實施例中,所述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與特定的對照組進行殼高和總重的比較,同時運用10個微衛星標記對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通常情況下,10個長牡蠣多態性高的微衛星標記,即ucdCg-129,ucdCg-130,ucdCg-134, ucdCg-138, ucdCg-148, ucdCg-149, ucdCg-151, ucdCg-160, ucdCg-198,ucdCg-200,并通過PCR反應體系,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PCR反應體系為10 μ L體系,包含IOOng 模板 DNA、I XPCR buffer,O. 2mM dNTP 混合液、I μ M 引物、l_2mM MgCl2 和 O. 25U TaqDNA聚合酶。PCR反應條件為94° C預變性3min ;35個循環為94° C lmin,退火lmin,72° Clmin ;72° C 延伸 5min。
最后應當說明的是,以上內容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對本發明保護范圍的限制,本領域的普通技術人員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的簡單修改或者等同替換,均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實質和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含以下步驟 A、引進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建立育種基礎群體,以殼高和總重為選種目標,以高選擇強度留取親貝,作為基礎親貝群; B、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從上一代親貝群中挑選一定數量的性腺成熟個體,組成繼代親貝群,采用解剖法進行人工授精;在成熟前期,以高的選擇強度留取殼高高、總重重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 C、對步驟B中的繼代親貝群進行數量性狀的測定和遺傳參數估計; D、重復步驟B和C,通過繼代選親貝群與未經選育的貝群對照組進行生長性狀比較,同時運用分子標記方法對三代繼代選育系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日本長牡蠣野生苗種,選取殼高大于138cm,平均殼高為143cm的個體作為親貝,選擇強度為I.7,并構成基礎親貝群。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群體繼代選育方法,是從每一代備選親貝群中分別挑選80-100個性腺成熟個體,并且雌、雄各40-50個,解剖剪取性腺進行人工授精,同時以I. 7-1. 9的選擇強度,在每一代成熟前期留取殼高長,體重大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與特定的對照組進行殼高和總重的比較,同時運用10個微衛星標記對步驟D中得到的繼代親貝群的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
5.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10個長牡販多態性高的微衛星標記,即ucdCg-129, ucdCg-130, ucdCg-134, ucdCg-138,ucdCg-148, ucdCg-149, ucdCg-151, ucdCg-160, ucdCg-198, ucdCg-200,并通過 PCR 反應體系,進行遺傳多樣性分析。
6.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PCR反應體系為10 μ L體系,包含IOOng模板DNA、I XPCR buffer,O. 2mM dNTP混合液、I μ M引物、l-2mM MgCl2和O. 25U Taq DNA聚合酶。PCR反應條件為94° C預變性3min ;35個循環為 94°C lmin,退火 lmin,72°C Imin ;72°C 延伸 5min。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快速生長長牡蠣優良品系的構建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驟A、建立育種基礎群體,以殼高和總重為選種目標,以高選擇強度留取親貝,作為基礎親貝群;B、從上一代親貝群中,采用群體繼代選育方法,從上一代親貝群中挑選一定數量的性腺成熟個體,組成繼代親貝群,采用解剖法進行人工授精;在成熟前期,以高的選擇強度留取殼高高、總重重的個體作為繁殖親貝;C、對步驟B中的繼代親貝群進行數量性狀的測定和遺傳參數估計;D、重復步驟B和C,同時對三代繼代選育系遺傳多樣性分析,進行選育效果評估。本發明可大大加快了育種進程,降低選育勞動成本,育種效果明顯,可提高長牡蠣養殖的經濟效益。
文檔編號A01K61/00GK102742531SQ201210269339
公開日2012年10月24日 申請日期2012年7月31日 優先權日2012年7月31日
發明者叢日浩, 孔令鋒, 李琪, 王衛軍, 王慶志 申請人:中國海洋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