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耕地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
背景技術:
我國旱地農業區占我國國土總面積的52%,分布在北方16個省區,總面積約3300萬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1/3。北方旱區目前普遍采用以鏵式犁翻耕、地表裸露休閑的耕作方式,使上壤受到嚴重的水蝕風蝕,導致北方地區土壤貧瘠、河流混濁、沙塵暴猖獗,寶貴的耕地資源不斷遭到毀壞,制約著農業可持續發展。
發明內容
本發明主要針對旱地春季干旱,播種出苗困難,土壤貧瘠、農作物產量低,以及水土流失、河流混濁、沙塵暴猖獗的問題,提供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本發明為解決上述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為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當年秋天農作物收獲后,結合深耕,根據來年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頃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施過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據所種植農作物的種類覆蓋地膜,秸桿保留在倆幅地膜之間,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第二年作物收獲后,清理殘膜,在地膜覆蓋過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頃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地膜覆蓋過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蓋的秸桿已基本腐爛,用地膜覆蓋第二年秸桿覆蓋行,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即可。本發明采用上述技術方案,利用廢棄物秸桿來保護旱地土壤的水分,防止水分的蒸發,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同時防止了河流混濁、沙塵暴猖獗造成的對環境造成的污染,促使旱地朝著可持續發展的方向發展。
具體實施方式
—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當年秋天農作物收獲后,結合深耕,根據來年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頃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施過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據所種植農作物的種類覆蓋地膜,秸桿保留在倆幅地膜之間,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第二年作物收獲后,清理殘膜,在地膜覆蓋過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頃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地膜覆蓋過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蓋的秸桿已基本腐爛,用地膜覆蓋第二年秸桿覆蓋行,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即可。秋季深耕施肥同第一年操作。這樣達到保蓄土壤水分,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的作用。
權利要求
1.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其特征是當年秋天農作物收獲后,結合深耕,根據來年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頃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施過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據所種植農作物的種類覆蓋地膜,秸桿保留在兩幅地膜之間,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第二年作物收獲后,清理殘膜,在地膜覆蓋過的位置深施化肥,按照每公頃7500千克的比例用秸桿覆蓋地膜覆蓋過的位置,第三年早春,第一年覆蓋的秸桿已基本腐爛,用地膜覆蓋第二年秸桿覆蓋行,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耕地保護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本發明主要解決旱地春季干旱,播種出苗困難,土壤貧瘠、農作物產量低等問題。一種干旱地區保護地耕作法,當年秋天農作物收獲后,結合深耕,根據來年種植農作物的種類在土壤中施肥,然后按照每公頃15000千克的比例用秸稈覆蓋施過肥的土壤,到了第二年春季根據所種植農作物的種類覆蓋地膜,秸稈保留在倆幅地膜之間,待種植時按照常規方法種植。本發明具有利用廢棄物秸稈來保護旱地土壤的水分,防止水分的蒸發,培肥土壤,避免水土流失等優點。
文檔編號A01B79/02GK102771218SQ20121028427
公開日2012年11月14日 申請日期2012年8月6日 優先權日2012年8月6日
發明者張志平 申請人:張志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