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農業機械技術領域,具體涉及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
背景技術:
20世紀60年代,地膜覆膜技術在日本、歐美等國家興起,并得到普及。1979年,地膜覆蓋技術引入我國,80年代以后,我國地膜覆蓋的農田面積和推廣區域不斷擴大,栽培作物種類不斷增加,增產增收效果顯著。現在每年的覆膜面積超過2億畝,大多數地膜一般是厚為O. 005、. 015mm的聚乙烯透明塑料薄膜,覆蓋的主要方式是平畦覆蓋。但在現有覆膜技術中,進行地膜覆蓋時,固定自由端然后隨著牽引裝置的前行,膜輥靠塑料薄膜的拉力鋪展在土壤上,這樣地膜受力后變形拉長,兩邊卷邊現象經常發生,故在使用時,不僅要考慮地膜寬度要大于被覆蓋的土壤的寬度,還要考慮拉長變窄以及卷邊帶來的地膜材料的浪 費,況且由于地膜拉長變形、變薄,還影響地膜的使用效果。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解決現有技術存在的問題,提供一種可使膜輥主動鋪展,變形小,不拉長,不卷邊的自動鋪展覆膜裝置。本發明為解決上述技術問題而采取的技術方案是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包括機架、行走輪、覆土盤、膜輥、壓膜輥;其特征是膜輥架鉸接在機架或壓膜輥架上,壓膜輥架固定在機架上,膜輥與壓膜輥接觸,地膜自由端位于膜輥與壓膜輥相切處;所述壓膜輥位于覆土盤之前;行走輪位于壓膜輥之前。本發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由于本發明采用地膜輥與壓膜輥接觸的結構,膜輥受到壓膜輥的摩擦力而轉動,從而將地膜鋪展開,地膜與壓膜輥接觸處基本保持同步,地膜變形小,且不容易卷邊,地膜利用率高,成本降低。
圖I為本發明的結構示意圖。圖中1 一連接機構;2—行走輪;3—備用膜棍;4一膜棍;5—膜棍架;6—壓膜棍架;7—壓膜棍;8—機架;9一覆土盤。
具體實施例方式如圖I所示,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包括機架8、行走輪2、覆土盤9、膜輥4、壓膜輥7 ;該裝置的膜輥架5鉸接在機架8或壓膜輥架6上,壓膜輥架6固定在機架8上,膜輥4與壓膜輥7接觸,地膜自由端位于膜輥與壓膜輥相切處;所述壓膜輥7位于覆土盤9之前;行走輪2位于壓膜輥7之前。 工作過程及工作原理
本發明使用時,將備用膜輥3裝在膜輥架5的卡槽中,地膜自由端從膜輥與壓膜輥相切處拉出,并固定;將連接機構I與牽引裝置連接,當機架隨索引裝置前行時,行走輪2支撐機架在一定高度,壓膜輥7轉動,通過摩擦力帶動膜輥4反方向轉動,地膜隨壓膜輥同步 展開并鋪在土壤上,隨后覆土盤9將地膜兩邊覆上土,由于此裝置地膜受拉力很小,不易變形,且無卷邊現象,保證了地膜質量,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
權利要求
1. 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包括機架(8)、行走輪(2)、覆土盤(9)、膜輥(4)、壓膜輥(7);其特征是膜輥架(5)鉸接在機架(8)或壓膜輥架(6)上;所述壓膜輥架(6)固定在機架(8)上,膜輥(4)與壓膜輥(7)接觸,地膜自由端位于膜輥(4)與壓膜輥(7)相切處;所述壓膜輥(7)位于覆土盤(9)之前;行走輪(2)位于壓膜輥(7)之前。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自動鋪展覆膜裝置,所要解決的問題是膜輥依靠拉力鋪展容易拉長變形,且卷邊嚴重的問題。本裝置包括機架、行走輪、覆土盤、膜輥、壓膜輥;其特點是膜輥架鉸接在機架或壓膜輥架上,壓膜輥架固定在機架上,膜輥與壓膜輥接觸,地膜自由端位于膜輥與壓膜輥相切處。機架向前行進時,壓膜輥與膜輥之間存在摩擦力,該摩擦力將膜輥帶動著反方向轉動,將地膜鋪展開,避免了現有技術容易將地膜拉長變形,鋪后卷邊嚴重的問題,提高了地膜的利用率。
文檔編號A01G13/02GK102823469SQ201210336859
公開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9月13日
發明者劉滇生, 任振興, 王夢亮, 王俊宏, 王國利 申請人:山西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