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fā)明涉及一種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屬于農業(yè)機械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開溝器是播種機的重要部件,它負責把肥料和種子導入土壤規(guī)定深度,并進行土壤覆蓋。目前常見的播種機其播種、排肥分別需要兩個開溝器進行作業(yè)。施肥開溝器安裝在播種開溝器之前,造成在免耕播種機上播種、排肥兩個開溝器間隔很近,不僅動力消耗高,增加了播種機的材料消耗和生產成本,而且容易產生秸桿以及雜草的擁堵,嚴重影響播種質量
發(fā)明內容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節(jié)省材料、能源消耗低、可分層施肥、防擁堵效果良好的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其技術方案是一種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包括開溝犁鏟、中空的立柱、勺輪式排種器、連接種箱的進種管和排種器安裝板,沿工作行進方向,開溝犁鏟固定安裝在立柱下端的前壁上,開溝犁鏟的后端與立柱的底部齊平,勺輪式排種器固定安裝在焊接在立柱上的排種器安裝板上,護種板位于勺輪式排種器的下方、固定安裝在立柱相向的側壁上,其特征在于護種板底部比立柱的最底部高5(T80mm,且護種板靠近立柱端的底部向上傾斜;在兩護種板底部靠近立柱端焊接有底板,底板的后端位于勺輪式排種器中心的下前方,底板底部固定安裝有前刮土板,前刮土板與開溝犁鏟的行進方向成大于120°的傾角;兩后刮土板通過銷軸分別鉸接在護種板靠近立柱的外側;護種板的后側上邊向外翻折形成翻邊,翻邊上開孔安裝著套裝有彈簧的導桿,彈簧一端頂在翻邊的下面,另一端壓在后刮土板的上邊;立柱的頂部連通排肥管,立柱遠離開溝犁鏟的下端斜切,增設防堵溜板焊接在立柱下端靠近開溝犁鏟的內壁上、且與內壁成銳角,防堵溜板的底邊延伸到斜切面的下端,與斜切面構成了下出肥口 ;在立柱遠離開溝犁鏟的側壁上、且距下出肥口上端30 50mm處開一上出肥口,在立柱內的上出肥口下沿增設一分肥板,分肥板與防堵溜板同向傾斜;前刮土板底邊與上出肥口下沿齊平。其工作原理為將立柱固定在播種機的橫梁上,播種作業(yè)時肥料沿著立柱下落,分肥板將肥料分成兩部分,分別從下出肥口和上出肥口分層落入到開溝犁鏟開好的溝槽內,肥料入土后,前刮土板將溝槽兩側的部分土壤刮回溝槽內,形成對肥料的覆蓋,并刮出一定深度平整的種床,兩塊護種板形成的空腔護持排種器排下的種子落入種床,在護種板上鉸接的后刮土板在彈簧力的作用下刮撥土壤形成對種子的覆蓋。本發(fā)明與現有技術相比,可以用一個開溝裝置實現分層施肥和播種作業(yè),不僅降低了能源消耗,節(jié)省了制造成本,并且還可防止秸桿擁堵、減少對土壤的翻耕次數,從而防止了土壤流失,具有一定的生態(tài)保護意義,經濟效益較明顯。
圖I是本發(fā)明實施例的結構示意圖。圖2是圖I所示實施例的A-A剖視圖。圖中I、開溝犁鏟2、銷軸3、立柱4、排種器安裝板5、勺輪式排種器6、進種管7、導桿8、彈簧9、后刮土板10、護種板11、底板12、前刮土板13、分肥板
14、防堵溜板15、隔套16、下出肥口 17、上出肥口 18、翻邊
具體實施例方式在圖1-2所示的實施例中沿工作行進方向,開溝犁鏟I固定安裝在立柱3下端的·前壁上,開溝犁鏟I的后端與立柱3的底部齊平,勺輪式排種器5固定安裝在焊接在立柱3上的排種器安裝板4上,護種板10位于勺輪式排種器5的下方、固定安裝在立柱3相向的側壁上,護種板10底部比立柱3的最底部高5(T80mm,且護種板10靠近立柱3端的底部向上傾斜;在兩護種板10底部靠近立柱3端焊接有底板11,底板11的后端位于勺輪式排種器5中心的下前方,底板11底部固定安裝有前刮土板12,前刮土板12與開溝犁鏟I的行進方向成大于120°的傾角;兩后刮土板9通過銷軸2分別鉸接在護種板10靠近立柱3的外側;隔套15穿在銷軸2上,位于后刮土板9和護種板10之間;護種板10的后側上邊向外翻折形成翻邊18,翻邊18上開孔安裝著套裝有彈簧8的導桿7,彈簧8 一端頂在翻邊18的下面,另一端壓在后刮土板9的上邊;立柱3的頂部連通排肥管,立柱3遠離開溝犁鏟I的下端斜切,增設防堵溜板14焊接在立柱3下端靠近開溝犁鏟I的內壁上、且與內壁成銳角,防堵溜板14的底邊延伸到斜切面的下端,與斜切面構成了下出肥口 16 ;在立柱3遠離開溝犁鏟I的側壁上、且距下出肥口 16上端30 50mm處開一上出肥口 17,在立柱3內的上出肥口 17下沿增設一分肥板13,分肥板13與防堵溜板14同向傾斜;前刮土板12底邊與上出肥口 17下沿齊平。
權利要求
1.一種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包括開溝犁鏟(I)、中空的立柱(3)、勺輪式排種器(5)、連接種箱的進種管(6)和排種器安裝板(4),沿工作行進方向,開溝犁鏟(I)固定安裝在立柱(3)下端的前壁上,開溝犁鏟(I)的后端與立柱(3)的底部齊平,勺輪式排種器(5)固定安裝在焊接在立柱(3)上的排種器安裝板(4)上,護種板(10)位于勺輪式排種器(5)的下方、固定安裝在立柱(3)相向的側壁上,其特征在于護種板(10)底部比立柱(3)的最底部高5(T80mm,且護種板(10)靠近立柱(3)端的底部向上傾斜;在兩護種板(10)底部靠近立柱(3)端焊接有底板(11),底板(11)的后端位于勺輪式排種器(5)中心的下前方,底板(11)底部固定安裝有前刮土板(12),前刮土板(12)與開溝犁鏟(I)的行進方向成大于120°的傾角;兩后刮土板(9)通過銷軸(2)分別鉸接在護種板(10)靠近立柱(3)的外側;護種板(10)的后側上邊向外翻折形成翻邊(18),翻邊(18)上開孔安裝著套裝有彈簧(8)的導桿(7),彈簧(8)—端頂在翻邊(18)的下面,另一端壓在后刮土板(9)的上邊;立柱(3)的頂部連通排肥管,立柱(3)遠離開溝犁鏟(I)的下端斜切,增設防堵溜板(14)焊接在立柱(3)下端靠近開溝犁鏟(I)的內壁上、且與內壁成銳角,防堵溜板(14)的底邊延伸到斜切面的下端,與斜切面構成了下出肥口( 16 );在立柱(3 )遠離開溝犁鏟(I)的側壁上、且距下出肥口(16)上端30 50mm處開一上出肥口(17),在立柱(3)內的上出肥口(17)下沿增設一分肥板(13),分肥板(13)與防堵溜板(14)同向傾斜;前刮土板(12)底邊與上出肥口(17)下沿齊平。
全文摘要
本發(fā)明提供一種可分層施肥的種肥開溝器,開溝犁鏟固定安裝在立柱下端的前壁上,護種板位于勺輪式排種器的下方、固定安裝在立柱相向的側壁上,其特征在于護種板底部比立柱底部高50~80mm;在兩護種板底部靠近立柱端焊接有底板,底板上固定安裝有前刮土板,前刮土板與護種板成大于120°傾角;兩后刮土板通過銷軸鉸接在護種板的外側;立柱的頂部連通排肥管,立柱下端遠離開溝犁鏟側斜切,防堵溜板焊接在立柱內下端,與斜切面構成了下出肥口;在立柱距下出肥口上端30~50mm處開一上出肥口,在立柱內的上出肥口下沿增設一分肥板,分肥板與防堵溜板同向傾斜;前刮土板底邊與上出肥口下沿齊平。本發(fā)明節(jié)省能源消耗與生產成本,并能有效減輕播種時的秸稈擁堵。
文檔編號A01C7/06GK102893731SQ20121036130
公開日2013年1月30日 申請日期2012年9月25日 優(yōu)先權日2012年9月25日
發(fā)明者楊自棟, 杜瑞成, 刁培松, 鞏丙才, 劉寧寧, 顏丙新 申請人:山東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