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方法
【專利摘要】本發明涉及一種玉米品種雜交制種方法。包括播種期管理、苗期管理、大喇叭口期管理、抽雄期管理以及收獲期管理,以546-130為母本,21-ES為父本,配制成“仲玉一號”,其特征在于:母本播種密度每畝在5000-5500株,父、母本行比為1:6--1:7;播種時,先播Ι期父本50%,等Ι期父本一葉一心時,Ⅱ期父本與母本同播。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表現在以下方面:玉米品種“仲玉一號”確定了適宜的生態區域,制定了最佳的制種技術規程,制種產量高,效益好。尤其是通過實施例2中的附表可以看出,“仲玉一號”種植密度在4500~6500株/畝范圍內,其制種產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種植密度為5500株/畝時產量最高,達到465.8kg/畝。
【專利說明】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方法
【技術領域】
[0001]本發明涉及一種玉米品種雜交制種方法。
【背景技術】
[0002]玉米不僅是糧食作物,而且是重要的飼料作物。我國玉米長年播種面積在2500萬公頃左右,年產量達1.25億噸,播種面積和產量都居世界第二位。玉米是喜溫、對溫度反應敏感的作物,種子發芽最適溫度為25~30°C,在砂壤、粘土上均可生長,因此我國大部分地區都有玉米種植。從東北平原起,經黃淮海平原,至西南地區形成了一條“中國玉米種植帶”。但是,我國南方玉米主產區生態條件復雜,氣候多樣,自然災害頻繁,制約了玉米產量進一步提高。目前我國生產玉米雜交種,主要需要確定適宜的生態區域及適宜的種植技術規程,以實現玉米生產的高質、高產及高效,否則,將阻礙玉米新品種的迅速推廣。
【發明內容】
[0003]鑒于以上不足,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克服以上不足,解決雜交玉米新品種一仲玉一號高產制種,采取了以下制種方法:
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方法,包括播種期管理、苗期管理、大喇叭口期管理、抽雄期管理以及收獲期管理,以546-130為母本,21-ES為父本,配制成“仲玉一號”,其特征在于:母本播種密度每畝在5000-5500株,父、母本行比為1:6—1:7 ;播種時,先播I期父本50%,等I期父本一葉一心時,II期父本與母本同播。
[0004]在播種期管理環節中,制種區和非制種區保持直線距離逆風300米,順風500米以上的空間距離。
[0005]底肥施用管理,每畝用尿素2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鋅肥2公斤,鉀肥5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0006]在大喇叭口期管理中,施用攻苞肥時,每畝用尿素25公斤或碳銨6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0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0007]抽雄期管理中,必須及時、干凈徹底拔除母本雄穗。
[0008]抽雄期管理中,母本雄穗必須在未露出劍葉前帶1-2片葉去雄,不準有殘枝和硬樁,摘除的母本雄穗嚴禁散失在田間。
[0009]抽雄期管理中,個別母本雄穗散粉,必須將散粉周圍I米范圍內已吐絲的母本植株全部砍除。
[0010]收獲期管理步驟中,果穗籽松動時,選出雜粒、爛粒、小粒、粒尖,及時脫粒晾曬,使種子水分降到13%以下。
[0011]本發明的有益效果表現在以下方面:玉米品種“仲玉一號”確定了適宜的生態區域,制定了最佳的制種技術規程,制種產量高,效益好。尤其是通過實施例2中的附表可以看出,“仲玉一號”種植密度在4500~6500株/畝范圍內,其制種產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種植密度為5500株/畝時產量最高,達到465.8kg/畝。【具體實施方式】
[0012]實施例一:
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方法,以546-130為母本,21-ES為父本,配制成“仲玉一號”。
[0013]其中,母本546-130:母本葉片數17.5左右,株型一致,葉片淡綠,頂部葉片細小,雄穗短小、分枝不發達,株高1.8米左右。
[0014]父本21-ES,父本葉片數19.5,株型一致,整齊度高,葉片稀細,株高2.5米,雄穗發達,花粉量充足,散粉時間長。
[0015]播種期間管理:
在播種期管理環節中,制種區和非制種區保持直線距離逆風300米,順風500米以上的空間距離。也可以利用山頭、竹林、高大樹木等作為自然屏障隔離。在規劃制種區范圍內嚴禁種植非本品種玉米。
[0016]母本播種密度每畝在5000-5500株,父、母本行比為1:6—1:7 ;播種時,先播I期父本50%,等I期父本一葉一心時,II期父本與母本同播。
[0017]播種方式:直播。為確保苗全、苗齊、苗壯,母本窩播2-3粒,父本窩播2粒。
[0018]底肥施用管理,每畝用尿素2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鋅肥2公斤,鉀肥5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0019]防病蟲:病蟲害主要發生在三個階段,一是:幼苗期土蠶、地老虎等地下害蟲的危害,造成缺苗斷行;二是:拔苗期至孕穗期粘蟲螟蟲等危害,造成葉片殘缺、莖桿斷枯;三是:乳熟期紋枯病、大小斑病危害,造成下部葉片干枯,甚至苞葉、果穗受害。
`[0020]玉米螟:在玉米心葉期,施用20%三唑磷乳油,于喇叭口期施藥75-100毫升,伴毒土撒入心葉中,或1%辛硫磷顆粒劑用量1-2公斤/畝,加5倍細土或細河沙混勻撒入喇叭口,或50%新硫酸乳油按1:100配成毒土,每株撒2克,效果很好。在玉米螟與雄穗打苞期可噴灑40%速滅殺丁乳油3000倍液或0.5阿維菌素乳油1000倍液。
[0021]玉米蚜蟲:在玉米進入拔節后玉米蚜發生初期噴灑10%吡蟲啉可濕性粉劑2000倍液或44%多蟲清乳油2000倍液。
[0022]玉米黑粉病,俗稱灰包、烏霉:首選6%戊唑醇懸浮種衣劑,每50公斤種子用藥50-100毫升拌種,先按0.7-1.0公斤水稀釋后,倒在種子上迅速攪拌,直至藥液均勻地分布在每粒種子上,防效好、安全性高。還可用10%適樂時懸浮種衣劑50-100毫升拌玉米種子100公斤,防效甚優。
[0023]苗期管理
苗期去雜:在母本苗3-5葉,結合間、定苗根據株型、葉鞘色進行苗期去雜。
[0024]防治病蟲:在出苗后,用來福靈或速滅殺丁防治土蠶、毛蟲等。
[0025]提苗中耕:提苗后進行中耕除草。苗期雜苗未出土前,用玉豐I瓶,進行芽前除草,后期用百草敵或苯磺隆10克除寬葉雜草,或進行人工除草。
[0026]對于父本管理,與母本相同,確保花粉充足。
[0027]大喇叭口期管理
去雜:根據植株的株型、葉型、株高、葉色等不同,在施攻苞肥之前,及時去除雜株。
[0028]在大喇叭口期管理中,施用攻苞肥時,每畝用尿素25公斤或碳銨6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0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0029]抽雄期管理
抽雄期管理中,必須及時、干凈徹底拔除母本雄穗。去雄必須做到風雨無阻。
[0030]抽雄期管理中,母本雄穗必須在未露出劍葉前帶1-2片葉去雄,不準有殘枝和硬樁,摘除的母本雄穗嚴禁散失在田間。
[0031]抽雄期管理中,個別母本雄穗散粉,必須將散粉周圍I米范圍內已吐絲的母本植株全部砍除。
[0032]在抽雄期前后,用2袋20%井岡霉素加5%多菌靈100克兌水30_40公斤防治紋枯病以及大小斑病2次,對發病較重的地塊要將病葉摘除,后再用藥劑防治。
[0033]收獲期管理
收獲期管理步驟中,果穗籽松動時,選出雜粒、爛粒、小粒、粒尖,及時脫粒晾曬,使種子水分降到13%以下。
[0034]實施例二:
2011年在新疆進行“仲玉一號”種植密度制種試驗,父母本行比為1: 6,試驗設5個種植密度:4500,5000,5500,6000,6500株/畝。結果顯示:“仲玉一號”種植密度在4500~6500株/畝范圍內,其制種產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趨勢,在種植密度為5500株/畝時,產量最高,達到465.8kg/畝(如表1)。
`[0035]表1 仲玉一號種植密度制種產量對比
【權利要求】
1.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方法,包括播種期管理、苗期管理、大喇叭口期管理、抽雄期管理以及收獲期管理,以546-130為母本,21-ES為父本,配制成“仲玉一號”,其特征在于:母本播種密度每畝在5000-5500株,父母本比例為1:6-1:7;播種時,先播I期父本50%,等I期父本一葉一心時,II期父本與母本同播。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在播種期管理環節中,制種區和非制種區保持直線距離逆風300米,順風500米以上的空間距離。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底肥施用管理,每畝用尿素25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鋅肥2公斤,鉀肥5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在大喇叭口期管理中,施用攻苞肥時,每畝用尿素25公斤或碳銨60公斤,過磷酸鈣30公斤,鉀肥10公斤以及清糞水40-50擔。
5.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抽雄期管理中,必須及時、干凈徹底拔除母本雄穗。
6.根據權利要求1或5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抽雄期管理中,母本雄穗必須在未露出劍葉前帶1-2片葉去雄,不準有殘枝和硬樁,摘除的母本雄穗嚴禁散失在田間。
7.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抽雄期管理中,個別母本雄穗散粉,必須將散粉周圍I米范圍內已吐絲的母本植株全部砍除。
8.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一種玉米品種的雜交制種法方法:收獲期管理步驟中,果穗籽松動時,選出雜粒、爛粒、小粒、粒尖,及時脫粒晾曬,使種子水分降到13%以下。
【文檔編號】A01H1/02GK103718946SQ201210383719
【公開日】2014年4月16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明者】沈亞, 胡海兵, 敬樹忠, 林金平, 謝永華, 伍先梅 申請人:仲衍種業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