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豆精品无码国产在线播放,国产亚洲精品成人AA片新蒲金,国模无码大尺度一区二区三区,神马免费午夜福利剧场

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的制作方法

文檔序號:208317閱讀:1967來源:國知局
專利名稱: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
背景技術
“養魚先養水”,良好的水質是魚類健康、快速生長的必要條件。養魚前的水質必須要注意水體各種指標參數的總和,包括酸堿度、硬度、鹽度、水溫、溶氧量、氨氮濃度等指標,還要從環保、節能多方面考慮。現有技術中有不少養魚池的結構和工藝形式,各具特點,但各有利弊。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1504489U涉及的一種隔板沉淀式循環水養魚池,包括過濾箱,過濾棉,支架,水管,潛水泵,出水管,養魚池,餌料臺,隔板,池底,閥門,集污管,養魚池內放置有餌料臺、隔板,在隔板上放置一臺潛水泵,魚池的池底呈向下40度角的圓錐形,且池底中間連接集污管,集污管中部裝有閥門。這種結構無法做到對水的循環利用。又如專利公告號為CN201204872Y的一種網箱式多級自凈循環水養魚池,由凈化池、養魚池、水泵、水管、過濾棉、細石、閥門、尼龍網組成,特征是養魚池靠近底部處水平地掛一層尼龍網,養魚池與凈化池的底面呈向下45度角的圓錐 形,中間接著集污管,集污管的底部裝有閥門,凈化池靠近底部處裝有鉆細孔的底板,底板上鋪細石,細石上鋪過濾棉,在凈化池上部養殖具生物凈化作用的魚類,凈化池與養魚池相鄰,底部有涵洞相通,凈化池上部裝水泵,使凈化池與養魚池的水體形成循環水。這種結構對魚有特殊要求,且增氧只能用增氧設備。再如專利公告開號為CN2652132Y提供一種采用物理、生物凈化、循環增氧、氣水反沖洗、旋流集糞(雜質)的高密旋流循環凈水養魚池裝置方案,特征是旋流魚池是一個圓或橢圓的錐形體魚池,旋流魚池的上邊緣內有一個沿著該池的圓周切線方向把清水送入池中的清水口,清水口外連接一條清水管,清水管的另一端連接于增氧自清終端家庭凈水器的出水口,旋流魚池的錐底有一個吸水口和一條吸水管,吸水管沿旋流魚池內邊緣向外連接于水泵,水泵上還有一條壓水管連接于增氧自清終端家庭凈水器。對于增氧自清終端家庭凈水器的配置只能適合住宅附近或家庭用的小型養魚池。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為了解決陸地養魚池自動檢測水質、無設備增氣、水循環利用及排出水環保的問題,提供一種布置合理,有效排污、凈化水質、落差流水增氧,循環利用水源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本發明的上述技術問題主要是通過下述技術方案得以解決的:一種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包括養殖場區,其特征是:在養殖場區入水口設計一處蓄水預警池,養殖場區分為上半區和下半區,經蓄水預警池的水進入養殖場區的上半區,所述的上半區與下半區的高度差大于等于I米,上半區設有回水渠,回水渠的未端設有回水處理池,所述的回水處理池為圓形池,回水處理池高度方向的中間部位設有支撐架,支撐架上方設有砂石層,回水處理池旁設有緩沖池,緩沖池的底部通向下半區。養殖場區入水口即初水口,無論是外接管道供水或水庫引水等方式即把進水先注入蓄水預警池,蓄水預警池經檢測合格后流出。上半區、下半區養殖區可利用當地地勢高低進行設計,I米以上的水流經沖擊后可增氧2倍以上,增氧后的水從緩沖池的底部可再設置流水道,進行一次增氣,流水道內可適當設置撞水石?;厮鬟M圓形回水處理池的水沿池邊的切線方向進入,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種增氧方式,一次養殖水在回水處理池中進行充分沉淀,沉淀物經回水處理池底排污口排出。作為優選,所述的回水渠的未端通向回水處理池中支撐架的下方。由于支撐架上設有鋼絲板、鵝卵石等過濾體,一次養殖水進入回水處理池后,以支撐架為過濾層,從下而上滲透而出,進行高凈度的凈化。作為優選,所述的蓄水預警池設有水質安全監控、預警裝置。通過蓄水預警池的設計,對有害物質進入水池后立即進行稀釋和緩沖,確保整個養殖場區生物資產的安全。作為優選,所述 的養殖場區設有若干個養魚池,若干個養魚池分布在上半區和下半區中。上半區和下半區中的養魚池合理分布能充分利用循環水。作為優選,所述的上半區還設有回水插管,回水插管設置在集水井中,回水插管的底部與養魚池的下段連通,集水井的底部與下半區的養魚池之后設有的沉淀池相通?;厮骞芾眠B通器原理,把養魚池底部的水引到回水渠或直接排到集水井,回水插管設計成可插移動形式。即拔掉回水插管,水直接流入集水井,從集水井下的廢水渠流向沉淀池中,比如若某個魚池內的魚出現嚴重病變,則將水直接排掉,不再二次利用,以防止污染;二是插上回水插管,一次養殖用水可通過回水渠流向回水處理池。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架上方設有鋼絲網層,砂石層設置在鋼絲網層上方。支撐架可直接與回水處理池的池壁澆注成一體,鋼絲網層用來支承過濾用的石子。作為優選,所述的支撐架為水平布置的網格結構。為了支撐架具有足夠的支承強度,也避免鋼絲網層因自重或砂石重量下壓,支撐架采用網格結構。作為優選,所述的緩沖池底部設有塊石,緩沖池的底部通過渠道連接下半區。緩沖池的底部渠道中也可設置若干處塊石,以增加水的沖擊性。一次養殖水跌落緩沖池,自動增氧后進入下半區再次使用。塊石采用硬石,具有耐水沖擊、耐磨性。作為優選,所述的回水處理池的底部為弧形鍋底,回水處理池底部最低位置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與排污通道相通,排污通道上設有閥門、清理裝置。弧形鍋底既能進行順利的沉淀物排放,又具有較好的支承面,對地基要求不會太嚴格。排污通道上的閥門在不排放時關閉,清理裝置設有側管三通沖洗,即采用主排污管一側朝物質流動方向沿一斜角接入分管進行高壓水沖洗。作為優選,所述的經下半區養殖后的排出水流向沉淀池,根據水質檢測結果確定再次利用方向。下半區使用后的養殖用水,一般來說,由于溶氧、氨氮等養殖指標都無法再滿足養殖需求,因此不再循環使用,其養殖廢水通過埋于地下的回水渠進入沉淀池,經沉淀池無害化處理后排出,用于農業灌溉等。如果有可再次循環使用的價值,也可以再次增氧養殖利用。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進水自動檢測水質,保證了整個工藝系統的用水安全;充分利用自然落差沖擊性流水增氧,節省增氣設備的使用成本,增氧效果明顯,循環利用水資源,環保節能。


圖1是本發明的一種養魚池結構示意圖。圖2是本發明圖1的集水井部位附視結構示意圖。圖3是本發明的一種回水處理池結構示意圖。圖中:1.緩沖池,2.溢流水道,3.砂石層,4.鋼絲網層,5.支撐架,6.回水處理池,
7.排污通道,8.塊石,9.養魚池,10.集水井,11.回水渠,12.回水插管。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通過實施例,并結合附圖,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作進一步具體的說明。本實施例一種落 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首先在養殖場區接入水口位置設置蓄水預警池,蓄水預警池設有水質安全監控、預警裝置,起到對養殖水源的安全監控、預警和有毒物質進入后的稀釋與緩沖作用。養殖場區分為上半區和下半區,經蓄水預警池的水進入養殖場區的上半區,上半區與下半區的高度差為1.5米,上半區設有回水處理池,下半區的排放水進入沉淀池。其中上半區的每個養魚池9的一側均設有一個深度與養魚池9相同的集水井10,集水井10旁邊設一條回水渠11,集水井底部設有廢水渠,參見圖1。回水插管12設置在集水井10中,如圖2所示。回水插管12的底部均與養魚池9的下段連通,回水插管12的上端擱置在回水渠11側壁上。集水井10的底部直接流向沉淀池?;厮奈炊送ㄏ蚧厮幚沓?中。回水處理池6為圓形池,回水處理池6高度方向的中間部位設一與池壁澆為一體水平狀的支撐架5,支撐架5為網狀結構,支撐架5上輔設鋼絲網層4,鋼絲網層4上面堆置砂石層3,參見圖3,回水處理池6旁設有一個深度為1.5米的緩沖池1,回水處理池6朝緩沖池I 一側的上端設有溢流水道2,溢流水道2與緩沖池I形成一個小型瀑布狀,緩沖池I底面上裝有硬塊石8,緩沖池I底部的水通過渠道流向下半區的養魚池。經下半區養魚池使用后的水流向沉淀池,使養殖排泄物在沉淀池中沉淀,沉淀后的水達標排放或灌溉,養殖沉淀物定期集中處理?;厮幚沓?的底部為弧形鍋底,鍋底最低位置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與排污通道7相通,排污通道7上裝有閥門和清理裝置,清理裝置設有一支側管三通沖洗,即在主排污管一側朝管內物質流動方向,沿40度斜角接入一支分管進行高壓水沖洗。工作時,外接水源首先進入蓄水預警池,通過安全監控后流向上半區的養魚池9,上半區的養魚池9通過回水渠11流至回水處理池6,當上半區的養魚池9使用過的水無循環利用價值時,拔掉回水插管12,使水直接排到沉淀池中處理,回水處理池6的水通過沉淀過濾從上端的溢流水道2沖到緩沖池I內增氧,增氧后的水流到下半區的養魚池再進行利用,下半區養魚池使用后排出水送至沉淀池。上述實施例是對本發明的說明,不是對本發明的限定,任何對本發明的簡單變換后的工藝、結構均屬于本發明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
1.一種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包括養殖場區,其特征是:在養殖場區入水口設計一處蓄水預警池,養殖場區分為上半區和下半區,經蓄水預警池的水進入養殖場區的上半區,所述的上半區與下半區的高度差大于等于I米,上半區設有回水渠(11),回水渠的未端設有回水處理池(6),所述的回水處理池(6)為圓形池,回水處理池(6)高度方向的中間部位設有支撐架(5),支撐架(5)上方設有砂石層(3),回水處理池(6)旁設有緩沖池(1),緩沖池(I)的底部通向下半區。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渠的未端通向回水處理池(6)中支撐架(5)的下方。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蓄水預警池設有水質安全監控、預警裝置。
4.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養殖場區設有若干個養魚池(9),若干個養魚池(9)分布在上半區和下半區中。
5.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區還設有回水插管(12),回水插管(12)設置在集水井(10)中,回水插管(12)的底部與養魚池(9)的下段連通,集水井(10)的底部與下半區的養魚池之后設有的沉淀池相通。
6.根據權利要求1或2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5)上方設有鋼絲網層(4),砂石層(3)設置在鋼絲網層(4)上方。
7.根據權利要求6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撐架(5) 為水平布置的網格結構。
8.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緩沖池(I)的底部設有塊石(8),緩沖池(I)的底部通過渠道連接下半區。
9.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回水處理池(6)的底部為弧形鍋底,回水處理池(6)底部最低位置設有排污口,排污口與排污通道(7)相通,排污通道(7)上設有閥門、清理裝置。
10.根據權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其特征在于經下半區養殖后的排出水流向沉淀池,根據水質檢測結果確定再次利用方向。
全文摘要
本發明涉及養殖技術領域,尤其涉及一種落差循環式陸地池養魚工藝,為了解決陸地養魚池自動檢測水質、無設備增氣、水循環利用及排出水環保的問題,包括養殖場區,其特征是在養殖場區入水口設計一處蓄水預警池,養殖場區分為上半區和下半區,經蓄水預警池的水進入養殖場區的上半區,上半區與下半區的高度差大于等于1米,上半區設有回水渠,回水渠的未端設有回水處理池,回水處理池為圓形池,回水處理池高度方向的中間部位設有支承架,支承架上方設有砂石層,回水處理池旁設有緩沖池,緩沖池的底部通向下半區。用水安全,增氧效果明顯,循環利用水資源,環保節能。
文檔編號A01K63/04GK103181358SQ20121038418
公開日2013年7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1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1日
發明者朱宏有, 毛小寶, 夏永濤, 王斌 申請人:杭州千島湖鱘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網友詢問留言 已有0條留言
  • 還沒有人留言評論。精彩留言會獲得點贊!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波密县| 满洲里市| 驻马店市| 恩平市| 扬中市| 左云县| 昌邑市| 油尖旺区| 长寿区| 张家口市| 远安县| 稻城县| 额敏县| 白水县| 岢岚县| 鹤壁市| 仙桃市| 盐源县| 广西| 方山县| 莲花县| 寻乌县| 柳州市| 岑巩县| 古蔺县| 乡城县| 泌阳县| 平顶山市| 仙游县| 诏安县| 永丰县| 高淳县| 常州市| 通州区| 台中市| 巴塘县| 宁津县| 阜南县| 仪征市| 庆城县| 乐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