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炭基復混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復混緩釋肥料的制備,尤其是對農家肥及秸桿實施合理處置,所獲取的肥料及方法產生了突出的實用效果。
背景技術:
隨著化學肥料及農藥方面取得新的突破進展,相應地使農林作物產量逐年提高,農業生產中秸桿廢棄物如何有效利用,變廢為寶,引起人們的極大關注。炭基復混緩釋肥料是建立在秸桿生物黑炭良好的基質吸附性、增溫、保溫性的基礎上,通過對秸桿原料進行直接低溫炭化,完全保留了原有的微孔、孔隙度高的優點,使其成為理想的長效緩釋肥包膜材料。早在1957年,日本就用木醋液防止蔬菜根腐病,它含有75%極性和25%非極性生·物質,經測定有百余種,包括酚、醛、醇、酸類有機化合物,具有促進植物生長、驅蟲、殺菌、保肥等功效。目前,在防止肥水流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方面,一般都是通過包膜、包裹、涂層等物理方法達到延長肥效的目的,而利用這些方法生產的肥料一般造價較高,且很少具備孔隙及吸附能力,更無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結構等特點,因此,研究既能提高土壤有機質,又能滿足作物豐產要求的,具有速效性、長效性,并能抑制土壤里某些土傳病害的多效復合肥勢在必行。文獻檢索披露①號為CN101054327A的專利,揭示發明開發的環保型高效玉米專用炭基緩釋肥料,以有機玉米芯顆粒炭為基質材料的長期復合肥,玉米芯顆粒碳為玉米芯嫌氧不完全燃燒的黑色炭粉顆粒(炭黑),具有類似土壤腐殖質(酸)等多種功能,其吸附和保持養分和水分的能力很強,還能刺激作物生長,對氮磷鉀的緩釋性能好,由此制備的緩釋肥料一次使用可供玉米全生長發育期利用,而且具有增加地力,改善土壤結構和高效環保等特點,應用前景廣闊。②號CN102211964A的專利,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利用農作物秸桿制炭并生產緩釋肥的方法及制得的緩釋肥,解決了秸桿無法有效利用的問題。本發明的方法包括秸桿制粒、燃燒出炭、制肥三大步驟,易于掌握,對環境適應性較強,適于在農村大規模推廣使用,它不但能將秸桿制炭后用于制造肥料,同時也能將秸桿制成生物質燃料使用,生產過程環保無污染,實現了能量的循環利用,可緩解農村肥料、燃料的緊張狀況。本發明選擇的棉桿原料進行炭化,產物更接近于木炭,其孔隙度、比表面積、吸附性能均優于已有專利中的炭化材料;其次,生物黑炭可降解能力差,在配方中選擇了例如雞糞等有機類材料與其復合,提高了可降解性,為肥料生產提供了有價值的新產品。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具有無毒、無害、保水、保肥、減少某些土傳病害,防止土壤污染,改良土壤,提高地力,增加農作物產量和林木生長量的炭基復混緩釋肥,對促進農業生產產生積極影響,起到了示范作用。本發明的目的是這樣實現的一種炭基復混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分步實施;
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秸桿生物黑炭5-10份、木醋液2-5份、無酶菌雞糞21-34份、骨粉10-15份、硫酸鉀18份、磷酸二氫銨22-24份、大顆粒尿素11_12份、水2_5份組成;制備將粉碎的無酶菌雞糞、秸桿生物黑炭、骨粉、大顆粒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依次置于ZLC-300型攪拌機中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后置于KP-300型有機肥造粒機中造粒,其中造粒時配加2-5份木醋液與2-5份水,造粒結束經自然冷卻,低于28°C后,包裝即可;其中無酶菌雞糞處理置于滅菌罐在2Pa下滅菌2-3小時,經滾筒烘干機干燥,粉碎后過篩60目使用,其中含水率小于11%。本發明選用的秸桿生物黑炭由江蘇昊源集團生產。本發明生產的炭基復混緩釋肥,含有植物生長的15種以上元素和促進植物、抑制土傳病原菌的有機物,它能減少由于土壤過酸過堿而造成磷的固定,提供磷的利用率,還能 減少土壤中氮和鉀的損失。因為屬于全元性復混肥料,能有效地防止植物某些生理性病害。本發明的炭基復混緩釋肥,通過實驗證明,處理比對照在相等的N、P、K含量條件下,它能提高玉米和水稻產量11%以上,并能促進早熟比對照提前7-10,每畝經濟效益比對照增加150元。在林業上實用明顯地提高落葉松、樟子松、油松等苗木的生長量10-20%,在苗高、地徑、側根數三項指標上與比對照相比顯著提高;此外它還具有誘導外生菌根菌與松苗根系形成外生菌根的作用,這對林業育苗造林工程具有極高的技術價值和經濟價值;該方法具有生產工藝簡單、成本低、應用范圍廣等優點,彰顯技術進步。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結合實施例對發明作進一步說明。實施例本方法生產的炭基復混緩釋肥,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將風干雞糞裝入高壓滅菌罐,在2Pa下滅菌2小時成為無酶菌雞糞,經破碎后過60目篩,再經自燃干燥至含水率小于11%時使用;稱取干燥無酶菌雞糞25kg,骨粉12kg,秸桿生物黑炭7kg、大顆粒尿素12kg、磷酸二氫銨23kg、硫酸鉀18kg,送入ZLC-300型攪拌機攪拌混合;配料經過充分混均后,造粒時將配料加入2份木醋液和3份水調和,采用ZLC-300型有機肥造粒機進行壓力造粒,造粒好的肥料用60目篩分,篩下物可返回造粒設備中再加工,造粒成合格肥料,經自然冷卻至低于28 °C后,裝入防潮內襯肥料袋包裝得成品。本方法生產的炭基復混緩釋的肥田間試驗結果表I不同年份肥效試驗玉米產量結果統計分析
權利要求
1.一種炭基復混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分步實施; 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秸桿生物黑炭5-10份、木醋液2-5份、無酶菌雞糞21-34份、骨粉10-15份、硫酸鉀18份、磷酸二氫銨22-24份、大顆粒尿素11_12份、水2_5份組成; 制備將粉碎的無酶菌雞糞、秸桿生物黑炭、骨粉、大顆粒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依次置于ZLC-300型攪拌機中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后置于KP-300型有機肥造粒機中造粒,其中造粒時配加2-5份木醋液與2-5份水,造粒結束經自然冷卻,低于28°C后,包裝即可;其中無酶菌雞糞處理置于滅菌罐在2Pa下滅菌2-3小時,經滾筒烘干機干燥,粉碎后過篩60目使用,其中含水率小于11%。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用的秸桿生物黑炭由江蘇 昊源集團生產。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的一種炭基復混緩釋肥料的制備方法,原料以重量份數配制由秸稈生物黑炭5-10份、木醋液2-5份、無酶菌雞糞21-34份、骨粉10-15份、硫酸鉀18份、磷酸二氫銨22-24份、大顆粒尿素11-12份、水2-5份組成;制備將粉碎的無酶菌雞糞、秸稈生物黑炭、骨粉、大顆粒尿素、磷酸二氫銨、硫酸鉀,置于ZLC-300型攪拌機中混合攪拌,混合均勻后置于KP-300型有機肥造粒機中造粒,其中造粒時配加2-5份木醋液與2-5份水,造粒結束經自然冷卻,低于28℃后,包裝即可;其中無酶菌雞糞置于滅菌罐在2Pa下滅菌2-3小時,經滾筒烘干機干燥,粉碎后過篩60目使用,其中含水率小于11%。
文檔編號C05G1/06GK102964166SQ201210394369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17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17日
發明者辛娜, 徐萬里, 馬漢青 申請人:烏魯木齊奧森碳環生物能源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