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中草藥栽培技術領域,涉及一種連翹的栽培種植方法。
背景技術:
連翹為木犀科植物連翹的果實,含有連翹脂素、連翹苷、連翹酚、熊果酸、齊墩果酸、牛蒡子苷及其苷元、羅漢松脂素、羅漢松脂酸苷等,具有清熱解毒、消腫散結、疏散風熱的功效,主要用于治療癰疽、瘰疬、乳癰、丹毒、風熱感冒、溫病初起、溫熱入營、高熱煩渴、神昏發斑、熱淋尿閉等癥。連翹商品主要來源于野生資源,野生于海拔600 2000米的半陰山坡或向陽山坡的疏灌木叢中。連翹生長喜歡溫暖、干燥和光照充足的環境,性耐寒、耐旱,忌水澇。雖然現 在市場上連翹的需求量很大,但連翹的人工栽培面積卻很小。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在荒山上種植連翹的方法,以實現連翹的人工栽培,提高連翹的人工栽培面積。本發明的荒山種植連翹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連翹種子在45°c的溫水中浸泡I 5小時,再用O.5wt%高錳酸鉀溶液消毒I 2小時,清水沖洗干凈,摻入2 3倍種子重量的細沙中,置于背風向陽處至種子萌發;
2、將萌發種子點入裝有營養土的營養袋中撫土育苗,每袋點5 10粒,兩天噴水一次,苗高達到2 3厘米后間苗,保留一株種苗,待種苗長至10厘米高時進行移栽;
3、在荒山坡地上沿等高線開墾水平溝,水平溝間行距2米,將連翹種苗移栽至水平溝內,株距50 80厘米,移栽后澆灌;
4、待種苗長至50厘米高后進行穴施追肥,生長周期內施追肥3次。其中,所述的營養土是由40 60重量份森林土、10 20重量份腐熟肥、5 15重量份細沙、5 15重量份草木灰、5 15重量份鋸末、2 5重量份普韓和O. 2 I重量份硫酸亞鐵配制而成。進一步地,在配制成的營養土中噴灑有O. lwt%的敵百蟲。本發明中,在種子的萌發過程中應每天對細沙進行翻倒。本發明提供了一種切實有效的利用荒山人工種植連翹的方法,該方法不僅提供了大規模人工種植連翹的方法,而且實現了荒山的綜合治理,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采
用本發明方法種植連翹種植分險小,連翹產量高,具有顯著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
.、/■
Mo
具體實施例方式一種利用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按照以下具體方法進行種植栽培。I、種子育苗。
I)種子處理連翹種子有淺休眠性,將種子精選后,在3月上旬將種子用45°C的溫水浸泡2小時,撈出后再用O. 5%的高錳酸鉀溶液消毒2小時,撈出后用清水沖洗干凈,再摻入2倍種子重量的細沙攪勻,置于背風向陽處,每天翻倒,至十多天后種子萌發,即可進行播種。2)配制營養土按照森林土 50%、腐熟肥16%、細沙10%、草木灰10%、鋸末10%、普
鈣3. 5%、硫酸亞鐵O. 5%的配比配制營養土,并向營養土中噴灑O. 1%的敵百蟲殺蟲,攪拌均勻后,均勻澆水,至手團不散為止,堆放。3)裝營養袋將配制好的營養土裝入營養袋中,控制袋內營養土的濕度,以手團不散為宜,將營養袋置于培養床上。4)播種用噴灌設施將處理好的萌發種子點入營養袋中,每袋點5 10粒,深I厘米。注意點時要輕,防止破壞營養袋,點后撫土要密實,表面整潔。在營養袋上覆草,持續出苗期達一個月左右。 5)播后苗前管理出苗期內保持營養袋中水分,兩天噴灑一次,防止土壤在陽光曝曬下結板。6)苗期管理苗高達到2 3厘米后進行間苗,一般留一株苗,間小留大、間弱留強。間苗時盡量要輕,避免使所留苗木根部受傷,并勤除草,確保袋內沒有雜草。2、開荒。在荒山坡地上沿等高線開墾出水平溝,水平溝間行距2米。3、種苗移栽。待種苗長至10厘米高時進行移栽。起苗時用小鐵鍬將苗鏟起,放入蘿筐,置于陰涼處。隨起隨栽,以2米水平溝為行距,株距60厘米。移栽后澆灌。若在小雨后栽培可節省用水,省時省工且成活率較高。4、田間管理。I)中耕除草育苗移栽的連翹生長較為緩慢,應做好中耕除草工作。前期(4 6個月)雜草生長較快,應每月除草一次,后期視雜草生長情況隨時除草。2)追肥結合中耕除草進行追肥。苗期需肥量較少,使用農家清水糞并添加少量尿素即可達到較好的效果。待苗長至50厘米高后,采用穴施,穴深約6厘米,施肥后覆土。在植株的生長周期內施追肥3次左右,前期以氮肥為主,促進植株生長,后期增施磷鉀肥,以促進植株開花,適宜藥用。5、病蟲害防治。連翹富含金絲桃素等抗菌活性物質。連翹病蟲害的防治以生物防治為主,控制病蟲害的發生。
權利要求
1.一種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a、將連翹種子在45°C的溫水中浸泡I 5小時,再用O.5wt%高錳酸鉀溶液消毒I 2小時,清水沖洗干凈,摻入2 3倍種子重量的細沙中,置于背風向陽處至種子萌發; b、將萌發種子點入裝有營養土的營養袋中撫土育苗,每袋點5 10粒,兩天噴水一次,苗高達到2 3厘米后間苗,保留一株種苗,待種苗長至10厘米高時進行移栽; C、在荒山坡地上沿等高線開墾水平溝,水平溝間行距2米,將連翹種苗移栽至水平溝內,株距50 80厘米,移栽后澆灌; d、待種苗長至50厘米高后進行穴施追肥,生長周期內施追肥3次。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營養土由40 60重量份森林土、10 20重量份腐熟肥、5 15重量份細沙、5 15重量份草木灰、5 15重量份鋸末、2 5重量份普韓和O. 2 I重量份硫酸亞鐵配制而成。
3.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其特征是在配制成的營養土中噴灑O.lwt%的敵百蟲。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其特征是在種子萌發過程中,每天對細沙進行翻倒。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荒山種植連翹的方法,是將連翹種子以溫水浸泡、高錳酸鉀消毒后,摻入細沙中萌發;萌發種子點入裝有營養土的營養袋中撫土育苗,待種苗長至10厘米高時移栽至荒山坡地水平溝內,行距2米,株距50~80厘米,待種苗長至50厘米高后進行穴施追肥,生長周期內施追肥3次。本發明種植方法不僅可以利用荒山大規模人工種植連翹,而且實現了荒山的綜合治理,起到了防止水土流失的作用。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34573SQ20121040361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0月22日 優先權日2012年10月22日
發明者劉春勤 申請人:劉春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