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
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特別涉及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
背景技術:
米棗是從四川中部丘陵地區土棗子中選育出來的優良品種,民間栽培歷史悠久, 主要分布于四川綿陽市和遂寧市。米棗果肉味甜,細脆化渣,水分含量較高,果核小,口感好、品質上乘,是近年來深受市場歡迎的頗具地方特色的優良鮮食棗。同時,米棗中熟偏早、 適應性強、較耐干旱和瘠薄、管理較粗放、投資少、產量高、見效快,市場前景非常好,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打產品。
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是“中國米棗之鄉”,已有近300年的種植歷史,現米棗發展規模近4萬畝,投產棗園2. 4萬畝,是四川甚至南方最大的鮮食棗生產基地之一。嶄山米棗是三臺縣農業的特色和支柱產業。
嶄山米棗成熟期一般為8月下旬 9月上旬,鮮果不耐貯藏,在常溫條件下貯藏時間約4天 7天。由于嶄山米棗上市期較集中,貨架期短,常出現滯銷、低價,甚至爛果現象, 造成極大經濟損失,影響棗農收入。
通過本技術的使用,可促使嶄山米棗樹的芽提早3(Γ45天萌芽抽梢,果實于7月中旬成熟,比常規栽培提前2(Γ30天成熟,并且果實單果重增加,著色好,風味濃郁,品質優良。可溶性固形物達24 %以上,可溶性糖18% 20%,總酸O. 4% 06%,每IOOg鮮果實中Vc含量400mg以上。避開了薪山米率集中成熟、上市的時間,錯季上市,延長了薪山米率的供貨期和銷售期;產地售價比常規栽培的嶄山米棗高5 7倍,提高了嶄山米棗種植的經濟效益。 并且操作管理簡便,易于掌握。一次性投資成本不高,適宜在米棗種植區推廣。發明內容
本發明提供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
(一)促進休眠
于10月中下旬,對嶄山米棗樹噴布40%乙烯利水劑+5%尿素+2%磷酸二氫鉀液 (KH2PO4 ),以促進嶄山米棗樹早落葉,盡早進入休眠期。
(二)大棚構建
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的果園建大棚。大棚為單棟,棚內6 7年生單行種植嶄山米棗樹Γ8株。大棚材質為鋼架,跨度為4m,長度視植株多少而定,不超過30m ;大棚頂高3m,肩高2m,鋼條間距不超過50cm。
(三)扣膜時間與樹體冬季修剪
于I月中下旬大棚扣膜,薄膜選用普通聚乙烯膜,厚度O. 06mm O. 12mm。大棚覆膜后,用尼龍繩壓膜,尼龍繩兩端固定在預埋的地錨下。
扣棚前嶄山米棗樹應及時落頭或回縮,控制樹高在2.2m以下,保持植株上部枝條距大棚頂膜IOcm以上;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和衰弱枝等;當棚側植株枝條接觸棚膜時,應進行短截或回縮,以利通風透光。
(四)促進提早發芽和開花
I.提高土壤溫度。具體工作步驟如下
(I)扣膜前2飛天,沿樹冠滴水線處向內挖寬40cm、深30cm環溝。
(2)將溝內露出的長根、粗根全部剪掉,促發新細根,以根控冠。
(3)清掃地面落葉、落果、枯枝和剛剪掉的殘根,深埋于溝底。一是減少病蟲害源, 二是增加土壤有機質。
(4)每株棗樹環溝內填入碎玉米桿IOkg+雞糞IOkg+餅肥500g。土肥混勻,澆灌透水,浸干覆土。
2. 土面覆蓋保溫。土壤施肥灌水后,隨即在地面全部覆蓋ClOcm厚的干稻草,在稻草上再覆蓋地膜,以保持較高土壤溫度,增強根系活力,有利于水分、養分吸收。
3.大棚覆蓋保溫。維持大棚內白天溫度3(T35°C,夜間溫度5 10°C。I月中旬扣膜后是天氣溫度最低的時候,需要加強大棚的保溫措施。
(I)嚴密封閉大棚薄膜不留縫隙,特別是大棚的門框和腳膜,避免與棚外低溫對流。
(2)大棚頂部和棚側四周加蓋草簾,如遇嚴寒的年份,在棚外草簾上再加覆薄膜。
(3)棚內氣溫白天不超過35°C時,就不能通風;超過35°C時,只開一個小口通風。
4.揭膜。春末夏初棚外氣溫上升接近或達到米棗樹自然條件下生長、開花和果實發育的溫度時,應加強通風降溫,揭開棚底薄膜。揭膜通風時間上午9:00 10:00、下午 16:00 18:00 ;3天后上午9:00 下午18:00全通風。當棚內氣溫與棚外氣溫穩定一致時,可揭去大棚邊膜至樹冠4/5高度處,保留頂膜。采果后全部揭去大棚薄膜。
5. I月下旬且于發芽前灌一次透水,促進發芽。
(五)棗樹發芽后的管理
I.發芽后,對棗樹噴布O. 5%紅糖+0. 2%尿素液,每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后,改噴O. 5%紅糖+0. 3%尿素液+0. 2%磷酸二氫鉀(KH2PO4)+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10天噴施I次,連續噴施2 3次。
2.及時抹芽,反復摘心,并短截或回縮新生棗頭。抹除地上、樹干上的萌蘗和樹冠內直立、徒長的枝芽。除保留主枝的延長枝外,其它枝條的延長枝全部摘心,以控長促花。 對主枝直立生長的植株,要拉枝開角,使樹冠開張,以增加結果部位。在生長季節,疏除直立枝、旺長枝和并生枝,打開光路,有利于通風透光,以補償大棚內光照不足。
3.開花前(現蕾期)噴施一次1:2:200波爾多液。
(六)棗樹花期管理
I.花期大棚內放蜂。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5% 10%時,在大棚內放養蜜蜂,促進授粉受精。
2.盛花初期主干環割。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30% 40%時,在主干基部5cm IOcm或與往年環剝部位錯開3cnT4Cm處環剝,環剝寬度不超過O. 5cm,深過木質部,但不可傷及木質部。剝后立即用薄膜或舊報紙包扎傷口,以防病蟲危害。
3.棗頭、二次枝及棗吊摘心在嶄山米棗開花25% 75%期間,對當年春季新生尚未木質化的棗頭,應不斷地進行摘心,摘心長度以留2 I個二次枝為宜,以控制營養不良, 提高坐果率。當留下的二次枝長到50cm左右時,及時摘心。木質化的棗吊長到30cm左右時摘心。
4.初花期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l(Tl5kg。
5.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為30% 50%的盛花期,噴施I次20mg/L赤霉素(GA3)+0. 5% 紅糖+0. 2%硼砂混合液。
6.謝花期噴施I次20mg/L萘乙酸(ΝΑΑ)+0. 3%磷酸二氫鉀(ΚΗ2Ρ04)+0. 7%紅糖混合液。
(七)坐果期管理
I.根外追肥。謝花后每隔10天噴施I次O. 3%尿素+0. 3%磷酸二氫鉀(KH2PO4), 噴施2次。
2. 土壤施肥。謝花后結合灌水,每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25kg+硫酸鉀(K2SO4)IOOg ; 幼果膨大期再施一次腐熟人畜稀薄肥40kg+硫酸鉀(K2SO4) 200g。
3.疏果。謝花期強烈震動樹冠,使授粉受精不良的花、幼果脫落,節省養分。花后 2(Γ30天,人工疏去病蟲果、畸形果、過小果和過密果,每個棗吊保留3飛個果。疏果越早,留下的果越大,產量越高,品質越好。
(A)防治病蟲害
塑料大棚栽培嶄山米棗,由于大棚內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容易滋生病蟲危害,應加強病蟲防治。宜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性引誘劑、黃板、糖醋液等物理防治手段進行預測預報與綜合防控,同時在關鍵時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礦物源、植物源、微生物等農藥進行防治。原則上做到病害防治半月一次,蟲害防治做到見蟲用藥。具體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I.萌芽前樹冠噴布5。波美石硫合劑,消除越冬病蟲源。
2.萌芽期用2. 5%功夫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浸泡稻草繩,將稻草繩纏繞樹干, 并在草繩上方捆綁塑料薄膜,向下反卷,防治棗芽象甲。
3.展葉期如果發現棗癭蚊危害,樹冠噴布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
4.果實生長后期主要是防治縮果病和棗銹病。樹冠噴1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 800 10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Γ 1000倍液,并交互噴用鏈霉素70 140單位 /毫升及土霉素14CT210單位/毫升,或交互噴用10%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 1000倍液及土霉素14CT210單位/毫升。在縮果病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藥,每隔疒10天噴一次,連噴3 4次,并交互使用以上藥物。
(九)采收
嶄山米棗為鮮食棗品種,宜脆熟期(8. 5、分成熟)采收。視其成熟分2次I次分期分批采收、包裝和銷售。輕摘輕放。
嶄山米棗分級標準特等果> 4克、一級果3 4克、二級果2 3克。果面光潔,無病蟲傷、機械傷等。
本發明提供的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結合扣棚、修剪、肥水管理、化學調控等配套措施,可促使嶄山米棗提早3(Γ45天萌芽抽梢,果實比常規栽培提前2(Γ30天成熟,并且果個大,著色好,風味濃郁,品質優良。避開了嶄山米棗集中成熟、上市的時間,錯季上市,延長了嶄山米棗的供貨期;產地售價比常規栽培的嶄山米棗高5 7 倍,提高了嶄山米棗種植的經濟效益。并且操作管理簡便,易于掌握。一次性投資成本不高, 適宜在米棗種植區推廣。
具體實施方式
下面的實施例可以使本專業技術人員更全面的理解本發明,但不以任何方式限制本發明。
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該方法包括
(一)促進休眠
于10月20日左右,對嶄山米棗樹噴布40%乙烯利水劑+5%尿素+2%磷酸二氫鉀液(KH2PO4),以促進嶄山米棗樹早落葉,盡早進入休眠期。
(二)大棚構建
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的果園建大棚。大棚為單棟,棚內6 7年生單行種植嶄山米棗樹Γ8株。株行距3mX 2m,丘陵臺地,黃紅紫泥土,大棚材質為鋼架,跨度為4m,長度視植株多少而定,不超過30m ;大棚頂高3m,肩高2m,鋼條間距不超過50cm。
(三)扣膜時間與樹體冬季修剪
在四川三臺縣大棚扣膜時間為I月15 20日,薄膜選用普通聚乙烯膜,厚度O. 06mm 0.12mm。大棚覆膜后,用尼龍繩壓膜,尼龍繩兩端固定在預埋的地錨下。
扣棚前嶄山米棗樹應及時落頭或回縮,控制樹高在2.2m以下,保持植株上部枝條距大棚頂膜IOcm以上;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和衰弱枝等;當棚側植株枝條接觸棚膜時,應進行短截或回縮,以利通風透光。
(四)促進提早發芽和開花
I.提高土壤溫度。具體工作步驟如下
(I)扣膜前幾天(I月13日或14日),沿樹冠滴水線處向內挖寬40cm、深30cm環溝。
(2)將溝內露出的長根、粗根全部剪掉,促發新細根,以根控冠。
(3)清掃地面落葉、落果、枯枝和剛剪掉的殘根,深埋于溝底。一是減少病蟲害源, 二是增加土壤有機質。
(4)每株棗樹環溝內填入碎玉米桿IOkg+雞糞IOkg+餅肥500g。土肥混勻,澆灌透水,浸干覆土。
2. 土面覆蓋保溫。土壤施肥灌水后,隨即在地面全部覆蓋ClOcm厚的干稻草,在稻草上再覆蓋地膜,以保持較高土壤溫度,增強根系活力,有利于水分、養分吸收。
3.大棚覆蓋保溫。I月中旬扣膜后是天氣溫度最低的時候,需要加強大棚的保溫措施。
(I)嚴密封閉大棚薄膜不留縫隙,特別是大棚的門框和腳膜,避免與棚外低溫對流。
(2)大棚頂部和棚側四周加蓋草簾,如遇嚴寒的年份,在棚外草簾上再加覆薄膜。
(3)棚內氣溫白天不超過35°C時,就不能通風;超過35°C時,只開一個小口通風, 以維持大棚內白天溫度3(T35°C,夜間溫度5 10°C。
4.揭膜。春末夏初棚外氣溫上升接近或達到米棗樹自然條件下生長、開花和果實發育的溫度時,應加強通風降溫,揭開棚底薄膜。揭膜通風時間上午9:00 10:00、下午 16:00 18:00 ;3天后上午9:00 下午18:00全通風。當棚內氣溫與棚外氣溫穩定一致時,可揭去大棚邊膜至樹冠4/5高度處,保留頂膜。采果后全部揭去大棚薄膜。
5. I月下旬(發芽前)灌一次透水,促進發芽。
(五)棗樹發芽后的管理
I.發芽后,對棗樹噴布O. 5%紅糖+0. 2%尿素液,每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后,改噴O. 5%紅糖+0. 3%尿素液+0. 2%磷酸二氫鉀(KH2PO4)+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10天噴施I次,連續噴施2 3次。
2.及時抹芽,反復摘心,并短截或回縮新生棗頭。抹除地上、樹干上的萌蘗和樹冠內直立、徒長的枝芽。除保留主枝的延長枝外,其它枝條的延長枝全部摘心,以控長促花。 對主枝直立生長的植株,要拉枝開角,使樹冠開張,以增加結果部位。在生長季節,疏除直立枝、旺長枝和并生枝,打開光路,有利于通風透光,以補償大棚內光照不足。
3.開花前(現蕾期)噴施一次1:2:200波爾多液。
(六)棗樹花期管理
I.花期大棚內放蜂。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5% 10%時,在大棚內放養蜜蜂,促進授粉受精。
2.盛花初期主干環割。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30% 40%時,在主干基部5cm IOcm或與往年環剝部位錯開3cnT4Cm處環剝,環剝寬度不超過O. 5cm,深過木質部,但不可傷及木質部。剝后立即用薄膜或舊報紙包扎傷口,以防病蟲危害。
3.棗頭、二次枝及棗吊摘心在嶄山米棗開花25% 75%期間,對當年春季新生尚未木質化的棗頭,應不斷地進行摘心,摘心長度以留2 I個二次枝為宜,以控制營養不良, 提高坐果率。當留下的二次枝長到50cm左右時,及時摘心。木質化的棗吊長到30cm左右時摘心。
4.初花期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l(Tl5kg。
5.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為30% 50%的盛花期,噴施I次20mg/L赤霉素(GA3)+0. 5% 紅糖+0. 2%硼砂混合液。
6.謝花期噴施I次20mg/L萘乙酸(ΝΑΑ)+0. 3%磷酸二氫鉀(ΚΗ2Ρ04)+0. 7%紅糖混合液。
(七)坐果期管理
I.根外追肥。謝花后每隔10天噴施I次O. 3%尿素+0. 3%磷酸二氫鉀(KH2PO4), 噴施2次。
2. 土壤施肥。謝花后結合灌水,每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25kg+硫酸鉀(K2SO4)IOOg ; 幼果膨大期再施一次腐熟人畜稀薄肥40kg+硫酸鉀(K2SO4) 200g。
3.疏果。謝花期強烈震動樹冠,使授粉受精不良的花、幼果脫落,節省養分。花后 2(Γ30天,人工疏去病蟲果、畸形果、過小果和過密果,每個棗吊保留3飛個果。疏果越早,留下的果越大,產量越高,品質越好。
(A)防治病蟲害
塑料大棚栽培嶄山米棗,由于大棚內溫度較高,濕度較大,容易滋生病蟲危害,應加強病蟲防治。宜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性引誘劑、黃板、糖醋液等物理防治手段進行預測預報與綜合防控,同時在關鍵時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礦物源、植物源、微生物等農藥進行防治。原則上做到病害防治半月一次,蟲害防治做到見蟲用藥。具體抓好以下幾個環節
2.萌芽前樹冠噴布5。波美石硫合劑,消除越冬病蟲源。
2.萌芽期用2. 5%功夫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浸泡稻草繩,將稻草繩纏繞樹干, 并在草繩上方捆綁塑料薄膜,向下反卷,防治棗芽象甲。
3.展葉期如果發現棗癭蚊危害,樹冠噴布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
4.果實生長后期主要是防治縮果病和棗銹病。樹冠噴1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 800 10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Γ 1000倍液,并交互噴用鏈霉素70 140單位 /毫升及土霉素14CT210單位/毫升,或交互噴用10%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0 1000倍液及土霉素14CT210單位/毫升。在縮果病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藥,每隔7 10天噴一次,連噴3 4次,并交互使用以上藥物。
(九)采收
嶄山米棗為鮮食棗品種,宜脆熟期(8. 5、分成熟)采收。視其成熟分2次I次分期分批采收、包裝和銷售。輕摘輕放。
本實施例的方法可促使嶄山米棗提早3(Γ45天萌芽抽梢,果實比常規栽培提前 2(Γ30天成熟,并且果個大,著色好,風味濃郁,品質優良。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較佳的具體實施方式
,但本發明的保護范圍并不局限于此, 任何熟悉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在本發明揭露的技術范圍內,可輕易想到的變化或替換, 都應涵蓋在本發明的保護范圍之內。因此,本發明的保護范圍應該以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為準。
權利要求
1.一種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其特征在于該方法包括(一)促進休眠于10月中下旬,對嶄山米棗樹噴布40%乙烯利水劑+5%尿素+2%磷酸二氫鉀液(KH2PO4),以促進嶄山米棗樹早落葉,盡早進入休眠期;(二)大棚構建選擇地勢相對平坦的果園建大棚,大棚為單棟,棚內6 7年生單行種植嶄山米棗樹4^8株,大棚材質為鋼架,跨度為4m,長度不超過30m ;大棚頂高3m,肩高2m,鋼條間距不超過 50cm ;(三)扣膜時間與樹體冬季修剪大棚扣膜時間為I月中下旬,薄膜選用普通聚乙烯膜,厚度O. 06mm O. 12mm,大棚覆膜后,用尼龍繩壓膜,尼龍繩兩端固定在預埋的地錨下;扣棚前嶄山米棗樹應及時落頭或回縮,控制樹高在2. 2m以下,保持植株上部枝條距大棚頂膜IOcm以上;疏除病蟲枝、交叉枝、重疊枝和衰弱枝;當棚側植株枝條接觸棚膜時,應進行短截或回縮,以利通風透光;(四)促進提早發芽和開花1.提高土壤溫度,具體工作步驟如下(1)扣膜前2飛天,沿樹冠滴水線處向內挖寬40cm、深30cm環溝;(2)將溝內露出的長根、粗根全部剪掉,促發新細根,以根控冠;(3)清掃地面落葉、落果、枯枝和剛剪掉的殘根,深埋于溝底;(4)每株米棗樹環溝內填入碎玉米桿IOkg+雞糞IOkg+餅肥500g,土肥混勻,澆灌透水,浸干覆土 ;.2.土面覆蓋保溫土壤施肥灌水后,隨即在地面全部覆蓋ClOcm厚的干稻草,在稻草上再覆蓋地膜;.3.大棚覆蓋保溫維持大棚內白天溫度3(T35°C,夜間溫度5 10°C ;.4.揭膜春末夏初棚外氣溫上升接近或達到嶄山米棗樹自然條件下生長、開花和果實發育的溫度時,應加強通風降溫,揭開棚底薄膜,揭膜通風時間上午9:00 10:00、下午16:00 18:00 ;3天后上午9:00 下午18:00全通風,當棚內氣溫與棚外氣溫穩定一致時,揭去大棚邊膜至樹冠4/5高度處,保留頂膜,采果后全部揭去大棚薄膜;.5.I月下旬且于發芽前灌一次透水,促進發芽;(五)棗樹發芽后的管理.1.發芽后,對嶄山米棗樹噴布O.5%紅糖+0. 2%尿素液,每10天噴施一次,連續噴施兩次后,改噴O. 5%紅糖+0. 3%尿素液+0. 2%磷酸二氫鉀(KH2P04)+25%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倍液,每10天噴施I次,連續噴施2 3次;.2.及時抹芽,反復摘心,并短截或回縮新生棗頭;抹除地上、樹干上的萌蘗和樹冠內直立、徒長的枝芽,除保留主枝的延長枝外,其它枝條的延長枝全部摘心,以控長促花;對主枝直立生長的植株,要拉枝開角,使樹冠開張,以增加結果部位;在生長季節,疏除直立枝、旺長枝和并生枝,打開光路,有利于通風透光,以補償大棚內光照不足;·3.開花前噴施一次1:2:200波爾多液;(六)棗樹花期管理·1.花期大棚內放蜂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5% 10%時,在大棚內放養蜜蜂,促進授粉受精;·2.盛花初期主干環割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30% 40%時,在主干基部5cm IOcm或與往年環剝部位錯開3cm^4cm處環剝,環剝寬度不超過O. 5cm,深過木質部,但不傷及木質部,剝后立即用薄膜或舊報紙包扎傷口,以防病蟲危害;·3.棗頭、二次枝及棗吊摘心在嶄山米棗開花25% 75%期間,對當年春季新生尚未木質化的棗頭,應不斷地進行摘心,留2 I個二次枝以控制營養不良,提高坐果率;當留下的二次枝長到50cm左右時,及時摘心,木質化的棗吊長到30cm左右時摘心;·4.初花期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l(Tl5kg;·5.在嶄山米棗樹開花約為30% 50%的盛花期,噴施I次20mg/L赤霉素(GA3)+0.5%紅糖+0. 2%硼砂混合液;·6.謝花期噴施I次20mg/L萘乙酸(NAA)+0. 3%磷酸二氫鉀(KH2PO4) +0. 7%紅糖混合液;(七)坐果期管理·1.根外追肥謝花后每隔10天噴施I次O. 3%尿素+0. 3%磷酸二氫鉀(KH2PO4),噴施2次;·2.土壤施肥謝花后結合灌水,每株施腐熟人畜稀薄肥25kg+硫酸鉀(K2SO4) IOOg ;幼果膨大期再施一次腐熟人畜稀薄肥40kg+硫酸鉀(K2SO4) 200g ;·3.疏果謝花期強烈震動樹冠,使授粉受精不良的花、幼果脫落,節省養分,花后2(Γ30天,人工疏去病蟲果、畸形果、過小果和過密果,每個棗吊保留3飛個果;(A)防治病蟲害病害防治半月一次,蟲害防治做到見蟲用藥;(九)采收于脆熟期米收。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點,促進提早發芽和開花的大棚覆蓋保溫中,具體操作如下(1)嚴密封閉大棚薄膜不留縫隙,特別是大棚的門框和腳膜,避免與棚外低溫對流;(2)大棚頂部和棚側四周加蓋草簾,如遇嚴寒的年份,在棚外草簾上再加覆薄膜;(3)棚內氣溫白天不超過35°C時,就不能通風;超過35°C時,只開一個小口通風。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點,防治病蟲害中,采用頻振式殺蟲燈、性引誘劑、黃板、糖醋液等物理防治手段進行預測預報與綜合防控,同時在關鍵時期選用高效、低毒、低殘留的化學農藥和礦物源、植物源、微生物等農藥進行防治。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八)點,防治病蟲害中,具體抓好以下幾個環節.1.萌芽前樹冠噴布5°波美石硫合劑,消除越冬病蟲源;.2.萌芽期用2.5%功夫乳油(高效氯氟氰菊酯)浸泡稻草繩,將稻草繩纏繞樹干,并在草繩上方捆綁塑料薄膜,向下反卷,防治棗芽象甲;.3.展葉期如果發現棗癭蚊危害,樹冠噴布73%克螨特乳油1000倍液;.4.果實生長后期主要是防治縮果病和棗銹病,樹冠噴15%粉銹靈可濕性粉劑800 1000倍液+ 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80(Γ 1000倍液,并交互噴用鏈霉素70 140單位/毫升及土霉素140 210單位/毫升,或交互噴用10%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50(Γ1000倍液及土霉素140 210單位/暈升,在縮果病發病初期噴第一次藥,每隔7 10天噴一次,連噴3 4次,并交互使用以上藥物。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屬于果樹栽培技術領域的促進嶄山米棗樹提早萌芽提前成熟的栽培方法。本發明結合扣棚、修剪、肥水管理、化學調控等配套措施,可促使嶄山米棗提早30~45天萌芽抽梢,果實比常規栽培提前20~30天成熟,并且果個大,著色好,風味濃郁,品質優良。避開了嶄山米棗集中成熟、上市的時間,錯季上市,延長了嶄山米棗的供貨期;產地售價比常規栽培的嶄山米棗高5~7倍,提高了嶄山米棗種植的經濟效益。并且操作管理簡便,易于掌握。一次性投資成本不高,適宜在米棗種植區推廣。
文檔編號A01G1/00GK102919028SQ201210452720
公開日2013年2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13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13日
發明者鄧群仙, 朱宗洪, 王永清, 李傳桂, 呂秀蘭, 周延, 祝萬秋, 郭美紅, 張小艾 申請人:四川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