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辣椒病蟲防治,特別是涉及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
背景技術:
辣椒,是一種茄科辣椒屬植物,辣椒屬為一年或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實通常呈圓錐形或長圓形,未成熟時呈綠色,成熟后變成鮮紅色、黃色或紫色,以紅色最為常見;辣椒的整個生長發育有過程可分為發芽期、幼苗期、初花期和結果期;據田間調查辣椒發芽期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為淬倒病、蚜蟲等,幼苗期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為枯萎 病、辣椒疫病、蚜蟲等,初花期辣椒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為枯萎病、灰霉病和白粉虱、蚜蟲等,結果期辣椒發生的主要病蟲害為黑霉病、炭疽病和棉鈴蟲、煙青蟲等;
辣椒淬倒病是辣椒苗期重要病害之一,常因育苗期溫度和濕度不適、管理粗放引起,病菌以卵孢子在土壤中越冬和渡過不良環境,第二年春天遇合適條件即可萌發產生孢子囊,并釋放出游動孢子或直接生產芽管侵入寄主,或以菌絲體在病殘組織中或腐殖質上過腐生生活,次春產生孢子囊游動孢子侵染幼苗,造成幼苗發病猝倒,病部組織腐爛干枯而凹陷,產生縊縮,水潰狀自下而上擴展,幼菌倒伏于地;辣椒枯萎病是半知菌亞門尖孢鐮刀菌侵染引起,病菌以菌絲體和厚垣孢子隨病殘體在土中越冬,營腐生生活,病菌從須根、根毛或傷口侵入,在寄主根莖維管束繁殖、蔓延,并產生有毒物質隨輸導組織擴散,毒化寄主細胞或堵塞導管,致葉片發黃;辣椒疫病主要為害葉片、果實和莖,特別是莖基部最易發生;灰霉病是露地、保護地作物常見且比較難防治的一種真菌性病害,屬低溫高濕型病害,辣椒灰霉病由灰葡萄孢菌侵染所致,屬真菌病害,花、果、葉、莖均可發病;黑霉病主要發生在辣椒果實上,產生淺褐色不規則形病斑,大小10 26毫米,此病斑與日灼病有關,多在日灼的基礎上,病斑變薄下陷,后逐漸長出黑霉,濕度大時,黑霉擴展,有時布滿整個病斑,有時病斑融合,形成更大的病斑;辣椒炭疽病是因半知菌亞門、刺盤孢屬真菌侵染所致,它主要為害將近成熟的辣椒果實,染病果實,炭疽病是辣椒上的常發病害,特別在高溫季節,果實受灼傷,極易并發炭疽病使果實完全失去商品價值。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要解決的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方法,該方法能提高辣椒抗病蟲性,提高發芽和出苗的一致性,增加幼苗干重、鮮重和苗高,葉片肥大、葉色濃綠、莖粗,促進莖葉生長、花莖分化,增加開花、坐果、分支,增加結果。為了解決以上問題本發明提供了通過辣椒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和結果期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綜合管理,防治和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種子消毒;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選用20%正常產氣3個月的沼液浸種2(T30min,洗凈后催芽播種;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與10%吡蟲琳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O. 2°/Γθ. 3% ;
第二步種子引發;將種子引發劑稀釋500倍,種子引發劑倒入器皿中,種子浸泡:T5h種子引發劑用量為種子體積的3倍,溫度設置在2(T24°C ;清水漂洗兩次,吸濕,烤箱內回干,溫度設置為45°C,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 0%±0. 2% ;
第三步土壤處理;嚴格土壤消毒,用Ikg木霉培養菌、O. 5kg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IOOOkg 土混合做營養土,采用營養缽育苗;
第四步播種與播種床管理;平整土地,采用深溝高壟栽培,每畝大田準備種子45 55g,播種前于先天澆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勻撒播種子,再撒蓋O. S^lcm厚的含8ml/L硼酸鉀土蓋沒種子,并覆膜保溫保濕;床溫保持23 25°C ;出苗后,揭開塑料薄膜降溫降濕,保持床溫14 19°C ;幼苗破心后,加強肥水管理,以干濕交替為原則,促進地上部真葉生長。該種子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將水楊酸6 10ppm、吲哚丁酸l(T22ppm、赤霉素 l(T22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醇中,多菌靈8(Tl00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醚中,以上兩者混合、攪拌,加蒸餾水定容得種子引發劑。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降低濕度,通風并控制澆水,撒干細土等措施降低濕度,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的50 55%,空氣相對濕度為70 80%,甚至可使苗床表面“露白”,這樣即可抑制下胚軸的伸長,又可以促進根系向下深扎;及時疏苗,把弱苗、病苗和雜草除掉、以防幼苗擁擠和下胚軸伸長過快;
第二步合理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追肥,施肥分為兩個時期,一為2葉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鉀肥4 6斤,噴后及時用清水洗苗2遍,二為5葉期前,每平方米葉面噴施O. I %的磷酸二氫鉀I 2kg、80mg/L的沼液I 2kg ;
第三步現第一朵花時,用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42%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72. 2%普力克水劑300 500倍液,連續灌根2 3次,穴灌量200 250ml,間隔期10 13d。初花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花莖分化后5 7d,釋放麗蚜小蜂、草蛉,每畝田分別釋放8(Γ120只,將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噴施在根莖部,噴施兩次,分隔2天噴施,每次噴施量為10 15kg/畝,同時葉面噴施8ml/L硼酸鉀,噴施量為20 35kg/畝;
第二步噴施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一星期后,將生石灰加水調成糊狀,用刷子直接刷在辣椒莖基部,可防治莖基部病害,如有已經發生腐爛的植株,用小刀將腐爛部分刮干凈,露出綠色部分后,再涂上生石灰;
第三步4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5月中旬至6月上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 9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 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 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 3次。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的配制方法
核桃青皮的獲得將采到的核桃洗凈,剝下核桃皮,室溫下陰干,放入恒溫箱內40 45°C烘干,磨碎,過100目篩,得核桃青皮干粉;稱取200g的核桃青皮干粉,裝入大燒杯內,加入干粉4倍量的甲醇,封口,室溫下浸提3次,每次3天,合并3次的提取物,過濾后減壓濃縮,即得桃青皮甲醇粗提取物,加入蒸餾水配制成120mg/L的溶液得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
結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坐果后I 3d,釋放唇齒姬蜂,每畝田釋放150 200只,分兩次釋放,每次相隔5 7d ;
第二步坐果后10 12d,葉面噴施追2%過磷酸鈣30 50kg/m3、磷酸二氫鉀60 75kg/m3,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低濕地種植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防止田間積水,以減輕發病,同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第三步坐果后16 20d,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I 1 200波爾多液、80 %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交替使用,每隔5 8d噴施I次,連續噴2 3次;
第四步6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 9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 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 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 3次。此時期內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在50 55%,空氣相對濕度為70 80%。有益的效果本發明提高辣椒抗病蟲性;發芽期提高種子發芽和出苗的一致性,增加幼苗的干重、鮮重和苗高,對提高出苗率有很好的效果;其利用苯來特拌種可誘導植物提高抗病原性的作用,添加赤霉素可激活種子中的多種水解酶,還能促進新酶合成,提高種子的活力,縮短種子休眠期,誘導α-淀粉酶活性提高,促進種子發芽;采用營養缽育苗,減少移栽時易出現的傷根現象,防止病菌侵入;深溝高壟栽培,既有利于排灌,又可以增強土壤的透氣性,從而減少發病,可防止辣椒枯萎病、辣椒疫病、蚜蟲的早期危害;研究結果表明,高濃度硼能顯著抑制辣椒枯萎病菌孢子萌發和芽管伸長,隨著硼濃度的升高,當其超過了鐮刀菌能耐受的最高濃度時,破壞了菌體細胞,抑制其正常生長;幼苗期葉片肥大、葉色濃綠、莖粗,促進花莖分化;合理施肥可提高植物自身抗病蟲能力的作用,降低田間空氣與土壤的濕度可降低病原的滋生;初花期促進莖葉生長,增加開花、坐果;其利用甲醇萃取物對辣椒枯萎病菌、病毒病的抑制效果非常好,抑制率高達65%,這是因為核桃青皮中存在豐富的抑菌活性物質;麗蚜小蜂、草蛉是辣椒白粉虱、蚜蟲的天敵昆蟲,可以有效控制其數量;結果期促進分支、開花,增加結果,保證莖葉正常生長,延緩衰老,延長結果期,以提高產量;其利用唇齒姬蜂是辣椒煙青蟲、棉鈴蟲的天敵昆蟲,可以有效控制其數量;葉面噴施過磷酸鈣既有葉面肥的功效又可降低棉鈴蟲在田間產卵、磷酸二氫鉀,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實施例對本發明作進一步描述。實施例I :
提供了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通過辣椒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和結果期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綜合管理,防治和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
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種子消毒;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選用20%正常產氣3個月的沼液浸種20min,洗凈后催芽播種;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與10%吡蟲琳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O. 2%);
第二步種子引發;將種子引發劑稀釋500倍,種子引發劑倒入器皿中,種子浸泡3h種子引發劑用量為種子體積的3倍,溫度設置在20°C ;清水漂洗兩次,吸濕,烤箱內回干,溫度設置為45°C,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 0%±0. 2% ;
第三步土壤處理;嚴格土壤消毒,用Ikg木霉培養菌、O. 5kg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IOOOkg 土混合做營養土,采用營養缽育苗;
第四步播種與播種床管理;平整土地,采用深溝高壟栽培,每畝大田準備種子45^55g,播種前于先天澆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勻撒播種子,再撒蓋O. S^lcm厚的含8ml/L硼酸鉀土蓋沒種子,并覆膜保溫保濕;床溫保持23 25°C ;出苗后,揭開塑料薄膜降溫降濕,保持床溫14 19°C ;幼苗破心后,加強肥水管理,以干濕交替為原則,促進地上部真葉生長;該種子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將水楊酸6ppm、H引哚丁酸lOppm、赤霉素IO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醇中,多菌靈80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醚中,以上兩者混合、攪拌,加 蒸餾水定容得種子引發劑;
幼苗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降低濕度,通風并控制澆水,撒干細土等措施降低濕度,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的50%,空氣相對濕度為70%,甚至可使苗床表面“露白”,這樣即可抑制下胚軸的伸長,又可以促進根系向下深扎;及時疏苗,把弱苗、病苗和雜草除掉、以防幼苗擁擠和下胚軸伸長過快;
第二步合理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追肥,施肥分為兩個時期,一為2葉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鉀肥4斤,噴后及時用清水洗苗2遍,二為5葉期前,每平方米葉面噴施
O.I %的磷酸二氫鉀lkg、80mg/L的沼液Ikg ;
第三步現第一朵花時,用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42%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72. 2%普力克水劑300倍液,連續灌根2次,穴灌量200ml,間隔期13d;
初花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花莖分化后5d,釋放麗蚜小蜂、草蛉,每畝田分別釋放80只,將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噴施在根莖部,噴施兩次,分隔2天噴施,每次噴施量為IOkg/畝,同時葉面噴施8ml/L硼酸鉀,噴施量為20kg/畝;
第二步噴施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一星期后,將生石灰加水調成糊狀,用刷子直接刷在辣椒莖基部,可防治莖基部病害,如有已經發生腐爛的植株,用小刀將腐爛部分刮干凈,露出綠色部分后,再涂上生石灰;
第三步4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5月中旬至6月上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次;
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的配制方法
核桃青皮的獲得將采到的核桃洗凈,剝下核桃皮,室溫下陰干,放入恒溫箱內40°C烘干,磨碎,過100目篩,得核桃青皮干粉;稱取200g的核桃青皮干粉,裝入大燒杯內,加入干粉4倍量的甲醇,封口,室溫下浸提3次,每次3天,合并3次的提取物,過濾后減壓濃縮,即得桃青皮甲醇粗提取物,加入蒸餾水配制成120mg/L的溶液得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結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坐果后ld,釋放唇齒姬蜂,每畝田釋放150只,分兩次釋放,每次相隔5d ;第二步坐果后10d,葉面噴施追2%過磷酸鈣30kg/m3、磷酸二氫鉀60kg/m3,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低濕地種植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防止田間積水,以減輕發病,同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第三步坐果后16d,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I 1 :200波爾多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交替使用,每隔5d噴施I次,連續噴2次;
第四步6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次。實施例2:
提供了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通過辣椒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和結果期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綜合管理,防治和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
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種子消毒;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選用20%正常產氣3個月的沼液浸種30min,洗凈后催芽播種;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與10%吡蟲琳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O. 3%);
第二步種子引發;將種子引發劑稀釋500倍,種子引發劑倒入器皿中,種子浸泡5h種子引發劑用量為種子體積的3倍,溫度設置在24°C ;清水漂洗兩次,吸濕,烤箱內回干,溫度設置為45°C,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 0%±0. 2% ;
第三步土壤處理;嚴格土壤消毒,用Ikg木霉培養菌、O. 5kg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IOOOkg 土混合做營養土,采用營養缽育苗;
第四步播種與播種床管理;平整土地,采用深溝高壟栽培,每畝大田準備種子55g,播種前于先天澆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勻撒播種子,再撒蓋O. flcm厚的含8ml/L硼酸鉀土蓋沒種子,并覆膜保溫保濕;床溫保持23 25°C;出苗后,揭開塑料薄膜降溫降濕,保持床溫14 19°C ;幼苗破心后,加強肥水管理,以干濕交替為原則,促進地上部真葉生長;
該種子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將水楊酸lOppm、吲哚丁酸22ppm、赤霉素22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醇中,多菌靈IOO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醚中,以上兩者混合、攪拌,力口蒸餾水定容得種子引發劑;
幼苗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降低濕度,通風并控制澆水,撒干細土等措施降低濕度,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的55%,空氣相對濕度為80%,甚至可使苗床表面“露白”,這樣即可抑制下胚軸的伸長,又可以促進根系向下深扎;及時疏苗,把弱苗、病苗和雜草除掉、以防幼苗擁擠和下胚軸伸長過快;
第二步合理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追肥,施肥分為兩個時期,一為2葉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鉀肥6斤,噴后及時用清水洗苗2遍,二為5葉期前,每平方米葉面噴施0.I %的磷酸二氫鉀2kg、80mg/L的沼液2kg ;第三步現第一朵花時,用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42%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72. 2%普力克水劑500倍液,連續灌根2 3次,穴灌量250ml,間隔期IOd ;
初花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花莖分化后7d,釋放麗蚜小蜂、草蛉,每畝田分別釋放120只,將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噴施在根莖部,噴施兩次,分隔2天噴施,每次噴施量為15kg/畝,同時葉面噴施8ml/L硼酸鉀,噴施量為35kg/畝;
第二步噴施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一星期后,將生石灰加水調成糊狀,用刷子直接刷在辣椒莖基部,可防治莖基部病害,如有已經發生腐爛的植株,用小刀將腐爛部分刮干凈,露出綠色部分后,再涂上生石灰;
第三步4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5月中旬至6月上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900倍液、25%氟氰菊酯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3次;
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的配制方法
核桃青皮的獲得將采到的核桃洗凈,剝下核桃皮,室溫下陰干,放入恒溫箱內45°C烘干,磨碎,過100目篩,得核桃青皮干粉;稱取200g的核桃青皮干粉,裝入大燒杯內,加入干粉4倍量的甲醇,封口,室溫下浸提3次,每次3天,合并3次的提取物,過濾后減壓濃縮,即得桃青皮甲醇粗提取物,加入蒸餾水配制成120mg/L的溶液得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結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坐果后3d,釋放唇齒姬蜂,每畝田釋放200只,分兩次釋放,每次相隔7d ;第二步坐果后10 12d,葉面噴施追2%過磷酸鈣50kg/m3、磷酸二氫鉀75kg/m3,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低濕地種植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防止田間積水,以減輕發病,同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第三步坐果后16 20d,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I 1 200波爾多液、80%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交替使用,每隔8d噴施I次,連續噴3次;
第四步6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900倍液、25%氟氰菊酯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3次。
權利要求
1.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其特征是通過辣椒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和結果期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綜合管理,防治和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種子消毒;播種前進行種子消毒,選用20%正常產氣3個月的沼液浸種2(T30min,洗凈后催芽播種;用50%苯來特可濕性粉與10%吡蟲琳可濕性粉劑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O. 2% 0. 3% ; 第二步種子引發;將種子引發劑稀釋500倍,種子引發劑倒入器皿中,種子浸泡:T5h種子引發劑用量為種子體積的3倍,溫度設置在2(T24°C ;清水漂洗兩次,吸濕,烤箱內回干,溫度設置為45°C,回干含水量控制在8. 0%±0. 2% ; 第三步土壤處理;嚴格土壤消毒,用Ikg木霉培養菌、O. 5kg5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IOOOkg 土混合做營養土,采用營養缽育苗; 第四步播種與播種床管理;平整土地,采用深溝高壟栽培,每畝大田準備種子45 55g,播種前于先天澆足苗床底水,次日均勻撒播種子,再撒蓋O. S^lcm厚的含8ml/L硼酸鉀土蓋沒種子,并覆膜保溫保濕;床溫保持23 25°C ;出苗后,揭開塑料薄膜降溫降濕,保持床溫14 19°C ;幼苗破心后,加強肥水管理,以干濕交替為原則,促進地上部真葉生長。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降低濕度,通風并控制澆水,撒干細土等措施降低濕度,使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的50 55%,空氣相對濕度為70 80%,甚至可使苗床表面“露白”,這樣即可抑制下胚軸的伸長,又可以促進根系向下深扎;及時疏苗,把弱苗、病苗和雜草除掉、以防幼苗擁擠和下胚軸伸長過快; 第二步合理施肥,提高自身抗病能力;追肥,施肥分為兩個時期,一為2葉期前,每平方米苗床施用磷鉀肥4 6斤,噴后及時用清水洗苗2遍,二為5葉期前,每平方米葉面噴施O. I %的磷酸二氫鉀I 2kg、80mg/L的沼液I 2kg ; 第三步現第一朵花時,用40%甲霜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50%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42%安克錳鋅可濕性粉劑600 800倍液,72. 2%普力克水劑300 500倍液,連續灌根2 3次,穴灌量200 250ml,間隔期10 13d。
4.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初花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花莖分化后5 7d,釋放麗蚜小蜂、草蛉,每畝田分別釋放8(Γ120只,將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噴施在根莖部,噴施兩次,分隔2天噴施,每次噴施量為10 15kg/畝,同時葉面噴施8ml/L硼酸鉀,噴施量為20 35kg/畝; 第二步噴施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一星期后,將生石灰加水調成糊狀,用刷子直接刷在辣椒莖基部,可防治莖基部病害,如有已經發生腐爛的植株,用小刀將腐爛部分刮干凈,露出綠色部分后,再涂上生石灰; 第三步4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5月中旬至6月上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 9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 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 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 3次。
5.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結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包括以下步驟 第一步坐果后I 3d,釋放唇齒姬蜂,每畝田釋放150 200只,分兩次釋放,每次相隔5 7d ; 第二步坐果后10 12d,葉面噴施追2%過磷酸鈣30 50kg/m3、磷酸二氫鉀60 75kg/m3,促使植株生長健壯,提高抗病力;低濕地種植要做好開溝排水工作,防止田間積水,以減輕發病,同時及時摘除病葉病果; 第三步坐果后16 20d,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倍液、I 1 200波爾多液、80 %炭疽福美可濕性粉劑500倍液、50%琥膠肥酸銅可濕性粉劑500倍液噴施,交替使用,每隔5 8d噴施I次,連續噴2 3次; 第四步6月上、中旬防治第I代幼蟲,7月中旬至8月中下旬防治第2、3代幼蟲;用70%晶體敵百蟲800 900倍液、25%氟氰菊酯3000 4000倍液噴霧、25%速滅殺丁 2000 3000倍液,在早晨或傍晚噴藥,6 7d噴I次,藥劑須交替使用,連續2 3次。
6.根據權利要求2所述的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種子引發劑的制備方法將水楊酸ClOppm、吲哚丁酸l(T22ppm、赤霉素l(T22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醇中,多菌靈8(Tl00ppm溶入少量重量可忽略的乙醚中,以上兩者混合、攪拌,加蒸餾水定容得種子引發劑。
7.根據權利要求4所述的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的核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的配制方法核桃青皮的獲得將采到的核桃洗凈,剝下核桃皮,室溫下陰干,放入恒溫箱內40 45°C烘干,磨碎,過100目篩,得核桃青皮干粉;稱取200g的核桃青皮干粉,裝入大燒杯內,加入干粉4倍量的甲醇,封口,室溫下浸提3次,每次3天,合并3次的提取物,過濾后減壓濃縮,即得桃青皮甲醇粗提取物,加入蒸餾水配制成120mg/L的溶液得桃青皮粗提取物溶液。
8.根據權利要求5所述的結果期病蟲防治管理,其特征是所述該時期內土壤含水量控制在田間持水量在50 55%,空氣相對濕度為70 80%。
全文摘要
辣椒病蟲害的綜合防治管理,通過辣椒發芽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幼苗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初花期病蟲害防治管理和結果期病蟲害防治管理的綜合管理,防治和控制辣椒病蟲害的發生。
文檔編號A01C1/08GK102934583SQ20121049874
公開日2013年2月20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賴月娥 申請人:賴月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