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農藥技術領域,具體地說,涉及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
背景技術:
農作物由于雜草危害造成作物產量降低,為此每年均需要施用大量的除草劑進行雜草防除以挽回作物產量損失。近年來,雜草對農作物上的危害越來越嚴重,而且由于除草劑的濫用,致使雜草對農藥產生越來越大的抗性,造成雜草防除效果逐年降低。苯唑草酮屬苯甲酰吡唑酮除草劑,苗后莖葉處理通過根、幼苗和葉吸收,在植物中向頂、向基傳導到分生組織,抑制對-羥氧苯基丙酮酸酯雙氧化酶(4-HPPL),使類胡蘿卜素、葉綠素的生物合成受抑制和功能擾亂,導致發芽的敏感雜草白化,伴隨生長抑制,在光合作用下,其受害癥狀似萎黃病的組織壞死,敏感的靶標雜草在處理后2-5天內呈漂白癥 狀,14天內植株死亡。苯唑草酮具有殺草譜廣和高活性的優點,用于防除玉米田一年生雜草,效果好。但是單獨使用苯唑草酮的成本高,因此不利于大面積推廣使用。惡唑禾草靈、高惡唑禾草靈屬雜環氧基苯氧基丙酸類除草劑,主要是通過抑制脂肪酸合成的關鍵酶一乙酰輔酶A羧化酶,從而抑制了脂肪酸的合成。藥劑通過莖葉吸收傳導至分生組織及根的生長點,作用迅速,施藥后2-3天停止生長,5-6天心葉失綠變紫色,分生組織變褐色,葉片逐漸枯死,是選擇性極強的莖葉處理劑。異丙隆取代脲類選擇性除草劑。難溶于水,可溶于大多數有機溶劑,對酸、堿和光較穩定,有可濕性粉劑,對人畜低毒。用于大麥、小麥、棉花、花生、玉米、水稻、豆類作物田中防除一年生雜草。異丙隆為內吸傳導型土壤處理劑兼莖葉處理劑,藥劑被植物根部吸收后,輔導并積累在葉片中,抑制光合作用,導致雜草死亡。禾草靈屬內吸性除草劑,通過根及葉被吸收,主要用于麥類、大豆、花生、油菜等作物田防治禾本科雜草。禾草靈是苗后處理劑,主要供葉面噴霧,可被雜草根、莖、葉吸收,但在體內傳導性差。根吸收藥劑,絕大部分停留在根部,殺傷初生根,只有很少量的藥劑傳導到地上部。葉片吸收的藥劑,大部分分布在施藥點上下葉脈中,破壞葉綠葉體,使葉片壞死,但不會抑制植株生長。對幼芽抑制作用強,將藥劑施到雜草頂端或節間分生組織附近,能抑制生長,破壞細胞膜,導致雜草枯死。綠麥隆對人畜低毒,難溶于水,在常溫下穩定。是選擇性根內吸,葉面有觸殺作用的除草劑,作用比較緩慢,持效期70天以上。適用于麥類、棉花、玉米、谷子、花生等作物田防除看麥娘、早熟禾、野燕麥、繁縷、豬殃殃、藜、婆婆納等多種禾本科及闊葉雜草。甲基苯噻隆一種芽前、芽后用的防除小麥等冬谷作物、豌豆等豆科作物及洋蔥、蔬菜等作物的雜草的廣譜除草劑,對許多單子葉、雙子葉雜草均有良好的防除作用,通過抑制植物光合作物中的希爾反應,達到除草目的。咪草酯咪唑啉酮類除草劑。適用于大、小麥、黑麥和向日葵等作物。防治野燕麥、鼠尾看麥娘、凌風草以及卷莖寥等單、雙子葉雜草。肟草酮屬肟類除草劑。芽后施用于小麥和大麥田,防除鼠尾看麥娘、風草、燕麥、瑞土黑麥草、狗尾早,經葉吸收后,在韌皮部轉移到生長點,在此抑制新的生長。對闊葉雜草或莎草科雜草無明顯除草活性,但對禾本科雜草,葉面施藥后迅速被植株吸收和轉移。雜草先失綠,后變色枯死,一般3 4周內完全枯死。雙苯唑快除草劑,白色固體,略有吸濕性。在水中的溶解度隨溫度上升而增加,略溶于醇,不溶于非極性溶劑,穩定性良好。對皮膚無刺激性。芽后用于麥田防除野燕麥。麥草伏、麥草伏M :灰白色結晶粉未,急性口服毒性較低。用于麥田防除一年生禾本科雜草和某些闊葉雜草,能很好地防除野燕麥,并且對看麥娘和冰草也有效。莖葉處理齊IJ,土壤處理無效,在小麥分蘗末期至拔節初期,野燕麥3葉期至孕穗早期進行。二甲戊樂靈優秀的旱田作物選擇性除草劑,可以廣泛應用于玉米、大豆、花生、棉花、直播旱稻、馬鈴薯、煙草、蔬菜等多種作物田除草。防除對象一年生禾本科雜草、部分闊葉雜草和莎草。作用機理二甲戊靈為選擇性芽前、芽后旱田土壤處理除草劑,雜草通過正在萌發的幼芽吸收藥劑,進入植物體內的藥劑與微管蛋白結合,抑制植物細胞的有絲分裂, 從而造成雜草死亡。氟嘧黃隆黃酰脲類高效內吸選擇性除草劑。可被根、莖葉吸收并迅速傳導到分生組織。適用于玉米田防除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2甲4氯丙酸、高2甲4氯丙酸屬激素型的芳氧基鏈烷酸類除章劑。適用于禾谷類作物田,可有效地防除藜、豬殃殃和繁縷。與其它除草劑混用,可以擴大殺草譜。2甲4氯可作除草劑,用于苗后莖葉處理,易被更和葉部吸收和傳導,用于小粒谷物、水稻、豌豆、草坪和非耕作區芽后防除多種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對闊葉及三棱草有特效,也可防除各種雙子葉和某些單子葉雜草。2,4_滴丙酸純品為無色無味結晶,微溶于水,溶于多數有機溶劑,主要用作農用除草劑、薰蒸劑。高2,4_滴丙酸屬芳氧基烷基酸類除草劑,是激素型內吸性除草劑,對春寥、大馬寥特別有效.也可防除豬殃殃和繁縷,但對扁蓄有一定的防除效果。2,4_滴麥草畏屬安息香酸系除草劑,具有內吸傳導作用,對一年生和多年生闊葉雜草有顯著防除效果。用于苗后噴霧,藥劑能很快被雜草的葉、莖、根吸收,通過韌皮部向上、下傳導,多集中在分生組織及代謝活動旺盛的部位,阻礙植物激素的正常活動,從而使其死亡。氟草煙吡啶氧乙酸類除草劑,具有內吸傳導作用,有典型的激素型除草劑反應。苗后使用,敏感作物出現典型激素類除草劑的反應。在禾谷類作物上使用適期較寬,可用于小麥、大麥、玉米、葡萄及果園、牧場、林場等地防除闊葉雜草,如豬殃殃、田旋花、薺菜、繁縷、卷莖莧、馬齒莧等雜草。溴苯腈以它的辛酸酯、鈉鹽、鉀鹽的形式被廣泛用作選擇性芽后莖葉處理觸殺型除草劑。主要由葉片吸收,通過抑制光合作用的各個過程,迅速使組織壞死。本劑主要用于小麥、大麥、黑麥、玉米、高粱、亞麻等作物田間,防除蒺、莧、麥瓶草,龍葵、蒼耳、豬毛菜、麥家公、田旋花、蕎麥蔓等闊葉雜草。甲羧除草醚觸殺型芽前土壤處理劑,具有殺草譜廣,施藥量少,土壤適應性強,不受氣溫影響等特點。用于大豆、玉米、高粱、水稻等田中防除闊葉及禾本科雜草。乙羧氟草醚屬二苯醚類除草劑,是原卟啉氧化霉抑制劑,一旦被植物吸收,只有在光照條件下才發揮效力。該化合物同分子氯反應,生成對植物細胞具有毒性的化合物四吡咯,積聚而發生作用,積聚過程中,使植物細胞膜完全消失,然后引起細胞內含物滲漏。三氟羧草醚觸殺型選擇性芽后除草劑,可被雜草莖葉吸收,在土壤中不被根吸收,且易被微生物分解,故不能作土壤處理,適用于大豆田防除鐵莧菜、莧、刺莧、豚草、蕓苔、灰藜、野西瓜、甜瓜、曼陀羅、裂葉牽牛、施花科、茜草科、春寥、賓州寥、猩猩草。乳氟禾草靈二苯醚類除草劑,為選擇性芽前和芽后除草劑,用于禾谷類作物、玉米、棉花、花生、番茄、水稻、大豆田防除闊葉雜草。氟黃胺草醚選擇性除草劑,是原卟啉氧化酶抑制劑,主要用來防除大豆田闊葉雜草,如苘麻、莧、藜、蒼耳、鐵莧、狼把草、龍葵、馬齒莧等,對禾本科雜草有一定抑制作用。乙氧氟草醚含氟苯醚類除草劑,除草活性高,使用范圍廣,殺草譜廣,持效期長,可與多種除草劑復配使用,擴大殺草譜,提高藥效,使用方便,既可芽前處理,又可芽后處 理,毒性低。吡氟草胺屬于類胡蘿卜素生物合成抑制劑,是廣譜的選擇性麥田除草劑,導致葉綠素破壞及細胞破裂,植物死亡。特點殺草譜廣;可防除惡性雜草;土壤中藥效期長;藥效穩定;可與其他除草劑混配。防除絕大部分一年生闊葉雜草,對禾本科莎草也有效。如與其他適用禾本科除草劑混用,可擴大殺草譜。異丙甲草胺酰胺類選擇性除草劑。作用機制主要抑制發芽種子的蛋白質合成,其次抑制膽堿滲入磷脂,干擾卵磷脂形成。由于禾本科雜草幼芽吸收異丙甲草胺的能力比闊葉雜草強,因而防除禾本科雜草的效果遠遠好于闊葉雜草。精異丙甲草胺屬于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用于玉米、大豆、花生、甘蔗,也可用于非砂性土壤的棉花、油菜、馬鈴薯和洋蔥、辣椒、甘藍等作物,防治一年生雜草和某些闊葉雜草,在出芽前作土面處理。嗪草酮內吸選擇性除草劑,主要通過根吸收、莖、葉也可吸收。對I年生闊葉雜草和部分禾本科雜草有良好防除效果,對多年生雜草無效。莠去津芽前土壤處理除草劑,也可芽后莖葉處理。主要通過植物根部吸收并向上傳導,抑制植物的光合作用,使其枯死。它的殺草譜較廣,可防除多種一年生禾本科和闊葉雜草。適用于玉米、高粱、甘蔗等旱田作物除草。甲草胺選擇性芽前除草劑,主要是通過雜草的芽鞘吸收,根部和種子也可有少量吸收。主要殺死出苗前土壤中萌發的雜草,對已出土雜草無效。適用于大豆、玉米、花生、棉花、馬鈴薯、甘蔗、油菜等作物田,防除稗草、馬唐、蟋蟀草、狗尾草、秋稗、臂形草、馬齒莧、莧、輪生粟米草、藜、寥等I年生禾本科雜草和闊葉雜草。丁草胺酰胺類選擇性內吸傳導除草劑。主要通過雜草的幼芽吸收,而后傳導全株而起作用。芽前和苗期均可使用。植物吸收丁草胺后,在體內抑制和破壞蛋白酶,影響蛋白質的形成,抑制雜草幼芽和幼根正常生長發育,從而使雜草死亡。甲磺隆高活、廣譜、具有選擇性的內吸傳導型麥田除草劑。被雜草根部和葉片吸收后,在植株體內傳導很快,可向頂和向基部傳導,在數小時內迅速抑制植物根和新梢頂端的生長,3-14天植株枯死。被麥苗吸收進入植株內后,被麥株內的酶轉化,迅速降解,所以小麥對本品有較大的耐受能力。可有效地防治看麥娘、婆婆納、繁縷、巢菜、薺菜、碎末薺、播娘蒿、藜、寥、稻搓草、水花生等雜草。
苯磺隆除草劑,主要用于麥類(冬小麥、春小麥、大麥等)作物田中防除闊葉雜草。噻磺隆選擇性內吸傳導型除草劑,用于麥類作物防除闊葉雜草。醚磺隆屬于磺酰脲類除草劑,抑制支鏈氨基酸合成,抑制細胞分裂。中毒雜草一般5-10天開始黃化枯萎直至死亡。用于防除水稻田I年生闊葉和莎草科雜草,如水莧菜、異型莎草、鴨舌草、慈姑、螢藺、繁縷、眼子菜、鴨趾草、反枝覓、碎米莎草、澤瀉、節節菜等。水稻極易將其降解,因而安全。氯磺隆內吸、超高效磺酰脲類除草劑。藥劑被雜草葉面或根系吸收后,可傳導到植株全身,通過抑制乙酰乳酸酶的活性,阻礙支鏈氨基酸、纈氨酸和亮氨酸的合成,從而使 細胞分裂停止,植株失綠,枯萎而死。用于防除禾谷作物田的闊葉雜草及禾本科雜草,如藜、寥、莧、豬殃殃、苘麻、田旋花、田薊、蕎麥蔓、母菊,以及狗尾草、黑麥草、早熟禾、小根蒜等。敵草快傳導性觸殺滅生性除草劑,可迅速被綠色植物組織吸收,與土壤接觸后很快失去活性。用于大田、果園、非耕地、收割前等除草。草甘膦內吸傳導型慢性廣譜滅生性除草劑,主要抑制物體內烯醇丙酮基莽草素磷酸合成酶,從而抑制莽草素向苯丙氨酸、酷氨酸及色氨酸的轉化,使蛋白質的合成受到干擾導致植物死亡。草銨膦屬廣譜觸殺型除草劑,內吸作用不強,與草甘膦殺根不同,草銨膦先殺葉,通過植物蒸騰作用可以在植物木質部進行傳導,植物體內銨代謝陷于紊亂,細胞毒劑銨離子在植物體內累積,與此同時,光合作用被嚴重抑制,達到除草目的。硝磺草酮是能夠抑制羥基苯基丙酮酸酯雙氧化酶(HPro)的芽前和苗后廣譜選擇性除草劑,可有效防治主要的闊葉草和一些禾本科雜草。硝磺草酮容易在植物木質部和韌皮部傳導,具有觸殺作用和特效性。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持效期長、具有更廣的殺草譜和優異的防治效果,并且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單獨使用苯唑草酮成本高的缺陷。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所采用的技術方案是—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除草劑A和除草劑B復配而成的原藥,其中,除草劑A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80 1-80 ;所述除草劑A為苯唑草酮;所述除草劑B為下述除草劑中任選其一惡唑禾草靈、高惡唑禾草靈、異丙隆、禾草靈、綠麥隆、甲基苯噻隆、咪草酯、肟草酮、雙苯唑快、麥草伏、麥草伏M、二甲戊樂靈、氟嘧黃隆、2甲4氯丙酸、高2甲4氯丙酸、2甲4氯、2,4-滴丙酸、高2,4_滴丙酸、2,4_滴麥草畏、氟草煙、碘苯腈、溴苯腈、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靈、氟黃胺草醚、乙氧氟草醚、吡氟草胺、異丙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嗪草酮、莠去津、甲草胺、丁草胺、甲磺隆、苯磺隆、噻磺隆、醚磺隆、氯磺隆、敵草快、草銨膦、草甘膦、硝磺草酮。進一步說,所述除草劑A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 5。更進一步說,所述除草劑為乳油、微乳、水乳、懸浮劑(包括干懸、水懸和油懸)、粉劑、可溶性液劑、可濕性粉劑、粒劑、可溶性粉劑、水分散粒劑或者懸乳劑等所有劑型。
有益效果本發明是采用苯唑草酮與除草劑B中的任意一種除草劑復配而成,復配使用具有以下優點持效期長;殺草譜更廣,雜草防除增效作用顯著,而且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單獨使用苯唑草酮成本高的缺陷。
具體實施例方式下面結合具體實施方式
對本發明做進一步說明。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包括由除草劑A和除草劑B復配而成的原藥,其中,除草劑A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80 1-80 ;所述除草劑A為苯唑草酮;所述除草劑B為下述除草劑中任選其一惡唑禾草靈、高惡唑禾草靈、異丙隆、禾草靈、綠麥隆、甲基苯噻隆、咪草酯、肟草酮、雙苯唑快、麥草伏、麥草伏M、二甲戊樂靈、氟嘧黃隆、2甲4氯丙酸、高2甲4氯丙酸、2甲4氯、2,4-滴丙酸、高2,4_滴丙酸、2,4_滴麥草畏、氟草煙、碘苯腈、溴苯腈、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靈、氟黃胺草醚、乙氧氟草醚、吡氟草胺、異丙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嗪草酮、莠去津、甲草胺、丁草胺、甲磺隆、苯磺隆、噻磺隆、醚磺隆、氯磺隆、敵草快、草銨膦、草甘膦、硝磺草酮。進一步說,所述除草劑A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 5。實施例1: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各原料組分及用量如下
權利要求
1.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由除草劑A和除草劑B復配而成的原藥,其中,除草劑A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80 1-80 ; 所述除草劑A為苯唑草酮; 所述除草劑B為下述除草劑中任選其一惡唑禾草靈、高惡唑禾草靈、異丙隆、禾草靈、綠麥隆、甲基苯噻隆、咪草酯、肟草酮、雙苯唑快、麥草伏、麥草伏M、二甲戊樂靈、氟嘧黃隆、2甲4氯丙酸、高2甲4氯丙酸、2甲4氯、2,4_滴丙酸、高2,4-滴丙酸、2,4-滴麥草畏、氟草煙、碘苯腈、溴苯腈、甲羧除草醚、乙羧氟草醚、三氟羧草醚、乳氟禾草靈、氟黃胺草醚、乙氧氟草醚、吡氟草胺、異丙甲草胺、精異丙甲草胺、嗪草酮、莠去津、甲草胺、丁草胺、甲磺隆、苯磺隆、噻磺隆、醚磺隆、氯磺隆、敵草快、草銨膦、草甘膦、硝磺草酮。
全文摘要
本發明公開了一種含有苯唑草酮的除草劑組合,屬于農藥技術領域。包括由苯唑草酮和除草劑B復配而成的原藥,其中,苯唑草酮與除草劑B的配比為1-80∶1-80;所述除草劑B為下述除草劑中任選其一惡唑禾草靈、高惡唑禾草靈、異丙隆、禾草靈、綠麥隆、甲基苯噻隆、咪草酯、肟草酮、雙苯唑快、麥草伏、麥草伏M、二甲戊樂靈、氟嘧黃隆等。本發明是采用苯唑草酮與除草劑B中的任意一種除草劑復配而成,復配使用具有以下優點持效期長;殺草譜更廣,雜草防除增效作用顯著,而且克服了現有技術中單獨使用苯唑草酮成本高和持效期短的缺陷。
文檔編號A01N47/36GK102986705SQ20121052366
公開日2013年3月27日 申請日期2012年11月3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1月30日
發明者王學權 申請人:王學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