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天麻培養方法、天麻酒及小口徑容器培養天麻生產工藝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屬于食品或保健品領域,具體涉及天麻培養方法、天麻酒及小口徑容器培養天麻生產工藝。
背景技術:
天麻屬蘭科多年生草本寄生物,天麻生長的基本營養物質來源蜜環菌,蜜環菌是一種兼性寄生真菌,能在600多種樹木或草本植物及竹類上生活,則天麻、蜜環菌、樹材三者之間構成了一個“食物鏈”。目前,國內外人工栽培天麻所用的蜜環菌都是繁殖在直徑5-20厘米樹材上,耗費了不少的森林資源。本申請的發明人欲提供一種全新的培養方式培育天麻,同時利用該培養方法生產一種具有全新視覺沖擊的天麻酒。
發明內容
本發明所解決的第一個技術問題是提供一種全新的天麻培養方法。本發明天麻培養方法步驟如下(一)制備培養基A、制備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B、將樹木雜屑加入培養容器中,加入馬鈴薯培養基,以可淹沒樹木雜屑為準;C、滅菌,即得。D、接種、培養將蜜環菌原種接入步驟C所得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溫度15°C-28°C ;優選溫度為 20°C -25°C ;空氣濕度35%_50% ;空氣濕度優選40 土 2% ;氧氣含量18%_21%,原因是蜜環菌需要吸收氧氣,在接種10天后可以每天對培菌室通風換氣一次。其中,所述馬鈴薯培養基1000ml水中含馬鈴薯150-200克、瓊脂15-25克、葡萄糖15-25克,pH值5-6. 5 ;優選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200克、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pH 值 5. 5。本發明馬鈴薯培養基制備方法為I)按上述配比取水、馬鈴薯、瓊脂、葡萄糖;2)馬鈴薯切塊,加水煮沸10-2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加熱煮沸優選15min ;3)濾液中加入瓊脂、葡萄糖,溶化、攪勻,即得馬鈴薯培養基。本發明所述樹木雜屑為樹的鋸末、刨花、可混入少量樹葉和雜草。具體的,可采用闊葉樹的樹木雜屑。(二)培養天麻A、當蜜環菌的菌絲竄滿培養基后(即培養料周身全部布滿蜜環菌菌絲)將復蘇的(注已過休眠期)天麻種子放入培養基內,覆蓋濕度40%-60%的河沙;
裝入河沙的目的填充、覆蓋、遮光、保水。河沙比其它填充物疏松透氣。B、控制環境溫度在8-ll°C,保持15-20天;然后控制環境溫度至18_22°C,空氣濕度60%-80% ;C、至天麻成熟、收獲即可。采用本發明方法,從天麻播種至收獲,時間大約4-6個月,具有培育時間短,成活率高,天麻直徑可以達到6-8厘米等優點。本發明所解決的第二個技術問題 是提供一種全新的天麻酒,現有的天麻酒通常是采用酒液浸泡天麻后將浸泡酒液裝入瓶中,或采用廣口瓶將小于瓶口的天麻(天麻或切片、或全藥)置于瓶中浸泡得到天麻酒。本發明天麻酒包括容器、天麻、酒,天麻和酒置于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容器中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開口直徑。即容器中的天麻無法通過容器開口,若要取出天麻,需要破壞容器或是破碎天麻至小于容器開口直徑。本發明天麻酒還有一種產品形式,天麻待泡酒,包括容器、天麻,天麻置于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容器中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開口直徑。售賣本發明天麻酒時,容器中可以含有酒,用以浸泡天麻得到天麻酒,即為本發明的第一種天麻酒形式。也可以將僅有天麻的容器售賣給公眾,公眾自行向容器中灌裝酒浸泡得天麻酒,即本發明的第二種天麻酒形式一天麻待泡酒。本發明天麻酒的特點是個頭完整的天麻置于小口徑的容器中,無法從容器口完整取出,新奇有趣,該產品可吸引公眾的好奇心,為公眾提供了一種新事物。制備本發明天麻酒的方法為A、在容器中放置天麻培養基,將天麻種子置于培養基中培養;B、至天麻成熟,成熟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口 ;C、保留天麻塊莖,去除容器內培養基及天麻其它部位,清洗,即得。如果要獲得本發明天麻酒的第一種產品形式,加入酒浸泡即得天麻酒。如果要獲得本發明天麻酒的第二種產品形式,即天麻待泡酒,為了避免天麻接觸空氣無法長期保存,可以在容器中注入蜂蜜或鹽水,用于保存。公眾可以將容器中的鹽水或蜂蜜除去后,加入酒浸泡,即得天麻酒。在上述制備方法中,天麻培養基及培養條件可采用現有的、已報道的培養方法;還可以采用本發明在解決第一個技術問題時提供的天麻培養方法,差異在于將培養容器替換為為本發明天麻酒的容器,即是本發明小口徑容器培養天麻生產工藝A、在容器中放置天麻培養基,將天麻種子置于培養基中培養;B、至天麻成熟,成熟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口 ;C、保留天麻塊莖,去除容器內培養基及天麻其它部位,清洗,即得。通常選用的容器為玻璃,以便在售賣的時候公眾可以直觀的看到瓶中的完整天麻。 本發明的有益效果1、本發明培養方法降低了生產成本,不浪費國家、集體的有限森林資源,改變了傳統的栽培模式。2、本發明培養方法可規范化、工廠化生產,不占土地,解決了農業“靠天吃飯”的生產模式。
3、本發明培養方法的培養基營養足,菌絲不易老化,產量高,能完全供給天麻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具有經濟適用、成本低廉的優點。4、傳統的天麻加工是煮熟、烘干、熏硫磺才能保存,在加工過程中,營養成分和藥用成分流失較大,保鮮用的硫磺污染了產品,而本發明瓶栽天麻成熟后,洗凈雜質即可泡上酒、蜂蜜、鹽水等可長期保存,可根據自己所需加入其它物質食用,無污染、無公害,本發明方法培養獲得的天麻及天麻酒已獲得了有機產品認證。
圖1天麻酒實體圖。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對本發明具體實施方式
的描述說明但不限制本發明。 本發明天麻培養方法的關鍵點在于培養基的選擇,以下為篩選培養基的過程本發明人曾經采用以下幾種培養基進行試驗(1)2公分大小的小材培養基小材培養基即為挑選榿木樹的小樹丫,小樹丫直徑為1-2厘米,將小樹丫鋸成1-2厘米長的小塊,這個小塊稱小材。將小材放入待栽天麻瓶內,每瓶放10塊小材,再放入蜜環菌母種進行培育,使小材全部長上蜜環菌。(2)純馬鈴薯培養基。(3)馬鈴薯+闊葉樹鋸末培養基。(4)純闊葉樹鋸末培養基。以上四個試驗都正常接入蜜環菌,發現了以下問題A、小材培養基蜜環菌菌絲不易入侵。而且,將其用于瓶裝培養時,因容器瓶口太小,小材塊不易裝入,一人一天只裝能幾十瓶,而采用其它培養基裝瓶容易,一人一天可以裝幾百瓶。B、純馬鈴薯培養基100瓶,觀察發現接種后15天菌絲萌發正常,無一瓶感染雜菌;30天觀察其菌絲生長正常,無一瓶感染雜菌;60天觀察培養基開始變黑;90天觀察,發現其培養基全部變黑,蜜環菌菌絲己老化。此試驗結果說明純馬鈴薯培養基成本太高且營養不夠,不到三個月菌絲全部老化,不適合大生產。C、純闊葉樹鋸末培養基100瓶,觀察發現接種后15天有60瓶感染了雜菌,去除感染雜菌的瓶裝培養基,有40瓶蜜環菌菌索已發出;30天余有的40瓶中又有20瓶感染了雜菌,去除感染雜菌的瓶裝培養基,20瓶已充分接上蜜環菌;60天后余有的20瓶生長正常;90天后觀察此20瓶生長正常。接種成功率約20%。此試驗結果表明純鋸末培養基容易滋生雜菌。不適用于大生產。說明所謂蜜環菌的菌索就是蜜環菌從培養基內發出的一根根棕色的細絲。天麻靠接此菌索生長。而蜜環菌的菌絲是指還在培養基內生長的白色的絲狀物。D、馬鈴薯配方+闊葉樹鋸末培養基100瓶觀察發現接種后15天,菌絲萌發正常,培養基無一瓶感染雜菌;30天后菌絲長至瓶內一半,有一瓶感染雜菌,去除感染雜菌的瓶裝培養基;60天后菌絲己長滿瓶內,無一瓶感染雜菌;90天后觀察菌索幼嫩、健壯,有生活力;120天后觀察蜜環菌菌索還在正常生長。成活率占99%。通過對比,采用馬鈴薯配方+闊葉樹鋸末培養基用于栽培瓶栽天麻營養足夠,菌絲不易老化,產量高,能完全供給天麻在整個生長過程中需要的營養,是一個經濟適用、成本低廉的培養基。以下為考察天麻培養條件的試驗過程及結果。( I)溫度蜜環菌生長最快的溫度是18_25°C。而天麻吸收蜜環菌最佳溫度是18_22°C。所以在前期培養蜜環菌時溫度應控制在20-25°C,溫度過高或過低都不適宜蜜環菌的生長,反而容易滋生雜菌。而在后期培養天麻時溫度應控制在18-22°C。發明人曾經做過試驗對比將同時接入天麻種子的培養瓶分三個溫度界來培養,A、溫度控制在15-18°C。B、溫度控制在18-22°C。C、溫度控制在22-28°C。同時在四個月后收獲。觀察發現試驗A瓶內天麻塊莖很小,試驗C瓶內60%空瓶(即天麻早已腐爛),40%瓶內天麻塊莖都又細又長。試驗B瓶內都有天麻塊莖且塊莖大小適中,體型圓潤、飽滿。從以上試驗可以看出栽培瓶栽天麻最適 宜的溫度是18-22 °C。( 2 )填充物(河沙)濕度瓶栽天麻河沙濕度應保持在50%左右。發明人曾經把瓶栽天麻內河沙的濕度調成三種比例(各100瓶):A. 30%。B. 50%. C. 70%. 2月28日播種天麻,3月28日觀察,試驗A :河沙含水量30%,天麻種子萌發良好,但蜜環菌菌索生長稍差。試驗B :河沙含水量50%,天麻種子萌發良好,蜜環菌菌索生長良好且菌索已與天麻種子牢牢接上,即所謂的接菌良好。試驗C :河沙含水量70%,蜜環菌菌索生長良好,天麻種子有61個腐爛,39個萌發且已接上蜜環菌。收獲時觀察試驗A中瓶內天麻普遍偏小,天麻在三兩左右大小的15瓶,二兩左右大小的34瓶,一兩左右大小的36瓶,空瓶15瓶。試驗B中瓶內天麻適中,天麻在五兩以上大的17瓶,四兩左右大小的36瓶,三兩左右大小的41瓶,二兩左右大小的6瓶,沒有空瓶。試驗C中天麻在四兩左右大小的2瓶,三兩左右大小的24瓶,二兩左右大小的11瓶,空瓶63瓶。以上試驗得出結論瓶栽天麻在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的濕度是50%左右,濕度偏大,天麻種子易腐爛,濕度偏小不利于天麻種子接蜜環菌。(3) pH 值發明人對考察了培養基不同pH值的試驗(各100瓶)試驗A :pH值為8 (堿性)。試驗B pH值為5-6 (微酸性)。試驗C pH值為3 (酸性)。收獲時觀察試驗A和試驗C全是空瓶,且蜜環菌已死亡。而試驗B瓶內天麻正常,天麻重量平均都在三兩左右。此試驗得出結論瓶栽天麻在生長過程中最適宜的PH值為5. 0-6. 5之間,pH值偏大或偏小都不適宜瓶栽天麻生長。(4)通氣(氧氣)發明人考察了通風試驗,將栽培好的瓶栽天麻瓶口密封和不密封各100瓶,放于培養室鋼架上。收獲時觀察發現瓶口不封口的天麻正常,天麻重量平均都在三兩左右。而瓶口封口的天麻全是空瓶,且蜜環菌已死亡。此試驗得出結論瓶栽天麻在生長過程中必須供給足夠的氧氣。綜上,本發明提供的天麻培養方法有兩個關鍵點其一為天麻培養基的選擇,其二為培養條件的控制。本發明的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馬鈴薯培養基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150-200克、瓊脂15-25克、葡萄糖15-25克,pH值5-6. 5。優選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200克、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pH值5. 5。
本發明馬鈴薯培養基制備方法為I)按上述配方取水、馬鈴薯、瓊脂、葡萄糖;2)馬鈴薯切塊,加水煮沸10-2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3)濾液中加入瓊脂、葡萄糖,溶化、攪勻,即得馬鈴薯培養基。本發明天麻的培養方法如下(一)制備培養基 A、制備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B、將樹木雜屑加入培養容器中,加入馬鈴薯培養基,以可淹沒樹木雜屑;C、滅菌,即得;D、接種、培養蜜環菌將蜜環菌原種接入步驟C所得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溫度15°C_28°C ;空氣濕度35%_50%;氧氣含量16%_21%;(二)培養天麻A、當培養基中長滿密環菌后,將復蘇的(注已過休眠期)天麻種子放入培養基內,覆蓋濕度40%-60%的河沙;B、控制環境溫度在8_11°C,保持15-20天;然后控制環境溫度至18_22°C ;空氣濕度60%-80% ;C、至天麻成熟、收獲即可。
權利要求
1.天麻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一)制備培養基 A、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 B、將樹木雜屑加入培養容器中,加入馬鈴薯培養基,以可淹沒樹木雜屑為準; C、滅菌; D、接種及培養蜜環菌將蜜環菌原種接入步驟C所得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 溫度15°C -28°C ;空氣濕度35%-50% ;氧氣含量18%-21% ; 其中,所述馬鈴薯培養基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150-200克、瓊脂15-25克、葡萄糖15-25克,pH值5-6. 5 ;所述馬鈴薯培養基制備方法為 O按上述配比取水、馬鈴薯、瓊脂、葡萄糖; 2)馬鈴薯切塊,加水煮沸10-2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3)濾液中加入瓊脂、葡萄糖,溶化、攪勻,即得馬鈴薯培養基; (二)培養天麻 A、當蜜環菌的菌絲竄滿培養基后將復蘇的天麻種子放入培養基內,用濕度40%-60%的河沙覆蓋; B、控制環境溫度在8-ll°C,保持15-20天;然后控制環境溫度至18-22°C,空氣濕度60%-80% ; C、至天麻成熟、收獲即可。
2.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A中所述馬鈴薯培養基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200克、瓊脂20克、葡萄糖20克,pH值5. 5。
3.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B中所述樹木雜屑為樹的鋸末、刨花、可混入少量樹葉和雜草;優選采用闊葉樹的樹木雜屑。
4.根據權利要求1所述的天麻培養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一)D中所述培養條件中溫度為20°C -25°C ;空氣濕度40±2%。
5.天麻酒,包括容器、天麻、酒,天麻和酒置于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容器中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開口直徑。
6.天麻待泡酒,包括容器、天麻,天麻置于容器中,其特征在于容器中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開口直徑。
7.權利要求5所述的天麻酒或權利要求6所述的天麻待泡酒的制備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A、在容器中放置天麻培養基,將天麻種子置于天麻培養基中培養; B、至天麻成熟,成熟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口; C、保留天麻塊莖,去除容器內培養基及天麻其它部位,清洗,即得天麻待泡酒; D、在天麻待泡酒的容器中加入酒浸泡,即得天麻酒。
8.小口徑容器培養天麻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如下 A、在容器中放置天麻培養基,將天麻種子置于天麻培養基中培養; B、至天麻成熟,成熟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口; C、保留天麻塊莖,去除容器內培養基及天麻其它部位,清洗,即得。
9.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及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天麻培養基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天麻培養基的制備方法如下 A、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 B、將樹木雜屑加入培養容器中,加入馬鈴薯培養基,以可淹沒樹木雜屑為準; C、滅菌; D、接種及培養蜜環菌將蜜環菌原種接入步驟C所得培養基中培養;培養條件為 溫度15°C -28°C ;空氣濕度35%-50% ;氧氣含量18%-21% ; 其中,所述馬鈴薯培養基每IOOOml水中含馬鈴薯150-200克、瓊脂15-25克、葡萄糖15-25克,pH值5-6. 5 ;所述馬鈴薯培養基制備方法為 O按上述配比取水、馬鈴薯、瓊脂、葡萄糖; 2)馬鈴薯切塊,加水煮沸10-25分鐘后,過濾,取濾液; 3)濾液中加入瓊脂、葡萄糖,溶化、攪勻,即得馬鈴薯培養基。
10.根據權利要求7所述的制備方法及根據權利要求8所述的生產工藝,其特征在于步驟A所述將天麻種子置于天麻培養基中培養的步驟如下 O當蜜環菌的菌絲竄滿培養基后將復蘇的天麻種子放入培養基內,覆蓋濕度40%-60%的河沙; 2)控制環境溫度在8-ll°C,保持15-20天;然后控制環境溫度至18-22°C,空氣濕度60%-80% ; 3)至天麻成熟、收獲即可。
全文摘要
本發明屬于食品或保健品領域,本發明目的是提供一種全新的天麻培養方法、天麻酒及小口徑容器培養天麻的方法。培養方法步驟為(一)制備培養基;(二)培養天麻。重點在于其一為天麻培養基的選擇,其二為培養條件的控制。本發明的培養基包括馬鈴薯培養基、樹木雜屑、蜜環菌將樹木雜屑加入培養容器中,加入馬鈴薯培養基,以可淹沒樹木雜屑;滅菌;D、接種、培養蜜環菌。采用本發明方法從天麻播種至收獲,時間大約4-6個月,具有培育時間短,成活率高,天麻直徑可以達到6-8厘米等優點。天麻酒,其容器中天麻的最小直徑大于容器開口直徑,而其中的天麻是完整的,無法從容器口完整取出,新奇有趣,可吸引公眾的好奇心,為公眾提供了一種新事物。
文檔編號C05G3/00GK103004469SQ20121054397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1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14日
發明者張大全 申請人:樂山市金口河區森寶野生植物開發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