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種桉樹枝癭姬小蜂引誘劑的制作方法
【專利摘要】一種用于防治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引誘劑,其采用1-甲基-4-(1-甲基乙基)-1,4-環己二烯和DL-檸蒙烯(DL-LIMONENE)按體積比4-9∶1-6混配而成。本發明利用此含有寄主植物揮發物的引誘劑吸引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誘其聚集在粘膠板上而捕獲,并根據粘膠板上所捕獲的蟲數對桉樹枝癭姬小蜂種群數量變動進行監測,既經濟、簡便、易行,又對環境友好和不致害蟲產生抗性而可持續應用。此外,還可將該引誘劑與黃色粘膠板結合使用,大量誘殺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達到減災的目的。
【專利說明】一種桉樹枝癭姬小蜂引誘劑
[0001]本發明是在廣東省自然科學基金(基金號:9151064201000031)的資助下完成。
【技術領域】
[0002]本發明是一種用于控制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引誘劑,屬于森林保護的林木害蟲防治【技術領域】。
【背景技術】
[0003]按樹枝瘦姬小蜂(Leptocybeinvasa Fisher)屬膜翅目(Hymenoptera)、小蜂總科(Chalcidoidea)、姬小蜂科(Eulophidae)。2000年被首次記述于中東地區,隨著桉樹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桉樹枝癭姬小蜂的危害日趨嚴重,其危害幾乎遍布世界各地,危害嚴重時能引起桉樹長勢阻滯或生長停止,頂梢枯死、落葉和甚至全株死亡,保守估計每年的損失要達到上千萬元。自2007年我國廣西東興市首次發現桉樹枝癭姬小蜂后,目前其在我國海南、廣東等省均有分布。廣西、廣東、海南、福建、江西、四川、湖南等7省已相繼將它列為本省區林業補充檢疫性有害生物。華南地區由于具備適宜的寄主及氣候條件,成為桉樹枝癭姬小蜂潛在的適生區。該蟲將對我國南方桉樹林,特別是對廣東、廣西和海南等地桉樹產業發展和區域經濟發展構成較大威脅,對林農增收造成嚴重影響。
[0004]桉樹枝癭姬小蜂個體較小,幼蟲在植物組織內取食,隱蔽性強,對其及時入侵監測和防治比較困難,成蟲是其唯一裸露活動、有行為導向的蟲態。因此,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裸露活動期是防治的關鍵。在對枝癭姬小蜂監測上,廣西使用近距離用黃色粘板、傘抖和燈誘等3種技術對林間桉樹枝癭姬小蜂種群密度進行估測,收到一定的成效。在防治方面,國外用寄生蜂控制桉樹枝癭姬小蜂取得一定的效果,但國內還未找到有效控制桉樹枝癭姬小蜂的防治方法。盡管國內外對桉樹枝癭姬小蜂的生物學和防治進行了大量研究,但仍存在不足。如利用化學信息素誘殺枝癭姬小蜂的防治技術未見報道。本發明通過應用高效吸附抽提、GC-EAD和GC-MS等現代儀器和化學生態研究技術鑒定調控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對寄主植物選擇的異種化感物,經過室內外試驗篩選得到對該蟲有較強引誘力的化合物。
【發明內容】
[0005]本發明針對現有桉樹枝癭姬小蜂監測和防治技術的不足,提供一種配制方便、使用簡單、持效期長、對環境友好和不使害蟲產生抗性的植物源引誘劑。
[0006]為實現上述目的,本發明采取如下技術方案:通過應用化學生態研究技術鑒定和篩選出對桉樹枝癭姬小蜂有較強吸引力的植物源引誘劑,即1-甲基-4-(1-甲基乙基)_1,4-環己二烯(? TERPINENE)和DL-檸蒙烯(DL-UM0NENE)的混合劑,所述1-甲基_4_ (1-甲基乙基)-1,4_環己二稀和DL-朽1蒙稀的體積比為4_9: 1_6。
[0007]本發明的有益效果是:利用上述含有寄主植物揮發物的引誘劑吸引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誘其聚集在粘膠板上而捕獲,并根據粘膠板上所捕獲的蟲數對桉樹枝癭姬小蜂種群數量變動進行監測,既經濟、簡便、易行,又對環境友好和不致害蟲產生抗性而可持續應用。此外,還可將該引誘劑與黃色粘膠板結合使用,大量誘殺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達到減災的目的。
【具體實施方式】
[0008]實施例1:
[0009]在廣州市增城市荔城鎮光輝村桉樹林地(5年生,株行距2mX3m,平均樹高約17m),沿林緣以50-100m間距選5株桉樹作為試驗樹。先用圖釘將透明粘膠板固定在1.2m長木條的兩端,然后用鐵釘將木條固定于離地約2m高樹干處,每樹僅釘I木條,木條分別與林緣和地面近平行。割除50ml離心管的1/3周長的面,將裝有本發明的引誘劑5ml的去蓋離心管(口徑1.5cmX長8cm)放入50ml離心管中,并對大小離心管分別上蓋和塞棉花。用細鐵絲捆綁大離心管并掛到木條一端的粘膠板中,另一端不掛藥作對照,設5個重復。每7d觀察一次蟲數并記錄,連續4次。每次觀察時,根據引誘劑存留量而進行適當的補充。
[0010]林間試驗顯示,與本發明引誘劑結合使用的粘膠板捕獲的桉樹枝癭姬小蜂成蟲數量(383頭)是無藥對照誘蟲數(156頭 )的2.5倍。
【權利要求】
1.一種桉樹枝癭姬小蜂引誘劑,其特征在于其由1-甲基-4-(1-甲基乙基)-1,4_環己二烯(9TERPINENE)和DL 檸蒙烯(DL-UMONENE)組成,兩者的體積比為4-9: 1_6。
【文檔編號】A01P19/00GK103875660SQ201210562195
【公開日】2014年6月25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0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0日
【發明者】李奕震, 鄭禮飛, 曹春雷, 溫秀軍, 楊興翠, 張蒙 申請人:華南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