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一種植物葉面藥劑及其應用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發明涉及一種植物藥劑、制備方法及施用方法。
背景技術:
在中性或堿性條件下的土壤中,鐵元素常以不溶解性的狀態存在,因此雖然土壤中全鐵含量高,但有效鐵含量很低,無法滿足植物生長,尤其一些需鐵量比較高的植物,常常造成植物缺鐵失綠黃化。輕者表現為葉脈間失綠黃化,出現顯著的綠色網狀紋,重者全葉白化,植物光合作用顯著下降,植株生長衰弱,常使農作物產量降低,品質極度下降。目前對植物補鐵有三種方式,一種是通過土壤施用的方法,另一種是植物葉面噴 施的方法,還有一種是樹干強力注射法。土壤施用補鐵方法由于施入土壤中的物質都會受到土壤性質的強烈影響,因此若施入物質的穩定性不強,很容易就變成無效鐵,目前比較成功的土壤施用補鐵物質主要是土施穩定性好的螯合鐵,如EDDHA鐵等,能獲得比較理想的復綠效果。由于EDDHA鐵生產成本高,廣泛用于農業生產比較困難,尤其在產值本身不是很高的農產品上根本無法使用。用檸檬酸鐵在植物根部埋瓶法也是土壤施用方法的一種,但該方法需要在植物的四周都要埋瓶,用工成本高,操作復雜,而且易產生藥害。樹干強力注射法施用鐵制劑,操作復雜,稍微不慎極容易對植物造成傷害,而且該方法也只能對那些樹干比較大的植物施用,從目前的報道來看施用效果也不穩定。由于植物通過葉面吸收營養物質有速度快和見效快的優點,因此利用葉面噴施方法補充植物營養元素具有很強的優勢。目前除鐵外的其他植物營養元素的缺素癥均通過葉面噴施得到很好的矯正,但植物缺鐵問題仍沒有找到合適的葉面鐵肥來矯正,特別是葉面角質層厚的植物。目前植物葉面噴施補鐵的葉面肥,由于植物葉片葉面吸收鐵的機理不清楚,加之鐵元素在植物體內移動性也非常差,因此目前已有的葉面噴施補鐵的葉面肥效果都不好,噴施鐵后,缺鐵植株常會出現點狀復綠的癥狀,不能達到完全復綠的效果,而且還常常產生藥害。因此生產上亟需研制效果良好、價格低廉、使用方便的鐵肥。植物葉螨對眾多植物,尤其是果樹,有嚴重的危害,嚴重的可造成植物死亡,目前大都用控螨劑等化學農藥進行防治,控螨劑的常年施用易使用害螨產生抗藥性,因此越來越多控螨劑效果不佳,而且控螨劑的大量施用對環境及農產品安全都帶來嚴重危害。本葉面藥劑施用后可以顯著減少植物葉面上的螨蟲數量,達到控制螨蟲的目的。
發明內容
本發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種補鐵、控螨的植物葉面藥劑。本發明的目的是通過以下措施實現的
一種植物葉面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糖酸亞鐵。上述植物葉面藥劑,還包括表面活性劑,葡萄糖酸亞鐵表面活性劑質量比為10:0. 3 5,優選為有機硅。進一步的,為了使藥劑更均勻附著于葉面,并更易滲入,上述表面活性劑為乙氧基
改性三硅氧烷。
上述葡萄糖酸亞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溶液中,加入鐵反應后過濾,濾液結晶,結晶體經干燥制得。為了有效的防止葡萄糖酸亞鐵的氧化,上述干燥是指將結晶體在負壓、55 65°C條件下干燥,結晶體變硬后,升溫至100 115°C干燥I 3小時。進一步地,上述葡萄糖酸亞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在水中溶解,加水量小于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質量的1. 5倍,常溫下加入過量鐵粉反應,待反應產生氣體變少后,將反應體系加熱至沸騰使其反應完全,立即過濾;
(2)溫度降至常溫后,在濾液中加入濾液質量0.1% 0.01%的葡萄糖酸亞鐵作為晶種,快速結晶;
(3)將結晶體在負壓、55 65°C條件下干燥,至結晶體變硬后,再升溫至100 115°C 空氣干燥I 3小時,經粉碎后過篩,篩不小于60目,制得。為了使上述植物葉面藥劑發揮效用,又不易產生藥害,造成葉片的枯萎,上述植物葉面藥劑施用時稀釋濃度稀釋150 800倍。上述植物葉面藥劑特別適用于木本植物。上述植物葉面藥劑平時可作為常規肥料每年施用I 2次,有螨蟲危害時施用I 2次,發生缺鐵時連續施用2 3次,每次間隔5 10天。有益效果1.本發明補鐵效果好,可解決植物缺鐵帶來的產量低,品質差等問題。2.本發明具有良好的穩定性,施用后葉面殘留少,葉片吸收后,有足夠的轉移距離,葉片I周內開始復綠,2周內明顯復綠,1-2個月內能全葉復綠達100%,不易產生肥害。3.本發明不易產生植物肥害,而造成植株的枯萎死亡,可施用較高濃度,在保證效用基礎上減少施肥次數,保證肥效。4.本發明可以顯著減輕和控制植物葉螨的危害。5.本發明原料低廉易得,配制和施用方便,對人畜安全,不會污染環境。本發明所述藥劑是EDDHA鐵肥價格的1/5。
圖1是本發明實施例1的空白對照組效果;
圖2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施用本發明植物葉面藥劑組后的效果;
圖3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施用硫酸亞鐵組后的效果;
圖4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施用檸檬酸鐵組后的效果;
圖5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施用EDTA鐵組后的效果;
圖6是本發明實施例1中施用DTPA鐵組后的效果;
圖7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植物葉面藥劑施用前;
圖8是本發明實施例2的植物葉面藥劑施用后效果;
圖9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植物葉面藥劑施用前;
圖10是本發明實施例3的植物葉面藥劑施用后效果;
圖11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李樹空白對照;圖12是本發明實施例4的植物葉面藥劑施用后效果;
圖13是實施例5中空白對照柑橘葉片葉螨危害狀;
圖14是實施例5中施用本發明植物葉面藥劑后無葉螨危害效果。
具體實施例方式以下通過實施例來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但本發明不局限于這些實施例。實施例1
葡萄糖酸亞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葡萄糖酸在水中溶解,加水量等于葡萄糖酸質量,常溫下加入過量鐵粉反應,待反應產生氣體變少后,將反應體系加熱至沸騰使其反應完全,立即過濾;
(2)溫度降至常溫后,投入濾液質量0.05%的葡萄糖酸亞鐵作為晶種,快速結晶;
(3)將結晶體在負壓、60°C干燥,至結晶體變硬后,再升溫至110°C空氣干燥2小時,經粉碎后過篩,篩不小于60目,制得。然后將制得的葡萄糖酸亞鐵與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按質量比5 I (混合物中,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與葡萄糖酸亞鐵中所含鐵質量比為1: 0.6)混合均勻,加水稀釋至含鐵0. 29g/L。另外,將硫酸亞鐵、檸檬酸鐵、EDTA鐵和DTPA鐵分別與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按照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與鐵肥中所含鐵質量比為1: 0.6混合均勻,加水稀釋至含鐵0.29 g/L,作為對照組藥劑施用。各藥劑均葉面均勻噴布于葉片黃化的柑橘樹,間隔7天噴一次,共3次,分別于第一次噴灑后7天、14天、45天查看施用效果。從圖1 圖6可以看出,葡萄糖酸亞鐵組的施用效果很明顯,嫩葉7天有復綠現象,14天后有明顯的復綠效果,45天后,所有葉片生長正常(以KONICA MINOLTA葉綠素計測定SPDA指數,葉綠素含量達50 55,而空白對照組為30)。硫酸亞鐵組點狀復綠,檸檬酸鐵組點狀復綠并有藥害,EDTA鐵組葉片有一定復綠但藥害嚴重,DTPA鐵組有藥害,復綠效果較差。施肥效果如圖1 6所示,以及表I所示。(表I中成本不包含噴施時的人工成本,只是3次所噴施含鐵物質和表面活性劑的費用。)
表I
權利要求
1.一種植物葉面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糖酸亞鐵。
2.如權利要求1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還包括表面活性劑,葡萄糖酸亞鐵表面活性劑質量比為10:0. 3 5。
3.如權利要求2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所述表面活性劑為乙氧基改性三硅氧烷。
4.如權利要求1 3任一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所述葡萄糖酸亞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將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溶液中,加入鐵反應后過濾,濾液結晶,結晶體經干燥制得。
5.如權利要求4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所述干燥是指將結晶體在負壓、55 65°C條件下干燥,結晶體變硬后,升溫至100 115°C干燥I 3小時。
6.如權利要求5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所述葡萄糖酸亞鐵的制備方法包括以下步驟 (1)將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在水中溶解,加水量小于葡萄糖酸或葡萄糖酸內酯質量的3/2,常溫下加入過量鐵粉反應,待反應產生氣體變少后,將反應體系加熱至沸騰使其反應完全,立即過濾; (2)溫度降至常溫后,在濾液中加入濾液質量O.1% O. 01%的葡萄糖酸亞鐵作為晶種,快速結晶; (3)將結晶體在負壓、55 65°C條件下干燥,至結晶體變硬后,再升溫至100 115°C空氣干燥2小時,經粉碎后過篩,篩不小于60目,制得。
7.如權利要求1 6任一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的施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施用時稀釋150 800 倍。
8.如權利要求7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的施用方法,所述植物葉面藥劑平時可作為常規肥料每年施用I 2次,有螨蟲危害時施用I 2次,發生缺鐵時連續施用2 3次,每次間隔5 10天。
9.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在植物補鐵中的應用。
10.如權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植物葉面藥劑在植物控螨中的應用。
全文摘要
本發明提供了一種植物葉面藥劑,其特征在于包括葡萄糖酸亞鐵。所述植物葉面藥劑能在植物細胞環境中穩定存在,發揮效用。本發明補鐵效果好,具有良好的穩定性,并能顯著減輕和控制植物葉螨的危害。且本發明原料低廉易得,配制和施用方便,對人畜安全,不會污染環境。
文檔編號A01G7/06GK103011908SQ201210566429
公開日2013年4月3日 申請日期2012年12月24日 優先權日2012年12月24日
發明者王樹良 申請人:王樹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