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利名稱:甘薯生態保鮮窖的制作方法
技術領域:
本實用新型涉及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
背景技術:
為了使紅薯長期保持新鮮,人們在常將紅薯儲存在地窖中。傳統地窖是在山丘地面向下挖一個洞,根據儲存數量的多少決定地窖的體積。這樣由于無法控制窖內的溫度與濕度,使得紅薯極易腐爛
實用新型內容
針對現有技術中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本實用新型的目的是提出能夠保持窖內溫度、及濕度,且可以大批量甘薯生態保鮮窖。為了達到上述目的,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包括設于地表下且與地下水層保持30cm的至少兩間窖體,所述窖體包括拱形窖頂、窖底,所述窖體窖壁為磚結構,所述窖頂具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連接地表。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先,所述窖體一側設有一扇窖門,所述窖門具有觀察窗。作為上述技術方案的優先,所述窖體內部通過窖土隔成若干個儲存室。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其結構簡單,儲存量大、保鮮期長,制作容易,能夠保持窖內溫度與濕度,以及空氣對紅薯儲藏需求,防止紅薯等蔬菜腐爛,保持蔬菜的新鮮度,是紅薯生態保鮮的理想地窖。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的具體實施方式
作進一步的詳細說明。對于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而言,從對本實用新型的詳細說明中,本實用新型的所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優點將顯而易見。
圖I為本實用新型的優選實施例的主視剖視圖;圖2為圖I的俯視圖;其中,I、窖體2、地表3、通風口5、窖頂 6、通道
7、窖門 8、觀察窗 9、融通地氣的窖土 12、窖底。
具體實施方式
以下結合附圖對本實用新型做進一步說明。本實用新型提出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如圖I、圖2所示,包括設于地表2下且與地下水層保持30cm的窖體1,所述窖體I包括拱形窖頂5、窖底12,所述窖體I窖壁為磚結構,所述的窖體I通過通道6連通地表2,所述窖頂5具有通風口 3,所述通風口 3連接地表2,所述窖體I 一側設有一扇窖門7,所述窖門7具有觀察窗8,所述窖體I內部用窖土 9隔成若干個儲蓄室以儲存紅薯等蔬菜。[0014]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其結構簡單,儲存量大、保鮮期長、制作容易,能夠保持窖內溫度與濕度以及空氣對紅薯的儲藏需求,防止紅薯等蔬菜腐爛,保持紅薯的新鮮度,是紅薯生態保鮮的理想地窖。當然,本實用新型還可有其他實施例,在不背離本實用新型精神及其實質的情況下,所屬技術領域的技術人員當可根據本實用新型作出各種相應的改變和變形,但這些相應的改變和變形都應屬于本實用新型的權利要求的保護范圍。·
權利要求1.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其特征在于,包括設于地表下且與地下水層保持30cm的至少兩間窖體,所述窖體包括拱形窖頂、窖底,所述窖體窖壁為磚結構,所述窖頂具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連接地表。
2.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甘薯生態保鮮窖,其特征在于,所述窖體一側設有一扇窖門,所述窖門具有觀察窗。
3.根據權利要求I所述的甘薯生態保鮮窖,其特征在于,所述窖體內部通過窖土隔成若干個儲存室。
專利摘要本實用新型提出的一種甘薯生態保鮮窖,包括設于地表下且與地下水層保持30cm的至少兩間窖體,所述窖體包括拱形窖頂、窖底,所述窖體窖壁為磚結構,所述窖頂具有通風口,所述通風口連接地表,其結構簡單,儲存量大、保鮮期長、制作容易,能夠保持窖內溫度與濕度以及空氣對紅薯的儲藏需求,防止紅薯等蔬菜腐爛,保持紅薯的新鮮度,是紅薯生態保鮮的理想地窖。
文檔編號A01F25/02GK202773473SQ201220187588
公開日2013年3月13日 申請日期2012年4月28日 優先權日2012年4月28日
發明者趙書祥 申請人:趙書祥